浅谈统计质量控制
0 / 13 浅谈统计质量控制
摘要:
统计质量控制(SQC)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将结合我公司的质量控制现状,将就全面质量管理中的统计质量控制在工程中的运用,提出简单的看法,和大家交流。
关键词:
统计质量控制、SQC、全面质量管理
一、 统计质量控制概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先对统计质量控制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什么是统计质量控制
统计质量控制(SQC)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它利用现代统计学的先进方法,不但为过程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也使过程控制的数据分析结果成为企业领导决策的主要信息依据。 浅谈统计质量控制
1 / 13 (二)统计质量控制的内容
统计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包括假设检验、试验设计(单因素、多因素)、测量系统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回归分析、抽样、失效模式分析、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的、经常用于质量控制的QC工具等等。到了20世纪末,随着质量管理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例如:JIT生产、六西格玛等都加入了统计质量管理的行列。
二、 天源科创工程中心质量控制现状
天源科创是一个新兴的公司,经过了几年扥发展,正在逐步壮大,目前也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我们公司是个新兴的公司,因而在各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完善的环节。在质量控制方面,我们工程中心的质量控制目前主要以比较原始的检验为主要手段。其质量检验主要分为来料检验(IQC)、过程中质量检验(IPQC)和成品检验(FQC)三部分。其中,来料检验(IQC)和过程中质量检验(IPQC)主要依靠分包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控制,而成品检验(FQC)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质检站负责。
质量管理,要求我们用事实说话、数据说话,因此,在质量管理中,大多需要用数据来支持决策,这就需要我们对工程施工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加以归类,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支持。在这方面,由于我们质量管理刚刚起步,因此,在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还不够完善。
在现代质量管理中,质量检验,只是非常基础的一部分,而高质量的质量管理,不仅仅需要做好质量检验方面的内容,还需要利用质量信息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分析、改进和控制。在这方面,由于我们公司处于刚刚起步的快速发展阶段,因而对于质量信息的统计,以及利用质量信息进行分析、改进的工作目前还处于真空,尚未加以应用。
三、 天源科创工程中心质量控制中的问题
进入公司几个月来,尤其是两次去项目现场出差的经历,让我接触到了工程中心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在建立体系、推行体系运行的过程中,我更是接触了工程质量控制上的很多内容。从我目前接触的内容来看,我认为,我们天源科创工程中心的质量控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浅谈统计质量控制
2 / 13 (一)单纯依靠分包单位和监理单位,使项目部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出现盲点
在我们工程中心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主要以质量检验为主。其中,来料检验(IQC)和过程中质量检验(IPQC)主要依靠分包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控制,而成品检验(FQC)主要依靠政府部门质检站负责。
其中,来料检验主要是原材料的检验,包括建筑材料(如石灰、水泥、骨料、混凝土、建筑砂浆等)、建筑辅助材料(如混凝土添加剂、砂浆添加剂、建筑用防冻剂等)以及工程设备原材料(如机组设备、电气设备等)。这部分主要由分包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检验,需要取样的,则由检测实验室负责检测。
过程中检验,主要是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质量控制的环节进行检验,包括风机基础、升压站施工、风机吊装、电气施工、线路施工等等。目前项目上的过程中检验也主要依靠分包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
成品检验,主要是工程竣工后的验收,这部分内容,政府部门的质检部门会对竣工工程一句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验收。
当然,在整个过程中,项目部的专业工程师,有时也会充当质量检验员的角色,但是由于工作内容的原因,他们还要解决项目上其他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项目部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几乎是出现盲点,项目人员不能直接掌握工程的质量情况,而是间接通过分包单位和监理单位获得工程施工的质量情况,这样,使我们很难对工程的质量实现直接的控制,因而,一旦分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出现失误,或者出现不负责任的情况,就很容易形成工程施工的质量缺陷,造成损失。
(二)工程质量检验无统一的标准
在目前工程施工的检验中,尤其是对过程中的检验,没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虽然目前,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对电场的土建、电气等进行规范,但是从我在项目现场了解到的情况看,这些标准,是从火电场的建设上套用过来,并且在风机的吊装、风机基础的基础环安装等方面完全没有了相关标准。因此,没有统一的相关的风电场建设质量检验标准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
(三)无质量数据信息的收集 浅谈统计质量控制
3 / 13 质量管理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它要求我们从现场采集质量信息,并对采集到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目前工程中心的质量信息采集工作还是真空状态,从现场反馈的质量情况只有质量月报,而没有大量的原始数据作为我们进行分析的基础。因此,在质量数据信息的采集上,还是空白。
(四)无质量数据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应用
质量信息采集后,还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才能对我们的决策提供支持。在这方面,我们同样是处于空白状态,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完善。
(五)单纯依靠质量检验对质量进行控制,无法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之一,是质量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质量改进也是质量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在我们工程中心质量管理的现状中,还是处于主要依靠监理单位和分包商的质量检验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阶段。持续改进的工作还基本上没有做起来。举例说明:一个工程在某处出现质量问题,我们现在还是单纯依靠事后措施,去纠正,而没有采取事前的措施,进行分析,改进,杜绝这种质量问题的发生。
