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合同正义性

论合同正义性

 第53卷 第5期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53,No.5 2000年9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Sept.2000,637~640

 ●法 学

论 合 同 正 义 性a

段启俊1,蔡学恩2,邱启雄2

(1.湖南财经学院法律系,湖南长沙420000;2.湖北得伟律师事务所,湖北武汉430022)

[作者简介]段启俊(1965-),男,湖南邵阳人,湖南财经学院法律系讲师,主要从事民商法学研究;蔡学恩(1964-),男,湖南益阳人,湖北得伟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主要从事金

融法、公司法学研究;邱启雄(1975-),男,湖南邵阳人,湖北得伟律师事务所律师,

主要从事民商法、刑法学研究。

[摘 要]合同法在确认合同自由的同时,应当确认合同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对合同正义性的提出、确立及理论依据一一作出说明与分析。主张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性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范围,包含公平、诚信、公益在内的合同正义性理应受到合同立法的重视,而成为凌驾于公平原则、诚信原则等原则之上的等而上之原则。

[关键词]合同;自由;正义性;公平;诚信;公益

[中图分类号]DF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374(2000)05-0637-04

一、合同正义性的提出

许多年来,谈及法系,人们言必称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似乎这两个法系涵盖了世界各国的所有立法传统。其实不然,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保存有世界上最悠久的法文化传统与最独特的法文化思维,理所当然地会形成以自我为主体、独具特色的东方法系,这就是学者们所谓之“中华法系”。依照西方学者的传统观点,世界历史上有中华法系、印度法系、阿拉伯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五大法系[1](第10页)。

然而却有人说中国的法律是“中国抄日本,日本抄德国”。这种忽视对中华法文化的继承与否定中华法文化的传统,而一味抄袭外国法文化、舍近求远、舍本求末的做法本身就不符合法学的发展规律。笔者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法文化传统重在“以礼治国”、“为国以礼”,强调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上的重要性,纳礼于法、纳道德于法律,说明了用道德调整社会关系在我国有其存在的社会基础,因而也必将构成中华法系的一大特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呼唤经济关系的稳定,效率和公平被提到首要地位。而效率与公平本身并不能被法律条文所完全涵盖,在这样的条件下,原先对合同主体提出的法律性要求显然已不适合于时代的要求。相反,道德性亦被提到了并行的高度。因为无论是用何种法律条文来规范社会关系,撇开法律规范本身的内容不谈,单就成文法所固有的缺陷而言,法院的裁判总会或违背法律内涵,或违背当事人的善良愿望。有学者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中有一种超然的观念,叫做正义”[2](第15页)。正因为如此,合同正义性的提出,不仅反映出我国的立法特色与传统继承,而且也在事实上符合我国的社会性质及经济发展之要求,同时也符合法理上的成文法理念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合同正义性虽然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提出来,但它与现行合同法中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因为“基本原则”往往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立法者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必须始终遵守的评价意义上的基本原则,属于行为准则;一种是法官得以主动评判民事活动合理性的解释性质上的基本原则,其目的是克服成文法的局限。本文所述合同正义性是从第二种意义上使用,它是一种内在的崇高道德法则,并不与现行合同法中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二、合同正义性的确立及理论依据

合同正义性,就是指“合同法应保障订约当事人在平等

a收稿日期:2000-02-06

自愿的基础上订约和履行,并使合同的内容体现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要求,合同当事人一方不能滥用其经济实力或权利而损害另一方利益”。罗马法最先采用了正义的概念,认为“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永恒不变的意志”[3](第253页),确认了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自愿与平等这些合同正义性的基本要求。作为强调私权至上的罗马法,不仅要求当事人自由订立适法契约,而且要求当事人的契约符合正义性的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可以只要求不违法,但是决不能只要求不违背正义。可见,罗马法所确认的合同正义性实质上是对合同当事人的一种道德要求。

但是,罗马法并没有完整界定合同正义性的内涵,也没有具体阐发合同正义性的表现。而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权利本位观念相对突出,立法者对于合同更强调其法律性,以利于经济活动的效率,同时则渐渐忽视了合同正义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受西方法学思维发展所限,因为按18-19世纪理性哲学的观点,认为合同正义性是合同自由的应有之意,或者说自由意志可以自由导向正义和公正,因而他们往往只强调合同自由而忽视合同正义,这就延缓了合同正义性提出、发展的进程。

经济生活的发展是客观的,任何理论构架都阻挡不了经济生活本身的发展要求。随着经济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合同正义性的内涵也在一定范围内发展着。严格意义上讲,现代民法中的合同正义性原则确立于19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法中。《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之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应以善意履行之。《德国民法典》则在第242条规定:债务人须依诚实信用,并照顾交易惯例履行其给付。

这两部法典对罗马法的合同正义性予以了具体化,但真正使合同正义性内涵得以丰富的民法是《日本民法典》,它在第90条规定:凡法律行为,以违背公共秩序,或者善良风俗之事项为目的者,均属无效。这些规定实质上是现代民法中关于合同正义性得以体现的最早表述,它不仅使罗马法关于合同的正义性得以明确和具体,而且为现代民法理论关于合同正义性的抽象提供了观念上的依据。

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先生指出“私权之社会性乃至义务性,私权非为个人之利益存在,并应符合公共利益及社会秩序,以违反此原则之事项为内容之权利,应不认其存在,而权利之行使、义务之履行,亦应以此为准则”[4](第253页)。可见,合同正义性其实也是合同的社会性要求,它不仅反映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体现着当事人与国家、社会之间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作为合同正义性内涵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原则“对于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社会道德观念具有重要价值,并称为现代民法至高无上的基本原则”[5](第338页),故合同正义性确认任何有违平等、自愿、诚实信用以及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合同“尽管在形式上是自愿的结果,而不是依仗权势强制的结果,但它已具有了非正义的污点”[3](第257页),而对之予以否定。

但遗憾的是,关于合同正义性的发展与完善至今也仅限于理论探讨上,没有任何一部法律明确将之规定下来。笔者认为,合同正义性应作为合同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明确提出来并载入法律条款,使合同当事人能直接援法订约,而不必妄加揣度。这样做的依据有二:一方面,合同正义性强调了当事人在订约过程中的法律地位的平等和意志自由,以及通过合同实现等价交换,强调当事人应以公平、正义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并时刻尊重他人的利益,其效果是使合同关系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合同正义性可明确法院在维护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和自主自愿及经济上的等价方面所具有的职责和权限,法院有权在合同违背正义原则时,通过变更、撤销合同或确认合同无效等方式来维护合同正义,其效果是对合同关系进行评价、处理。通过这两方面的协调,合同关系就得到了充分、合理而稳固的规范与保护,使合同不仅能得到真正严守,而且也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利益,这正是合同正义性的价值所在。

