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防腐涂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公司
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防腐涂料项目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涂料生产国。虽然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涂料生产国,但由于其涂料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全球前十大涂料生产企业仍然集中在北美、欧洲及日本。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为工业涂料、建筑涂料等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国际涂料企业纷纷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国内也涌现出一些具有一定自主研发技术、可与国际涂料业巨头竞争的涂料生产企业。我国涂料行业的技术水平进步较快,涂料的品种也日趋丰富和完善,涂料产量也有了大幅的提升。
(二)项目选址
某某经济园区
场址应靠近交通运输主干道,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和产成品的运输,同时,通讯便捷有利于及时反馈产品市场信息。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4987.49平方米(折合约22.4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4.95%,建筑容积率1.2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9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5.83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4987.4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1233.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134.8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1920.51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075.33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6台(套),设备购置费1963.17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273947.46千瓦时,折合156.5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0510.51立方米,折合0.90吨标准煤。
3、“防腐涂料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273947.46千瓦时,年总用水量10510.51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57.47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4.41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2.28%,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经济园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经济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5898.7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950.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98%;流动资金1947.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02%。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13019.00万元,总成本费用9782.24万元,税金及附加113.52万元,利润总额3236.76万元,利税总额3796.73万元,税后净利润2427.5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369.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87%,投资利税率64.36%,投资回报率41.15%,全部投资回收期3.93年,提供就业职位250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组建一个投资控制小组,负责各期投资目标管理跟踪,各阶段实际投资与计划对比,进行投资计划调整,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确保该项目建设目标如期完成。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经济园区及某某经济园区防腐涂料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经济园区防腐涂料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防腐涂料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经济园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250个,达产年纳税总额1369.16万元,可以促进某某经济园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87%,投资利税率64.36%,全部投资回报率41.15%,全部投资回收期3.93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3.93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规范产融合作,加强风险防控。严格规范产融合作,有效防控产融合作可能产生的风险。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按照《商业银行法》要求,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地方政府要积极构建良好金融生态,严厉打击逃废债等违法违规行为。
沿着效益导向、高端取向和集约化方向,逐步加大转型发展推进力度,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到2015年,机械、纺织、石化、冶金和电子等五大支柱行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现价产值12432.8亿元,占全市比重为84.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2.3%,比2010年提高8.1个百分点。 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4987.49 22.47亩
1.1 容积率 1.21
1.2 建筑系数 74.95%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75.83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11233.12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18134.86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075.33 绿化率5.93%
2 总投资 万元 5898.75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3950.90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1593.06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27.01%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1963.17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33.28%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394.67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6.69%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66.98%
2.2 流动资金 万元 1947.85
2.2.1 流动资金占比 33.02%
3 收入 万元 13019.00
4 总成本 万元 9782.24
5 利润总额 万元 3236.76 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净利润 万元 2427.57
7 所得税 万元 1.21
8 增值税 万元 446.45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113.52
10 纳税总额 万元 1369.16
11 利税总额 万元 3796.73
12 投资利润率 54.87%
13 投资利税率 64.36%
14 投资回报率 41.15%
15 回收期 年 3.93
16 设备数量 台(套) 106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1273947.46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10510.51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157.47
20 节能率 22.28%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44.41
22 员工数量 人 250
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在开放的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的资源,不仅是中国的,更重要是世界范围内的。而整合资源,当然也不限于互联网平台,世界工业发展史上一切可用的合法手段,如上述《中国经济周刊》在“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中所提出的“引资购商”等具体路径,都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备用选项。在目前中国的发展环境下,提出中国制造2025也许正合其时。从工业技术上讲,中国经济下行的现状,与中国制造在国际制造业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位次不无关系。不论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型,还是发展实体经济、避免产业空心化,其不可或缺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以至强大。也正如“中国制造2025需要新思维”中的观点所述,中国制造2025所面临的操作环境,是世界制造业升级的具体技术路径已经为工业发达国家所给定,如所谓“工业4.0”。以中国制造业后发的现状,很难另辟蹊径独闯一条达至世界先进制造业水平之路。实事求是地讲,在10年之内,以中国互联网整合资源的能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前路肯定崎岖而坎坷。所以,在尊重产权、尤其是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通过上述“引资购商”等符合国际惯例的合法途径实现融合式创新,实现中国制造2025设定的目标,就不失为一个现实可行之途。因此,上述所谓“引资购商”实际上是中国在向世界制造业先进国家继续开放环泓域咨询MACRO/ 防腐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境下,对“招商引资”的换代或替代。“引资购商”,将为中国高端制造业整合先进技术,融合自主创新的技术,进而占据行业及产业竞争的制高点提供垫脚石。
2、目前,很多后发国家和地区着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赶超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要看到,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附加值特点,众多资本会竞相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投资潮涌和“非理性繁荣”现象,如光伏产业在一个时期就存在一哄而上分割有限的产品市场和创新资源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也降低了产业的预期利润。因此,企业进入新兴产业,要慎重选择和把握好时机。
二、必要性分析
1、综合各方面情况,我们还可举出许多令人欣喜的积极变化,但切不可据此而盲目乐观。我国正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稳增长的基础尚不牢固,新动能成长之势仍显不足。一方面,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低迷的国际贸易对我国进出口负面影响加大,并伴生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必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另一方面,国内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艰巨,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我们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继续扩大有效需求,以加强新经济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储备为重点,加快培育新动能。归根结底一句话,就要坚持以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