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MTP协议分析结课论文

SMTP协议分析结课论文

呼伦贝尔学院计算机系

题目: SMTP与POP3协议分析

学生姓名:李慧

学号: 201312104010

专业班级: 2013级网络工程本四

指导教师:曹晶秀

完成时间: 2015年12月

SMTP与POP3协议分析

Xx

(xx学院计算机系,xx市029000)

摘要:电子邮件作为互联网中交换信息广泛的通信工具之一,如今都已被广大用户接受。早期的电子邮

件只是从一个计算机终端向另外一个计算机终端传送文本信息,而现在的电子邮件不仅可以发送文本信息,还可以传送声音、图片、文档等多种信息。很多邮件客户端软件被用户利用起来,例如Outlook,Foxmail,但是大多用户不了解邮件传输的协议,本文通过介绍SMTP和POP3协议,使用户更加了解邮

件传输协议。

关键词:邮件传输协议;SMTP;POP3

中图分类号:TP3-0

引言

在生活中、工作中,电子邮件都是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工具,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称E-mail,标志:@,也被大家昵称为“伊妹儿”),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通过网络的电子邮件系统,用户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电话费和网费即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你指定的目的地),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网络用户联系,这些电子邮件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各种方式。同时,用户可以得到大量免费的新闻、专题邮件,并实现轻松的信息搜索。

1 SMTP协议

1.1 SMTP协议基本介绍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族,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通过SMTP协议所指定的服务器,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务器上了,整个过程只要几分钟。SMTP服务器则是遵循SMTP协议的发送邮件服务器,用来发送或中转发出的电子邮件。

1.2 SMTP协议工作过程

1.SMTP是工作在两种情况下:一是电子邮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二是从某一个服务器传输到

另一个服务器。

2.SMTP是个请求/响应协议,命令和响应都是基于ASCII文本,并以符结束。响应包

括一个表示返回状态的三位数字代码

3.SMTP在TCP协议25号端口监听连接请求

4.连接和发送过程:

a.建立TCP连接

b.客户端发送HELO命令以标识发件人自己的身份,然后客户端发送MAIL命令服务器端正希望以

ok作为响应,表明准备接收

c.客户端发送RCPT命令,以标识该电子邮件的计划接收人,可以有多个RCPT行服务器端则表示

是否愿意为收件人接受邮件

d.协商结束,发送邮件,用命令data发送

e.以.表示结束输入内容一起发送出去

f.结束此次发送,用QUIT命令退出。

5.另外两个命令:

VRFY---用于验证给定的用户邮箱是否存在,以及接收关于该用户的详细信息。

EXPN---用于扩充邮件列表。

1.3 SMTP应答码

图1-1 SMTP应答码列表

1.4 SMTP基本命令

表1-1 SMTP基本命令表

1.5 SMTP协议实验步骤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命令“EHLO”,并加上本机的主机名(PC-2015112911 17),服务器响应并回复(250表示服务器可用)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登录命令“AUTH LOGIN”,服务器回复表示接受(“334”表示接受)

客户端输入经过base64位编码后的用户名

服务器提示输入base64位编码后的密码

客户端输入经过base64位编码后的密码

客户端分别先后向服务器发送“MAIL FROM”和“RCPT TO”命令,后面分别加上发件人的邮箱地址和收件人的邮箱地址,服务器分别回应“250 Mail OK”表示成功接受

接下来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命令“DATA”,表示将要向服务器发送邮件正文,服务器回应“354 End data with .”表示同意接收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邮件,大小为426 bytes

服务器接收成功

邮件已成功发送到服务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命令“QUIT”,释放服务器连接,服务器返回“221”表示同意

双方释放TCP连接,通信过程结束。

2.POP3协议

2.1 POP3协议的概念

POP3,全名为“Post Office Protocol - Version 3”,即“邮局协议版本3”。POP适用于C/S结构的脱机模型的电子邮件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员,由RFC1939 定义。本协议主要用于支持使用客户端远程管理在服务器上的电子邮件。提供了SSL加密的POP3协议被称为POP3S。

POP 协议支持“离线”邮件处理。其具体过程是:邮件发送到服务器上,电子邮件客户端调用邮件客户机程序以连接服务器,并下载所有未阅读的电子邮件。这种离线访问模式是一种存储转发服务,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端送到个人终端机器上,一般是PC机或 MAC。一旦邮件发送到 PC 机或MAC上,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将会被删除。但目前的POP3邮件服务器大都可以“只下载邮件,服务器端并不删除”,也就是改进的POP3协议。

2.2 POP3协议通信过程

用户从邮件服务器上接收邮件的典型通信过程如下:

1)用户运行用户代理(如Foxmail, Outlook Express)。

2)用户代理(以下简称客户端)与邮件服务器(以下简称服务器端)的110端口建立TCP连接。

3)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出各种命令,来请求各种服务(如查询邮箱信息,下载某封邮件等)。

4)服务端解析用户的命令,做出相应动作并返回给客户端一个响应。

5) 3)和4)交替进行,直到接收完所有邮件转到步骤6),或两者的连接被意外中断而直接退出。

6)用户代理解析从服务器端获得的邮件,以适当地形式(如可读)的形式呈现给用户。

其中2)、3)和4)用POP3协议通信。

2.3命令和响应格式

POP3的命令不多,它的一般形式是:COMMAND [Parameter] 。其中COMMAND是ASCII 形式的命令名,Parameter是相应的命令参数,是回车换行符(0DH, 0AH)。

服务器响应是由一个单独的命令行组成,或多个命令行组成,响应第一行“+OK”或“-ERR”

开头,然后再加上一些ASCII文本。“+OK”和“-ERR”分别指出相应的操作状态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2.4 POP3协议的三个状态