此外,持续改进,不仅能应用于出现缺陷的环节,对于其他有能力改进,甚至是目前比较满意的环节,都是可以采用持续改进,来改善质量,提高顾客满意度的。
从当前的情况看,这方面还是我们要努力建立和完善的环节,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长期地利用各种质量管理的工具等来实现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
四、 建立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在工程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虽然存在以上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已经在计划并且开始着手解决以上问题,在工程中心,建立统计质量控制方法,来完善工程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
(一)对工程施工质量直接控制
为了改变工程中心对工程质量的失控状态,需要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直接控制。总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控制: 浅谈统计质量控制
4 / 13 1、在项目部配置专职的检验员,负责对工程项目包括来料检验、过程中检验等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对监理单位和分包商的检验进行监督。专职检验员从组织机构上隶属于质量技术部,在对工程质量直接控制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
2、项目部直接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项目部质检人员对包括来料检验、过程中检验等进行工程质量的监督检验。通过检验,使工程中心、项目部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直接进行控制。
(二)编制统一的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检验表,统一检验项与检验标准
仅仅有了对施工质量的检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为质量检验员编制统一的检验标准与检验表。根据国家标准,我们需要将火电厂的建设验收规范套用过来,并加以修改,使之适用于我们风电场的建设。除此之外,关于基础环、吊装等在火电厂建设规范里没有的内容,还需要我们同专业工程师进行协商、沟通,建立起这些内容的检验项和验收标准。目前,这部分工作正在进行中,有望于9月初将编制好的风电场建设检验规范和检验表推广实行。
(三)建立质量数据信息采集系统
解决了检验的问题之后,我们要提高我们的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我们就需要建立起质量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将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数据和信息采集上来,并对其进行分析控制。
为了说明质量信息的采集,先介绍一下目前存在的几种采集方法:
1、手工检测
手工检测是质检人员使用手动量仪(如卡尺、千分表等)获取要求的质量数据,填写相应的质检单,然后用计算机输入工具(如键盘)将相应的质量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费工费时,且易于出错,但由于操作简单、经济,且在目前情况下,企业的计量器具难以全部自动化和数字化,所以仍是目前获取质量信息的主要手段。
2、半自动检测 浅谈统计质量控制
5 / 13 半自动检测是质检人员使用具有电信号输出能力的量仪进行质检操作,检验结果通过量仪与计算机的接口,以人机交互方式直接输入计算机,不需要质检人员输入检测结果。这种检测方法符合传统的作业习惯,又克服了手工检测易于出错的缺点,使用灵活方便,不受地点、条件限制,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3、自动采集
自动检测是用自动化量仪或设备(如坐标测量机)与计算机相联接,自动完成检验操作和数据获取的方法,其采集方式可以是在线,也可以是离线的。这种检测方法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可完成各种复杂零件及复杂曲面零件的检测,但成本高。使用受到设备和检测场所的限制,一般主要用于高精度、复杂结构、复杂曲面零件的检测。
从目前我公司的现状来看,手工检测采集还因该是常用且经济的方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我们控制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因此,我们计划建立的质量信息采集系统为,由检验员检测,之后将检测到的数据,手工输入计算机。数据的收集,一般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将所有的采集的数据录入数据库,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备用。
以原材料数据库为例,建立原材料质量信息数据库,针对原材料的检验,对原材料需要采集的一些信息,例如批次、时间、数量、抽检数量、合格数量等。如下图:
浅谈统计质量控制
6 / 13 同样过程中的质量信息的采集,也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数据的采集,哪些数据要收集,哪些数据不需要收集也要有相应的策划。
例如:施工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工程施工的工艺参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以及一些与产生缺陷或工程质量相关的数据信息,如原材料数据信息、工艺参数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的对象。
(四)通过对质量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加强对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采集到需要的质量信息,只有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我们做出决策有所帮助,也只有合理地分析和处理,才能加强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下面,本文将简单介绍几种分析控制方法。
1、过程能力分析
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简称PC。是指过程加工质量方面(不是数量方面)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过程稳定程度上。过程的稳定程度越高,其质量特性值标准差越小,过程能力越强,相反,则越弱。由于稳定过程的99.73%的产品质量特性散布在区间[µ-3σ,µ+3σ]内,所以定义:PC=6σ
现代质量管理八项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所以过程能力必需以满足顾客的要求程度来衡量,用来衡量过程能力满足顾客要求程度的方法叫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PCI),常写作Cp.
Cp=顾客要求/过程能力=(USL-LSL)/6σ=T/6σ
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顾客要求T(公差范围)一般是不变的,在T不变的前提下,σ越小,则Cp的值越高,过程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根据T与6σ的比值,可以得到下述三种典型的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