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四轴飞行器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绪论 .. (1)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 (2)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4)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5)2.1 总体设计原理 (5)2.2 总体设计方案 (5)2.2.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5)2.2.2 各部分功能作用 (6)2.2.3 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7)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8)3.1 Altium Designer Summer 09简介 (8)3.2 总体电路设计 (8)3.2.1 遥控器总体电路设计 (8)3.2.2 飞行器总体电路设计 (10)3.3 各部分电路设计 (10)3.3.1 电源电路设计 (10)3.3.2 主控单元电路设计 (12)3.3.3 无线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13)3.3.4 惯性测量单元电路设计 (16)3.3.5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8)3.4 PCB设计 (21)3.4.1 PCB设计技巧规则 (21)3.4.2 PCB设计步骤 (22)3.5 实物介绍 (25)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27)4.1 Keil MDK5.12简介 (27)4.1.1 Keil MDK概述 (27)4.1.1 Keil MDK功能特点 (27)4.2 软件设计框图 (28)4.3 软件调试仿真 (29)4.4 飞控软件设计 (30)4.4.1 MPU6050数据读取 (30)4.4.2 姿态计算IMU (32)4.4.3 PID电机控制 (32)结论 (36)致谢 (38)参考文献 (39)附录1 遥控器主程序源代码 (40)附录2 飞行器主程序源代码 (45)附录3 遥控器原理图 (50)附录4 飞行器原理图 (51)第1章绪论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图1-1 典型四轴飞行器四轴飞行器是一种具有4个对称旋翼的直升机(如图1-1),具有垂直起降、结构简单、操纵方便及机动灵活等优点,在飞行器上挂载摄像头等模块能够实现许多实用功能。
在实际应用方面,以四轴飞行器为代表的小型无人机在执行军事任务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它们能够在士兵的操控下进行战场上近距离、小范围、复杂地形环境的敌情侦察,还可以用作通信联系工具或者指示目标机,甚至还能装上弹药直接执行战略攻击任务。
在民用与工业领域,四轴飞行器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携带特定的功能检测模块,四轴飞行器可以感知危险区域的有毒物质浓度或核辐射强度等。
微型四轴无人飞行器可以自主完成上述任务,不仅节约成本,而且大大简化了人力劳动,也在人类无法到达的危险、危害环境可以完全代替人类工作。
近年来,很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通过对四轴飞行器进行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各种控制算法,并设计了飞行控制系统进行验证;加上传感器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微电子和微机械技术的逐步成熟,使四轴飞行器的飞行控制成为了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课题。
1.2 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早在二战时,载人四轴的原型机已经被设计出来,但因为控制技术还跟不上,飞行器因不稳定而无法投入实际应用。
那时欠缺的技术主要是惯性测量和控制器的缺陷,那时候的惯性导航系统一般是十几公斤的大铁疙瘩。
为了把这么重的东西放到一个多旋翼飞行器上,飞行器的载荷必须很大,可是人们发现,不管是用油机还是电机做多旋翼飞行器的动力系统,都很难得到足够的载荷。
同时,因为固定翼和直升机已经很够实际使用了,所以没有人愿意多花功夫去研究多旋翼飞行器这个棘手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有美国一些研发性的项目做出了多旋翼飞行器的样机。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研究的成熟,几克重的MEMS 惯性导航系统被制作了出来,使得多旋翼飞行器的自动控制器可以制作了。
但是MEMS传感器数据噪音很大,不能直接读出来用,于是人们又花了一些年的时间研究MEMS去噪声的各种数学算法。
这些算法以及自动控制器本身通常需要速度比较快的单片机来运行,于是人们又等了一些年时间,等速度比较快的单片机诞生。
接着人们再花了若干年的时间理解多旋翼飞行器的非线性系统结构,给它建模、设计控制算法、实现控制算法。
因此,直到2005年左右,真正稳定的多旋翼无人机自动控制器才被制作出来。
之前一直被各种技术瓶颈限制住的多旋翼飞行器系统突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大家惊奇地发现居然有这样一种小巧、稳定、可垂直起降、机械结构简单的飞行器存在。
一时间研究者趋之若鹜,纷纷开始多旋翼飞行器的研发和使用。
四旋翼飞行器是多旋翼飞行器中最简单最流行的一种。
如上所述,最初的一段时间主要是学术研究人员研究四旋翼。
四旋翼飞行器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可能要追溯到2009年的著名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到了2010年,法国Parrot 公司发布了世界上首款流行的四旋翼飞行器AR.Drone。
