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探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探析 作者:王晓霏 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21期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新闻媒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也因此待遇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业应顺应时代主动出击,守正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不断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新形势下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近期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份,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4.5%。10岁~19岁、20岁~2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19.3%、21.5%,学生占比为26.9%为各类网民职业之首。此外,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8.79亿,2020年网络应用用户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增长,特别是线上教学等对高校师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青年学生在互联网发展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使用群体,新的媒体环境已经逐步形成。

新媒体技术在互联网发展中充分发挥中介的作用,使互联网环境不断发生新的改变,这也对新形势下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新时代我们的教育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面对当前互联网的“原住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也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挑战 (一)新媒体技术使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碎片化,时间管理规划弱化 由于新媒体技术固有属性,使信息在网络中传播变得更加快速便捷,各类互联网应用让学习探索的过程变得简化,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完全打破原有的获取知识资讯的方法,学习效率看似提高,但是过于便捷的过程使学生缺少了思考与探索的时间,久而久之易依赖于技术捷径,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消化。同样,缺乏体系的获取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学会做好合理的时间管理,满足于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

(二)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导致高校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等方方面面,都面临“被”线上的挑战,线上教育形式冲击传统的大学生活。面对互联网的“原住民”学生,加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的革新,原有的学生日常管理方式会严重受到互联网媒介线上线下互动的冲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难以也引起他们的兴趣。

(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也为“自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但是缺乏管控的环境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增添了新的对手。在新的媒体环境里,每一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言论的真实性由于成本低,环境宽松,导致网络中常常资讯缺乏筛选,个人观点在网络中的自由表达,也容易变得缺乏了自我约束。在这样的“内外夹击”环境下,如何牢牢把握住网络思想工作主动权也成为宣传思想工作新的难点。

(四)面对信息传递媒介发生的巨大转变 高校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员并非专业媒体技术人员,在具体工作层面也面临极大挑战。青年学生群体永远是最前沿的媒体用户,新媒体的赛场已经逐步走向下半场,开始由传统的文字媒体传播方式向更多元化拓展,如短视频的应运而生。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我国目前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7.73亿,占整体网民的85.6%。“新媒体”从几年前微信公众平台一家独大到现在已经百花争鸣,各大互联网应用都成为高校需要抢占的阵地,这对从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人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机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固然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带来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技术的革新同样带来的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技术革新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也同样让人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这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同样提供了更多的发展路径和顽疾的解决办法。

(一)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宣传思想工作被摆在了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宣传思想工作要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底色,高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做好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紧迫。

(二)新媒体技术开拓更多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各类迎合青年大学生喜好的网络平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视频平台、音乐软件、网络论坛等各新兴网络媒介聚集了各类喜好不同的青年学生。想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开展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同样要通过新闻规律来具体谋划,寻求新闻专业素养与高校工作特点的结合点,利用宣传思想工作的传统优势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效融合,打造更多点频发的校园宣传思想工作新平台。

(三)线上教育用户的规模增长为宣传思想工作带来更多需求 突如其来的社会生活变化,受到巨大影响的教育行业因网络的发展而得到了冲击的“舒缓区”,校园官方媒体平台首当其冲的成为了学校权威信息发布、科研教学交流、日常事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平台,起到了在突发事件中,防止由于网络生态弊端带来的虚假信息给师生造成的损失,同时,各类校园小程序、应用等互动类新媒体技术平台也在此期间被大量需要。只做好消息的单方面输出已经无法满足师生需求,开启评论互动、原创视频、平面图组、校园网大图、专属小程序、校园APP等多重口味的组合套餐,为传统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更多选择。

三、完善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机制 (一)唱响主旋律,讲好校园师生故事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能以浏览量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高校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提前做好筹谋策划,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发声、明辨是非;在重要节点前,振奋人心、鼓舞士气。要做到选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学校正面形象宣传,在把握新闻规律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校园好故事,树立師生身边的优秀典型,充分发挥带动引领作用,结合学校校史,引起广大师生校友的爱校荣校的情怀,在校园内营造欣欣向荣、团结一致的浓郁氛围。

(二)稳步提升速度,树立信息权威性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己的代言人,新闻素材多数在官方发布之前,就会有师生通过个人账号等形式自由的表达在社交媒体上,这意味着“独家新闻”在校园中可能并不存在,如何提升学校官方媒体的发布速度,也是高校管理体制的一个棘手问题。要转变工作模式,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对新闻速度的高度要求,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提升新闻发布速度,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向规范、专业化的新闻方向发展,坚持内容为王的同时,结合当下新媒体发展趋势,提升现场报道、短视频新闻、图片化新闻等的发布量。

(三)整合媒体资源,融合校园媒体平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带来不同媒介逐渐趋于融合的态势,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实现了优势的互补,可以更全面更快速的向学生传递更多信息。在高校的环境中,充分将原有的媒体平台如广播电台、电视台、校报、校园网等,与微信、微博、抖音、B站,以及学习强国、易班等APP的多种平台,有机地融合起来,提升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多元化水平。同时,也要做到内容的融合、团队的融合、技术的融合,转文风,促频率,戳热点,通过校园融媒体平台,让宣传思想工作能够起到长期侵润式的教育作用,而不是仅求短期的宣传效果。

(四)用心经营用爱滋养,打造有温度的校园媒体 打造有温度的校园媒体,首先要有一支有温度有感情的媒体团队。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主要面对的群体是广大师生,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新闻素养,对学校热爱的媒体团队就显得格外重要。其次,在选题策划时,不仅要守住政治方向之正,守住舆论导向之正,守住方针政策之正,同时要学会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创选题角度之新,创展示形式之新,创解决途径之心。还要学会“读者思维”,面对校园内的不同群体,都要有所顾及,有所区别,才能达到情感认同的最大化,大到文章风格和语言体系,小到展示形式和评论互动,让读者在趋于个性化的体验中,在校园媒体中参与互动。

(五)提升发布频率,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坚持坚定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重要原则,想办法在师生看得见、听得见的地方提高出现频率,刷出“存在感”,才能在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上抢占阵地。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将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区域虚拟的情况下,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的紧迫性也越发重要。另外,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方向输出式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在网络时代必用力的拥抱各种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改变和可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也如盐在水,沁润无声,在宣传氛围中滋养人、教育人。

(六)与时俱进前沿技术,提升交互作用 高校新媒体平台,从以往的“两微一端”已经发展为“两微一端一抖”的基本模式,现如今很多高校甚至开通了快手、B站、知乎等官方账号,不仅加强了和在校师生的联系,同样也加强了和毕业生校友的联系。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通过各种新媒体媒介平台,增加和他们的互动与陪伴,表达学校对他们的挂念,也为他们表达对学校的情感提供载体。特别是在线教育成为校园必备的今天,通过新媒体技术将校园“带到”师生身边,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也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主动出击、积极融入。

四、新形势下開展宣传思想工作的启发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更好的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作用,凝聚更大更强的正能量。要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