三、合同正义性的本质及内容

从传统的合同法原理来看,合同正义性一方面意味着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自愿、平等、公正与诚实信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合同当事人对第三者利益的尊重。因为商品社会“要求人们在市场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6](第301页),既然合同当事人必须在尊重对方利益和第三者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获取自己的利益,而这与市场经济所确认的民事主体的趋利性显然不一致,则合同正义性实际上是合同法对合同当事人的一种道德上的要求。如前所述,在罗马历史的早期,西塞罗曾把正义描述为“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的人类精神意向”[3](第253页),那么合同正义性确认的是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应得利益”,而不是“能得利益”或者“可得利益”。所以,罗马法格外强调正义的主观方面即人们内心的正义要求,在他们那里,“正义被认为是人类精神的某种态度,一种公平的意愿以及一种承认他人的要求和考虑的意愿”[3](第254页)。从世界范围内看,人们一般赋予合同正义性以广泛的内涵,认为合同正义性包括公共政策、社会秩序、习惯、社会公德等。正如王利明先生指出,为了达到所谓的合同正义,西方国家的法律和判例确认为公平、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原则。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合同正义性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公平。我们知道,合同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平等互助的经济协作关系。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应该是法律地位完全平等和意志完全自由的,此谓之平等;同时,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地位应该必然引起一种后果即公正,既要保证双方利益的等价有偿,又要体现法院对双方适用法律的公正。法院应明确维护当事人的平等地位和自主自愿及经济上的等价有偿方面所具有的职责和权限,法院有权在合同违背公平的情况下,通过变更、撤销或确认合同无效等方式以维护合同的正义。同时还要看到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平等,还应自然而然地导致当事人自由表达自己的意志,柏拉图认为正义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做他的能力使他所处的生活地位的工

?

638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3卷

作”[3](第6页),这就是民法中的契约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讲,合同自由就是当事人之间地位平等的应有之意。可见,合同正义性所要求的公平其实包括了平等、公正与自由三重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事主体之间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创造基本的外在实现条件,也才能使合同关系的发展不致偏离民事活动的正常指向。

第二,诚信。即诚实信用,是合同正义性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合同法所确认的一项重要原则。合同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合同又是体现自由意志的公正合同,这些都是合同所应具备的客观表现,是合同的外化。要使这种外化达到当事人之间确立合同的目的,则还需要合同主体自身能做出符合这种客观表现的行为,这就是合同的内化,在合同法上被称为诚实信用。诚实信用就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有学者认为,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平衡应是诚实信用的应有之义[7](第79页)。这种观点值得赞同。因为利益平衡其实是合同正义性的结果,也是检验合同正义性的标准。法律要求合同当事人以善意的心理状态及善意的行为去追求利益,必然也就要求合同当事人的所得利益要达到平衡。惟有如此,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才能真正体现正义。诚信原则作为合同正义性的基本内涵,为正义合同奠定了主观基础,使合同关系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公平关系得以实现。

第三,公益。如果说公平为合同关系的良性发展创造了可能,而诚信则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那么公益则是为这种可能的现实设定了限制条件。凡不符合公益的合同,即使是出于公平与诚信,也仍然得不到法律的认同。法律要求合同当事人行使权利时,不损害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任何合同主体都负有一种特定的义务——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之尊重,此即公益,代表着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一切人的利益。如果以牺牲公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利益,则显然违背了社会的整体性原则。因而合同正义性还包括了公益的要求,以限制个人利益的过分扩张,使合同关系真正得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由此可见,公益要求实际上包含了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它是诚信要求的反面规范,权利之行使有违诚信原则者即为权利滥用,当然也就为合同正义性所涵盖。不仅如此,法律之所以承认并保护合同,是因为合同符合当时的一般社会观点,如果一项合同并不能对社会及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则仍然得不到法律的承认与保护。这种一般社会观点,就是西方学者所谓之“公序良俗”。所以,合同正义性还包括合同必须符合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观点实际上从合同产生之初便开始适用于合同了。

从以上分析可知,合同正义性至少包括了公平、诚信与公益三项要求,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三者是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公平是诚信的基础,诚信是公平的要求,公平与诚信又为公益所限制,公益满足了公平的愿望,同时也受到当事人之间诚信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三者也是相互区别、各具作用的,公平为达到合同正义提供基础条件,诚信对合同主体的主观态度提出要求,公益则对符合公平与诚信之合同加以评判。如果说公平主张于相互、诚信注重于自我,公益则着眼于整体。三者显然是紧密相联的,脱离其中任何一环,都将因违背合同正义而为法律所禁止或排除。

四、合同正义性与我国的立法思维

诚如包含公平、诚信、公益在内的合同正义性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则显然对规范合同行为及合同关系大有裨益,从而理应受到现代民法的垂青。但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又进入了相对繁荣的发展时期,市场作用渐显突出,从而导致了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的动摇,“权利本位”观念再次被神化,尤其是自由主义又出现了卷土重来的趋势,不少国家顺势举起了“契约自由”的旗帜。与此同时,与国家干预主义相互呼应的合同正义性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如此,笔者认为,任何经济关系都不能冲破社会整体公平的范畴,否则必将会为时代所不容。因而统治阶级不可能以牺牲整体公平为代价去迎合个人利益无限扩张的需求。合同正义性作为国家所确认的对合同关系的一种道德要求,其实就是统治阶级界定合同关系是否符合社会整体公平的标准。同时前已论及,高质量的经济生活决不满足于现行立法对经济主体所作的最低要求,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个人利益的发展不断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磨合从而达到统一,合同正义性无疑是实现这种高质量经济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也理应受到我国合同立法的重视。

但是,从目前的统一合同法制定情况来看,合同法草案虽然在第1、2稿规定了“法院于裁判案件时,如对该待决案件法理未有规定,或者虽有规定而适用该规定所得结果违反社会正义时可直接适用诚实信用原则”[8](第48页),但在新《合同法》中取消了这一原本确立的内容较为丰富的合同正义性原则,仅在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8](第49页),在语气和内涵上均已大打折扣。这显然是受到了当前流行观点的影响。因为大多数学者认为,如果过分提高合同正义性的地位,则必然会导致对合同自由的限制,从而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我们知道,我国的民事立法是在彻底打碎国民党时期的民法(这种做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和形式上是重新界定而事实上是在照搬前苏联民法的基础上建立的,我们也希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试图在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之外重新树立中华法系的地位,其难度不得而知。但根据国际上的合同立法趋势和我国日益提高的经济生活质量,以及我国几千年的法文化传统,合同正义性完全能成为我国全新法学框架之一部分。同时前已述及,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性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范畴,合同自由既不会自然导向合同正义,合同正义也断然不会限制合同自由。因为合同正义所涵盖的公平、诚信,只会为合同自由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平等当事人之间订立合同的自由。正因如此,合同正义性不仅不能被忽视,而且理应成为我国统一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也有学者认为,合同正义性原则因诚信原则而产生和发

?

