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补天”儿童汉字训练术
前言:百年来的文化断层让国人吃尽苦头!没有文化我们将何去何从!文化重建工作人人有责,更需人人尽责.从何处入手?答曰:从“家教”“母教”“幼教”“因果教育”“识字”“读经”“阅读”……处入手.
其他非学人所长,不敢擅论.学人有幸陪儿童在家自学7年.有幸触及、研究“识字”这一文化工程的基础工作,感慨良多!近乎惊叹!如何让儿童高效识字而拥有阅读能力仍是一个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乎本人就开始研究、思索、寻找解决办法……
幼儿园、学校都是免不了要教识字的.很多父母在家也教子识字.国内流通的识字法不下几十种.书刊教具市场有关的识字商品到处都是.国家、教委等都是非常重视识字的.为什么还会有识字这个难题?
原因并不复杂:经多方查找原因,几乎人所共知.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尽人皆知,百年的文化断层史.民族几千年的 2 优秀母教传统几乎丧尽,教子习惯与经验及教具随之失传.100年前的中国流行使用中国特有的毛笔来写字,笔画相对硬笔字粗壮,因会写毛笔字的人随处皆是,故在早教识字当中所需的字块等教具自己就能解决.而在百年后的今天,就算有极少数家长有心进行早期识字训练,动手写字块对今人来说是不容易完成的事.市面上出售的识字教具绝大多数都是外行商家造的,作用有限,或者误导性很大.部分教育专家学者们也未必真正在早教识字实践教学领域里用过坐冷板凳的真功夫.国内幼儿园与学校中所流行的识字理念与教法中存在若干低级且致命的错误比如:
1.时下教字前普遍是先教汉语拼音, 其实儿童识字跟拼音没有必然联系.即识字无须会拼音.同时对于儿童来说把拼音认准拼准的难度远远大于直接认字.强调识字前必会拼音或者说会了拼音就会认字等于是给不会走路的婴儿配备了一副拐杖,以学走路,一错到底.
2.时下普遍认为儿童‘认字’的同时须要求‘会写’‘会解’‘会 3 用’.殊不知认、写、解、用乃应分阶段来完成,而不能作同时要求.就如同播种与收割,吃饭与排泄不能同时完成.儿童认字能力在先,远远超过后三者.当儿童识字能力强,而同时期写字,解字,用字能力皆弱,若强行要求同时完成,等于把认字能力取消了大半.如此结果百科皆废.
3.再如时下某些书及教具是这样设计的:欲让儿童认一个‘狗’字,就在‘狗’旁画一个彩色的动物狗图案,美其名曰让儿童感兴趣.其实正是这种‘头上安头’‘喧宾夺主’的外行设计往往夺走了孩子的注意力.汉字乃上古圣人据天地垂象所造,字本身就是图案.
4.无论幼儿园与学校的认字方式,大都在孩子的视觉中出现一片字(一片字的感觉是模糊的),单个字卡突破的模式不够或者没有.所学‘生字’反复出现与‘及时复习’无从完成,致使所学‘字’停留在浅层记忆,形成不了对文字的高度敏感,深度的阅读能力无从建立.
5.据本人的经验,人生所需识得的字量最少亦须5000 4 字.而我们直到高中乃至大学毕业后只会认不到4000个简化字,识字周期抻得太长了,且严重提笔忘字.如此中文程度只能看文化含量不高的报纸,根本不够用.缩短识得5000个字的识字周期,此乃教改良方的第一步.
6.很多人想当然地误以为儿童会背诵的同时,对其会背内容的字随即识得,其实不然.
7.很多人对“强化儿童识字”这一主题,不假思索地说出‘字早晚不都能认识吗’.殊不知‘早认’与‘晚认’是有天壤之别的.推广高效的蒙学识字技术是当务之急.可为国人创造无尽的教育资源.
8.很多人随嘴就说‘儿童识字需要孩子有兴趣’.其实,孩子识本民族的字本身就不存在兴趣与否的问题.只能说我们大人不会教,没有教好.儿童识字应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理需求、是一种生存需要.
9.幼儿园与学校同时开很多科目,号称全面发展.中文被放置在与其它科目平等甚至无足轻重的位置,致使学生在 5 中文这个工具学科程度太低,中文程度低,其它科目就会全部失败.