POP3协议中有三种状态,认正状态,处理状态,和更新状态。命令的执行可以改变协议的状态,而对于具体的某命令,它只能在具体的某状态下使用。

客户机与服务器刚与服务器建立连接时,它的状态为认证状态;一旦客户机提供了自己身份并被成功地确认,即由认可状态转入处理状态;在完成相应的操作后客户机发出QUIT命令,则进入更新状态,更新之后又重返认可状态;当然在认可状态下执行QUIT命令,可释放连接。状态间的转移如图2-1所示。

---建立连接---|认可|--认证成功--|处理|--执行QUIT--|更新|

__________ QUIT结束 ______________

图2-1 POP3的状态转移图

2.4.1认证状态

一开始TCP连接由POP3客户打开,POP3服务器发送一个单行的确认。这个消息可以是由结束的任何字符。例如:S:+OK POP3 server ready

注意:这个消息是一个POP3应答。POP3服务器应该给出一个"确定"响应作为确认。

此时,POP3会话就进入了"认证"状态。此时,客户必须向服务器证明它的身份。

用USER和PASS命令进行确认过程,客户必须首先发送USER命令,如果POP3服务器以"确认"状态码响应,客户就可以发送PASS命令以完成确认,或者发送QUIT命令终止POP3会话。如果POP3服务器返回"失败"状态码,客户可以再发送确认命令,或者发送QUIT命令。

当客户发送了PASS命令后,服务器根据USER和PASS命令的附加信息决定是否允许访问相应的存储邮件。

一旦服务器通过这些数据决定允许客户访问储存邮件,服务器会在邮件上加上排它锁,以防止在进入"更新"状态前对邮件的改变。如果成功获得了排它锁,服务器返回一个"确认"状态码。会话进入"操作状态",同时没有任何邮件被标记为删除。如果邮件因为某种原因不能打开(例如,排它锁不能获得,客户不能访问相应的邮件或者邮件不能进行语法分析),服务器将返回"失败"状态码。在返回"失败"状态码后,服务器会关闭连接。如果服务器没有关闭连接,客户可以重新发送确认命令,重新开始,或者发送QUIT 命令。在服务器打开邮件后,它为每个消息指定一个消息号,并以八进制表示每个消息的长度。第一个消息被指定为1,第二个消息被指定为2,以此类推,第N个消息被指定为N。在POP3命令和响应中,所以的消息号和长度以十进制表示。

2.4.2操作状态

一旦客户向服务器成功地确认了自己的身份,服务器将锁住并打开相应的邮件,这时POP3会话进入"

操作"状态。现在客户可以重复下面的POP3命令,对于每个命令服务器都会返回应答。最后,客户发送QUIT 命令,会话进入"更新"状态。

2.4.3更新状态

当客户在"操作"状态下发送QUIT命令后,会话进入"更新"状态。(注意:如果客户在"确认"状态下发送QUIT后,会话并不进入"更新"状态。)如果会话因为QUIT命令以外的原因中断,会话并不进入"更新"状态,也不从服务器中删除任何信件。

2.5 用telnet登录163邮箱

命令和响应的格式是语法,各命令和响应的意思则是语义,各命令和各响应在时间上的关系则是同步。我们还是通过以个简单的POP3通信过程来说明协议的这三个要素。

C:telnet http://biz.doczj.com/doc/cb18289768.html, 110 /* 以telnet方式连接126邮件服务器*/

S:+OK Welcome to coremail Mail Pop3 Server (163coms[3adb99eb4207ae5256632eecb8f8b4855]) /* +OK,代表命令成功,其后的信息则随服务器的不同而不同*/

C:USER bripengandre /* 采用明文认证*/

S:+OK core mail

C:PASS Pop3world /* 发送邮箱密码*/

S:+OK 654 message(s) [30930370 byte(s)] /* 认证成功,转入处理状态*/

C:LIST 1 /* 显示第一封邮件的信息*/

S:+OK 1 5184 ./* 第一封邮件的大小为5184 字节*/

C:UIDL 1 /* 返回第一封邮件的唯一标识符*/

S:+OK 1 1tbisBsHaEX9byI9EQAAsd /* 数字1 后的长字符串就是第一封邮件的唯一标志符*/

C:RETR 1 /* 下载第一封邮件*/

S:+OK 5184 octets /* 第一封邮件的大小为5184字节*/

S:Receive…/* 第一封邮件的具体内容*/

S:…

C:QUIT /* 转入更新状态,接着再转入认证状态*/

S:+OK

C: QUIT /* 退出连接*/

S:+OK core mail /* 成功地退出了连接*/

对于上述的过程,补充如下几点内容:

1)“C:”开头的行(不包括"C:")是客户端的输入,而以“S:”开头的行(不包括"S:")则是服务器的输出。

2)上述的命令并不一定会一次性成功,服务器会返回错误响应(以“-ERR”开头),客户端应该按照协议规定的时序,来输入后续的命令(或重复执行失败的命令,或重置会话,或退出会话等等)。

2.5常用命令

表2-1 POP3的常用命令

2.6 pop3实验过程

主机向POP3服务器发送的命令采用命令行形式,用ASCII码表示。服务器响应是由一个单独的命令行组成或多个命令行组成,响应第一行以ASCII文本+OK或-ERR(OK指成功,-ERR指失败)指出相应的操作状态是成功还是失败。

因为POP3协议默认的传输协议是TCP协议,因此连接服务器要先进行三次握手:

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SYN=1;

服务器向客户回应一个ACK包,SYN=1;ACK=1;

客户向服务器发送ACK,三次握手结束。

主机需要提供账号和密码,并等待服务器确认:

认证成功后,开始进入处理阶段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STAT

服务器向主机发回邮箱的统计资料,包括邮件总数和总字节数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命令码QUIT,终止会话。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命令码LIST,服务器返回邮件数量和每个邮件的大小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命令码UIDL,服务器返回每个邮件的唯一标识符。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TOP,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RETR,