639

?

第5期 段启俊等:论合同正义性

展,并且要受到诚信原则的指导。也就是在立法上主张合同正义性原则依附于诚信原则而成为等而下之者。这种观点亦有欠妥之处。确立一项基本原则,应是以法律行为所要达到的结果为标准,而不是以法律行为所应持有的前提为标准。合同正义是合同行为的本质要求与合理结果,而诚实信用只是合同行为所要求的前提条件,因而合同正义虽源于诚实信用,但内涵却要宽广得多,故不应成为等而下之原则。相反,合同正义性应成为凌驾于诚信原则、自由原则等原则之上的等而上之原则。

综上所述,合同正义性保护了合同当事人、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均衡,从最大限度内使合同关系合乎法律的要求,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合同正义性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统一合同法中的独立地位。

[参 考 文 献]

[1] 周著.罗马法原论[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梁慧星.民法的发展与民法方法论[M ].北京:最高人

民法院公报,1997.

[3] [美]E ?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 ].北

京:华夏出版社,1987.

[4] 史尚宽.民法总则[M ].台北:正大印书馆,1980.[5] 郑玉波.民法总则[M ].台北:正林书局,1979.

[6]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7]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之克服[M ].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2.

[8] 梁慧星.关于中国统一合同法草案第三稿[J].法学,

1997,(2).

(责任编辑 车 英)

Justice of Contract

DUAN Qi -jun 1,CAI Xue -en 2,QIU Qi -xiong 2

(1.L aw Depart ment ,Hu'nan F inancial &economic U niver sity.Changsha 420000,Hu'nan,China ;

2.Hubei Do new ell &par tner s,Wuhan 430022,Hubei,China)

Biographies :DU AN Qi -jun (1965-),male ,Lecturer ,Law Department ,Hu'nan Financial &econom ic

University ,m ajo ring in civil and comm erical law ;CAI Xue -en (1964-),male ,Chief

Lawy er ,H ubei Do new ell &partners,majoring in financial law and com pany law ;QIU Qi-x iong (1975-),male,Law yer,Hubei Donew ell &Partner s,m ajo ring in civil and co mmerical ,criminal law .

Abstract :With the establishing of the fr eedo m of co ntract in the contr act law.A vo ice of establishing the justice of contract is stronger and str ong er.T he establishing ,confirming,and theo retic foundation o f the justice of of contract are illum inated and analyzed o ne by o ne in this ar ticle .T he freedom of contract and the justice of co ntract are tw o independent spher es .T he justice of contract ,including justice ,goo d faith,and public inter ests should be stressed in the course of making law s of co ntract,so that they become a dominant principle over m atching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goo d faith.

Key words :contract ;freedom ;justice ;im partial ;g ood faith ;public interest

?

640?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3卷

合同违约金条款的适用(1)

合同违约金条款的适用(1) [文章摘要]:违约金条款是合同的重要条款,是担保合同全面履行、补偿守约方的损失、惩罚违约方违约行为的重要措施。因为违约金是合同条款,应当充分尊重合同当事人的意志、体现私权自治的法治原则;同时因为违约金是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人民法院可以基于公权力对违约金进行调整,以保障合同正义性。平衡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原则的适用,违约金调整应当以尊重当事人约定为原则,以公权力干预调整为例外补充。违约金的过高或过低的比较标准是守约方的实际损失,实际损失应当包括直接损失和履行利益;违约金的调整幅度体现着惩罚的程度和合同实质正义,因此违约方受到惩罚的程度应当同其过错程度相关联。 [关键词]:违约金、违约金过高、违约金过低、实际损失、违约金调整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

债务。”从该条第一款规定看,违约金属于合同当事人约定的条款,应当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的约定应当具有法律效力;但从第二条看,违约金条款可以调整,体现了司法干预原则;但是对于违约金过高应该调整到什么程度才为允当,该条只是规定适当调整,究竟什么程度属于“适当”,笔者理解一是授权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自由裁量,以期望更好地实现合同正义;二是违约金的调整以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前提,只有在违约金明显妨害合同正义时才予以调整。正是因为对违约金调整特别是对违约金过高时的调整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尺度,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违约金过高的调整存在多种标准,有调整到实际损失的,有调整到守约方实际损失的130%的,有调整到实际损失的两倍的,有调整到未履行合同标的以下的等等,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违约金调整的参照标准、调整幅度大小的参照因素、调整的限度、违约金与损害赔偿法律适用等进行探讨,以期对违约金的法律适用有所裨益。 一、违约金的性质。 所谓违约金,是由当事人通过协商事先确定的,在违约发生后做出的独立于履行行为以外的给付①。《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反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之司法适用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之司法适用 引言 合同相对性原则作为合同自由原则的派生原则,一直以来为英美法系、大陆法系所认可,被认为是合同制度和规则的奠基石,在整个合同法领域乃至民法领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充分释放社会生产力和推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交易的频繁、复杂,合同相对性原则受到了诸多冲击和挑战,为更好的平衡社会利益和实现司法公正,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合同相对性原则规定了许多例外情况,学界称之为“合同相对性的突破”。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先从两则相关案例开始探讨。 案例一:谢某与陈某、某工程集团及其G205汤潜段项目部买卖合同纠纷一案。被告某工程集团在承包施工G205汤潜段道路改建工程期间,工程实际施工人陈某向原告谢某采购石子、黄沙,陆续欠下13万余货款,谢某起诉至法院,要求三被告共同清偿买卖合同债务。法院审理认为,买卖合同当事人为谢某和陈某,鉴于合同之债具有相对性,只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对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发生法律效力,故买受人陈某应承担给付货款义务,被告某工程集团及其G205汤潜段项目部不承担付款义务。 案例二:石某与陈某、某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G205汤潜段项目部劳务合同纠纷一案。被告某工程集团在承包施工G205汤潜段道路改建工程期间,工程实际施工人陈某雇佣原告石某进行挖机作业,尚欠5万余挖机作业款未付。石某起诉至法院,要求三被告共同清偿挖机作业欠款。一审法院认为,陈某为劳务合同的直接雇主,应按合同约定承担给付劳务报酬的义务,被告某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G205汤潜段项目部虽非劳务合同当事人,但其作为劳务成果的实际接收人,在承包期间违反规定将工程分包给无用工主体资格的陈某,且无法证明已与陈某结清工程款,应对陈某拖欠谢某的劳务报酬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二审法院维持了一审法院的判决。 上述两则案例被告相同,案情相似,两则案例中被告某工程集团及其项目部