作为一个高科技玩具,它的性能非常优秀:轻便、灵活、安全、控制简单,还能通过传感器悬停,用WIFI 传送相机图像到手机上。
AR.Drone的流行让四旋翼飞行器开始广泛进入人类社会。
在玩具这个尺寸上,多旋翼飞行器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同尺寸的固定翼基本飞不起来,而同尺寸的直升机因为机械结构复杂,根本没法低成本地制作出稳定的产品。
2012年2月,宾夕法尼亚大学的VijayKumar教授在TED上做出了四旋翼飞行器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演讲。
这一场充满数学公式的演讲居然大受欢迎,迄今已经有三百多万次观看,是TED成百上千个演讲中浏览量最高的演讲之一。
自此之后,四旋翼飞行器受到的关注度迅速提升,成为了新的商业焦点。
在国内,四轴飞行器发展于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DJ-Innovations,简称DJI),早年DJI专注在直升机自动控制器上。
不过在2010年,AR.Drone的成功也让DJI开始考虑四旋翼飞行器产品。
2012年DJI相继推出了风火轮系列四旋翼机架、悟空四旋翼飞控和S800六旋翼飞行器。
当时,在AR.Drone的引领下,全球范围内都有一股将四旋翼商业化的热潮,DJI只是众多小四旋翼公司中稍微出众的一个。
随着DJI Phantom在2013年1月的推出,四旋翼飞行器市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Phantom”在英语里有幻影、精灵的意思,它优雅的白色流线型外形也确实配得上精灵这个称呼。
Phantom与AR.Drone一样控制简便,新手学习多半个小时就可以自由飞行。
Phantom尺寸比AR.Drone大的多,抗风性更好,还具有内置GPS导航功能,可以在户外很大的范围内飞行。
更重要的是,当时利用GoPro运动相机拍摄极限运动已经成为欧美国家的时尚,而Phantom提供了挂载GoPro的连接架,让用GoPro相机的人们有了从天空向下的拍摄视角。
特别地,与传统的飞机和直升机航拍不同,多旋翼系统小巧灵活,能让拍摄者自由地控制角度和距离。
就像iPhone重新定义了手机一样,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Phantom+GoPro重新定义了航拍,也重新定义了相机。
“人类对飞行的梦想是与生俱来的。
”你已经看到人们的创意如何在一两年之内被四旋翼点燃起来,更多的飞行器被制造出来,更多的想法也会被创造出来,这样更大的市场也会形成。
我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之内,无人机行业会逐步壮大,我们今天产生的所有想法基本都会实现,更多的想法也会逐步被实现,利用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多,无人机将会变成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设计主要包括遥控器的设计和飞行器的设计,遥控器是飞行器的远程控制单元。
在设计过程中,两大部分均采用以ARM Cortex-M3为内核的NXP LPC1549作为中央处理器,飞行器端利用3轴陀螺仪、3轴加速度计融合一体的MPU6050惯性测量单元作为姿态传感器,最终实现悬停、自转、前后左右移动等操作功能。
系统采用遥控器无线控制,遥控器端主控芯片采集AD值和按键动作信号,通过NRF24L01无线传输给飞行器,飞行器端的NRF24L01接收到信号之后主控器进行信号收集,飞行器在接收无线信号的同时,还要接收自身姿态传感器MPU6050读出来的值,通过四元数滤波算法,PID控制算法,得到姿态角度值,最终把自身的数据和无线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传送给飞行器四个电机的PWM控制I/O口,从而使得飞行器在保持平稳的状态下被遥控器控制,以此来达到遥控的目的。
当然,飞行器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无线发送到遥控器端,遥控器通过显示器可以清晰的观察当前的状况。
此次毕业设计作品为小型四轴飞行器,从原理图设计到PCB设计再到焊接调试都是自己独立完成,最终期望达到的目的是实现无线遥控,遥控器显示器实时显示四轴飞行器的状态,并且能实现悬停。
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2.1 总体设计原理本次设计硬件部分主要包括遥控器和飞行器两大部分,主控芯片均采用32位基于ARM Cortex-3的NXP LPC1549处理器,遥控器和飞行器之间通信采用2.4G 民用无线通信频段的NRF24L01模块,模块与MCU之间通过硬件SPI采用1MHz 的速率通信。
遥控器外形设计似游戏手柄,直接用PCB电路板打样后作为遥控器外形。
遥控器通过采集蘑菇头摇杆电位器ADC电压值以及按键状态发送给飞行器。
飞行器外形设计为十字架形状,通过CAD绘制外形导入到Altium Designer 软件里Keep-Out Layer层作为飞行器切割外框。
飞行器软件设计主要是MCU通过硬件I2C采用400KHz的速率读取MPU6050的数据,并定时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MU)姿态获取技术,然后通过PID电机自动控制算法,把PID输出量跟无线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融合,最终通过输出PWM来控制高速空心杯直流有刷电机来实现各种飞行状态。
飞行器螺旋桨主要提供三个作用,一是提供升力,保证飞行器能处于飞行状态;另一个是四个螺旋桨分为两两对称布置,单轴对称布置正反螺旋桨叶,互相抵消螺旋桨旋转时产生的力矩;此外,可以通过调整每个螺旋桨转速,达到飞行姿态控制。
飞行姿态控制是四轴飞行器设计核心部分之一。
2.2 总体设计方案2.2.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案本次设计采用NXP LPC1549微控制器作为MCU,并且均采用3.7V充电电池作为电源为系统供电,电池通过CAT2829芯片稳压到3.3V为MCU以及外设供电,飞行器供电比较特殊,其供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3.7V电池直接为电机供电,二是电池稳压到3.3V之后为系统和外设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