3.意外收获

3.1排它锁

排它锁又称为写锁 (eXclusive lock,简记为X锁),若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它任何事务都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它防止任何其它事务获取资源上的锁,直到在事务的末尾将资源上的原始锁释放为止。在更新操作(INSERT、UPDATE 或DELETE)过程中始终应用排它锁。

结束语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SMTP协议和POP3协议。SMTP协议是基于TCP的协议,用于在网络上发送电子邮件。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的通信过程,每次向服务不同的命令,得到服务器的回应可知是否成功,直到把邮件发送到服务器上。而后服务器由一条已经建立好的传输通道把邮件送到收件人所用的服务器上,收

件人再根据POP协议从服务器上接收邮件,从而完成邮件的发送和接受过程。

和POP3协议不同的是,SMTP协议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用户名和密码时不是明文发送的,需要经过64位编码后再发送,所以通过抓包是看不到的。而且文本内容也是加密的。

致谢

这次的论文能够顺利完成,非常感谢xx老师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滁州,马金虎,朱利勇.编写基于SMTP网络应用程序.电脑爱好者,2003,5:92-94.

[2]滁州,马金虎,朱利勇.编写基于POP3网络应用程序.电脑爱好者,2003,6:92-94.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参考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参考 一、大数据给计算机教学带来的变化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变化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分析的成熟,大数据技术及应用必然会成为各高校重要课程。现在,美国的学校已经开设相关课程,比如,大数据分析统计基础、大数据分布式计算、大数据挖掘与机 器学习等。国内一些高校也正在尝试开设大数据课程,帮助学生了 解大数据,学习大数据分析。下一步,大数据基础、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处理的核心技术等等,必将成为计算机专业的必学内容,也 会成为高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另外,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 评软件将更多地使用在教学中,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而计算机 专业的教师也必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和分析方法。 (二)计算机教学思维的变化 (三)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变化 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模式是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教师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课前备课。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会让教师把更 多的精力放在课后分析上,形成“备课—教授—上机—测试—数据 分析—改进”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课后的数据分析将是整个教 学过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整 体学习行为评价,可以对学生上机测试情况进行细化分析,可以对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学习评估,分析学生的学习中偏好、难点 以及共同点等,从而得出学习过程中的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 教学质量。 (四)个性化教学的深入开展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建立覆盖学生学习全过程、全要素的信息库成为可能,学生大量的试卷、课堂表现留存,学生的学习经历及 成长轨迹,学生的家庭情况等等,都将被涵盖在大数据分析中。另

外,前述的计算机智能教学系统和教育测评软件,将详细记录学生 每次答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这些信息让教学分析变得更加容易,教师可以利用数据挖掘的关联分析和演变分析等功能,依靠学生的 某些学习特征,比如答题持续时间,具体回答步骤和内容(可以细化 到每次击键和每个笔划),答对的要素和答错的要素等等,在学生管 理数据库中挖掘有价值的数据,并分析学生的日常行为,研究各种 行为的内在联系,来据此形成针对学生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帮助 学生在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小结 大数据时代,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发掘学生的潜力,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依靠于理性分析。其实,教学活动传授的不应仅 是知识,更需要关照学生的灵魂。大数据让教学活动离学生心灵很近,让老师离自由发挥很近。未来,包括计算机教学在内的学校教 育将会有更少的课堂与更多的实验室,有更多的互动与更少的灌输,有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更灵活的学制。学校将不仅是课堂,更是舞台。 计算机大数据论文范文二:大数据驱动模式计算机基础论文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更多地沿用了传统计算机教育的方法,只注重讲授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领,未考虑学 生学习的效果。这导致学生只是记住一些概念和理论,能做基本的 操作,却很难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大学计算机 基础教育面临以下4个问题: 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而不同地区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单一的课堂教学已无法保证所有的学生学得会、学 得好,这给教学带来了问题。 (2)教学和实验的学时严重不足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减少课时,教师只能在课堂上和实验中加大讲授的知识量,加快教学进度。当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时,基 础较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教师足够的指导和练习时间,这给辅导答 疑带来了问题。

有限元论文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 作业名称:基于ANSYS的机械结构仿真学生姓名:陆宁 学号: 班级:机械电子工程103班 指导教师:谢占山老师 作业时间: 2013.05.28 二零一二----二零一三第二学习期

基于ANSYS的机械结构仿真 摘要:介绍了ANSYS优化设计模块,并针对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给出了具体设计步骤,利用实例分析介绍ANSYS在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证明了ANSYS优化设计模块在机械结构优化设计上的方便性和可行性,为从事机械优化设计人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机械结构;ANSYS;优化设计;悬臂梁 前言:有现场合,比如,在研究桥梁的受迫振动时,由于激振载荷和和桥梁自重比较接近,所以桥梁自重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激振载荷是正弦载荷,桥梁自重是静载荷,此时桥梁同时受静载荷和正弦载荷的作用。当结构只作用于静载荷时,可以用静力学分析计算其应力、应变等;当结构只作用于正弦载荷时,可以对其进行谐响分析。但是当结构同时作用于静载荷和正弦载荷时,却无法单独用静力学分析或谐响应分析来求解问题,因静力学分析要求载荷恒定,谐响应分析施加的载荷都是正弦载荷。如果用瞬态分析,则载荷就不能是从负无穷时刻到正无穷时刻的周期函数,即施加载荷要对正弦载荷进行加窗处理,势必存在误差,此时就应用有限元法进行分析。