租房合同的有效性

篇一:租房合同是否有效 租房合同是否有效 市民韩女士来电咨询:我买了一套商品房,因开发商的原因房产证还没办下来。现我将房子租给别人开店。租房者称,因我尚未拿到房产证,与他所签订的租房合同在法律上无效,请问是不是这样? 泰州弘泰律师事务所易律师答复:如果韩女士所购商品房的产权清晰,无论拿到房产证与否,其与租房者签订的协议都是有效的。篇二:租房合同 积云大厦企业孵化中心 房屋租赁合同甲方(出租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乙方(承租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就乙方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租赁房产: 甲方合法拥有坐落于市区大厦层,建筑面积为:平米(以下简称该房屋)。甲方同意将该承租单元平米出租给乙方。 二、租赁用途: 乙方租赁的该房屋仅用于办公,不得从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经营活动,不得擅自改变其用途。 三、租赁期限: 3.1本合同租赁期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免租装修期为个月,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免租装修期间免收房屋租金,但乙方仍需按时向该房屋物业管理公司缴纳这期间的物业管理费、电费、水费等费用。 3.2续租:该房屋租赁期限届满,乙方即享有优先续租权。乙方如需继续租用,应当在租赁期限届满前一个月书面向甲方提出,续租租金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四、租金 1.按双方约定三年租金奖补政策 2.租金每年人民币元。租金结算一次,乙方每次支付租金人民币合计元。 3.甲方收到乙方租金后,向乙方出具收据。 甲方开户行: 帐户名称: 帐号: 五、物业管理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5.1 物业管理费由乙方承担。月标准为:每建筑平米人民币元,合计每月元。 5.2 水费、电费及其他相关费用由乙方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自行承担。 5.3 物业管理费交付办法和时间以物业公司规定为准。 六、履约保证金 6.1在双方签订本租赁合同后,乙方应于年月日前支付履约保证金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方收到保证金后向乙方出具收据。 6.2履约保证金的退还:租赁期满,经甲方验收,若乙方承租的房屋无损坏(双方特殊约定和自然磨损除外),且无其它欠款,在乙方办理退房手续时退还(不计息);若因乙方违约导致合

保密协议(普通合同)-后续资本运作的战略合作

XXXX有限公司 与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XXXX有限公司后续资本运作的战略合作 之 保密协议

本协议由下列各方于[ ]年[ ]月[ ]日于中国[ ]订立: 甲方: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乙方: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鉴于: 1.甲乙双方将就XXXX有限公司后续资本运作工作开展合作; 2. 甲乙双方就工作过程中,向对方提供的有关自身的所有保密信息; 3. 甲乙双方均希望对上述所指的保密信息予以有效保护。 经双方协商,达成本协议。 一、本协议所指保密信息是指: 甲方向乙方提供: 在合作过程中,乙方从甲方(或其母公司、子公司、关联公司)获得的与合作有关或因合作产生的任何商业、营销、技术、运营数据或其他性质的资料,无论以何种形式或载于何种载体,无论在披露时是否以口头、图像或以书面方式表明其具有保密性。 乙方向甲方提供: 在合作过程中,甲方从乙方(或其母公司、子公司、关联公司)获得的与合作有关或因合作产生的任何商业、营销、技术、运营数据或其他性质的资料,无论以何种形式或载于何种载体,无论在披露时是否以口头、图像或以书面方式表明其具有保密性。

上述双方所获得的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数据、文字及记载上述内容的资料、光盘、软件、图书等有形媒介,也可通过口头等视听形式传递。 二、双方权利与义务 1.双方保证该保密信息仅用于与合作有关的用途或目的。 2.双方各自保证对对方所提供的保密信息予以备案或登记。 3.双方各自保证对对方所提供的保密信息予以妥善保存。 4.双方各自保证对对方所提供的保密信息按本协议约定予以保密,并至少采取适用于对自己的保密信息同样的保护措施和审慎程度进行保密。 5.双方保证保密信息仅可在各自一方从事该项目研究的负责人和雇员范围内知悉。双方上述人员清楚该保密信息的保密性和应承担的义务,双方并保证上述人员已同意接受本协议条款的约束,且确保上述人员承担保密责任的程度不低于本协议规定的程度。 经保密信息披露方提出要求,接受方应按照保密信息披露方的指示将含有保密信息的所有文件或其他资料归还给保密信息的披露方,或者按照保密信息披露方的指示予以销毁。项目终止后,保密信息披露方有权向接受方提出书面要求将保密信息资料交还。 6.上述限制条款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保密信息在通知给接受方时,已经公开或能从公开领域获得; ?保密信息是接受方从与其没有保密或不透露义务的第三方获得的; ?在不违反本协议项下约定责任的前提下,保密信息已经公开或能从公开领域获得; ?保密信息是接受方或其关联或附属公司独立开发,而且未从披露方或其关联或附属公司获得的信息中获益; ?接受方应法院或其它法律、行政管理部门要求披露的信息(通过口头提问、询问、要求资料或文件、传唤、民事或刑事调查或其他程序)因而

