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科学发展作为坚定不移的选择
——浦东如何率先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俞正声书记说,坚持创新驱动,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加强
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本原要义,是社会主
义本质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核心所在。
韩正市长说,通过创新来推动这个城市的转型发展,始终保持旺盛
的活力,我觉得第一是科技,第二是人才,第三是宽松、宽容而开放的
创新环境。
徐麟书记说,浦东的发展,根在创业、魂在创新、源在奋斗……浦
东开发之初的那种精神,依然是浦东二次开发精神的核心内容。创新是
我们的精髓,也是本质所在。
年初来沪调研的李克强副总理指出,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
下,应鼓励企业创新思维与理念,创新技术与产品,创新管理与机制,
把创新与发展结合起来,把增加有效供给与培育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这
样才能赢得未来。
领导们的重要讲话,勾勒出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方向——将科
学发展作为坚定不移的抉择,积极探索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
我汇报的第一个方面:我对浦东如何率先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
展的浅见:
一是要实事求是,统一思想认识。发展方式之变,首先是思路观
念要变。思想层面首先是一个思想解放的问题,还有一个观念转型的问
题,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发表20周年,要深入分析浦东发展阶段
性特征,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摆脱既有思维方式束缚,围绕推
进科学发展,注重把握好经济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充分发挥创新区域带动作用,浦东的优势在于创新,解决当前发展
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靠创新,推进未来转型发展也要靠创新。只有锲而不
舍地提高创新能力,才能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掌握政策先行优势,为转
型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为参与国际竞争增创新优势。
二是要明确方向,找准结构调整的目标和重点。新区第三次党代
会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要聚焦金融、航运、贸易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建
设、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建设、进一步
优化发展布局等目标,则要坚持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为主攻方
向,“咬定青山不放松”。
三是要减少依赖,努力探索转型发展新路。调整产业结构,本身
就是“甘蔗没有两头甜”,有“取”就要有“舍”。只有切实将贯彻科
学发展观发到实际行动中,切实减少经济发展对重化工业、房地产业、
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投资拉动的依赖,才能摆脱对传统粗放发展路
径的依赖,才能为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腾出空间,促进经济在更高
的起点上实现平稳发展。
四是要擅于引导,“无为”并不是“无作为”深圳向创新型城市
的转型探索,并非像外界普遍认为的那样,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
持创新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其实目前在国内大多数城市都可以看
到),而是首先采取了看似与创新关系不大的三方面举措:第一,推动
政府向服务转型。比如,对华为这样的明星企业,深圳市政府设立专门
小组,实行“一对一”式辅导,及时帮助其解决发展中的土地、资金、
人才、技术等问题。对于大量中小企业,则采取“一对多”式扶持。第
二,加快国资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深圳国资运作初期,其主要做法和经
验均学自上海,特别是浦东新区。而今,深圳国资比重虽然不断下降,
但无论在国资证券化率、还是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等方面,都已经远超
上海。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的加快推出,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腾出了空
间,推动了一大批创新型民营企业的崛起。第三,营造宽松市场环境。
例如“山寨”产品,山寨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产品、一种现象,还成为深
圳这座城市的一种异端精神,后来甚至演变成一种全民娱乐的文化。使
深圳的中小企业、草根经济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