10.目前流通的所有中文书籍,皆存在一个字号过小的问题.字号小不醒目,影响视力、影响辩字识字、影响记忆、影响阅读等等.学人以为给人看的书,字号最小应不低于35号字(小初).
……
本能驱使去寻求:学人有幸陪学生在家自学七年,寻求高效识字法及研究相关教具就成了工作需要,成了一种本能,不需要理由就一直在做.
国内成名的识字法及流通的教具至少有几十种.经长期鉴别发现:1.研制教具的人在中文授课实践上深度相对不够.2识字效果不能通过教具由别人最大化的复制.(声明:我说此语并无自赞毁他之意,只是就事论事地为了说明情况,否则甘遭天谴).
在研制过程发现:百年以前的古人在胎教、早教、母教、教学经验及教具制作上等等方面是极其高明到位的, 6 并且留有相关文字记载如---大德印光祖师这段开示:
为今 之计,子女当能言语知人事时,即于家庭先令认字块。(女子虽不必令其造大学问,断不可不识字,不通文理。母尚宜胎教。若识字通文理,则所生子女,便易为学矣。)每一块纸方,只写一字,不可两面俱写。若两面写,则便同记口歌矣。日限几字,每日将认过熟字,又须遍认一二过。不上年余,便认许多。后读书时,凡读 过者,通皆认得,不致有只记口歌之弊。
(后学案:上文短短130字把早教教字的几个精妙之处全部告诉了我们1.时机上强调尽早. 2.用字块各个突破闪卡教字. 3.口歌之弊指因幼儿因听会背而顺下来,并非真实确切认得. 4.不可贪多. 5.将熟字每日遍认强调识字的扎实性.且静定训练及潜能开发就此完成.)
----另有清.蒙学大家前贤唐彪.1.父师善诱法(节选有关识字)
生子至三四岁时. 口角清楚. 知识稍开。即用小木 7 板方寸许. 四方者. 千块. 漆好。朱书千字文。每块一字. 盛以木匣。令其子每日识十字. 或三五字。识字多者. 或乳媪. 或仆婢. 量予奖赏. 则终日引诱认字. 胜于引诱戏骂矣。复令其凑集成句读之。或聚或散. 或乱或齐. 听其顽耍。则识认是真。如资质聪慧者. 百日可以识完。再加以三字经. 千家诗等书. 一年可识. 一二千字. 然后从师入塾。以五六岁为率。近世惑于七颠八倒之说. 至九岁. 方送入塾者. 非也。字之识者过半. 则读之易。且其目之所视. 亦知属意在书. 而不仰天口诵矣。读半年小书. 便可教读四书。即与之逐字讲. 逐句讲。如俗语一般. 使知书如说话。从前至后. 如问如对. 有上句. 便知应有下句。先将本日所教生书. 讲了一遍. 然后教以读。教读数遍. 已能成诵。如读不下. 再与之讲以第二句之故。如资质可以读十五行者. 止读十一二行。宁使其精力有余.
不可使之不足。
2家塾教学法 下卷(二)童子最重认字并认字法 8 唐彪曰:凡教童蒙,清晨不可即上书,须先令认字;认不清切,须令再认,不必急急上书也。何也?凡书必仅学生自己多读,然后能背。苟字不能认,虽读而不能,读且未能,乌能背也?初入学半年,不令读书,专令认字,尤为妙法。 唐彪曰:先生教读书,不过五六遍,至多不过十馀遍止矣。而童蒙心散,不会用心,先生教彼时,彼心已不在书,不过随先生之口,述而念之。资性钝者,既到案头,一句且不记,任先生催促,彼终不读,非不欲读也,不识字也。在童蒙,幼稚无知,但畏书之难读,疾书如仇,而不知由于不识字之故;在先生,更不深思,但咎学谓方枘(榫)圆凿(孔)两不相入也。若先教令认字,字既能认,虽教三遍四遍,彼到案头亦能按字口诵。读至百遍外,虽甚拙者,亦能记能背矣。
唐彪曰:余子正心,自六岁入学,因书不能成诵,三岁历三师,至四年无可如何,不复易矣。其岁,则甲寅(1674年)也。因兵乱,避居山中,适有朱两生设帐其地,因令 9 就学。从游至五月,所读新书,不减于前三载,且于前三载不成诵之书,无不极熟。彪敬问其故,答曰:“吾无他术,惟令认字清切而已。令郎非钝资,止因一二句中,字认不清,不敢放心读去,则此一二句便不熟;因一二句不熟,通体皆不成诵矣。又尝试验之,童蒙苟非先生强令之认字,必不肯认;认过而仍忘者,苟非强令之来问,必不肯问。止皆先生所当知者也。”彪思:读书在认字,甚为浅近,何以前三师见不及此?乃知甚明之理,未经人指现,未易知也。
唐彪曰:教童蒙泛然令之认字,不能记也。凡相似而难辨者,宜拆开分别教之。凡见易混淆之字,即当引其相似者证之,曰:此宜分别熟记者也。如此,始能记忆,无讹误遗忘之患矣。此教认字之法。更有令彼覆认之法:将认过之字,难记者,以厚纸钻小隙露其字,令认之;或写于他处令认之。倘十不能认六者,薄惩以示儆,庶可令其用心记忆云。
(学人案:三百年前的唐彪时代在教学中尚有对识字的重视不够 10 而引发的弊端,我们今人如何对待、如何避免呢?)