浅谈合同相对性原则

浅谈合同相对性原则 [内容摘要] 合同相对性原则是合同规则得以建立的前提和基础,是合同关系不同于其它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特点。也是我国合同立法和司法所必须依据的一项重要规则。鉴于合同的相对性规则在合同法中的极端重要性,本文试从合同相对性的定义、内容、意义以及原则例外谈谈对合同相对性的一点认识。 [关键字] 合同相对性 一、合同相对性的定义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在大陆法中被称为债的相对性,早在罗马法中已经确立。在罗马法上,债被称为“法锁”,意指“当事人之间之羁束状态而言”。①债的相对性决定了债权是对人权,为维护债权的诉讼是针对特定人的诉讼。 在英美法上,债的相对性概念被称之为合同的相对性。内容主要是:合同项下的权利义务只能赋予给当事人或加在当事人身上,合同只能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而非合同当事人不能诉请强制执行合同。只有合同当事人可以就合同起诉和被诉,合同当事人可以为第三人设定权利,但是第三人不能请求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 两大法系的合同的相对性原则,虽然在具体规则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都认为合同的相对性原则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约束力,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合同对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请求,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合同债权也主要受合同法的保护。合同的相对性是合同规则和制度的奠基石,在债法或合同法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合同相对性的内容 (一)合同主体的相对性 所谓合同主体的相对性是指,合同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具体来说,首先,由于合同关系仅是在特定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因此,只有合同关系当事人彼此之间才能相互提出请求,与合同关系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者提起诉讼。其次,合同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和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及诉讼。②但是应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法律为保护某些合同关系中的债权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也赋予了某些债权以物权的效力。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后文将进行介绍。 (二)合同内容的相对性 所谓内容的相对性,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并承担该合同规定的义务,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在双务合同中,合同内容的相对性还表现在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而因为另一方承担义务才使一方享有权利,权利义务是相互对应的。由于合同内容及于当事人,因此权利人的权利须依赖于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实现。从合同关系内容的相对性原理中,可以具体引出如下几项规则:第一,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规定由当事人承担的义务,一般也不能对第三人产生拘束力。第二,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一般来说,权利会对主体带来一定利益,而义务则会为义务人带来一定负担或使其蒙受不利益。如果合同当事人为第三人设定权利,法律可以推定,

论合同解释的原则(一)

论合同解释的原则(一) 【摘要】 合同通常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难免产生歧义。在应然意义上,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外观上符合成立条件的合同往往隐含着争议。合同解释即裁判者(法官、仲裁员)运用法律思维、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分析和说明。解释原则的提炼对合同解释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合同解释应当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最小介入原则:在裁判的态度上,基于意思自治的要求以及司法的被动性和中立性,裁判者应当尽可能以超然的姿态面对当事人的争议,合同解释的对象应仅限于争议的内容。其二是宁使合同有效原则:裁判者在对案件进行审理时,首先应当对合同的效力作出判断。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使有细小的瑕疪,也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合意,尽可能维持其效力。其三是主客观相结合原则:合同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它包括内心意思和表示行为两个基本构成要件。在合同解释过程中,根据解释的目的是探求当事人的内心意思还是通过表示行为所体现的意思,存在意思主义(或称主观解释)与表示主义(或称客观解释)的争论。片面探求内心意思容易陷入唯心主义,孤立看待行为本身,容易导致形而上学;因此应该采取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原则,以表示行为作为合同解释的基础,以合理第三人的立场探究当事人的内心意思,衡量各方当事人利益,才能作出能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解释。“合同”作为法律用语,各国立法和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为之下过多种定义。我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通常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卡尔.拉伦茨认为:语言是一种不断变化着的,具有适应能力的,常常充满歧义的表达工具。某个表达方式的意义,可能随着它所处的不同的上下文,它所指的不同情况以及说话者所属的阶层所独有的表达特点,而具有不同的意义。1]在应然意义上,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外观上符合合同成立条件的合同往往隐含着争议。这些争议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裁判者必须运用法律思维、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并依法作出判决。当事人和局外人对争议的事项也可能作出自己的解释,这些解释对于辩明讼争事项具有参考意义,但是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尽管合同解释人人可能作出,但只有裁判者作出的合同解释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关于合同解释,国内合同法论着通常都有相应的章、节介绍,但大多不注意严格区分合同解释原则、解释规则、解释方法。“原则”一词,意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2]解释原则是为解释行为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而解释规则是处理具体问题时的行为规范,解释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路径。笔者认为:在合同解释中,解释规则和解释方法的研究侧重于解决微观层面的问题,而解释原则的提炼更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合同解释的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类合同的解释,对合同解释的结果具有限制、选择、修正的作用。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基于合同自身的特性,合同解释应当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最小介入原则,宁使合同有效原则、主客观相结合原则。一、最小介入原则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以法律调整的对象为标准,将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领域。规定国家公务的为公法,规定个人利益的为私法。公法的规范是强制性的,当事人必须遵守。而私法规范则是任意性的,可以由当事人的意志而更改,对当事人来说“协议就是法律”3]这种划分得到了后世学者的普遍认同,历代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其内涵。私法强调意思自治。按照意思自治的理论,人的意志可以依其自身的法则去创设自己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的意志不仅是权利义务的渊源,而且是其发生的根据。4]契约自由是意思自治在合同法领域的具体化,意思自治是契约行为的本质属性。无意思自治的行为即使有契约的形式,也无契约的实质,不是真正的契约。人们对契约自由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深化的。在罗马法时代,对契约自由的认识尚停留在直观、感性的层面。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对于缔约当事人双方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这一条款

合同法考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名词解释 1、合同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要约要约又称为发盘、出盘、发价、出价或报价等,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3、违约责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的简称。它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应当承担的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是保障债权实现和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 4、不安抗辩权在债的履行中,有先为履行义务的一方在对方财产、商业信誉或者其他与履行能力有关的事项发生重大变化时,可以中止履行债务的权利。 5、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给对方造成损失时所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6、要约的撤回指要约人在要约发出之后,要约生效前,取消要约的行为。要约因为要约人的撤回而失去法律效力。 7、同时履行抗辩权 指在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没有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履行合同的权利。 8、格式条款是指由一方当事人为了反复使用而预先制定的、并由不特定的第三人所接受的,在订立合同时不能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9、信赖利益是指当事人依照诚实信用原则,所应当享有的利益,其意义在于确定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目的是恢复到合同订立之前的财产状态,而不是让某一方获利。 10、承诺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的对要约内容完全同意和接受的意思表示。 简答题 1、要约的有效条件? (一)要约人必须明确具体。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受要约人必须能够明白是谁发出了要约才能承诺。因此,发出要约的人必须能够确定。 (二)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要约中必须表明要约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三)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 要约一般应向特定人发出才有效,但并不是说严禁向不特定人发出。下列情况也有效:①法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允许向不特定的人发出订约提议具有要约的效力,如悬赏广告;②要约人愿意向不特定人发出要约,并自愿承担由此产生的向多人发出要约的责任。 (四)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要求要约的内容必须是确定的和完整的,但并不要求一个要约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五)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2、在一般情况下,合同生效应具备哪些构成要件? 合同生效是已经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立法者的主观价值评判)