一、基于ANSYS参数化语言的机械结构优化设计概述 机械最优化设计是在现代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是根据最优化原理和方法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人机配合方式或/自动探索0方式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半自动或自动设计,以选出在现有工程条件下最佳设计方案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人机连接的传媒是靠一些编程语言来实现,例如C、C十十、VC、FOR-TRAM 等等,这些语言要求用户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对于普通用户实现起来就显得很困难。 ANSYS软件是容结构、热、流体、电磁、声学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其内嵌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用建立智能分析的手段为用户提供了自动完成循环的功能,即程序的输入可设定为根据指定的函数、变量以及选出的分析标准作决定.这样的功能扩展完全满足优化设计的要求,而且其强大的前处理建模、可视化界面也是其他优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更重要的是ANSYSAPDL编程语句简单,更具人性化即使是普通用户也能够掌握。 目前,关于利用ANSYS进行机械优化设计的文献鲜有报道[C17,本文具体剖析了ANSYS优化设计模块,并运用ANSYS12.0的参数化语言求解机械工程设计中的优化问题,给出了在机械优化设计方面的实现方法和具体实例,旨在为从事机械优化设计的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泛函分析课程论文

泛函分析课程论文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09数本2班 黄丽萍 2009224725 大四新学年开始了,我们也开始学习了一门综合性及专业性强的课程——泛函分析。首先,理解下“泛函分析”这个概念。 泛函分析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其中泛函是函数概念的推广,对比函数是数与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发现泛函是函数和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学习泛函分析前,我们先确定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三大空间和三大定理”。所以在接下来的两章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将先学习“两大空间”——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及其相关知识(第七章和第八章)。在学习中慢慢体味泛函分析的综合性及专业性。 第七章的标题已经明确给出了学习任务——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 §1 度量空间 §1.1 定义:若X 是一个非空集合,:d X X R ?→是满足下面条件的实值函数,对于,x y X ?∈,有 (1)(,)0d x y =当且仅当x y =; (2)(,)(,)d x y d y x =; (3)(,)(,)(,)d x y d x z d y z ≤+, 则称d 为X 上的度量,称(,)X d 为度量空间。 【理解】度量空间就是:集合+距离;(满足非负性、对称性及三点不等式) 其实度量空间是在实变函数中接触的知识,但其在泛函分析学科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度量空间的进一步例子来感受。 §1.2 度量空间的进一步例子 例:1、离散的度量空间(,)X d ,设X 是一个非空集合,,x y X ?∈,当1,(,)0,=x y d x y x y ≠?=??当当。

2、序列空间S ,i =1i |-|1(,)21+|-|i i i i d x y ξηξη∞ =∑是度量空间 3、有界函数全体()B A ,(,)sup|(t)-(t)|t A d x y x y ∈=是度量空间 4、连续函数[a,b]C ,(,)max|(t)-(t)|a t b d x y x y ≤≤=是度量空间 5、空间2l ,122=1(,)[(-)]k k i d x y y x ∞=∑是度量空间 §1.3度量空间中的极限,稠密集,可分空间 §1.3.1极限:类似数学分析定义极限,如果 {}n x 是(,)X d 中点列,如果?x X ∈,使n l im (,)=0n d x x →∞,则称点列{}n x 是(,)X d 中的收敛点列,x 是点列{}n x 的极限。 同样的类似于n R ,度量空间中收敛点列的极限是唯一的。 §1.3.2稠密子集与可分空间:设X 是度量空间,E 和M 是X 中两个子集,令 M M M ?表示的闭包,如果E ,那么称集M 在集E 中稠密,当E=X 时,称M 为X 的一个稠密子集,如果X 有一个可数的稠密子集,则称X 是可分空间。 即:{},n n M E x E x M s t x x n ??∈??→→∞在中稠密对 §1.3.3 例子 1、 n 维欧氏空间n R 是可分空间; 2、 坐标为有理数的全体是n R 的可数稠密子集; 3、 l ∞是不可分空间。 §1.4 连续映射 §1.4.1定义:设 (,),(,),> 0,X (,) < (T ,T ) < ,o o o o X X d Y Y d T X Y x X d x x x d x x T x εδδε==∈ 是两个度量空间,是到中映射,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存在正数 使对 中一切满足 的 ,有 则称在连续。

数据分析论文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汇率是在商品交易和货币运动越出国界时产生的,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国际的又一表现。因为一国货币汇率受制于经济、政治、军事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且在不同时间,各因素产生作用的强度也会出现交替变化,所以很难准确地找出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会破坏经济的外部平衡,而且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另外,汇率的变化还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销售生产较大的影响。所以,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指导汇率政策的制定、预测汇率变化趋势、优化投资策略,以及研究与汇率有关的生活消费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人民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汇率的情况。 关键词:spss;汇率;影响因素;回归

目录 1问题分析 (1) 2数据来源 (1) 3数据定义 (2) 4数据输入 (2) 5变量的标准化处理 (2) 5.1描述性分析选入变量及参数设置 (2) 5.2描述性分析 (2) 5.3描述性分析结果输出 (2) 6.1描述性分析选入变量及参数设置 (3) 6.2线性回归分析 (4) 7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 (11)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4)

汇率影响因素分析 1问题分析 汇率是在商品交易和货币运动越出国界时产生的,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国际上的又一表现。因为一国货币汇率受制于经济、政治、军事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而且在不同时间,各种因素产生作用的强度也会出现交替变化,所以很准确地找出究竟哪些因素影响着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会破坏经济的外部平衡,而且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另外,汇率的变化还能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销售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对影响汇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指导汇率政策的制定、预测汇率变化趋势、优化投资策略,以及研究与汇率有关的生产消费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数据来源 所用数据参考自“人民币汇率研究”(陈瑨,CENET网刊,2005)、“汇率决定模型与中国汇率总分析”(孙煜,复旦大学<经济学人>,2004)和“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与走势分析”(徐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2),其中通货膨胀率、一年期名义利率、美元利率和汇率4个指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的部分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泛函分析学习心得

