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区分对行政权力监督的几种方式
区分对行政权力监督的几种方式
经典试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防止滥用权 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这两种观点启示我们应该
A.保障公民知情权,提高决策的公众参与度
B.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确保权力的公正运行
C
C.完善民主健全法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D.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消除特权思想的影响
注意:各种监督方式的法律效力不同。
在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并不是各种监督都具有法律效力。人大是
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它对政府、司法等国家机关都有监督权,人大监督 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群众通过法定渠道对国家机关的监督,如行政 复议、行政诉讼等以及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监察、审 计等部门)监督也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法律效力。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分类
按监督主体分类
政党、爱国统一
权力机关
人民群众 司法机关 政府自身
战线组织
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 常委会
中国共产党、各
人民法
社会与公
监察、审
民主党派、人民
院、检察
民
计等部门
政协
院
按民主和法制分类 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民、群众通过法 定渠道 法制监督 人大及其常委会、司法机关、政府系统内部
二、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1、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政府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实 质上是接受人民的监督,是人民 当家作主的具体体现。
(2)司法机关的监督
一是人民法院通过行政诉讼审查行政 行为的合法性,纠正行政违法行为,监 督政府依法行政;二是人民检察院、人 民法院通过追究惩治职务犯罪,防范和 纠正政府公务人员违法犯罪行为,保证 落实依法行政。
人民政协的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不具有法律效力。政 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有民主监督的职能,但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 力。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也不具有法律效力。这些监督形式共同构 成我国的监督机制,既体现了民主,也体现了法制,是民主与法制的结 合。完善监督机制,对于保障人民民主和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作用。
(3)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政府要接受 党的领导,受其监督。
பைடு நூலகம்
(4)人民政协的监督
政府要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 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接受 人民政协的监督 。
(5)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包括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的 监督、公民监督和新闻舆论监 督等形式。
二、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区分对行政权力监督的几种方式
基础夯实
一、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体系
一靠民主,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 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 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 使人民能够有效地制约和监督政府权 力的运行。
二靠法制,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
约与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 管事,管权,让人民监督权力,让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 度的笼子。
2、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主要由上级政府、法制部门、 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的监督组 成。
活学活用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能过剩原因很多,其 中,政府权力被滥用是原因之一,在治理产能过剩的过程
D 中,对政府权力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有( )
①各级人代会及其常委会 ②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③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协 ④社会力量与全体公民
按内、外监督体系分类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行政系 统外部
政党监督 社会与公民监督
司法机关监督
人民政协监督
上级政府监督
行政系
法制部门监督
统内部
审计部门监督
监察部门监督
只要政府信息公开,就能实现对政府的监督吗?
实行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实现对政府的监督。要充分地监督 政府的行政权力,仅靠信息公开是远远不够的,有效制约和监 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各种制约和监督机制,要建立起完善 的行政监督体系,要加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 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和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多种监督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