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勤勉务实奉献 开拓创新发展
——记咸安区桂花镇柏墩中心小学校长 顾怀强
1995年我走上讲台,就决心为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
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帮助孩子们成长,为孩子们终身发展打
好基础。马克思说“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自己也是幸福的”。
就是这个理想信念,教书育人成为我的人生快乐。尽管经历
从孩子王到教导主任到校长的身份变化,教书育人的角色始
终没有改变。作为一名教师,可以专心致志的帮助孩子们快
乐成长;作为校长,可以带领更多的人实现教育理想。2006
年春我担任柏墩中心小学校长职务后,深知自己的责任重
大,把“勤勉务实奉献、开拓创新发展”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时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5年的辛勤付出,不断的进取、
无私的奉献,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个人的教学工作中留
下了坚实的足迹。
一、以校为家,无私奉献青春年华。
多年以来我到校从不迟到、早退,特别是担任校长职务
这几年,每天第一个起床、晚上最后一个休息。节假日很少
休息,2008年暑假,建造新教学楼、2009年改造旧教学楼、
2010年硬化学校操场、路面,自始至终我坚持蹲守学校,确
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节假日为学校办事从不计报酬。今年7
月14日下大雨,我们桂花镇遭受洪灾,我校紧邻山边,容
易出现山体滑坡,我组织抗洪突击队在校抢险,一直坚持到
深夜12点。当时我妻子正在咸宁市中心医院住院,我把她
一个人放在医院里。第二天我满怀愧疚地去医院时,开始她
2
不理睬我,待我说明情况,她知道学校没有遭受损失时,我
们俩都会心的笑了。每年的师德考核,我都能获得最高分。
既然选择了教育,就必须要奉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
把学校了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群众着想,为师生着想。自己
累点、苦点不算什么,自己的辛勤付出赢得了师生、群众的
一致好评。
二、诚以待人,关心爱护全体师生。
“作为校长要爱别人的时候更多”。我把这份爱融进自己
的事业。我深知关心教师,教师们才能更好的工作,我校教
师大多数是半边户,家庭困难。何业平老师两个孩子读高中,
妻子没有工作;朱龙汉老师老伴经常生病;吴良友老师30
多岁了仍是单身;资教教师王景枝生病住院、晏电平老师家
遭遇火灾…….我都组织学校行政一一慰问,并给予物资资
助。事后教师都说:钱虽不多,但可以看出学校和校长心里
有我们,我们应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学校。
关心每一个孩子是校长应尽的责任。“一个也不能少”
是我的誓言。六年级的朱雄伟、苏玉禄、苏玉寿,五年级的
何刘源,三年级的孤儿何奎,学前班的师兰英,二年级的王
秋英……我进村入户了解到这些学生家庭困难面临失学。给
他们办理贫困生生活补助,减免生活费,并告知他们的父母
送孩子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家庭必须尽的义务,孩子
有受教育的权利。最终这些孩子没有一个失学。
我校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有住宿生200多人,留守儿童
160多人,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住宿生的管理、留
守儿童的教育是我校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我清楚的记得2008
年8月31日,班主任还没有到岗,有个叫廖丹的孩子晚上
3
病了,她家离校有十几里路、父母在外务工,爷爷奶奶无法
到学校来。我在医院照顾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她奶奶到学校
后非常感激。六年级的李斌同学被开水烫伤耳朵,晚上11
点多我到寝室为他搽药;三年级的何奎同学,父亲因故去世、
母亲改嫁,奶奶年纪大。我把他定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小学
阶段的所有费用由我负责。从2002年到现在我自费为学生
联系家长、给学生买药,送学生去医院治病,给学生买学习
用品合计二千余元。每当学生看到我时,那句真诚的“校长
好”让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三、千方百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柏墩中心小学虽然是桂花镇的中心完小,但是硬件设
施很差,学生宿舍是60年代的平房,教学楼是“普九”时
做的,质量差,由于生源多,教室不够用,我将这些情况向
教育局汇报后,争取到“日本利民工程柏墩中心小学教学楼
和学生宿舍项目工程。”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项目实施过程
中,我多次天未亮就起床搭车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工作人
员未上班,就坐在街边花坛上打瞌睡,办完事迅速回校上课。
2007年10月16日开工到2008年7月28日竣工,2008年9
