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织物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毛织物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双面毛呢面料工艺设计 系 别: 纺织学院 专 业: 纺织品设计 班 级: 07纺设 学生姓名: 王文文 学号:200730103111 指导教师:

2009年6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毛织物设计 第一节 织物设计概述 第二节 织物设计的内容及形式 第二章 整经 第一节 整经方式 第二节 整经工艺 第三章 穿结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穿筘工艺 第四章 织造 第一节 纬纱准备 第二节 织造过程五大运动

第五章 织物后整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后整理过程 参考文献 谢辞 双面毛呢织物面工艺设计  前言 以羊毛、特种动物毛为原料或以羊毛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的纺织品。又称呢绒。毛织物主要供衣着用,少量为工业用。毛织物可分为精纺呢绒、粗纺呢绒和长毛绒3类。毛织物外观光泽自然,颜色莹润,手感舒适,重量范围广,品种风格多。用毛织物制做的衣服挺括,有良好的弹性,不易折皱,耐磨,吸湿性、保暖性、拒水性较好,但易被虫蛀,需经防蛀整理或保藏时使用防蛀药剂。

第一章 毛织物设计 第一节 织物设计概述 一、织物的风格和性能 关于织物风格的概念,迄今尚缺乏统一的理解和定义。织物的风格表示织物外观风貌特征、 穿着性能,是通过人们的触觉,视觉等对织物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它是纺织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评定织物服用品质优劣的一个重要依据,对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风格有很大影响。织物风格是织物本身客观性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效应。根据国家规范FJ552—1-----85,给织物的风格作了定义:广义的风格,指对人体的触觉和视觉在官能上的综合反映;狭义的风格,指人手和肌肤、身体对织物的接触感。

织物风格包括的内容极其丰富。客观性包括织物的原料性能,纱线结构,组织结构,色彩等因素。主观性包括视觉风格和触觉风格两部分。视觉风格是指纺织材料,组织结构,花型,颜色,光泽,及其他布面特性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产生的生理,心理反应,它与人的文化,经验,素质,情绪有关。触觉风格指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在人手触摸,抓握织物时,产生的变化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即织物的手感。不同品种、不同用途的织物,其风格要求是不 同的。毛型织物包括精纺毛织物,粗纺毛织物,毯类织物等。 二、织物的设计原则 (一)适销对路 织物设计人员要深入广泛地进行市场调研,使设计的产品符合消费者心理,最大可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切忌以个人的爱好代替消费者的希望。

(二)经济、实用、美观相结合 设计人员应明确产品的使用目的,用途,性能要求,流行花色等问题。就服用织物而言,除了功能性之外,还要具有美的外观,做到“外表美观,穿着舒适,洗涤方便,利于运动”。除了上述条件外,经济性也是设计人员必须考虑的因素。设计出价廉物美的产品是织物设计人员追求的目标。

(三)创新与规范相结合 新产品设计要具有异想天开的开拓型思维,使产品不断发展。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原料,纺织,染整工艺及产品的规范化,系列化,如原料规格,纱线的线密度,织物幅宽等的规范系列化,既要使产品丰富,又无不必要的繁杂,方便生产。

(四)设计、生产、供销相结合 设计生产和供销的关系一般为:市场→供销部门掌握市场需要,制订销售计划→设计部门按销售安排,研制和设计新产品→生产部门生产产品→市场。

总而言之,一个产品的设计投产,需要调查目标市场,设计做到适销对路,生产上要保证原料供应和产品质量。

第二节 织物设计的内容及形式 一、织物设计内容 一个完整的纺织产品设计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一)、用途与对象 织物用途与使用对象不同,织物的风格全然不同。织物用途可分为服装用,装饰用及产业用三大类。使用对象一般可分为男女老幼、城市乡村、民族地域、文化层次、地理环境、内销外销等等。

(二)、织物风格与性能 从风格上讲,有厚重型,轻薄型等。从性能方面讲,有织物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耐磨性、悬垂性、抗起毛起球性、折皱弹性、透气性、保暖性等等。

(三)、织物的主要结构参数 1.原料设计 能用于生产纺织品的原料种类繁多,按来源主要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羊毛广泛应用于毛纺织面料的设计生产中。近年来,许多其他动物纤维也被应用于纺织面料的设计开发,如山羊绒、兔毛、牦牛毛、骆驼毛、马海毛等,而许多化学纤维如粘胶、涤纶、腈纶、锦纶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毛纺织面料生产中。

2.纱线设计 (1)、纱线的线密度:纱线线密度的确定是织物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线密度大小对织物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应根据织物的用途和特点加以选择。