泛函分析学习心得 学习《实变函数论与泛函分析》这门课程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接触这门课程之前就已经听闻这门课程是所有数学专业课中最难学的一门,所以一开始是带着一种“害怕学不好”的心理来学.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是觉得很难学,知识点很难懂,刚开始上课时也听不懂,只顾着做笔记了.后来慢慢学下来,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研究、上课认真听课后发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上课也能听懂了.因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用心努力去学,所有课程都不会很难,关键是自己学习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 在学习《泛函分析》的前一个学期先学习了《实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这部分主要学习了集合及其运算、集合的势、n 维空间中的点集、外测度与可测集、Lebesgue 可测集的结构、可测函数、P L 空间等内容,这为这学期学习《泛函分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们在这个学期的期中之前学习的《泛函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距离空间、距离空间的完备性、内积空间、距离空间中的点集、不动点定理、有界线性算子及其范数等.下面我谈谈对第一章的距离空间中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学习: 第一章第一节学习了线性距离空间,课本首先给出了线性空间的定义及其相关内容,这与高等代数中线性空间是基本一样的,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接着是距离空间的学习,如果将n 维欧氏空间n R 中的距离“抽象”出来,仅采用性质,就可得到一般空间中的距离概念: 1.距离空间(或度量空间)的定义: 设X 为一集合,ρ是X X ?到n R 的映射,使得使得X z y x ∈?,,,均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0,≥y x ρ,且)(0,=y x ρ当且仅当y x =(非负性) (2))()(x y y x ,,ρρ=(对称性) (3))()()(z y y x z x ,,,ρρρ+≤(三角不等式), 则称X 为距离空间(或度量空间),记作)(ρ,X ,)(y x ,ρ为y x ,两点间的距离. 学习了距离空间定义后,我们可以验证:欧式空间n R ,离散度量空间,连

【最新】python数据分析课程报告论文(附代码数据)

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 一、样本集 本样本集来源于某高中某班78位同学的一次月考的语文成绩。因为每位同学的成绩都是独立的随机变量,遂可以保证得到的观测值也是独立且随机的 样本如下: grades=[131,131,127,123,126,129,116,114,115,116,123,122,118, 121,126,121,126,121,111,119,124,124,121,116,114,116, 116,118,112,109,114,116,116,118,112,109,114,110,114, 110,113,117,113,121,105,127,110,105,111,112,104,103, 130,102,118,101,112,109,107,94,107,106,105,101,85,95, 97,99,83,87,82,79,99,90,78,86,75,66]; 二、数据分析 1.中心位置(均值、中位数、众数) 数据的中心位置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数据特征。借由中心位置,我们可以知道数据的一个平均情况,如果要对新数据进行预测,那么平均情况是非常直观地选择。数据的中心位置可分为均值(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其中均值和中位数用于定量的数据,众数用于定性的数据。 均值:利用python编写求平均值的函数很容易得到本次样本的平均值 得到本次样本均值为109.9 中位数:113 众数:116 2.频数分析 2.1频数分布直方图 柱状图是以柱的高度来指代某种类型的频数,使用Matplotlib对成绩这一定性变量绘制柱状图的代码如下:

利用wireshark分析SMTP、POP3协议实验报告

. .. ... 利用wireshark分析SMTP、POP3协议实验报告

利用wireshark分析SMTP、POP3协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利用wireshark抓包,分析SMTP协议和POP3协议容。 二、实验环境 连接Internet的计算机,系统为windows8.1; Foxmail,软件版本为7.2; Wireshark,软件版本为1.10.7。 三、实验过程 1.登陆及接收过程(POP3协议) 1)操作过程 打开wireshark开始俘获。然后打开Foxmail,输入用户名,密码,POP 服务器,SMTP服务器,如下图:

然后点击创建,登陆成功如下图: 然后点击收取,结果如下图: 打开wireshark,停止俘获,并保存(结果“capture_for_emailLogin.pcapng”另附)。 2)结果分析

因为POP3协议默认的传输协议是TCP协议,因此连接服务器要先进行三次握手,如下图: 连接成功,主机向服务器发送明文用户名和密码,如下图: 认证成功,开始接收处理,主机先向服务器发送SATA命令,得到数量: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LIST命令,得到每封的大小: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UIDL命令,得到这四封的唯一标示符: 最后主机向服务器发送QUIT命令,回话结束: 2.邮寄发送过程(SMTP协议) 1)操作过程 打开wireshark,开始俘获。然后打开Foxmail,点击写,写一封,点发送,如下图:

然后打开wireshark,停止俘获,并保存(结果 “capture_for_emailSend.pcapng”另附)。 2)结果分析 因为SMTP协议是基于TCP协议的,所以要先进行三次握手: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EHLO加上主机名(val-pc),服务器响应并回复250,表示服务器可用: 主机向服务器发送发送用户登录命令“AHTU LOGIN”,服务器回复334,表示接受: 因为SMTP要求用户名和密码必须经过64位编码后发送,不接受明文。所以客户端分别向服务器发送编码后的用户名和密码,服务器分别回复334和235表示接受和通过: 客户端先后向服务器发送“MAIL FROM”和“RCPT TO”命令,后面分别接上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地址。服务器分别回复“250 MAIL OK”,表示接受成功: 接下来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命令“DATA”,表示将要向服务器发送正文,服务器回应“354 End data with .”表示同意接收:

大数据课程论文资料

论文 题目大数据下人均消费支出及影响因素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税系 专业财政学 指导教师袁新宇 2016年10月20日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

