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卷烟包装机项目设计方案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卷烟厂制造香烟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 撕带包装是香烟包装过程中的重 要的组成部分。 撕带的供给速度要时刻随着整机运行速度的改变而改变, 时刻 与整机的运行同步。 此环节的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整个包装流程是否能顺 利的进行, 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包装质量。 香烟包装是香烟生产的重要环 节,铝箔纸包装、商标纸包装、撕带与透明膜包装、条盒包装等过程。其中撕 带包装的作用是为了使烟包美观、 增加防伪标识以及给消费者查封烟包时带来 方便。 在传统的撕带供给系统中, 主电机通过机械传动机构驱动机器上包括撕 带传输供给机构的各个相关部分运转。 撕带传输供给机构的运转速度与主电机 的运转速度成正比, 实现了包装与撕带供给的同步。 但这都存在着难以避免的 缺陷:机械传动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运行噪音大 ,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机械零件的磨损, 同步机械传动装置在运行中易产生误差积累, 使撕带的供给 与整机的运行在同步上产生偏差, 撕带受力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产品的包装质 量,有时还会出现撕带断开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机器启动、急停等情况下表现 得尤为明显, 严重影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这对于时间就是效益的卷烟厂来说 是无法接受的。鉴于上述原因,许多卷烟厂迫切要求改进撕带传输供给机构, 以克服上述影响生产的不良因素, 确保包装生产的正常进行。 设计出一套运行 稳定可靠、实用的撕带供给控制系统,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1.2 研究步骤、方法
第一:根据所选的题进行理论知识的收据,研究题目所涉及到的内容, 能够较好的掌握有关题目的知识。 第二:收集与所选题相关的硬件资料, 并确定各个部分所需要的各种芯片。 第三:根据课题要求,提出大体系统框架,并在框架的基础上画总体的原 理图。 第四: 确定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图, 并实现各种芯片与单片机间的 通信。 第五: 根据系统控制过程完成软件设计部分, 绘制出主流程图及各个子流 程图。 第六:调试软件,使系统软件与硬件和结合,根据试验结果撰写论文。
2方案论证
2.1系统原理 按照设计方案所设计的撕带传输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运用脉冲宽度调制(PWM )技术设计所产生的信号去驱动电动机,并用 电动机驱动撕带轴2
转动, 实现撕带的主动供给。 撕带电机的转速由撕带供给控 制单元及驱动单元进行控制。 主驱动电机上的测速发电机信号的大小是包装机 运行速度的直接反应,可将该信号进行处理并送入控制单元作为撕带电机的同 步转速给定信号。控制单元以单片计算机为核心组成调速系统, 单片机对撕带 电机的转速给定信号及转速和电流反馈信号进行处理、运算,最终输出 .正确 的控制信号给驱动单元, 驱动单元根据控制信号的大小驱动撕带电机以一定的 转速转动,即可实现撕带电机稳定运行并快速跟随整机的运行速度, 达到撕带 供给与整机运行同步的目的。 以上是撕带供给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的主要职能是控制撕带电 机的转动速度。可将系统从各部分结构功能上划分为外围检测与执行元件和内 部控制系统两大部分。
2.2系统框图
图1系统框图 3
3 硬件设计 3.1 撕带电机的选用 在包装过程中,当出现包装机本身必要的辅助材料衔接以及连续剔除不 合格烟包的情况时,机器需要自动降速运行 ; 上游机原料及半成品供应不连续 时,包装速度也要自动适时调节甚至短暂停机 ; 包装机运行时,若出现故障需 要立即停机 ; 等等。因此包装机的运行速度并非固定不变,有时波动性很大。 为了保证撕带供给与包装同步,要求撕带电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 响应速度快 撕带电机必须能够以足够的精度快速跟踪整机的运行速度。 性能稳定 要求撕带电机调速范围宽,尤其要求低速特性稳定。 根据以上设计要求,应以伺服电机为选择对象 : 伺服电机可分为直流和交流两类。 和相应的普通电动机相比, 在基本原理 和结构上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但由于是伺服元件, 所以伺服电动机和普通电 动机在性能要求上截然不同。 伺服电动机有灵敏度高 ( 电动机始动电压小 ) 、动 态响应快 ( 机械时间常数和电磁时间常数小 ) 、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线性度高等 控制性能。 直流伺服电机由直流电源供电, 是靠电枢电流与主磁场作用产生电 磁转矩, 使电机旋转。 直流类电动机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