合同继续履行裁判规则10条

合同继续履行裁判规则10条 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1.供货方已经依约生产,合同不继续履行将使其遭受重大损失的,法院应当判令合同继续履行——大庆凯明风电塔筒制造有限公司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 最高法院认为,关于华锐公司未接收的9套塔筒应否继续履行的问题。凯明公司在交货期间内交付这9套塔筒,不构成违约。其在依约投入巨资生产出的塔筒若不能出售,将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华锐公司行使合同终止权的条件未成就,擅自终止合同不发生终止的效力。华锐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契约严守和契约公正的原则,其关于尚未交付的9套塔筒不应再交付的主张,依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一审判决判令华锐公司继续履行合同并无不当,应予维持。 索引:案例刊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11期。 2.当事人之间主要权利义务均已确定,但其他附随义务等未达成一致意见情形,可以通过《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规定的合同解释原则进行补救,并不构成法律上或者事实上的履行障碍——成都讯捷通讯连锁有限公司与四川蜀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友利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最高法院认为,当事人已就合同项下房屋的位置、面积和价款进行了明确具体的约定,蜀都实业公司已向讯捷公司交付了案涉房屋,讯捷公司支付了1000万元定金,虽然当事人之间在讯捷公司是否应向蜀都实业公司支付使用案涉房屋的场地占用费并承担房屋买卖的全部税费问题上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在双方房屋买卖法律关系的主要权利义务均已确定的情形下,上述争议可以通过《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规定的合同解释原则进行补救,故并不构成法律上或者事实上的履行障碍。而且,如前所述,在蜀都实业公司与迅捷公司之间,房屋买卖法律关系已经成立并生效,也不存在《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九十四条规定的合同解除的情形,故讯捷公司主张继续履行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索引:案例刊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5年第1期。 3.政府公告注销了作为涉案土地不动产物权证明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但并未注销土地登记,并未改变涉案土地的权属状况,涉及该土地流转义务的履行不存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 合同关系的相对性,主要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与合同当事人没有发生合同上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也不应承担合同的义务或责任;非依法律或合同规定,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合同的相对性主要从合同主体的相对性、合同内容的相对性、合同责任的相对性三个方面来体现: 1、主体的相对性。是指合同关系中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2、内容的相对性。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合同所规定的义务。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从合同关系内容的相对性原理中,可以具体引出如下几项规则: (1)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 (2)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 (3)合同权利与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 3、责任的相对性。所谓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即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2)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一)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二)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三)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四)对于不定期的民间借贷,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的(当然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其已经明确表示不予还款),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五)对于超

有效合同范本4篇

有效合同范本4篇 *目录 .有效合同范本 .劳动合同中提前两个月通知的约定有效吗? .如何写借款合同才能有效规避“赖账”风险? .非法建造房屋的租赁合同是否有效 近几年来,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的数量在房地产纠纷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管理部门和广大民众的重视。笔者认为,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类纠纷发生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时候,在合同中明确租赁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房屋租赁合同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而“确保房屋租赁合同具备相应的法律效力”又是其中的根本。那么,如何判断房屋租赁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呢? 当房屋的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之后,可以从4个方面审查这个房屋租赁合同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一、合同的主体

即房屋的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出租人是否为出租房屋的所有人或合法使用权人等。 二、房屋的本身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是不得出租的: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权属有争议的;属于违法建筑的;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三、房屋租赁合同的内容 当某些房屋租赁合同所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者出租人明知承租人用租来的房屋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时,这样的房屋租赁合同均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租金依法没收。 四、登记备案情况 我国相关法律明确规定:“房屋租赁当事人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后,房屋租赁成为事实之前,应向当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登记备案手续。” 劳动合同中提前两个月通知的约定有效吗?

《合同法》2017年4月自考试卷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合同法试卷 (课程代码00230)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有无偿合同特征的是 A、买卖合同 B、航空运输合同 C、租赁合同 D、赠与合同 2、关于合同法调整合同关系的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调整民事合同关系,不调整商事合同关系 B、只调整商事合同关系,不调整民事合同关系 C、既调整民事合同关系,又调整商事合同关系 D、既不调整民事合同关系,也不调整商事合同关系 3、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依据的民事法律基本原则是 A、情势变更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公平原则 D、自愿原则 4、下列不属于先合同义务的是 A、通知 B、协助 C、保密 D、付款 5、下列违约形态中发生于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的是 A、履行不能 B、预期违约 C、加害给付 D、履行迟延 6、下列责任形式中既可以用于违约责任,又可以用于侵权责任的是 A、继续履行 B、赔偿损失 C、消除影响 D、减少价金 7、下列属于仓储合同特征的是 A、实践 B、继续性 C、无偿 D、单务 8、下列关于居间合同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A、居间合同是要式合同 B、居间合同是非实践性合同

(完整版)合同法归纳总结

合同法归纳总结 一、合同的概念及其特征。 1.本质:民事法律行为,要素:意思表示 2.一种民法上效果的合意——意思表示一致 3.以设立、变更、终止特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4.合同必须建立在当事人各方平等,自由的基础上。 二、合同法的作用 1.与市场运行:交易主体,对象与合意。 2.与自主自愿:意思自治,合同自由 3.公平正义:主体平等、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格式条款、诚实信用(缔约过失、附随义务) 4.经济效益:情势变更原则,效率违约理论。 5.道德伦理:诚实信用原则 6.与社会发展:以个体的自由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合同法的原则 (一)基本原则 1.合同立法的依据 2.解释、补充合同法的准则 3.解释、评价和补充合同的依据 4指导当事人行为 (二)合同自由原则 1.缔约自由原则——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订立合同 2.自由选择相对人 3.自由决定合同内容 4.有权依法变更或解除合同 5.有权选择合同的形式 (三)鼓励交易原则 1.严格限制无效合同的范围 A.绝对无效: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社会公共利益及公共秩序。