大数据下人均消费支出及影响因素 摘要:随着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也随之而来,从而可以让我们通过大数据来分析更多的市场前景和人们的需要,然后可以把事业做得更好,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将通过简述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模型分析,来说明大数据下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存在的关系,更好的说明我国影响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说明这些影响因素中能有多少是可以改进和努力然后更好地改进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增加我国的居民收入,增加国家的GDP。只有不断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才能刺激国内消费的增长。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增长一倍的目标。本文就如何运用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一些其它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出合理化方法。 关键词:居民收入水平;财政政策;人均消费支出;货币政策 一、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2014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文章将通过简述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模型分析,来说明大数据下我国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存在的关系,更好的说明我国影响居民人均消费的因素有哪些,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说明这些影响因素中能有多少是可以改进和努力然后更好地改进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二、正文 (一)研究的目的

本案例分析根据1995年~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在预测2010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提高。随着消费更新换代的节奏加快,消费日益多样化,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因此,政府在制定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时,考虑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鼓励消费,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从供给不足进入了供给相对过剩、需求约束为主的发展阶段,内需不足的问题凸显。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关键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居民消费率、形成合理居民消费率的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要求。面对当前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困境,如何深入考察我国居民消费行为、采取有效政策来振兴消费,将成为我们的研究主题。本文通过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研究方法,从影响城乡居民的消费因素入手,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以期获得解决问题和改善情况的新思路。 (二)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居民消费问题主要是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或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消费特征、影响因素和对策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我国经济学界形成了相对盛行的四种代表性观点:居民收入分配不公说、居民消费行为说、福利制度改革说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说。国内学者通过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和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根据理论假设运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将城乡居民消费问题分开进行研究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同时,建立城乡居民消费和诸多主要经济影响因素之间的经济计量模型,探讨经济影响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三)理论分析 1、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的因素分析 (1)政府支出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模型,政府支出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政府支出的收入效应来实现。政府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种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和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购买性支出主要是作用于生产环节,在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同时,通过间接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来减少对消费的约束,增加消费量。转移性支出作为一种资金单方面的、无偿的转移,主要是在分配环节发挥作用,通过直接增加接受者的收入水平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 影响:一是通过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和税式支出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直接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增强其消费能力。二是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来改变居民消费的支出预期,从而间接提高其消费意愿和边际消费倾向。

ANSYS实体建模有限元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作者:学号: 学院(系):理学院 专业:工程力学 题目:ANSYS实体建模有限元分析 指导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 年月日

练习题一 要求: 照图利用ANSYS软件建立实体模型和有限元离散模型,说明所用单元种类、单元总数和节点数。 操作步骤: 拟采用自底向上建模方式建模。 1.定义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 1)选择Utility Menu>File>Change Jobname命令,出现Change Jobname对话框,在[/FILNAM ] Enter new jobname文本框中输入工作文件名learning1,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2)选择Utility Menu>File>Change Title命令,出现Change Title对话框,在[/TITLE] Enter new title文本框中输入08dp,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2.定义单元类型 1)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命令,出现Element Types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出现 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对话框。在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列表框中选择 Structural Solid, Tet 10node 92,在Element type reference number文本框中输入1,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2)单击Element Types对话框上的Close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3.创建几何模型 1)选择Utility Menu>P1otCtrls>Style>Colors>Reverse Video命令,设置显示颜色。 2)选择Utility Menu>P1otCtrls>View Settings>Viewing Direction命令,出现Viewing Direction对话框,在XV,YV,ZV Coords of view point文本框中分别输入1, 1, 1,其余选项采用默认设置,单击OK按钮关闭该对话框。 3)建立支座底块 选择Main Menu>Preprocessor> Modeling>Create>volumes>Block>By Demensios 命令,出现Create Block by Demensios对话框,在X1,X2 X-coor dinates文本框

泛函分析论文

泛函分析作业 数学系08级5班 08020170 赵英杰

泛函分析主要内容 泛函分析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数学分科。是从变分问题,积分方程和理论物理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它综合运用函数论,几何学,现代数学的观点来研究无限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它可以看作无限维向量空间的解析几何及数学分析。主要内容有拓扑线性空间等。泛函分析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计算数学等分科中都有应用,也是研究具有无限个自由度的物理系统的数学工具。泛函分析是研究拓扑线性空间到拓扑线性空间之间满足各种拓扑和代数条件的映射的分支学科。 泛函分析是分析数学中最“年轻”的分支,它是古典分析观点的推广,它综合函数论、几何和代数的观点研究无穷维向量空间上的函数、算子、和极限理论。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到五十年代就已经成为一门理论完备、内容丰富的数学学科了。 一、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 1、度量空间 现代数学中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最接近于欧几里得空间的抽象空间。19世纪末叶,德国数学家G.康托尔创立了集合论,为各种抽象空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期,法国数学家M.-R.弗雷歇发现许多分析学的成果从更抽象的观点看来,都涉及函数间的距离关系,从而抽象出度量空间的概念。 度量空间中最符合我们对于现实直观理解的是三维欧氏空间。这个空

间中的欧几里德度量定义两点之间距离为连接这两点的直线的长度。 定义:设X为一个集合,一个映射d:X×X→R。若对于任何x,y,z属于X,有 (I)(正定性)d(x,y)≥0,且d(x,y)=0当且仅当 x = y; (II)(对称性)d(x,y)=d(y,x); (III)(三角不等式)d(x,z)≤d(x,y)+d(y,z) 则称d为集合X的一个度量(或距离)。称偶对(X,d)为一个度量空间,或者称X为一个对于度量d而言的度量空间。 2、赋范线性空间 泛函分析研究的主要是实数域或复数域上的完备赋范线性空间。这类空间被称为巴拿赫空间,巴拿赫空间中最重要的特例被称为希尔伯特空间。 (一)、希尔伯特空间 希尔伯特空间可以利用以下结论完全分类,即对于任意两个希尔伯特空间,若其基的基数相等,则它们必彼此同构。对于有限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连续线性算子即是线性代数中所研究的线性变换。对于无穷维希尔伯特空间而言,其上的任何态射均可以分解为可数维度(基的基数为50)上的态射,所以泛函分析主要研究可数维度上的希尔伯特空间及其态射。希尔伯特空间中的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是,是否对于每个希尔伯特空间上的算子,都存在一个真不变子空间。该问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答案是肯定的。 (二)、巴拿赫空间

