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会计论文
一、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方案
(一)确定作业中心及其作业动因作业成本的实施类别较
多,细致的作业划分可以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的精确性,但繁杂的
作业数据会加大计量成本,影响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应用
效果。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企业应按照作业的性质和内容将作
业划分组合成多个重点作业中心,确定作业中心后,根据需要选
择科学合理的作业动因,建立作业成本库。作业动因是指产品作
业被消耗的直接原因,分析作业被消耗的途径,选择相关性较高
的作业动因,分析评价各项作业的增值方法,减少产品消耗作业
数量,降低作业计量成本。
(二)确定资源消耗项目和资源动因完整的资源消耗项目是
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前提条件,在资源消耗项目的选择上要注
重消耗金额较大、不同作业间资源消耗差异大的项目,在资源消
耗信息的收集上要确保数据的真实、完整。确定资源消耗项目后,
与各项作业的执行者共同参与协作,根据作业中心选择合理的资
源动因。资源动因是指消耗资源的方式和原因,将资源消耗项目
分配到作业的依据,合理配置资源利用率,评价作业消耗资源的
有效性、合理性。
(三)资源费用分配至作业成本库汇总资源动因的耗用数
量,计算资源动因分配率,将确定的资源耗用费用分配到各个作
业中心对应的作业库里。在分配的过程中,一些资源很难明确划
分,如办公用品的消耗,企业应对此类数据进行日常分类统计,
在作业成本法核算时直接根据各项作业实际消耗数量进行分配,
增加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四)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核算对象根据每项作业成本库的
作业动因数量,计算作业动因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核
算对象中,最终确定产品成本。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材料费
用能够直接认定是哪种产品耗用的,可通过“生产成本”科目直接
记入产品成本中。
二、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阶段,生产技
术水平有了较高的提升,但与西方国家相比,自动化、智能化生
产系统尚不完善,在制造业企业中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仍占主导
地位,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作业成本会
计核算与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环境尚未成熟。企业管理层对作
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思想的认识不够深入,思想陈旧落后,不
愿尝试创新推广,作业成本的有效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信息系统对庞大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相关人员配合支
持力度较低,再加上我国成本管理技术水平较低,没有形成完善
的成本核算系统,使得作业成本法运行困难重重。作业成本核算
与管理人才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相关人员对车间产品的工艺流程
缺乏了解,实践经验积累不足,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繁琐复杂,相
关数据信息无法实现共享,关键性的非财务类数据获取过程难度
较大,相对传统核算方法比较排斥作业成本法,对作业成本核算
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解决对策1.树立正确的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理念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多,经营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为满足经济
市场产品、服务多样化的需求,在科学化管理与流程成本控制中
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实现成本费用的合理化归集和分配。企业
应为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加强国
家政府机关与企业管理层的资金支持与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整体
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作业成本管理理念。2.建立科学的现代企
业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可行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有效实施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根本保障,我国企业现代化、规范化
的管理制度,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经营特点的成本应用模式,
促进企业进行合理、准确的作业成本费用划分,更准确的分析作
业动因与资源动因,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产品资源定额消
耗标准,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作业成本控制,将作业成本管
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融合,提高企业资源的使
用效益,扩宽企业的发展前景。3.加强作业成本人才队伍建设成
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
性加大了对人才队伍的需求。定期对作业成本人员进行培训,加
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举办企业间研
讨讲座活动,及时了解掌握作业成本的发展动态,研究国内外先
进、成功的作业成本核算和管理案例。组织作业成本人员深入车
间一线学习,与作业人员沟通交流,掌握产品作业的全部流程和
产品性能,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合理分配作业成本费用。
三、总结
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中仍处于起步、
探索阶段,许多运行方案还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结合企业自身
的情况不断探索新道路,提高企业成本效益管理水平。成本核算
的准确与完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作业成本法作为
企业经营战略的基础,对企业产品生产作业环节、价值链的优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作者:曲志刚单位:内蒙古昆明卷烟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