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定位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定位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作用和功能定位
摘要: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的科学机构、文化机
构、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满足了社会对文化娱乐的需要,丰富和活跃了人民群
众的文化生活,在精神文明建设当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 科学机构 文化机构 教育机构 科研机构
1、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1.1 高校图书馆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服务
图书馆的产生满足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需要,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所取得的
经验、文化和知识得以系统地保存并流传下来,成为今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
精神财富。
1.2 高校图书馆为开展社会教育服务
现代社会,图书馆成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地,担负了更多的教育职能。
高校图书馆将不断走向普及、走向社会与大众,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适应任何人在
任何年龄段、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选择任何内容进行学习的新模式,克服传统
教育中因时间、地域、年龄与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种种限制。因特网上所具备的开
放性使高校图书馆社会教育范围更加广泛、更加贴近大众,服务社会更加全面。
1.3 高校图书馆为传递科学情报服务
现代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传递科学情报,图书馆丰富、系统、全面的图
书信息资料成为图书馆从事科学情报传递工作的物质条件。
1.4 高校图书馆为开发智力资源服务
图书馆收藏的图书资料,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智力资源,图书馆对这些智力资源
的加工与处理,是一种智力资源的开发。图书馆充分利用这些图书资料,是脑力资
源的开发。
1.5 高校图书馆为学科带头人提供服务
高校集中了一大批名望高、造诣深、影响大的专家教授,他们大多为研究生
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在科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图书馆信息服务人员
要特别加强专家库的建设,了解专家教授的工作习惯及进程,为他们提供方便灵活
的借阅方式。
1.6 高校图书馆为研究生撰写论文进行专题服务
博士生、硕士生是高等教育中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其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
着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也关系到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的国际声誉。
图书馆应根据他们的需求,为其提供高质量、高层次信息服务,为他们提供足够的
信息检索点,编制各种专题目录,提供最新期刊信息通报、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献
以及提供专题综述、图书评述等三次文献,建立学位论文数据库,使他们成为我国
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群体。
1.7 高校图书馆为教学提供特色服务
高校如何培养出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我国高
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经常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且获得信息能力较强,
那么他们的教学效果就会很良好,学生给予的评价也很高。高校图书馆不仅要通
过纸质载体定期向教师提供有关专题信息资料,还要通过网络或其他电子型载体
向教师及时传播学科的发展、变化等动态信息,为教师建立专业的学科信息资源
指引库,提高教师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
2、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高校图书馆读者对象主要是青年学生。据统计,平均每个学生每天至少进一
次图书馆,图书馆已经成为他们课余求知的主要场所。这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
高专业知识水平,提高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
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图书
馆履行思想教育职能的重要内容。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书刊资料,从历史到现实、
从自然风光到经济建设、包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1)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的实质是确定图书馆从哪些方面为学校教学和科研
提供条件和服务。
高校图书馆要为学校提供文献资料的保障、是学校的信息资源的中心、读者
与知识的桥梁、学校公共服务的支柱。其具体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信息服务、参考
咨询、信息研究和信息传播。
(2)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心脏,也是高校学术交流活动的中心。
近年来国内许多高校不断扩大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为了满足学校规模、层
次提升的要求,高校领导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相应得到了快速发
展。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只在乎图书馆能提供什么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不再经常
去建筑形式的图书馆,而是登录数字图书馆,远程获取文献信息。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的战略战术要转向远程式的主动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的战略战术,
要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功能方面下功夫,要注重其功能的发挥。
(3)高校图书馆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手段,建立特色化、数字化、
网络化的信息枢纽。
高校图书馆要具有整合各种类型信息的功能、要具有远程、无线为读者提供
各种类型信息服务的功能、远程信息咨询的功能,要为用户提供信息共享空间、
要成为用户学习的社区。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正从追求单纯的
知识数量向追求知识本质的方向转变,高校图书馆新时期工作的核心是要全方位
地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4)高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必须以服务为核心,要适应对文献信息流的管理和
揭示。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体系已经转化为以信息为支节点的网络型模式,
其信息资源与信息用户空前扩张,服务方式智能化、虚拟化,图书馆业务流程更多
表现为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虚拟信息资源。
3、高校图书馆的变革措施
(1)要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进行变革。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不再局限于向
读者提供馆藏文献信息服务,而开始向个性化服务和特色服务发展,由基于资源的
信息服务转变至为教学科研所服务的信息与知识服务。
(2)协调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结构比例,逐渐减少纸质资源入藏量,增加电
子资源的使用权限,组织网络信息。
(3)改变唯有拥有才是馆藏的资源建设观,树立能够获取就是资源的观念。馆
藏建设在于存取而非拥有,通过书目记录、文献发现与传递系统等方式与其他机
构间协同合作建设馆藏。在网络环境下,要将共建共享成为现实,在资源建设上要
有合作的观念,参与到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联盟中去。
(4)逐渐提高人员素质,增强信息服务能力。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核心问
题是人,人是第一生产力,人是最大的再生资本。现代图书馆作为科学、文化、教
育机构,在管理中强调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网络时代与知识经济
为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也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JamesW.Marcum撰袁剑君,李欣译.2012年的图书馆展望[J].图书
馆,2009,(3):69-70.
[2]任惠栋.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图书馆的机构设置[J].内蒙古科技与经
济,2010,(1):143-144.
[3]赵中华.浅谈提高图书馆员素质[J].活力,2008,(12):6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