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一、 常规的再生处理
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的杂质接近饱和状态,就要进行再生处
理,用化学药剂将树脂所吸附的离子和其他杂质洗脱除去,使之恢复原来的组成
和性能。在实际运用中,为降低再生费用,要适当控制再生剂用量,使树脂的性
能恢复到最经济合理的再生水平,通常控制性能恢复程度为 70~80% 。如果
要达到更高的再生水平,则再生剂量要大量增加,再生剂的利用率则下降。
树脂的再生应当根据树脂的种类、特性,以及运行的经济性,选择适当的再
生药剂和工作条件。
树脂的再生特性与它的类型和结构有密切关系。强酸性和强碱性树脂的再生
比较困难,需用再生剂量比理论值高相当多;而弱酸性或弱碱性树脂则较易再生,
所用再生剂量只需稍多于理论值。此外,大孔型和交联度低的树脂较易再生,而
凝胶型和交联度高的树脂则要较长的再生反应时间。
再生剂的种类应根据树脂的离子类型来选用,并适当地选择价格较低的酸、
碱或盐。例如:钠型强酸性阳树脂可用 10%NaCl 溶液再生,用药量为其交换
容量的 2 倍 (用NaCl 量为117g/ l 树脂 );氢型强酸性树脂用强酸再生,用硫
酸时要防止被树脂吸附的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物。为此,宜先通入 1~
2% 的稀硫酸再生。
氯型强碱性树脂,主要以 NaCl 溶液来再生,但加入少量碱有助于将树脂
吸附的色素和有机物溶解洗出,故通常使用含10%NaCl + 0.2%NaOH 的碱盐
液再生,常规用量为每升树脂用150~ 200g NaCl ,及 3~4g NaOH。 OH 型
强碱阴树脂则用 4%NaOH 溶液再生。
树脂再生时的化学反应是树脂原先的交换吸附的逆反应。按化学反应平衡原
理,提高化学反应某一方物质的浓度,可促进反应向另一方进行,故提高再生液
浓度可加速再生反应,并达到较高的再生水平。
为加速再生化学反应,通常先将再生液加热至 70~80℃。它通过树脂的流
速一般为 1~ 2 BV/h 。也可采用先快后慢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再生剂的效能。
再生时间约为一小时。随后用软水顺流冲洗树脂约一小时 ( 水量约4BV) ,待
洗水排清之后,再用水反洗,至洗出液无色、无混浊为止。
一些树脂在再生和反洗之后,要调校 pH 值。因为再生液常含有碱,树脂
再生后即使经水洗,也常带碱性。而一些脱色树脂 (特别是弱碱性树脂) 宜在微
酸性下工作。此时可通入稀盐酸,使树脂 pH 值下降至6左右,再用水正洗,
反洗各一次。
树脂在使用较长时间后,由于它所吸附的一部分杂质 ( 特别是大分子有机
胶体物质 ) 不易被常规的再生处理所洗脱,逐渐积累而将树脂污染,使树脂效
能降低。此时要用特殊的方法处理。例如:阳离子树脂受含氮的两性化合物污染,
可用 4%NaOH 溶液处理,将它溶解而排掉;阴离子树脂受有机物污染,可提高
碱盐溶液中的 NaOH 浓度至0.5~1.0%,以溶解有机物。
二、特殊的再生处理
污染较严重的树脂,可用酸或碱性食盐溶液反复处理,如先用 10%NaCl
+1%NaOH 碱盐溶液溶解有机物,再用 4%HCl 或分别用 10%NaOH 及
1%HCl 溶解无机物,随后再用 10%NaCl +1%NaOH 处理,在约 70℃下进行。
如果上述处理的效果未达要求,可用氧化法处理。即用水洗涤树脂后,通入
浓度为 0.5% 的次氯酸钠溶液,控制流速 2~4BV/h ,通过量 10~20BV ,
随即用水洗涤,再用盐水处理。应当注意,氧化处理可能将树脂结构中的大分子
的连接键氧化,造成树脂的降解,膨胀度增大,容易碎裂,故不宜常用。通常使
用 50 周期后才进行一次氧化处理。由于氯型树脂有较强的耐氧化性,故树脂
在氧化处理前应用盐水处理,变为氯型,这还可避免处理过程中的 pH 值变化,
并使氧化作用比较稳定。
三、再生废液的处置
糖厂用树脂脱色,树脂再生的废液含有大量的色素和有机物,颜色很深。用
原糖生产精糖时,每 100 吨糖的再生废液量约为 6~9m3 。要经过处理才能
排放 (或循环),这也是一个难题。
Bento 详细研究了用化学方法处理再生液,使色素和其他有机物沉淀,除
去杂质后再循环使用,减少排放,并充分利用其中的氯化钠。由于再生液中色素
的浓度比糖汁中高 10 倍以上,液体数量较小,没有糖液的粘性,并能容许强
烈的条件如强碱性和高温等而无需顾虑糖的分解,用化学处理比较方便。再生液
加入 5~10% 容积的石灰乳 ( 浓度为含CaO100g/ l ) ,加热到60℃并轻微搅
拌,大量的有色物沉淀析出。再加入碳酸钠或二氧化碳、磷酸钠或磷酸并保持碱
性,都可使较多的有色物沉淀。处理后的液体添加少量食盐可返回作树脂的初级
再生液,其后再用新的盐水再生。
对废液的处理还研究过多种方法:用颗粒活性炭吸附,用次氯酸钠、次氯酸
钙、氯气或臭氧将它氧化,用超过滤或反渗透法分离它的有机物,或用粉状树脂
吸附等。最近 Guimaraes 等研究用微生物将它的有色物降解,取得较好效果
不同pH、温度下氨氮的离解率(%)
pH
20℃ 30℃ 35℃
9.0 25 50 58
9.5 60 80 83
10.0 80 90 93
11.0 98 98 98
氨氮吹脱塔氨氮吹脱塔高浓度氨氮废水来源甚广且排放量大。如化肥、焦化、石
化、制药、食品、垃圾填埋场等均产生大量高浓度氨氮废水。大量氨氮废水排入
水体不仅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而且将增加给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
二、氨氮吹脱塔氨氮吹脱塔吹脱技术吹脱法用于脱除水中氨氮,即将气体通入水
中,使气液相互充分接触,使水中溶解的游离氨穿过气液界面,向气相转移,从
而达到脱除氨氮的目的。常用空气作载体(若用水蒸气作载体则称汽提)。氨吹
脱一般采用吹脱池和吹脱塔2类设备,但吹脱池占地面积大,而且易造成二次污
染,所以氨气的吹脱常采用塔式设备。吹脱塔常采用逆流操作,塔内装有一定高
度的填料,以增加气—液传质面积从而有利于氨气从废水中解吸。常用填料有拉
西环、聚丙烯鲍尔环、聚丙烯多面空心球等。废水被提升到填料塔的塔顶,并分
布到填料的整个表面,通过填料往下流,与气体逆向流动,空气中氨的分压随氨
的去除程度增加而增加,随气液比增加而减少。
企业名片
氨气吸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