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凝聚发展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最新)

心得体会:凝聚发展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最新)

心得体会:凝聚发展合力,助力脱贫攻坚(最新)
近年来,X市X区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立足农村实际,统筹
优势资源,采取“以强带弱、以富带贫、以快带慢、抱团发展、携手脱贫”的方式,
探索开展示范村与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帮带”活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
新路子。
组织联建凝聚合力,形成雁阵效应。通过组织联设、队伍联建、发展联手、事务
联商,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组织耦合形成齐飞“雁阵”,在保持行政区
划、村民自治主体、集体资产产权、党支部隶属关系、干部配置和村级干部待遇“五
不变”和财务管理独立建账、独立核算、独立收支“三独立”的基础上,以资源禀赋、
产业特色等为联结点,筛选确定12个示范村与1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打破区
域界限,采取“跨村联建”方式,成立12个联合党总支,坚持服务不干预、帮办不
包揽、到位不越位,统筹研究解决两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等问题,建立
了纵向细化、横向契合,自我控制、外在协同的耦合式党建“雁阵”。强强联合构筑
团队“核心”,实行示范村支部委员与贫困村支部委员交叉任职机制,由示范村党组
织书记担任联合党组织书记,贫困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书记,从结对村党支部委员、
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党员大学生“村官”中推选出联合党总支班子
成员,选优配强脱贫攻坚的“关键力量”,构筑起示范村结对帮带贫困村的核心团队,
兼收并蓄各方智慧,统筹用活各类人才,为破解难题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取长补短
激活发展“潜能”,按照产业布局“一盘棋”、经济发展“齐步走”的思路,采取以
联合党组织为头雁,两个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抓落实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示范村在基
层党建、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开展“攀穷亲”“结富对”等活动,
通过引项目、带人才、传技术等“造血”式帮扶,带动贫困村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
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实现两村在支部建设上以强带弱,在经济发展上
优势互补,在干部治理上相互促进,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取长补短。
产业集聚抱团发展,形成倍增效应。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共同
发展的原则,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坚持地域相邻巧打产业“复制牌”,
组织示范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实体,帮助贫困村因地制宜
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一村一品”特色经济,通过项目扶持、技术指导、资源共
享等方式,将优势产业复制到贫困村,实施一体化管理、捆绑式发展,实现实用人才、
种养经验、市场销售等资源互联互通,有效解决贫困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沿河村
党支部引导本村龙头企业在结对村东寺村建成千亩产业基地,将戈壁农业发展模式复
制到东寺村荒滩上“点石成金”,为贫困村培育了富民产业。坚持优势互补共走脱贫
“致富路”,充分挖掘示范村与贫困村的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协同发展联接点,通过
资本联合、劳力联合、产品联合等形式,采取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方式,
实现资源、产业精准对接,发展、增收靶向对标。示范村前进村瞄准贺家城村沿山冷
凉灌区无污染优势,结合农村“三变”改革,采取“联合党总支+农民专业合作社+
公司”发展模式,计划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个,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引导208户群众入股合作社,发展订单青贮玉米1500亩,带动农户持续增收致富。
坚持发展联手延伸富民“产业链”,深入分析贫困村在产业发展上的优势等情况,通
过搭建以强带弱、以大带小、以快带慢的发展平台,联合党总支引导示范村向贫困村
延链补链,贫困村把握机遇、借势发力,扣紧产业发展链条的关键一环,将地域品牌
产业从基地、规模化发展逐步向贫困村辐射和扩散,培育特色产业。碱滩镇通过主打
“屋兰”旅游品牌,采取景区宣传、产业推介、品牌包装等措施,把珍珠油杏作为发
展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带动结对村永定村万亩珍珠油杏基地增值增效,实现了文化
旅游产业与特色林果产业耦合发展,互利共赢。
示范引领乡村振兴,催生叠加效应。把先进理念传授给贫困村群众,把成熟经验
复制到贫困村产业,通过优势叠加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注重从思想上“引”,发挥乡
镇党委统揽协调功能,实施“双向互派、互动交流”,通过组织召开“议贫会”、座
谈会、培训会,12个示范村的60多名党员骨干、100多名致富能手到贫困村交流
经验、推广技术、传授本领40多场次,26名土专家、18名田秀才和12名致富带
头人,发挥智力优势和技能优势在田间课堂、产业基地传经送宝,为贫困村带出了一
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注重从路子上
“帮”,充分发挥联合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贫困村党员群众到示范村产业基地、
专业合作社、脱贫示范户参观学习,帮助贫困村理清发展思路,寻找增收致富出路,
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发动示范村产业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与贫困村党员群众结成
“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对子126个,帮助解决创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项目、
信息等难题200多个。注重从机制上“带”,结合“固定党日”“三会一课”等活
动,建立组织生活同开展、党建工作同研究、党建资源同分享、党建经验同交流的“四
同”党建工作机制,使贫困村党组织班子能力得到提升,政治引领力和群众组织力明
显增强,12个联合党总支共同开展“固定党日”活动36场次,开展党性实践活动
20多次,举办联谊活动12场次,慰问贫困群众116户,凝聚了党心民心、提振了
脱贫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