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 面向对象的方法

第10章 面向对象的方法

第10章例题分析与解答作者:不详来源:2006年9月4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一、填空题1.面向对象方法认为系统是由应用域的______组成。

2.对象具有状态,描述对象的状态用它的______。

3.对象的抽象是______。

4.类之间有两种结构关系,它们是分类关系和______关系。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的最主要差别是它具有______。

6.动态模型描述了系统的______。

二、选择题1.火车是一种陆上交通工具,火车和陆上交通工具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A.组装B.整体成员C.has aD.一般具体2.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建立的三个模型中,核心的模型是( )模型。

A.功能B.动态C.对象D.分析3.对象模型的描述工具是( )。

A.状态图B.数据流图C.对象图D.结构图4.在有多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中,它的类层次结构是( )层次结构。

A.树型B.网状型C.环型D.星型5.描述类中对象的行为,反映了状态与事件关系的是( )。

A.对象图B.状态图C.流程图D.结构图6.在确定属性时,所有( )是候选的属性。

A.动词B.名词C.修饰性名词词组D.词组三、应用题1.建立窗口系统的对象模型。

问题陈述如下:窗口分为对话窗、图形窗、滚动窗三种;对话窗中有若干对话项,由唯一的项名字来确定,对话项分为按钮、选择项、正文项三种,选择项中有若干对话项入口;图形窗中有若干形状元素,形状元素分为一维形状和二维形状,一维形状又分为直线、圆弧、折线;二维形状分为圆、椭圆、矩形、多边形,其中多边形和折线由若干有序顶点组成,正文窗是滚动窗的一种,而图形滚动窗既是一种图形窗又是一种滚动窗。

2.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学生查询成绩就是系统中的一次交互,请用状态图来描述这种查询的交互行为。

答案:一、填空题1.对象2.属性值3.类4.组装5.继承性6.动态行为二、选择题1.D2.C3.C4.B5.B6.C三、应用题1.2.第10章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作者:不详来源:2006年9月1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一、名词解释1.对象2.类3.属性4.操作5.消息6.消息传递7.方法8.关系9.关联10.一般具体关系 11.整体部分关系12.继承13.单重继承 14.多重继承15.多态性 16.角色17.受限关联 18.封装19.对象模型20.动态模型21.功能模型 22.事件23.状态24.事件追踪25.状态图26.动作27.活动28.处理29.数据流30.动作对象31.数据存储对象 32.重用性二、填空题1.对象具有封装性,实现了______的结合。

2.类的实例化是______。

3.类具有属性,描述类的属性用______。

4.类具有操作,它是对象______的抽象。

5.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构造叫做______。

6.子类自动共享父类的属性和操作的机制称为______。

7.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属性和操作,这称为______。

8.不同应用中信息共享的这种机制和构造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9.对象模型的主要元素是类、关联和______。

10.受限关联由两个类和一个______组成。

三、选择题1.汽车有一个发动机。

汽车和发动机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A.一般具体B.整体成员C.分类关系D.is a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最主要特点是( )。

A.模块性B.抽象性C.继承性D.共享性3.软件部件的内部实现与外部可访问性的分离,是指软件的( )。

A.继承性B.共享性C.封装性D.抽象性4.类库这种机制是( )级别的信息共享。

A.同一类B.不同类C.同一应用D.不同应用5.动态模型的描述工具是( )。

A.对象图B.结构图C.状态图D.设计图6.在只有单重继承的类层次结构中,类层次结构是( )层次结构。

A.树型B.网状型C.星型D.环型7.表示对象的相互行为的模型是( )模型。

A.对象B.动态C.功能D.静态8.有时间间隔的操作是( )。

A.动作B.活动C.加工D.处理9.与事件联系在一起的瞬时操作是( )。

A.处理B.动作C.活动D.加工10.在确定类时,所有( )是候选的类。

A.名词B.形容词C.动词D.代词11.常用动词或动词词组来表示( )。

A.对象B.类C.关联D.属性四、简答题1.说明面向对象的特征。

2.说明面向对象的要素。

3.说明对象的本质。

4.说明对象模型的特征。

5.说明动态模型的特征。

6.说明功能模型的特征。

7.说明构造对象模型的各个元素及图形表示。

8.说明构造动态模型的各个元素及图形表示。

9.说明构造功能模型的各个元素及图形表示。

10.说明分析阶段建立的三个模型的关系。

11.说明确定类、属性、关联的方法。

12.说明确定一般具体关系的方法。

13.说明确定整体部分关系的方法。

14.说明确定操作的方法。

15.说明建立对象模型的过程。

16.说明建立动态模型的过程。

17.说明建立功能模型的过程。

18.说明系统设计的步骤。

19.说明对象设计的步骤。

20.说明面向对象的实现。

五、应用题1.一本书的组成有一个封面,一个目录,一个前言,若干章,每章有若干节,每节有若干段,每段有若干句子,每节有0个或多个插图,还有0个或多个表格,最后有一个附录。

