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报告doc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报告doc

核桃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篇一:我乡核桃种植状况工作汇报 XX年刀坝乡全民村等六村核桃管护 工作总结 根据刀坝乡XX年核桃产业化发展工作思路,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在乡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帮助下, 本人真抓实干,科学管护,为刀坝乡核桃产业发展尽心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管护基本情况 管护面积共3306.1亩。其中,全民村262.9亩、来安村101.4亩、毛坝村199.1亩、青狮村920.8亩、田坝村930.8亩、下寨坝村891.1亩。 二、管护措施 1、坚持“进村入户到地”,广泛宣传并亲自带头。乡实行“党政领导绩效挂钩、干部职工分片包干、管护员具体负责”的原则。党政领导、干部职工明确责任积极进村入户,广泛宣传,要求每周至少浇一次水,确保了成活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2、落实行政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由于乡党委、政府把核桃产业发展纳入领导班子、各站所、各村年度工作考核的重点内容,定期不定期的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核桃产业良性发展,实现“种植一片成活一片,发展一片致富一片”的目标。因此我们管护员按要求要带领群众认真进行了施肥、浇水、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工作。 3、严格落实技术责任制,确保技术服务到位。乡党委、政府安排林业技术人员深入核桃种植第一线,对我们管理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做好核桃产业技术服务,进一步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使科技人员扎根于基层,直接面向农户、指导农户、服务农户,提高广大群众核桃种植、管理的水平。技术人员在对群众进行技术服务的同时,做好行政工作人员的产业发展技术培训,使管理人员201撑握产业技术服务知识。 4、以身作责、做好表率。我坚持每村每月至少督查三天的原则,对全民、青狮两村缺水严重、浇水困难,我亲自带领群众连续出动五次,浇水近6000亩, 调动了当地农户的积极性。确保产业发展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实现种植一片,成林一片,发挥成效一片。 三、存在问题 1、由于核桃产果周期长,部份群众对产业效益存有疑虑,影响了产业发展的速度。 2、部分群众受传统种植影响,对管护技术要求不理解,导致部分群众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3、部分群众用好地种植意识不高,管理懈怠。 4、劳务输出造成劳动力缺乏,造成了施肥、浇水不及时。 管护员:陈祥升 XX年2月6日 篇二:莲峰镇核桃产业发展自查报告 莲峰镇核桃产业发展自查报告 永善县核桃产业领导小组: 为切实做强我镇核桃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我镇自永善核桃产业发展工作会后,按照细化分解的目标任务。结合我镇实际,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核桃产业发展现状 全镇现有核桃面积约24360亩,年产值1196万左右,其中万和1600亩、和平3000亩、文潭10000亩、米田1000亩、新店1200亩、狮田500亩、莲峰2860亩、松田4000亩。万和挂果率50%左右,年产值140万左右,和平挂果率60%,年产值260万左右,文潭10000亩,挂果率30%,年产值400万左右,米田1200亩,挂果率60%,年产值150万左右,新店1200亩,挂果率20%,年产值26万左右,狮田500亩,挂果率50%,年产值120万左右,莲峰2860亩,挂果率10%,年产值40万左右,松田4000亩,挂果率30%,年产值60万左右。 二、核桃产业发展前景及规划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核桃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消费比例上升,使得核桃价格每年上涨。莲峰镇核桃供不应求,外来客商收购莲峰核桃米还要讲关系,本地桃仁先满足老客户,才满足新客户加之莲峰镇的万和、和平、松田、狮田、文潭、新店、米田等均具备核桃高产、高质的气候,如果再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核桃产业,可以让莲峰的农民收入上一个台阶。莲峰核桃适宜种植面积8万多亩,目前已经有了24360亩,还可以发展5万多亩在十二五期间力争在万和、和平、松田、狮田、文潭、新店、米田等村再规划3万亩核桃。 三、对核桃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一)、组建机构,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为切实加强核桃产业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及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核桃产业发展领导组,切实加注了对核桃产业发展工作的领导。 (二)、召开会议,强化宣传动员 自县核桃产业发展动员会后,莲峰镇召开镇村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了县核桃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全镇今后核桃产业发展目标。要求广大镇村干部要提高认识,加强对核桃产业发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宣传核桃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政策及产业发展后群众能得到的实惠,进一步发动广大农户发展核桃产业,增强发展核桃种植的信心和决心。 (三)、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镇党委政府按照领导包村干部包片原则,建立了挂钩领导是各村核桃产业发展的第一负责人,村总支书记和挂钩组长是直接负责人,挂钩干部是具体负责人,技术人员和新农村指导员是技术负责人的责任落实机制,要求了行政干部和技术人员从召开会议、发动群众到苗木移栽环节必须跟踪问效,认真做好指导和督促工作。 (四)取得成效 莲峰老百姓对核桃种植的积极性已经提高,一些村已经开始出现自发种植情况。核桃产业的发展已经开始让部分群众实现经济增收,核桃产业每年可产100万斤以上桃仁,给莲峰增加经济收入上千万元。 四、存在问题 (一)群众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发展核桃产业意识淡薄。 (二)受冰冻气候条件的影响,二半山以上成活率低。 (三)群众科技意识低,对已种植的管护不到位,缺乏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五、下步打算 (一)在核桃种植区请相关技术人员给老百姓讲解核桃科学种植和管理技术。 (二)十二五规划期内力争在万和、和平、米田、松田、狮田、文潭、新店再发展3万亩。 (三)进一步探索核桃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促进全镇核桃产业发展。 莲峰镇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篇三:关于柞水县核桃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柞水县核桃产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核桃在柞水县具有XX多年的栽培历史,自1958年1月31日毛主席指示:“陕西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以来,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县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近期,笔者对全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调研,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是核桃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大规模发展核桃建园,核桃产业发展实现了由零散栽植向集中规模发展、由实生建园向良种建园、由低档次建设向标准化建园、由单一扩大基地规模向新发展与嫁接改造并重转变,到XX年底,全县共栽植核桃23.2万亩,其中良种建园面积2.4万亩、退耕还林连片面积2.2万亩。现有挂果树7.7万亩,占总数的33%,年产量2300吨以上,产值3680万元,户均核桃收入1000元,人均核桃收入300元。核桃已成为我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核桃产业也发展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是加工龙头企业得到发展。目前,我县共有核桃加工企业4家,其中柞水亿升核桃发展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1000吨,营业收入4600万元,利润总额320万元,研发生产的核桃仁、琥珀核桃仁、椒盐桃仁等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现正筹备启动水砸桃仁和核桃油加工生产线建设,实现核桃初加工向精加工的转变,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核桃产品附加值。陕西汇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柞水新田地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柞水千禧公司等3家企业,也都把核桃列入生产、加工、营销的重点项目发展,使我县核桃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在未来几年里将实现大幅增长。 三是核桃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市质监局已经发布了地方标准《核桃标准综合体》,涵盖了“核桃苗木繁育技术规程”、“核桃嫁接苗质量分级标准”、“核桃高接换优技术规程”、“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等,已被大量推广应用,为我县核桃基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全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核桃产业发展,县政府印发了《柞水县核桃产业XX—XX年发展规划》、《柞水县核桃产业五年发展实施方案》、《柞水县XX年核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决定每年从县财政预算100万元作为核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核桃高接换优、综合科管和基地建设。特别是今年,县政府多方筹资610余万元,投入核桃基地建设,并组织开展“每个党员干部职工为农户栽五棵核桃树”等活动,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五是产品销售渠道畅通。经过多年的培育,我县已在石镇、凤镇、曹坪、红岩寺等街镇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核桃收购、销售市场,在市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拥有一大批相对固定的客户,市场销售旺盛,价格稳中有升,销售渠道畅通。加之我县核桃以及核桃产品已经走出商洛,在西安及其他大中城市的超市、商铺都有销售柜台,形成了“柞水核桃”、“亿升核桃”等一批知名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为我县核桃产品占据省内外市场奠定了较好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理粗放,产量低且不稳定。农户普遍缺少科管意识,多数核桃树放任生长,长期处于荒芜状态,致使树木长势衰弱,树体整体死亡多、挂果少、产量低。特别是管理不到位,受病虫害侵袭严重,黑果落果多,一旦遭受“倒春寒”影响,就会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产量极不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