Excel与数据处理-结课论文

毕业设计-文献翻译 姓名:樊世克 专业:金属12-1 学院:材料学院 指导老师:许磊

EXCEL与数据处理结课论文 1.摘要 Office Excel的功能非常强大,也非常好用,一般的文字排版、表格、计算、函数的应用等都用EXCEL来解决,它能够方便的制作出各种电子表格,使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用各种图表来表示数据直观明了;利用超级链接功能,用户可以快速打开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文件,与世界上任何位置的互联网用户共享工作薄文件。本文为学习完excel课程后的相关心得体会。 2.关键词 Excel 数据处理心得体会 3.背景 在知识大爆炸,数据日益庞大的当今时代;在会计电算化日益普及,企业日益发展;交易日益扩大和复杂的今天,传统的手工审计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审计的需要;会计电算化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为达到有效的内部控制而采取的组织结构和业务程序,必然对传统的审计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制定与新情况相适应的计算机审计准则以及计算机审计方法,以利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与此同时,计算机审计准则的制定和计算机审计工作的开展将会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借助计算机技术来解决会计电算化所出现的问题,已成为审计发展的方向。会计电算化给审计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要求,传统的手工审计已不能适应电算化的新情况和新要求。 因此,开展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Excel作为电算化审计的重要部分,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它能够方便的制作出各种电子表格,使用公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复杂的运算;用各种图表来表示数据直观明了;利用超级链接功能,用户可以快速打开局域网或Internet上的文件,与世界上任何位置的互联网用户共享工作薄文件 EXCEL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数据处理功能,基于EXCEL的财务分析数据库具有灵活、简便的特性,可以满足个性化、多层次、多维度的财务分析需求,从而弥补通用财务软件和管理信息系统财务分析功能薄弱的现状,提高财务分析的作用和效率。 的作用及优势 Excel是个人电脑普及以来用途最广泛的办公软件之一,也是Microsoft Windows平台下最成功的应用软件之一。说它是普通的软件可能已经不足以形容它的威力,事实上,在很多公司,Excel 已经完全成为了一种生产工具,在各个部门的核心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用户身处哪个行业、所在公司有没有实施信息系统,只要需要和数据打交道,Excel几乎是不二的选择。 Excel之所以有这样的普及性,是因为它被设计成为一个数据计算与分析的平台,集成了最优秀的数据计算与分析功能,用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创建电子表格,并在Excel的帮助

实验10 使用Wireshark分析SMTP和POP3协议

实验十使用Wireshark分析SMTP和POP3协议 一、实验目的 分析SMTP和POP3协议 二、实验环境 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安装有Wireshark、IE等软件。三、实验步骤 大多数电子邮件客户端允许用户撰写电子邮件并将其方到发件箱中,还能发送发件箱中的邮件,接收新邮件到收件箱。大多数用户都知道必须连接到因特网才能发送和接收邮件,但他们可能不知道网络通信的细节。 发送邮件的过程和接收邮件的过程截然不同,它们甚至使用不同的应用层协议。电子邮件客户端通常使用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SMTP)来发送邮件,并用邮局协议(Post Office Protocol, POP)接收邮件。客户端发送邮件时,通常连接一台独立的本地邮件服务器,并将所有外发的邮件发送到这个服务器而不管接收者的地址。本地邮件服务器将报文放在发送邮件队列中。此时,电子邮件客户端不再涉及邮件的传输,而由本地邮件服务器负责对每个接收者传送邮件。SMTP不仅用于电子邮件客户端和本地邮件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而且还用于本地邮件服务器和每一个接收者的邮件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一旦电子邮件报文到达接收者的邮件服务器,就随同该用户的其他接收邮件报文一起放在邮件队列中,用户可以通过类似的POP这样的协议来获取所有的接收邮件。 1、俘获发送邮件时SMTP分组 (1)启动IE,在IE工具栏中选择“邮件”-> “阅读邮件”,出现Outlook界面,在Outlook中选择“工具”->“选项”->“邮件设置”-> “电子邮件帐户...”,出现“电子邮件帐户”窗口,选择“添加新电子邮件帐户”,单击“下一步”,选择“POP3(P)”,单击“下一步”,将会出现如下界面:

有限元分析课程论文2011

《ANSYS10.0基础及工程应用》考查要求 一、课程考核方式 撰写课程结课论文。 二、论文撰写范围 在掌握有限元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基础上,运用《ANSYS10.0基础及工程应用》课程所学的建模,分网,加载,求解及后处理知识,针对某一你所熟悉的产品、设备或零件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 三、论文撰写要求 1.论文按科技论文的标准格式撰写,包括有题目、作者、单位(班级、学号、联系方式)、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4个)、正文及参考文献(包括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名、出版时间等),正文引用文献要标出,严禁抄袭。2.全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3.参考文献至少5篇。 4.统一以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论文纸。

有限元分析课程要求 要求:1)个人至少分析3种方案并独立完成(可选择一个模型三种不同方案或三个不同模型的有限元分析;题目可从上机指南,有限元分析大作业试题中选择或自行选择算例),并将计算 结果分析在论文中较详细分析说明(包括几何模型视图、单元模型视图、结果云图,矢量 分布图,列表,命令流等及结果分析说明。) 2)课程论文应包括以下部分:(正文5号字体) A、引言; B、问题描述及几何建模; C、有限元建模(单元选择、节点布置及规模、网格划分方案、载荷及边界条件 处理、求解控制) D、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位移分析、应力分析、正确性分析评判,如同一模型 则必须进行多方案计算比较,需讨论节点规模增减对精度的影响分析、单元 改变对精度的影响分析、不同网格划分方案、不同结构对结果的影响分析等) E、结论 F、参考文献 3)12月1日前必须完成,并递交课程论文报告(报告要求打印)。 4)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查成绩(占70%)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中包括出勤、作业、上机操作、学习主动性等。