月新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投入使用,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很
大程度上改善了柏墩中心小学的办学条件。2009年底,我校
争取省教育厅扶贫款5万元,桂花镇矿山老板捐资1万元,
今年暑假我校硬化操场1100平方米,做教学楼防护网48平
方米,艺术教室贴砖90平方米,厕所路面硬化30平方米。
师生们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环境,并挤出资金
添臵了手提电脑、照相机等现代化教育设备。
这几年校容校貌的不断改变,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铺
4
平了道路。
四、创新管理,努力谱写教育新篇。
雨果说:“有些人是铁,有些人则是磁石。”当校长既
要看重,也要看淡,看重的是校长那份职责使命,看淡的是
个人名利得失。接任校长之初,当时学校教学质量低下,教
学设施缺乏,教师人心浮动……面对困难,我没有退缩,而
是勇往直前,确定了学校稳定中求发展的基本方向。发挥教
代会的民主管理作用和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建立和完善
了教育、教学、奖惩、后勤等四大类制度。在执行过程中,
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既严格操作流程,又人
性化的处理方式,解决各种矛盾冲突。既保证了校纪校规的
严肃性,又不失学校工作环境的和谐性,使学校办学水平稳
步上升。
一所学校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2008年在
我校全体教师的校本教研会中,我们通过商讨,提出“习惯
成就未来,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坚持“发
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让人文关怀常驻校园”的育人原
则,形成了“人人都能成才,各有各的舞台”的人才观和“只
有有了教师的真正发展,学生的真正发展,才会有学校的真
正发展”的发展观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办
学特色来抓。许多同学看见垃圾就捡、看到老师就问好、回
家抢着做家务。这已成为社会瞩目,大家称道。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校长,我
深知只有全校教师都提高了,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为了
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我积极鼓励全体教师参加学历培训,
为他们创造学习条件。每年省、市、区级语文、数学、英语
5
等公开课,片内教研活动,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班
主作培训,我校都安排教师参加,回校后作经验介绍,做到
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近两年教师脱产学习,外出听课、讲
课,投入资金2万元,2009年5月我校易金萍老师的美术课
获得了省级三等奖,市级一等奖,教师们撰写的论文、案例
在区级获奖近20余篇。我本人也在不断学习中取得些许成
绩:2004年秋,论文《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获区一等奖;
2005年春,论文《浅淡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获区二等奖;2005年秋,论文《利用远教设备激发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获区三等奖;2006年春,论文《新课程改革下教
师角色扮演初探》获区一等奖;2007年秋,作品《运用电教
媒体导入新课》获省三等奖。付出就有回报,这些荣誉的背
后是教师业务水平上台阶的见证。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每天即使再忙,我也坚持随堂
听老师一节课,课后及时与老师一起探讨,改进课堂教学。
2009年秋,总支将新招录4位年轻教师分配到我校,我校老
教师“传帮带”,培养他们。其中廖玖玖老师的课获得区教
研室领导的一致好评。在每学期的教学活动月中,我校教师
抢着讲公开课,积极准备,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课堂教学。以前那种谈天说地的闲聊,那种无所事事的
悠闲自在,在学校这块充满战斗激情的土地上完全消失,取
而代之的是一群爱岗敬业,不知疲倦,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
伍,这几年我校的教学质量一年比一年好,素质教育也获得
丰收:男子乒乓球兴趣小组在今年全区的乒乓球比赛中获得
冠亚军,体操队获得全区体操第一名,演讲比赛全区三等奖,
英语口语竞赛全区一等奖,数学奥林匹克分别在国、省、市
6
获奖。
这几年,在我的带领下,学校一年一个脚印稳步发展。
如今的柏墩中心小学,已跻身于咸安农村教育的前列,是桂
花的一所品牌学校,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路漫
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坚信,柏墩中心小学一定会创
造出属于桂花人的更灿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