(2)、纱线的捻度:纱线的捻度与织物外观、坚牢度都有关系。设计时应根据织物的特点,对纱线的捻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在临界捻度范围内,适当增加纱线捻度,能提高织物的强力,但捻度过大,织物手感过硬,光泽较弱,捻度较小的织物手感柔软,光泽较佳。

(3)、纱线的捻向配合:纱线的捻向分为z捻(右捻)和s捻(左捻)两种,织物中经纬纱捻向的配合对织物的手感、厚度、表面纹路等都有一定影响。通常经纬交织点的配合有四种形式,即z捻经纱与z捻纬纱、s捻经纱与s捻纬纱的同捻向配合,z捻经纱与s捻纬纱、z捻纬纱与s捻经纱的不同捻向配合。

3.织物组织的选用 织物组织是影响织物品种的重要因素。 4.密度与紧度设计 织物经纬密度的大小和经纬密度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影响织物结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织物的风格和物理机械性能。显然,经纬密度大,织物就显得紧密、厚实、硬挺、耐磨、坚牢;经纬密度小,则织物稀薄、松软、通透性好。织物经密与纬密之间的比值,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也很大,经纬密度的比值不同,则织物风格也不同。

(四)、纺织染整工艺设计 织物所用的原料不同,产品的类别不同,则加工的工艺也各不相同。设计者应制定出合理且经济有效的工艺流程,选择适当的工艺参数,以实现设计内容。

1.制造加工技术 织造加工技术是形成织物的主要加工工序。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织造设备及不同的工艺参数。

2.机械后加工 不同织物有其不同的外观特征,而有些织物的外观特征需要由相应的机械后加工整理获得。

3.织物的化学染整后处理 织物的化学染整后处理方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织物设计的形式 (一)、仿制设计 仿制设计一般是在上级或需要单位提出要求时才进行的。设计人员必须对来样进行认真地研究,仔细地分析其外观特征、手感、风格,并要详细的调查该产品的用途和使用对象,了解和掌握织物组织规格和后整理,只有这样,才能使仿制出来的产品符合来样要求,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改进设计 根据用户对某一织物的改进要求,从分析消费者意见入手,对织物密度纱线线密度纱线捻度捻向原料的选择和搭配织物组织花纹图案等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进行改进。它是改进产品质量和外观效应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设计 没有任何小样依据和技术规定,自创一种新产品,即为创新设计。 (四)、定位设计 即根据产品的用途使用对象市场需求企业生产条件等进行产品设计。 以下为所设计产品 正面

图1.1 反面 图1.2 第二章 整经 第一节 整经方式 一. 整经的目的 任务及工艺要求 整经的目的就是改变纬纱的卷装形式把单根纱卷装的筒子纱改变成具有多根纱卷装的圆柱形经轴(或织轴)。

整经的任务是将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排列成一定幅宽的平行纱片,按工艺规定的长度,以适当均匀的张力平行卷绕到经轴或织轴上,以供后道工序使用。经轴质量的好坏,对后道工序能否顺利进行和织物外观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对整经工序提出如下要求:

(一)片纱与片纱之间,轴与轴之间的张力要做到三匀(张力均匀、经纱排列均匀、卷绕密度均匀);

(二)整经根数、长度、色纱排列及卷绕密度应符合工艺要求; (三)接结质量符合工艺要求; (四)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回丝; (五)整经张力要适当,不应损伤纱线的强力和弹性。 二.整经方式 本产品色纱排列较复杂,采用分条整经法整经,整经机型号为SHAGA215C分条整经机。筒子架最大容量为448。

分条整经分为两个阶段,每次只能卷绕成一个织轴。 第一个阶段为整经,它是根据筒子架的容量和色纱排列循环,将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n个条带。每个条带的宽度等于织轴宽度的1/n,每个条带纱线的排列密度与织轴上经纱的排列密度相同,并按工艺规定的长度先在大滚筒上卷上第一条,卷够需要的长度后剪断、固定。依次再卷第二条、第三条……直到卷完工艺规定的纱线根数为止。

第二个阶段为倒轴,将卷绕在大滚筒上的全部条带一起退绕下来,卷绕到织轴上。

第二节 整经工艺 一.工艺参数及工艺计算

总经根数 5970根 经轴宽度 195cm 走坡牙轮数 5.6 纱线把数 28把 每把纱线根数 首把216根×27把,末把138根×1把 每把宽度 7.05 cm 每筘齿穿入数 15齿×10+6齿×11 筘号 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