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建设规模在不断壮 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工程长久安全, 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运用到许多实际工 程项目中,即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HPC) 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 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 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 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 建筑等工程。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阐明了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性能, 重点阐述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要点, 还着 重介绍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和智能混凝土, 最后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作出 了展望。随着我国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 “HPC”必将成为21 世纪的重要新型建筑工程材料。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高工作性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 1. 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发展现状 进入 20世纪 70 年代以来,不少工业发达国家正面临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老 化问题,需要投入巨资进行维修或更新。美国现存的全部混凝土工程的价值约 6 万亿美元,每年用于维修的费用高达 300 亿美元。在加拿大, 为修复劣化损坏的 全部基础设施工程估计要耗费 5 000亿美元。而我国结构工程中混凝土耐久性问 题也非常严重。 建设部于 20世纪 90 年代组织了对国内混凝土结构的调查, 发现 大多数工业建筑及露天构筑物在使用 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有害介质中的 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及公共

建筑使用及维护条件较好,一般 可维持 50年。 混凝土作为用量最大的人造材料,不能不考虑它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传统混凝土的原材料都来自天然资源。每用 1t 水泥,大概需要 0.6t 以上的洁净 水,2t砂、3t以上的石子;每生产1 t硅酸盐水泥约需1.5 t石灰石和大量燃煤与 电能,并排放1t的CO2,而大气中CO2浓度增加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之 一。尽管与钢材、铝材、塑料等其它建筑材料相比,混凝土所消耗的能源和造成 的污染相对较小,混凝土本身也是一种洁净材料,但由于它的用量庞大, 过度开 采矿石和砂、 石骨料已在不少地方造成资源破坏并严重影响环境。 有些大城市现 已难以获得质量合格的砂石。另一方面, 由于混凝土过早劣化, 如何处置费旧工 程拆除后的混凝土垃圾也给环境带来威胁。 因此,未来的混凝土必须从根本上减少水泥用量, 必须更多地利用各种工业 废渣作为其原材料; 必须充分考虑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 未来的混凝土必须是 高性能的,耐久的。耐久和高强都意味着节约资源。 “高性能混凝土 ”正是在这样 背景下产生的。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 1)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 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 十分巨大, 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 是粉煤灰混凝土, 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 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 作性能,明显降低了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 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 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 ( 2) 超高性能混凝土 超高性能混凝土,如活性粉末混凝土(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其 特点是高强度,抗压强度高达 300MPa,且具有高密实性,已在军事、核电站等 特殊工程中成功应用。 ( 3) 智能混凝土 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 使混凝土材料具 有自感知、自适应、 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 对环境变化具有感知和控制的功 能。随着损伤自诊断混凝土、 温度自调节混凝土、 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 敏混凝土的出现, 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 发展和智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应用奠定 了坚实基础。

2.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及性能 2.1 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 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或含义,迄今为止国际上尚没有一

个统一的理解, 各个国家有不同的理解。 我国著名的混凝土科学家吴中伟教授定义: 高性能混凝 土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 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 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 它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 针对不同用途要求, 对下列性能有重点的予以保证;耐久性、工作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以 及经济合理性。为此, 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点是低水胶比, 选用优质原材 料,并除水泥、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1997 年 3 月吴中伟教授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会议上又指出, 高性能混凝土应更多地掺 加以工业废渣为主的掺合料,更多地节约水泥熟料,提出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GHPC )的概念。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将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以耐 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与施工的混凝土。 与传统的混凝 土相比,这种高性能混凝土在配比上的特点是低用水量 (水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 低于 0.4,或至多不超过 0.45),较低的水泥用量, 并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 作为水泥、水、砂、石之外的必

需组分。这也是现代高强混凝土的配制途径。实 际上,正是现代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出现, 为解决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指明 了出路。 高性能混凝土是在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 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 选 用优质原材料, 除水泥、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矿物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 从而达到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适用性、高强度、高体积稳定性的一种新型高

技术混凝土。 2.2 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能:

2.2.1 高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特点是具有高耐久性 , 而耐久性则取 决于抗渗

性 ;抗渗性又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密实度和界面结构有关。由于高性能 混凝土掺加了高效减水剂,其水胶比很低(W 0138),水泥全部水化后,混凝土没有多 余的毛细水 ,孔隙细化 ,最可几孔径很小 , 总孔隙率低 ;再者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矿 物质超细粉后 ,混凝土中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孔隙能得到明显的降低 , 而且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还能改善水泥石的孔结构 ,使其》100卩m的孔含量得 到明显减少 ,矿物质超细粉的掺加也使得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得到了大大的提 高。以上这些措施对于混凝土的抗冻融、抗中性化、抗碱 - 集料反应、抗硫酸盐 腐蚀,以及其它酸性和盐类侵蚀等性能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 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 减少混凝 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 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 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2.2.2 高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能 , 高流动性,不泌水,不 离析,能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对于某些结构的特 殊部位 (如梁柱接头等钢筋密集处 )还可采用自流密实成型混凝土 ,从而保证该部 位的密实性 ,这样就可以减轻施工劳动强度 ,节约施工能耗。 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 HPC 的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 捣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 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 少,且掺入超细粉,基本上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 2.2.3 力学性能。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 ,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 灰比是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 土的抗压强度增大, 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 减水率 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矿物超细粉可以填 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强度。 2.2.4 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 早期应具

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2.2.5 经济性。高性能混凝土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和工艺性都能使其 具有良好

的经济性。 高性能混凝土良好的耐久性可以减少结构的维修费用, 延长 结构的使用寿命, 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可以减少构件尺 寸,减小自重,增加使用空间; HPC 良好的工作性可以减少工人工作强度,加 快施工速度,减少成本。前苏联学者研究发现:用 C110~C137 的高性能混凝土 替代 C40~C60 的混凝土,可以节约 15%~25%的钢材和 30%~70%的水泥。虽然 HPC 本身的价格偏高,但是,其优异的性能

使其具有了良好的经济性。概括地 说,高性能混凝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结构功能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的混凝土, 能 最大限度地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年限,降低工程造价。

3. 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 3.1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

3.1.1 细集料。细集料宜选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良好的天然中、粗河砂 , 其质量

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标准中的规定。 砂的粗细程度对混凝土强度 有明显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砂子越粗,混凝土的强度越高。配制 C50〜C80的混凝 土用砂宜选用细度模数大于 2.3的中砂,对于C80〜C100的混凝土用砂宜选用细 度模数大于 2.6的中砂或粗砂。 3.1.2 粗集料。高性能混凝土必须选用强度高、吸水率低、级配良好的粗集

料。宜选择表面粗糙、 外形有棱角、 针片状含量低的硬质砂岩、 石灰岩、花岗岩、 玄武岩碎石 ,级配符合规范要求。由于高性能混凝土要求强度较高 ,就必须使粗集 料具有足够高的强度 ,一般粗集料强度应为混凝土强度的 115倍〜210倍或控制压 碎指标值〉10%。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25mm,以10mm〜20mm为佳,这是因为,较 小粒径的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