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刻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推进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刻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推进实践科学发展观

深刻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推进实践科学发展观————————————————————————————————作者: ————————————————————————————————日期:深刻学习領会十七大精神,推进实践科学发展观漳州师院党校陈朱文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ﻩﻩﻩﻩﻩﻩﻩ一、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党的十七大主题思想ﻩﻩﻩﻩﻩﻩﻩ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伊始就明确指出:“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主题思想集中体现在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开拓前进的重大问题。

这既是十七大的主题,也是面向未来我们党和国家整个事业和工作的主题。

ﻩ我们应从六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主题思想: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1、从创立形成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通过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而创立形成;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带领人民经受考验并丰富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了新局面,高举起伟大旗帜。

ﻩﻩﻩﻩ2、从实践基础看: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口号和根本命题,从根本上指明了中国发展的方向、目标、道路和战略。

ﻩﻩﻩﻩ3、从理论内涵看:ﻩﻩﻩﻩﻩﻩ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道路和理论的辩证统一;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展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ﻩ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果,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指导性。

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二)牢牢把握指导思想ﻩﻩﻩﻩﻩﻩﻩﻩ1、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对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是党的全部理论观点、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是党制订全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行动指南。

ﻩﻩﻩ2、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并与时俱进地发展着。

1945年党的七大确立以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作出了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性决策。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又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标志的,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科学理论。

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三)继续解放思想ﻩﻩﻩﻩﻩﻩﻩ1、“继续解放思想”,是十七大主题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ﻩﻩ解放思想,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

ﻩﻩﻩ2、继续解放思想,必须处理好与实事求是的关系,必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的各种问题。

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四)坚持改革开放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1、“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七大主题对全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ﻩﻩ2、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基本点,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中国社会开始了巨大变革。

ﻩﻩ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新困难、新矛盾,我们要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ﻩﻩﻩﻩ(五)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ﻩﻩﻩﻩﻩ1、“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是十七大主题针对新形势下确定的两大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妥善应对当前和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ﻩﻩﻩﻩﻩ2、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新局面,就必须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ﻩﻩﻩﻩ3、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的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ﻩﻩﻩﻩﻩﻩﻩ1、十七大的主题号召全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为此,十七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

ﻩﻩ2、小康社会,——从重要概念、战略目标到奋斗目标。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我国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

此后,“小康”、“小康生活”、“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等,迅速成了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概念。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确认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时,正式把实现小康作为第二步的战略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主要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

这些要求比十六大的提法更高,要求更严,但符合实际,能够实现,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ﻩﻩﻩ二、全面学习和准确理解党的十七大主要精神ﻩﻩﻩﻩﻩﻩﻩ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我们要按照报告的十二个部分整体内容,原原本本地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广泛宣传、全面贯彻。

ﻩﻩﻩﻩ(一)过去五年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ﻩﻩﻩﻩﻩ(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3)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ﻩ(4)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5)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6)社会建设全面展开。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8)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9)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10)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快以解决。

ﻩﻩﻩ(二)改革开放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ﻩﻩﻩ新时期最显著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ﻩ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ﻩﻩ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ﻩﻩﻩﻩﻩﻩ(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ﻩﻩﻩﻩﻩﻩﻩ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ﻩﻩ(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城镇人口比重明显增加。

ﻩﻩ(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ﻩﻩ(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ﻩﻩ(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ﻩﻩ(五)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ﻩ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