B.相对无效:效力待定 C:下列情形合同无效: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2.合同订立制度:承诺效力——非实质性修改且要约人未及时反对。 3.可撤销合同制度中倡导变更而非撤销。 4.限制违约解除的条件 (四)合同正义原则 1.给付与对待给付的等值性:双方得失应该相等,自愿真实,除非自由意志受到他人侵害; 2.风险的合理分配:交付主义 3.合同分配其他类型的合同负担:附随义务、债务履行费用的分担。 三、合同的分类 (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1.有名合同:如买卖,赠与,租赁合同。 2.无名合同:非典型性合同,法律并未赋予这类合同一个名称,如演出合同,信用卡合同,瘦身美容合同。 A:纯粹无名合同:不包含任何有名合同的事项 B:混合合同:在有名合同中增加其他有名合同内容,例如承租人将卖给出租人的财产来冲抵租金; C:准混合合同:在有名合同中增加无名合同的内容,如租赁合同中约定承租人定期给出租人家做清洁来冲抵租金; 3.无名合同更多的适用于民事法律行为和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同时参照类似

不适用合同的继续履行的几种情形

不适用合同的继续履行的几种情形 一、不适用合同的继续履行的几种情形 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可以继续履行,对于非金钱债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采取继续履行的方式: 1、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比如已属破产财产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特定的标的物已经毁损、灭失的。这些都表明已不能继续履行。 2、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比如基于人身信赖关系产生的合同和提供服务的合同,包括委托、合伙、雇佣等基于信任关系的合同,以及表演等依赖于当事人的特殊技能的合同。 3、履行费用过高。即在经济上不合理,履行将导致与所获利益不平衡,或需耗费大量时间。比如船已沉没,如果打涝则拆船合同的履行费用过高,得不偿失。 4、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在这几种情况下,当事人只能采取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赔偿损失的方法予以补救。 二、继续履行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依据合同法规定,继续履行的适用除有违约行为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继续履行必须可能。继续履行是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只有在合同有继续履行的可能时,违约方才能承担继续履行的责任。在

某些情况下,法律并不要求违约方负继续履行责任,而只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金和损害赔偿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按法律规定确定责任而不适用继续履行。实际履行与特别法相冲突时,也不适用继续履行。对于自然债务在当事人违约后发生合同履行不能时,因违约方已经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也不能让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的责任,只能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2、继续履行存在必要。由于继续履行只是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不是惩罚性措施,债权人是否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以及违约方应否继续履行都应考虑其经济合理性。依据合同法规定,继续履行是否必要是以履行费用曜祭磁卸系模继续履行费用过高,势必破坏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就不能适用继续履行的责任形式。 3、债务标的适于强制履行。只有在合同约定的标的适于强制履行时,才宜于追究违约方继续履行的责任。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合同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的,如委托合同等因相信对方的特殊技能、业务水平、道德品格而订立的合同,因其严格的人身性质,实际履行有悖于合同的性质,因而不得适用继续履行。对于提供劳务的合同,也不得以履行合同债务为由强令债务人提供劳务。 4、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请求继续履行。是否要求债务人承担继续履行责任是债权人的一项权利,他人不能强迫。但债权人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提出,否则,债权人即丧失请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权利。合同法将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作为继续履行的除外条件加以规定,主要是为了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

合同的相对性

合同的相对性 合同相对性是指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拘束力,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对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合同债权也主要受合同法的保护。是合同规则和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和前提,历来都是各国合同立法和司法所必须依据的一项重要规则合同相对性原则包含了非常丰富和复杂的内容,并且广泛体现于合同中的各项制度之中,法学界一般都将其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体的相对性 所谓主体的相对性,是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具体来说,首先,由于合同关系仅是在特定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只要有一方当事人为不特定,即不为合同关系,就不适用合同相对性原则。其次,合同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和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及诉讼。 (二)内容的相对性 所谓内容的相对性,是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并承担该合同规定的义务,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从合同关系内容的相对性原理中,可以具体引出如下几项规则:第一,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规定由当事人承担的义务,一般也不能对第三人产生拘束力。第二,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因而,如果合同当事人约定了此种义务条款,此义务条款是无效的,但是如果征得第三人同意之后,该义务方可生效。合同当事人为第三人设定权利,法律可以推定,此种设定是符合第三人意愿的。第三,合同权利与义务只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是一种内部效力。 (三)责任的相对性 责任的相对性是由内容相对性派生出来的,由于违约责任以合同义务的存在为前提,合同义务的相对性必然决定合同责任的相对性。所谓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即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责任的相对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违约责任,而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根据合同法的一般规则,债务人应对其履行辅助人的行为负责。因为履行辅助人与债权人之间并无合同关系,因此债务人应就履行辅助人的行为向债权人负责,不论该履行辅助人是否有过错。第二,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在承担违约责任以后,对第三人享有追偿权。第三,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应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合同只在当事人之间产生拘束力。 资本主义进入现代市场经济以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商业贸易的空前繁荣,社会经济生活对合同的社会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提高社会经

