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在中小学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
重要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
文化教育,意在长文化之根,铸文化之魂,塑文明之形,提升他们的
文明素质,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培育合格人才。围绕优秀传统文
化如何进校园,我们进行了一些思考、探索和实践。
我们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建立完善相关机制,
培养打造了一支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队伍,经常性开展一些
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现将我们的具体作法汇报如下:
一、开发系列教材,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
我省采用的是人教社统一印发的中小学标准教材,在各学科教材
中含有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
团结友爱、孝敬父母、历史文化等等。同时,我省地方教材着眼于本
地风土人情、当前的教育主题以及未成年人的思想实际等,开发了诸
如《美丽中国》、《凤舞九天》、《文明湖北》、《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
《中华民族精神教育读本》等教材。我县宣传文化部门及相关专家学
者编辑出版了《黄香三字经解读》、皮影画册《汉孝子黄香》、长篇历
史小说《千古孝子黄香》、连环画《孝子贤臣黄香》,一些中小学校选
用这些书本作为校本教材。义堂中心小学编印了黄香故事等校本教
材,对学生进行孝道传统文化教育;实验中学等学校编印了《习惯养
成教育篇》等校本教材,其中收录了《弟子规全文及解读》,对学生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二、占领课堂阵地,让优秀传统文化生根
我县保证每周1课时教学时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课堂。
一方面,我们充分挖掘各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
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提炼、升华,
开展渗透教育,增加学生在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另
一方面,我们以班团队会活动、国旗下的讲话、课前三分钟演讲等等
课堂活动进行集中的专题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
发挥聪明才智,结合校情班情,精心打造富含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班
团队会,其观摩课及案例多次在省市展示及比赛中获奖。2013年5
月实验小学六5班的班会课《拿什么爱你 我的父亲母亲》在德育工
作现场会上展示,全班家长应邀参加班会,在互动环节,家长、师生
全都热泪盈眶,出现十分感人的情景,通过这样形式新、内容实、打
动人的班会活动,开展感恩教育教育,让学生们深深体会到父母无私
的爱心、殷切的期望,从而发自内心身体力行地感恩父母、感恩社会。
三、搭建活动平台,以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成长
除了注重创建有品位的校园环境,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各中
小学校还注重开展有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活动平台,以优秀传
统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围绕孝文化,全县中小学开展了“美德少年”、“孝亲敬老小天使”
评选活动,组织收看全国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感受这些先进
典型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和美好情
操,开展讨论、主题班会、征文等相关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尊老、
爱老、敬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尤其值得一说的是位于黄
香故里的义堂中心小学,他们将校园文化特色定位于孝文化,申报了
省德育五项课题,开展六个一专题孝行实践活动,读一本黄香书籍、
讲一个黄香故事、写一篇主题作文、做一件行孝事情,引导学生认识
孝道、实践孝道、弘扬孝德……
围绕廉洁文化,全县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
胡金店中心小学作为廉洁文化特色学校,开展了相关读书征文、板报、
班会等教育活动。
围绕民间文化,全县各中小学分别将跳鼓舞、三节龙、连响舞、
湖北大鼓、蚌精舞、踩高跷、剪纸、舞蹈、民族乐器、书法等等纳入
传统艺术课、列为兴趣活动项目,组建各类兴趣班近100多个,激发
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播下了传承特色民间艺术的
种子。
围绕节庆文化,县教育局以及各学区、各学校都开展过丰富多彩
的活动。县教育局每三年一次大型的运动会、每两年一次“大家唱、
大家跳”艺术节,一年一度的元旦、儿童节、党的生日、教师节、国
庆节、中秋节,经常组织相应的活动,对各种传统文化节目进行专题
集中展演,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围绕雅行教育,城关学区和胡金店中学都积极提倡,要求男生女
生言行举止文明规范,“和声细雨显才女气质,谦恭礼让展君子风度”。
县实验小学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结合,开辟了以国学为主要内容的宣
传文化墙。县一中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
计了励志宣传栏,彰显传统美德。清明河乡小、义堂镇小、吴铺镇小
等开展“处处皆文化”活动,利用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布置中
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彰显出其更为丰富的内涵。城关三小、义
学中学等学校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写读后感、举办朗诵、演讲比赛
等活动,引导学生 “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
四、开辟校外领域,让优秀传统文化开花
我县建设了一批校外教育基地,让优秀传统文化的芬芳浸润学生
心田。
作为全省文物大县,我县拥有全国一流的县级博物馆,今年4月
建成并对外开放,进入参观的中小学生达1万多人次,为中小学生了
解云梦历史文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位于义堂的黄香文化园,集忠孝文化、品德教育、旅游观光多功
能于一体,成为我县中小学生黄香孝文化的实践基地。第二届云梦黄
香文化节期间,全县300多名学生表演的大型《三字经诵读舞》获得
海内外来宾的一致好评。
黄香大道景观带,犹如一道文化长廊,以云梦历史为轴线,立足
还原云梦历史文化艺术和自然风光,建有汉孝子黄香、楚令尹子文、
云梦皮影等雕塑和辛亥革命先驱吴禄贞大将军铜像,使广大中小学生
在休闲中领略地方文化的魅力,感悟地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深入实践生活,让优秀传统文化结果
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体现在每时每刻、体现在我
们每个人身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应该深入实践走向生活。各中小
学校围绕时令节日、礼仪习俗、衣食住行等等,利用春游、清明扫墓、
义务劳动、节假日等契机,分别组织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比如:绘制
春节年画、学办年货、做传统小吃、学唱民歌民谣、了解十二生肖、
收集楹联学习楹联知识、欣赏学习皮影表演等等。云梦实验小学秦朗
6岁开始学习皮影戏表演,曾在央视《天生我才》栏目表演云梦皮影,
被誉为“皮影神童”。
总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我们做到了与学科教学相
结合、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以优秀传统文化占领
课堂阵地,开辟校外领域,搭建活动平台,深入实践生活,取得了较
为明显的成效。
下一步工作打算:三创(创特色创品牌创效益);三重(重教学
渗透、重文化熏陶、重实践养成);三建(建机制 建队伍 建基地)。
今后我们还要在提升文化品位、凸显个性特色、形成工作规范、探索
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以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
聚、激励学生;以浓郁的氛围影响、感化学生,进一步做好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