补天识字教具的研制
一.原理 因为普遍流行的识字观念及教字方法存在各种错误,所以儿童识字给人的印象是难的,其实不难.字对儿童(大人亦然)来说如同家中的各种物件一般,反复看多了,重复到一定的遍数就记住了.婴儿何以最先认得妈妈的面孔?尽早重复出现而已.儿童识字也是这个原理.如果在儿童视觉前用整页的字来教识字,属于“泛然令之认字不能记也”.故需用字块各个突破,反复出现,大量复习.学人采取用护卡膜把每个字都塑封上,字卡背面带有数字排码.如此有如下几个好处:
1.光滑. 2.耐用. 3.抗皱. 4.不怕水. 5.使用期限长. 6.有传世保留的价值. 7.有顺序,使用方便.
字卡耐用不易破损,可减少能源的不必要消耗(惜福).长期保留可把教字法及教具传给后人,德泽绵延. 字卡的排序可保证用单字卡的教字与随文复习字不脱节.字卡因 11 有塑封而光滑可以说是独有的,可以完成一个独到的功能.当用字块对儿童进行识字、复习字、静定培养、潜能开发一次性完成的训练时,字卡的光滑可以有效的保证儿童读字的速度及摆弄字卡的手感方便.这一点是其它识字教具所没有的.
二. 1.尺寸数据 护卡膜的尺寸是75毫米见方.字号为166号字.字体笔画加粗.
三. 当前教具种类:NO1.蒙学普及版,整套包括2950个上诉字块(不二字约2000).大字号(50号至82号)蒙学课本内容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德育启蒙》《百家姓》《千字文》《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朱子治家格言》,首次出现的生字下标有。形标记.此标记在单字字块背面亦有对应.如此设计便于教学中使用.其中《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种拥有独立的不二字,可各自单独流通.熟字与生字混排于儿童建立自信有益.详情请阅说明书.家庭教字、幼稚园、小学、读经班、识字班等皆 12 可选用.
NO2.常用字表3482个字块. 另有于四书、老庄、蒙学等经典中挑出的不二字约1600个字块.二者可分可合.该字块可发挥常规识字的作用有多种.另有今人普遍不知的作用:○1可进行0-3岁间以闪字卡入手的潜能开发.○2可用其进行识字效果检测.○3可用其对浅层记忆的所识汉字进行深度加固,静定训练、潜能开发可同步完成.○4可用其进行写字与听写的训练.○5每百字用皮套捆一匝,查字典把释义抄于纸上,可反复检测,完成解字.○6该字卡有传世的收藏价值,泽及后人.(备注纠错声明,3482字中,其中有一“子”字,背面拼音标错了.同时希望使用者发现错处及时与学人沟通.)
NO3.上述两种散装字卡合起来约有5100字.把5100字按照音序排列于类似名片夹的检索夹中,分成11本.可如查字典般地找出所需字块.因该字块检索夹只有教到一定“高度”时才能用得上.故只是应约定制.
实力充盈时待研制的教具
NO4.壁挂式的大字卡.用意:可让婴幼儿无意间看到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