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网络的诞生和飞速发展,导致形形色色的信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
而促进了网络媒体的形成和发展。网络新闻是依靠网络上的综合性门
户网站和各类专业性网站所发布的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信息。目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以传播的经济性、时效性、便捷性、
交互性、全球性、有效性等优势锐不可当地对社会、政治、经济、生
活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发展优势
自网络媒体出现之日起,便紧跟着网络飞速发展的步伐迅速崛起。它
区别于那些传播文字信息的报刊、传播声音信息的广播、传播动画信
息的电视,它传播的主要是以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所反映出
来的综合信息。近几年来,网络传媒作为新兴大众传媒异军突起,并
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迅速扩张。网络媒体的发展无形中促进了新闻
事业和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就目前形势来说,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
相对传统的新闻媒体有很大的优势,也正是这些优势促使网络新闻媒
体的飞速发展。
传播信息的经济性、时效性、便捷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传
播是低成本的运行。传统的新闻播发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邮递员上
门投递或受众自己购买,这种方式主要以各种报纸杂志为代表;二是
通过专门的发送和接收装置获取新闻信息,而这种方式主要以广播、
电视为代表。况且传统媒体的制作环节相对来说比较繁琐,资金投入
也大,如报纸的制作就具有复杂的分色胶片和印刷的程序,广播、电
视的运作又需要专门的发送和接收装置。假如报纸想要扩版、电视台
想开设一个新的频道、广播站想要扩大功率等,都需要巨大的人力、
物力的有效投入。相比之下,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新闻媒体在扩大信息
量、增设新的传播功能方面所需要的资金要比传统媒体少得多。[1]
网络新闻媒体的建立和运作不需要太多的成本有效投入,而且在新闻
信息的搜集和发布方面投入的资金也相对较少。
在信息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十分迅捷,已经超越了时间、时空
的有效限制。各个时间、各个地区所发生的事情可以第一时间在网上
进行传播,网络信息涉及人类生存的各个方面。而且,网络无孔不入
的特性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真实度。这些是传统的新闻媒体
所无法做到的。
传统的新闻媒体的内容、形式的选择和传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网
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传送文字、图像和声音,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立
体传播效果。同时,网络上的新闻内容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进行储
存。在各种信息数据库中,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进行检索和
使用。而且,对于同一事件的报道和 评论也很容易进行对比,可以
了解它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让读者对一个事件能够进行全面而清晰
的剖析。
传播信息的交互性、全球性、有效性。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的一
大优势就是它具有即时交互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此时的传播者与受
众可以无限时、无限地、无障碍地进行双向沟通与交流。例如,随着
报刊电子版本的盛行,让读者在阅读网络电子刊物时就无须再去邮寄
订单、订费,读者只需打开计算机接通网络就可以直接浏览刊物内容。
此外,由于网络信息 全天候 的驻留性,读者对自己所需的信息内容
和时间都可以自主进行选择,而不必受广播、电视播放时间或报刊邮
发时间的限制,这都极大地方便了传者与受众间的联系,使信息的接
收者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
由于网络的快捷、方便,能有效地缩短距离,因此,大大拓宽了网络
新闻媒体所涉及信息的范围,使新闻具有全球性的特征。例如,中国
文化宣传片《文化中国》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便很好地证明了中国在进
行有意识地融入世界,力求将中国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世界,从而更好
地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并且,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
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可以有效地在网上传播。
网络新闻媒体在注重信息时效性的同时,也注重信息的有效性。网络
新闻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和传统新闻媒体的内容信息差别不大,但所传
播的速度以及全面性是传统新闻媒体所不能比的。况且,信息的有效
检索、有效储存、有效传播都是网络新闻媒体自身的优势。
网络媒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积极、广泛影响,促进
新闻传媒自身变革,以及推动新闻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网络媒
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忧虑。现实中的我们要正视这些困难和问
题,多思考,努力解决,理智和清醒地面对,以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
发展。
网络新闻信息可信度的丧失。我们在庆幸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给我
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网络上海量信息鱼龙混杂、泥沙
俱下的现象。各种信息的一哄而上,混淆了作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真实、准确是新闻的生命,因此,在发布网络新闻信息的时候,注重
信息的可信度,便成为网络新闻的首要要求。那种只追求轰动效应和
经济效益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同时,为了吸引受众而用各种充满噱头
的话语重伤他人,置正确的舆论导向于不顾的行为更为可耻。当今网
络新闻上存在着各种娱乐明星的 八卦 新闻,而最终事实证明是无中
生有的例子数不胜数。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受害人造成了名誉、心理上
的伤害。这些虚假新闻不仅会误导公众,混淆视听,损害读者的利益,
同时也败坏了网络新闻的名声。[2]
在目前的网络新闻媒体中,由传统媒体机构如报刊、电台、电视台等
开办的占主体地位。由于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业务运作体制和丰富的业
务经验,因此,其所发布的信息大部分是真实、可信的。而一些非媒
体机构和个人开办的网络媒体所发布的信息的可信度就有待认真核
实了。有的网站所提供的信息纯粹是道听途说,有的是捕风捉影,有
的是剽窃他人之作等一些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所发布的虚假恶搞信息。
比如2012年3月4日微博上发布的一条信息: 宋祖英遭人封喉?!
并且配有 真实 照片,表明此时的宋祖英正遭人 封喉 ,而后来有网
友澄清宋祖英只是用手抚摸一下自己有点酸麻的脖子。网络的开放性
使得上网者可以随意发布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这种 网络自由 直接导
致网络新闻媒体和信息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导致真实性和可信性的参
差不齐,从而也降低了网络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传统媒体一样,网
络传媒公信力是其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来源,是其不断增强竞争力
的首要手段,是其第一生命力。网络传媒除了要在资金、技术等实力
方面不断改进自己,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之外,更要学会树立良好的
公众形象,有效提升传媒公信力这样的软实力。[3]
激烈的版权之争。网络的一大特色是实现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不管
何时、何地、何种性质的信息都能够在互联网上被找到,都能被应用,
而且大多是免费的。这便带来了一个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网络信息
的知识产权需要保护吗?面对如此浩大的网络信息库,应如何有效保
护?
目前,因为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不规范转载行为而引起的法律纠纷日益
增多,但这种行为仍旧屡禁不止。特别是一些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业网
站,他们的新闻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直接转载而获得的。我们经常会
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因知识产权问题而出现法律纠纷的事件,其实,网
络上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更为严重,亟待有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
一些网站在既不付费,也不标明出处的情况下,直接转发其他网站的
新闻信息,或者把其他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直接粘贴过来署上自己的名
字,或者不经作者允许私自出版其著作等,所有这些行为已经对他人
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犯。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还不够完善,有其
现实的模糊性,不能有效地解决网络新闻信息的知识产权纠纷问题。
况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促使网络侵权行为变得容易和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