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终)讲解
第一章工程热力学基本概念(终)讲解
二 状态方程
平衡状态可用一组状态参数描述其状态
想确切描述某个热力系,是 否需要所有状态参数?
状态公理
闭口系:
不平衡势差 状态变化
消除一种 不平衡势差
达到某一 方面平衡
能量传递
消除一种能量 传递方式
而不平衡势差彼此独立
独立参数数目N=不平衡势差数 =能量转换方式的数目 =各种功的方式+热量= n+1
多媒体教学课件
沈阳工程学院 能动学院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工质和热力系统 1-2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 1-3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1-4 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1-5 过程功和热量 1-6 热力循环
1-1 工质和热力系统
什么是工质?
• 定义:实现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
• 制冷工程中又称为制冷剂
实际过程非常复杂。热力学中先按可逆过程处 理,然后考虑不可逆因素加以修正,即可得到实际 过程的结果。
内能 (广) Internal Energy
摩尔数 (广) Mol
1-3 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一、平衡状态(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state)
1.定义:无外界影响系统保持状态参数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状态
热平衡(thermal equilibrium) : 在无外界作用的条件下,系统内部、系统与外界 处处温
pII pI pg,B 207 75 132 kPa
pII pg, A pb
pg, A pII pb 132 97 35 kPa
思考判断题
1、如果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保持不变,那么压力表 的读数一定也保持不变。
X
2、作为工质状态参数的应是绝对压力,还是表压 力(或真空度)?
实际过程由一系列非 平衡状态组成
例:
非平衡状态
无法简单描述
平衡状态
宏观静止
能量不能转换
“平衡”意味着宏观静止, 引入 理想模型:
“过程”意味着变化,意味着
准平衡过程
平衡被破坏。二者如何统一?
一、准平衡过程 热力系从一个平衡态连续经历一系列
平衡的中间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态
突然去掉重物
p0
每次只去掉无限薄一层
现准静态过程?
F
答: 能。准平衡过程着眼于系统
内部平衡,不排斥耗散效应
G p
摩擦生热
p = p0+F+G
二、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准平衡过程着眼于系统内部平衡,不排斥耗散效应。
引入一个更 彻底的理想 化过程
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的特征:
如果系统完成某一热力过程后,再沿原来路径 逆向运行时,能使系统和外界都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而不留下任何变化,则这一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否 则为不可逆过程。
pe
p
pv
pb p
例 某容器被一刚性壁分成两部分,在容器的不同部
位安装有压力计,如图所示,设大气压力为97kPa。 若压力表B、C的读数分别为
75kPa、0.11MPa,确定表A的读数 及两部分气体的绝对压力。
解:pI pg,C pb 110 97 207 kPa
pI pg,B pII
力平衡
相平衡
区分平衡状态和稳定状态:
参数不随时间变化
平衡必稳定,但稳定未必平衡
区分平衡状态和均匀状态:
平衡未必均匀。单相系统, 忽略重力场作用,则其平 衡态是均匀态。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主要是均匀的平衡状态(用一 组参数即可表示其状态)。
为什么引入平衡概念?
如果系统平衡,可用一组确切 的参数(压力、温度)描述
p0
p0
p
p 1.
p
.
2v
p
1.
p 1.
..
2v
p
.
2v
实现准平衡过程的条件: 热力系与外界势差(温差、压差等)无限小。
准平衡过程又称准静态过程、内平衡过程。
准平衡过程在坐标图上可用连续曲线表示。
非准态过程在坐标图上 可用一虚线来示意,但虚线 上各点不表示系统的实际状 态点。
p 1.
四 状态参数的特征
状态参数确定, 则工质状态随之 确定。反之亦然。
状态参数是状态的单值函数(数学 上表现为点函数) ,其值只取决 于状态,与达到此状态的途径无关。
1、状态的积分特性
2
a
dx dx dx x2 x1 1
2
1
1,a,2
1,b,2
b
2
状态参数的变化只与初终态相关,
n 容积变化功、电功、拉伸功、表面张力功等
简单可压缩系统的独立变量数
只交换热量和一种准静态的容积变化功 简单可压缩系统:N = n + 1 = 2
简单可压缩系统: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准静容积变化功 (膨胀功)的交换。
绝热简单可压缩系统 N = ?