要用于需要速度控制的高性能电力拖动和伺服控制方面, 统和精确控制系统中,它有以下特点
i. 稳定性好 直流伺服电机具有下垂的机械特性, 定运行。
ii. 可控性好 直流伺服电机具有线性的调节性能,
的大小 ; 转向取决于控制电压的极性 : 控制电压为零时,转子惯性很小,能
立即停止转动 iii. 响应迅速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较大的启动转矩和较小的转动惯量, 在控制信 号增加、减小或消
失的瞬间,直流伺服电机能快速起动、快速增速、快速 减速和快速停止。 直流电机具有电刷及换相器装置, 运转时存在换相火花和无线电干扰, 这 是它的不足之处。对交流伺服电机来说,交流伺服电机具有过载能力强,无换 相部件,体积小,精度高等诸多优点。但目前而言,对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技 术还相当复杂。 所以不作为本课程设计的选择。 本设计对驱动电动机最主要的 要求,是良好的调速性能和起、制动性能,直流伺服电机容易满足这一要求, 能方便地、经济地在大范围内平滑地调速,综上所述,经过对比论证,本设计 选用直流伺服电机做为撕带电机,用以驱动撕带轮转动。为了使线路简洁,选 用永磁式直流伺服电机 (Permanent Magnet DCServo Motor ) 。永磁式直流伺 服电机的主磁场是由永久磁钢产生
的恒定励磁磁场, 不需要励磁电源和励磁线
控制方法经济实用 直流伺服电机的调速和控制性能优异, 转速选择范围宽, 因此直流伺服电机主
广泛应用在宽调速系
能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稳 能使转速正比于控制电压 4
圈。所以永磁直流伺服电机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此外,永 磁式直流伺服电机还具有高转矩 /惯量比、动态晌应快、低速脉动小、调速范 围宽、低速转矩大、过载能力大、高效节能等特点,完全可以满足本设计的要 求⑴。
3.2驱动方式 直流伺服电机是用直流供电的, 为调节电动机的转速, 可对其直流电压的 大小进行控制。在本设计中采用晶体管脉宽调速驱动方式( PWM控制撕带电 机的运转。该驱动方式是将一个控制电压 Uk转换成宽度与Uk成比例的脉冲方波 给直流伺服电机的电枢回路供电。图 2为脉宽直流驱动的原理图。
图2脉宽直流驱动原理图 a)控制电路图 b)电压-时间关系图 控制电压Uk控制开关S周期性的闭合、断开。使加到电机两端的电压为一脉 冲方波。当控制电压 Uk变化时,脉冲方波的幅值不变而振荡周期 (占空比)发 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电机电枢回路的平均电压值 UA,电机的转速发生变化。 设脉冲方波的幅值为 U,振荡周期为T,方波在一个周期内所占的宽度为 T当 T从0到T之间变化时,则一个周期内电枢回路的平均电压值 UA为:
1 i , UA二—OU dt = U = pU T 0 T
式中p= TT为导通率。当 T不变时,只要连续地改变 T(0-T)就可以连 续地使UA由0变化到U,从而达到连续改变直流电机转速的目的。在实际应 用的PWM系统中,脉冲方波靠大功率三极管或大功率场效应管 MOSFET等 工作在开关状态来实现。其开关频率可从 2KHZ ~20KHZ,使振荡周期T比电 动机的机械时间常数小得多,故不至于引起电动机转速的脉动。并且 PWM脉 宽调速驱动方式有诸多的优点:线路简单,管耗小,系统效率高,在开关频率 高时,电流波形好,谐波小、可使系统的低速性能好,调速范围宽、快速响应 和动态性能都教好。因此PWM脉宽调速驱动方式很适用本课题的中小功率范 围的驱动及控制系统[2]。
a) b) 5
3.3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图3为本设计所采用的单极性 PWM直流调速驱动电路。单极性驱动即 是指在一个PWM周期里,电动机电枢的电压极性呈单一变化。 VSS
GND 图3单极性PWM直流调速驱动电路图
图中TI、T2、T3、T4是起开关作用的大功率晶体管, D1、D2、D3、D4 为续流二极管。在电机电枢同一侧的晶体管 T1和T2的基极控制电压反相, 使TI和T2工作在交替的开关状态。电机电枢的另一侧的 T4处于饱和导通状 态,T3工作在截止状态。当需要改变电机的电枢电压极性时,可令 TI截止, T2饱和导通,T3和T4交替工作。
当要求电动机正转工作时,平均电压 UA大于感应电动势 EA,在每个PWM 周期的0~t时,Ti导通,T2截至。电流la经Ti、T4,从A到B流过电枢绕组, 在t~T,T2导通,Ti
截至,电动机与电源断开,这时电枢电流减小,电枢电感 释放能量,维持续流电流,电枢电流方向不变,此时电流 I经T4、D2从A流 到B再到T4构成回路。此时由于二极管 D2的导通,T2实际是不能导通的。 下一周期重复上述过程。 当电动机在进行减速运行时,平均电压 UA小于感应电动势 EA,在每个 PWM周期的0~t,在感应电动势和自感电动势共同作用下,电流经二极管 D4、
Di流向电源,方向是从 B到A,电动机处于再生制动状态。在每个 PWM周
期的卜T,T2导通,Ti截止,在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经 T4,D2仍然是从B到 A流过绕组,电动机处在耗能制动状态。下一周期重复上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