建立该书的对象模型。

2.交通工具分为空中、陆上、水上交通工具,空中交通工具分为客机、货机、专用轻型机,陆上交通工具分为火车、汽车;火车汽车又分为客车、货车;水上交通工具分为客轮、货轮、客货混合轮。

建立交通工具的对象模型。

3.一台微机有一个显示器,一个主机,一个键盘,一个鼠标,汉王笔可有可无。

主机包括一个机箱,一个主板,一个电源,存储器等部件。

存储器又分为固定存储器、活动存储器,固定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和硬盘,活动存储器又分为软盘和光盘。

建立微机的对象模型。

4.一个软件公司有许多部门,分为开发部门和管理部门两种。

每个开发部门开发多个软件产品。

每个部门由部门名字唯一确定。

该公司有许多员工,员工分为经理、工作人员和开发人员。

开发部门有经理和开发人员,管理部门有经理和工作人员。

每个开发人员可参加多个开发项目,每个开发项目需要多个开发人员,开发人员使用语言开发项目。

每位经理可主持多个开发项目。

建立该公司的对象模型。

5.在温室管理系统中,有一个环境控制器类,当没有种植作物时处于空闲状态。

一旦种上作物,就要进行温度控制,定义气候,即在什么时期应达到什么温度。

当处于夜晚时,由于温度下降,要调用调节温度过程,以便保持温度;太阳出来时,进入白天状态,由于温度升高,要调用调节温度过程,保持要求的温度。

当日落时,进入夜晚状态。

当作物收获,终止气候的控制,则进入空闲状态。

建立环境控制器类的状态图。

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数据和操作2.对象3.数据结构4.行为5.消息6.继承7.单重继承8.类库9.关系10.限定词三、选择题1.B2.C3.C4.D5.C6.A7.B8.B9.B 10.A 11.C五、应用题1.书的对象模型如图10-1所示。

2.交通工具的对象模型如10-2所示。

3.微机的对象模型如图10-3所示。

4.软件公司的对象模型如图10-4所示。

5.温室管理系统中的环境控制器类的状态图如图10-5所示。

第十章仿真试题作者:不详来源:2006年9月1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1.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中,()将是面向对象技术领域内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

A、Booch方法B、UML语言C、OMT方法D、Coad方法2、一个面向对象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它的()关系确定。

A、类与对象B、成分对象和对象C、过程和对象D、类与对象3、功能模型中所有的()往往形成一个层次结构。

在这个层次结构中一个数据流图的过程可以由下一层的数据流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A、数据流图B、概念模型图C、状态迁移图D、事件追踪图4、()应当在应用分析之前进行,因为我们在了解问题之前应当对问题敞开思想考虑,不应加以限制。

A、论域分析B、高层分析C、实例的建立D、类的开发5、通过执行对象的操作改变对象的属性,但它必须通过()的传递。

A、接口B、消息C、信息D、操作6、所有的对象可以成为各种对象类,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了一组()A、说明B、方法C、过程D、类型7、一个面向对象系统的体系结构通过它的成分对象和对象间的关系确定,与传统的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开发方法相比,它具有的优点是A、设计稳定B、变换分析C、事务分析D、模块独立性8、每个对象可用它自己的一组属性和它可以执行的一组()来表征。

A、行为B、功能C、操作D、数据9、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除对象唯一性、封装、继承外,还有()A、多态性B、完整性C、可移植性D、兼容10、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我们应遵循的设计准则除了模块化、抽象、低耦合、高内聚以外,还有()A、隐藏复杂性B、信息隐藏C、即存类的重用D、类的开发11、应用执行对象的操作可以改变该对象的()A、属性B、功能C、行为D、数据12、面向对象软件技术的许多强有力的功能和突出的优点,都来源于把类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的系统,一个类的上层可以由父亲,下层可以有子类,这种层次结构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质是(),一个类获得其父亲的全部描述(数据和操作)A、传递性B、继承性C、复用性D、并行性13、在考察系统的一些涉及时序和改变的状况时,要用动态模型来表示。

动态模型着重于系统的控制逻辑,它包括两个图:一个是事件追踪图,另一个是()A、数据流图B、状态图C、系统结构图D、时序图答案:1.B 2.B 3.A 4.A 5.B 6.B 7.A 8.C 9.A 10.B 11.A 12.B 13.B第10章1、说明对象、类、类结构、消息的基本概念。

答:(1)对象: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

对象包括有形实体、作用、事件、性能说明等类型。

对象具有状态和行为。

一个对象用数据值来描述它的状态,对象的操作则用于改变状态,对象及其操作就是对象的行为。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封装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对象内的数据具有自己的操作,从而可灵活地专门描述对象的独特行为,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治性,其内部状态不受或很少受外界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模块化特点。

为软件重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类: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

因此,对象的抽象就是类,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也可以说类的实例是对象。

(3)类结构:类与类之间的结构关系,包括一般-具体结构关系和整体-部分结构关系。

一般-具体关系结构称为分类结构,也可以说是"或"关系或"is a"关系,类的这种层次结构可用来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般化的抽象关系,通常越在上层的类越具有一般性和共性,越在下层的类越具体、越细化。

整体-部分结构称为组装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与"关系,或者是"has a"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