状态方程Equation of state
状态方程 基本状态参数(p,v,T)之间 的关系
可逆过程必是准平衡过程。准平衡过程只是 可逆过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无任何耗散效应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 反之亦然。
问题: 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那么研究 可逆过程有何意义?
可逆过程是实际过程的理想极限,可作为实际 过程的比较标准。
可逆过程的功与热完全可用系统内工质的状态参 数表达,可不考虑系统与外界的复杂关系,易分析。 易于揭示过程规律和本质。
I. 非平衡过程 II. 有摩擦的准静态过程 III. 可逆过程
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
1)准静态过程
2)无耗散效应
实际过程都是 不可逆过程
不平衡势差无限小
问题: 准平衡过程与可逆过程的区别和联系:
准平衡过程只要求系统内部平衡,不排斥耗 散效应。
可逆过程不仅要求系统内部平衡,而且要求 工质和外界可以无条件地逆复,过程进行时不存 在任何能量耗散。
比参数: v V
m
比容
uU m
h H m
比内能 比焓
s S m
比熵
单位:/kg /kmol 具有强度参数的性质
强度参数与广延参数
速度 (强)
Velocity
高度 (强)
Height
温度 (强)
Temperature
应力 (强) Stress
动能 (广) Kinetic Energy
位能 (广) Potential Energy
• 移动和虚构边界
判断题
1、系统内质量保持恒定的热力系一定是闭口系。 X
2、孤立系一定是绝热闭口系。
√
3、绝热闭口系一定是孤立系。
X
1-2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
状态:工质某一瞬间所呈现的宏观物理状况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
热力学中常用的6个状态参数:
温度、压力、比体积、热力学能、焓、熵 基本状态参数 可直接测量
由任意两个相互独立的 状态参数构成的平面坐 标系中的任意一点相应 于热力系的某一平衡 (均匀)状态
坐标图上一点代表一平衡状态
不平衡态无法在坐标图上表示
热力学中常用: 压容图(p-v 图过程
热力过程:工质由一个平衡状态变化到另一平衡状态 所经历的全部状态的总和。
常用温标之间的关系
绝对K 摄氏℃
华氏F
373.15 100 水沸点
212
273.16 273.15
37.8
发烧 100
00.01水冰三熔相点点
32
-17.8 盐水熔点 0
0 -273.15
-459.67
温标的换算 T[K] t[OC] 273.15 t[OC] 5 (t[F] 32)
度相等。 力平衡(mechanical equilibrium):
在无外界作用的条件下,系统内部、系统与外界处处压力 相等。 热力平衡的充要条件
—系统同时达到热平衡和力平衡。 相平衡 系统内各相的物质交换与传递已动态平衡。
热力系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重力场除 外),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热平衡
例
1
m
WQ
4
1 开口系 1+2 闭口系 1+2+3 绝热闭口系
2
1+2+3+4 孤立系
3
非孤立系+
相关外界
=孤立系
系统及边界示例
• 汽车发动机— 开口系统
• 汽缸-活塞装置(闭口系例)
气缸进、排气阀都关闭时,取 气缸内工质为系统—闭口系统 进排气及燃烧膨胀过程一起研 究,取气缸为系统—开口系统
绝对压力p ——工质的真实压力 表压力pe —— pe= p - pb (p > pb) 真空度pv —— pv= pb - p (p < pb)
当p pb时, p pb pe 当p pb时, p pb pv
压力计测压元 件处于某种环 境压力作用下, 因此测得的压 力是真实压力 与环境压力之 差。
• 对工质的要求:
1)膨胀性
2)流动性
3)热容量(比热) 4)稳定性,安全性
5)对环境友善 6)价廉,易大量获取
• 物质三态中气态最适宜作为工质
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 (热力系)
人为分割出来作为热力学 分析对象的有限物质系统
外界
热力系统以外的部分
界面(边界)
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
系统与外界 通过边界进 行相互作用
1 dx x2 x1 与路径无关。
状态参数都有以上特性。
状态参数的循环
dx 0 积分等于零。
反之,有以上特性之一, 即为状态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