公司担保合同的有效性

公司担保合同的有效性 【要点提示】 担保从主体的角度可以由企业、公民等不同的主体的担保。在企业担保中,公司担保不但要受到《担保法》的调整,还要受到《公司法》的调整。由于公司担保,特别是上市公司担保是当今经济生活中极为普遍的法律行为,公司担保的合规性认识就变得非常重要。公司担保的有效性既要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又要符合《担保法》的相关规定,所以,其内容非常丰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理解不同,公司担保在司法实践当中难免存在较多的分歧。 【相关案例】 甲公司《章程》规定,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的对外担保事项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的对外担保事项必须经过董事批准。但该公司董事长在2002年10月未经过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批准情况下,擅自主张与乙商业银行签署了担保合同。不久该公司松狮厂发生了变更。由于主债务人并不能如期足额清偿债务,商业银行遂要求该公司承担担保责任。该公司辩称,原董事长签署担保合同,公司不应该承担担保责任。商业银行则认为,既然该公司的董事长是法定代表人,而且担保合同上盖有公司的公章,又有董事长的个人名章和真实签名,担保合同就应该是有效的,该公司必须承担担保责任。因此银行与公司之间就担保合同是否有效产生分歧,诉至法院。 该担保合同的有效性争议的焦点就集中在公司章程以及强制性规范对合同效力的影响。一审法院认为本案的担保行为发生在2002年。根据旧《公司法》第60条第3款的规定,“董事、经理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泵送的股东或者其他个人债务对外担保。”由此,如未经股东大会(股东会)决议或者公司章程的授权时,董事会也必然因法律对各个董事的禁止性规定而无权作出以公司财产对股东提供担保的决定。因此,2002年该公司董事长在未征得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同意的情况下,提供担保,该担保合同违反旧《公司法》的强制性规定,应当认定为无效。 【风险提示】 在实践中公司借贷也是不在少数,公司担保也是很多的,但是在公司担保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成都精英律师团律师都燕果认为在公司担保中应当注意以下的风险。 1、两种担保 根据《公司法》对外担保制度的规定,公司的担保分为一般担保行为与特殊担保行为。 所谓的一般担保行为是指公司为无投资关系、无实际控制关系的他人提供担保。对于一般担保,法律遵循意思自治原则,赋予公司章程自行规定对外担保决策机构的权利,即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公司章程自行决定本公司为他人提供一般担保的决策机构。当然,《公司法》对公司章程在选择对外担保决策机构时也给出了遴选的范围:两种选择,即公司通过公司章程决定一般担保决策机构的范围仅限于董事会、股东股东大会,如果超出了这两者的范围,例如监事会行使决策权的话,那么,公司的对外担保的决定无效决策机构作出,当然无效。 公司的特殊担保,是指公司为有投资关系、实际控制能力的他人提供的担保或者其他必须由股东会作出决议的担保。必须由股东会作出决议的担保有两种情

合同类型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有哪些类型?其分别适用什么范围? 答:以付款方式进行划分,合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总价合同。总价合同是指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单位拒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但这类合同仅适用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精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因而采用这种合同类型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准备详细而全面的设计图纸(一般要求施工祥图)和各项说明,使承包单位能准确计算工程量。 2.单价合同。单价合同是承包单位在投标时,按招标文件就分部分项工程所列出的工程量表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合同类型。 这类合同的适用范围比较宽,其风险可以得到合理的分摊,并且能鼓励承包单位通过提高工效等手段从成本节约中提高利润。这类合同能够成立的关键在于双方对单价和工程量计算方法的确认。 3.成本加酬金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是由业主向承包单位支付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一种方式支付酬金的合同类型。在这类合同中,业主需承担项目实际发生的一切费用,因此也就承担了项目的全部风险。而承包单位由于无风险,其报酬往往也较低。 这类合同的缺点是业主对工程总造价不易控制,承包商也往往不注意降低项目成本。这类合同主要适用与以下项目:(1)需要立即开展工作的项目,如震后的救灾工作;(2)新型的工程项目,或对项目工程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未确定;(3)项目风险很大。 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施工合同文本》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三部分组成,并附有三个附件:附件一是《承包人承揽工程项目一览表》、附件二是《发包人供应材料设备一览表》、附件三是《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中《协议书》是《施工合同文本》中总纲性的文件,它规定了合同当事人双方最主要的权利义务,规定了组成合同的文件及合同当事人对履行合同义务的承诺,并且合同当事人在这份文件上签字盖章,因此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 三、合同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哪几种? 答:合同当事人在履行施工合同时发生争议,可以和解或者要求合同管理及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调解。和解或调解不成的,双方可以在专用条款内约定以下一种方式解决争议: 第一种解决方式: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第二种解决方式: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发生争议后,在一般情况下,双方都应继续履行合同,保持施工连续,保护好已完工程。只有出现下列情况时,当事人方停止履行施工合同:(1)单方违约导致合同确已无法履行,双方协议停止施工; (2)调节要求停止施工,且为双方接受; (3)仲裁机关要求停止施工; (4)法院要求停止施工。 四.合同文件的组成内容及解释程序? 答:施工合同文件的组成及一般(合同约定在先者为准)解释顺序如下:(1)施工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函及投标函附录;

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书

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书 甲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 身份证号码: 家庭常住地址: 联系电话: *****同志(以下简称乙方)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员工,主要从事甲方管辖工程及甲方关联工程的管理工作。在履职期间,乙方在言行上有失当之处,尤其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双方在劳动报酬方面发生争议,乙方个别言行更加失当,甚至对甲方利益造成严重后果,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2020年1月18日,经甲乙双方沟通并达成谅解,根据乙方意愿,甲乙双方愿继续维持劳动合同关系。为约束乙方言行,甲乙双方就劳动合同继续存续期间相关保密约定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乙双方确认:截止2019年11月,甲方应付乙方的2019年工资、销售提成、2018年工资余额合计****元,已支付合计****元,应支付余额合计****元(大写:)。甲方承诺:于2020年1月20日前向乙方支付***元,剩余****元在2020年12月31日前结清。 二、乙方确认:愿继续留任甲方公司工作,主要从事甲方管辖工程及甲方关联工程的管理工作,劳动合同关系继续生效,生效期间为:2020年2月至12月(如项目工程提前结束,则以甲乙双方到时约定的结束时间至)。在劳动合同关系继续存续生效期间,因甲方资金和经营状况所限,甲方不保证每月按时足额向乙方发放工资,但能保证在每次收到工程进度款或企业经营有进项时,统筹发放乙方部分工资,

以满足乙方平时零用开支;能确保在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后全额发放乙方工资总额,且最迟时间不超过2021年旧历春节前。对上述,乙方无异议。 三、乙方任职期间,应严格遵守甲方的保密制度,保密范围和保密义务如下,并郑重承诺: 1、基于乙方工作岗位的保密事由:非经甲方法定代表人或主管人员同意,或者自身工作业务所需,乙方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泄露甲方单位的文件、技术资料、电子信息等文件或资料。 2、乙方无论任何原因,在工作期间或调离本岗位以及离职后,均不得将甲方的技术方案、培训资料、机构档案、单位运作方法、单位机密等一切相关资料外泄或任何第三方。 3、可能成为甲方商业秘密、经营管理秘密的经营信息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甲方所有或与甲方业务有关的、具有商业价值、目前尚未公知的且甲方认为需要保密的客户资料、技术方案、技术文档、相关人员、机构名单和联系方式、发展规划、财务资料、程序文件等方面的内容。 4、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属于甲方的商业秘密的范围: ①公司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②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会议纪要; ③公司规划、设计、工程图纸等; ④应公司客户要求保密的资料; ⑤使单位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的事项; ⑥影响单位对外交流和商业谈判顺利进行的事项; ⑦影响单位稳定和安全的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