泛函分析课程总结

泛函分析课程总结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09数本5班 符翠艳 2009224524 序号:26 一.知识总结 第七章 度量空间和赋范线性空间 1. 度量空间的定义:设X 是一个集合,若对于X 中任意两个元素,x y ,都有唯 一确定的实数(),d x y 与之相对应,而且满足 ()()()()()()()1,0,,0=;2,,;3,,,,d x y d x y x y d x y d y x d x y d x z d z y z ≥=?? ??=????≤+?? 、的充要条件是、、对任意都成立。 则称d 为X 上的一个度量函数,(d X ,)为度量空间,),(y x d 为y x ,两点间的度量。 2. 度量空间的例子 ①离散的度量空间(),X d 设X 是任意的非空集合,对X 中任意两点,x y X ∈,令 ()1,,0,x y d x y x y ≠?? =??=?? 当当 ②序列空间S 令S 表示实数列(或复数列)的全体,对S 中任意两点 ()()12n 12,,...,,...,,...,,...n x y ξξξηηη==及,令 ()11,21i i i i i i d x y ξηξη∞ =-=+-∑ ③有界函数空间B (A ) 设A 是一给定的集合,令B (A )表示A 上有界实值(或复值)函数全体,对B (A )中任意两点,x y ,定义 (),()()sup t A d x y x t y t ∈=- ④可测函数空间m(X) 设m(X)为X 上实值(或复值)的L 可测函数全体,m 为L 测度,若()m X ≤∞,对任意两个可测函数()()f t g t 及,令 ()()(),1()() X f t g t d f g dt f t g t -=+-?

《空间数据分析》课程论文

南京市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测绘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地信2012班)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全面渗透,银行业金融电子化改造来临了。许多银行网点的分布多以行政层级制来决定网点的建设,忽视市场规律的作用,对市场的分析不够,进而导致有些银行网点经营状况不佳。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科学的布局银行网点,无疑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南京市城区为研究区域,以南京市地理基础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核密度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银行网点布局特征研究。 结果表明:南京市各个城区的银行网点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鼓楼区最多,雨花台区最少,银行网点主要积聚在城市的中心区以及各城区的中心,同时具有商业繁华区聚集性;高校区聚集性;交通便利区指向性;相对于以鼓楼区、白下区、玄武区为中心的区域,外围城区银行网点聚集程度较低。随着空间尺度不同,银行集聚区形成机制差异较大,小尺度集聚区形成主要受到交通便利性的影响,比如典型的有浦口区和六合区。较大尺度银行集聚区则更加关注服务对象。通过分析可知城区面积、人口、GDP 总量、交通等是影响银行网点布局的重要区位因子。最后给出改善南京市城区银行网点分布的建议。 关键词:南京市;银行网点;布局;影响因素 1引言 1.1研究意义 在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展中心的南京,分析其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其影响因素,这对于了解南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格局,促进南京市金融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GIS空间分析视角,对银行网点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首先其能够指导金融业的发展规划,尤其是空间布局方面;其次随着南京市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能够为今后银行选址及分布提供指导。 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地理学展开了一些的研究。Hepworth(1981)探讨了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简单的发展历程;E.P.Davis(1988)则将企业选址理论运用到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研究中去[1]。 20世纪年代以来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商务区,学术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共识:集聚在市中心能使金融业更方便地获得外部效益和信息资源[2]。尽管城市空间格局不断重组,但对于一个城市的高端服务业(如金融、保险、证劵)的布局来说,集聚经济发挥的作用始终没有减弱,它们总倾向于布局在CBD[3]。学者们对影响金融业布局因素的研究较多,有学者强调集聚作用,有学者强调文化根植[4],还有学者认为信息的共享性和易获得性至关重要。大体可以分为4个因素:经济因素、空间因素、信息因素、人文因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银行业空间布局作为金融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逐渐受到学者重视,金融行业也被细分为银行业、基金业、保险业和证劵业等分支行业,每种行业都具备独特的功能和特定的布局形式。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的区位进行比较研究,通常会得到明显的差别。从单一类别来看,国外学者对银行业布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比较成熟,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行了大量案例研究。例如Yamori 究利用多元离散模型研究了日本跨国银行在其国际化过程中选址的考虑因素,研究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其海外银行的投资规模关系密切[5]。 可以看出,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多是国家或区域层面上的,更多的是关注跨国银行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通常是建立数学模型,借助软件进行求解。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金融及银行网点空间分布研究的主体是银行的从业人员,主要从金融网络及金融网点经营与管理的角度探讨。改革开放以来银行网点的研究首先集中在不同类银行的发展形势。各大银行的功能定位,一些学者则从研究方法入

人工智能论文机器学习与大数据

《人工智能》课程结课论文课题:机器学习与大数据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2015年11月13日

机器学习与大数据 摘要 大数据并不仅仅是指海量数据,而更多的是指这些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残缺的、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的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随着产业界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随着大数据“越来越大”的发展趋势,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感觉到的困难也愈加的多了。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几乎无处不在,即便我们没有专程调用它们,它们也经常出现在大数据应用之中,大数据环境下机器学习的创新和发展也倍加受到了关注。 关键词:大数据;机器学习;大数据时代 Machine learning and big data Abstract Big data is not only refers to the huge amounts of data, and to talk about these data are structured, broken, can't use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processing of the era of big data, with the industry to the explosion of data volumes, large data concept is more and more , as the data,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owing"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we feel is more time we thought about the machine learning is almost everywhere, even if we don't have to call them specially, they are also often appear in the big data applications, large data machine learning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lso has receive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