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TRIPS协议

论TRIPS协议

论TRIPS协议【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趋势。

TRIPS协议作为第一个将知识产权保护全面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国际协议,它的诞生为世界知识产权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保护机制。

本文介绍了TRIPS协议的产生,分析了TRIP协议的特点、内容,以及其优越性和缺陷性的体现,从而更全面的认识TRIPS协议对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影响。

【关键字】知识产权TRIPS协议国际保护利益平衡在社会发展、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带动下,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突出。

1994年4月,持续了八年之久的乌拉圭回合谈判终于冲破了GATT多边贸易体制只限于货物贸易的传统局面,首次把知识产权纳入了WTO体制的规范之中,且就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一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

一、TRIPS协议的产生TRIPS协议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英文缩写,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文件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于1994年4月15日摩洛哥签署。

TRIPS协议是独立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二十多个国际公约在内的保护范围最广、保护水平最高、拘束力最强的一部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Trips协议的产生取决于以下几个原因:1.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是Trips协议产生的经济动因2.乌拉圭回合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的不完善制约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的实现 3.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在促成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乌拉圭回合谈判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新体制的建立提供了契机。

Trips协议要求各成员国“未经其他成员同意,不可以对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予以保留”。

该议题提出时,指出TRIPS协议目标在于减少国际贸易的扭曲和阻碍并考虑给予知识产权充分有效保护的需要:保证和实施知识产权的措施和程序本身不对合法贸易构成障碍,本次谈判应澄清GATT的规定,并制定新的规定。

此外,还应确立处理假冒商品贸易的原则和规范,并不得损害世界知识产权和其它组织的有关互补性方案。

协议最终于1991年12月15日达成。

TRIPS协议中所包含的成员国,截至到目前为止一共有150个成员国:亚洲国家(和地区)34 个、欧洲国家36个、北美洲国家3 个、中南美洲国家31个、非洲国家41个、大洋洲国家5 个二、TRIPS协议的基本原则及意义:TRIPS协议包括如下几项基本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确保各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对其成员之国民提供的待遇,不得低于基本国国民。

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目的在于平等对待所有的外国人,这一原则尤其可用于某些外国人在在一国享有不同于或超出于当地人的特殊待遇时,其他外国人也想获得同样的待遇。

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实际是所有原则的基础,只有相关的法律和司法或行政裁决可以获得和知悉,其他国家的国民或企业才可能享受相应的优惠,菜油可能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才有可能发现不合理的要求,才有可能防止和解决争端。

其他原则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是促进技术的革新、技术的转让与技术的传播,以有利于社会及经济福利的方式去促进生产者与技术知识使用者互利,并促进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成员可在其国内法律和条例的制定或修订中,采取必要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与发展,以增加对其社会经济与技术发展至关紧要的领域中的公益;成员可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权利持有人滥用知识产权,防止借助国际技术转让中的不合理的限制贸易的行为。

TRIPS协议的产生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它既提高了知识产权的整体保护水平,也提供了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还有力地促进着知识产权国际化的进程。

同时它把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主要表现在:1.知识产权的整体保护水平得到提高。

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扩大了,根据TRIPS协议第二部分的规定,国际贸易领域内对知识产权提供保护的对象主要是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所涉及的标的,以及有形货物国际贸易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包括着作权及其相关权利、商标、地理标记、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未公开的信息,其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商业秘密在国际性条约中是首次涉及。

在保护期方面,延长了知识产权的最短保护期,规定专利的保护期不少于20年,包括计算机软件在内的着作权保护期为50年,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期不得少于10年。

同时在协议的第72条和保留条款中规定,未经其他成员同意,不能对本协议中的任何条款予以保留,这实际上是条禁止保留条款,反映出TRIPS协议保护的高标准。

协议还从注重知识产权人的权利出发,降低了知识产权获得保护的条件,严格对知识产权进行限制的适用条件等,都反映出TPIPS 协议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

2.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TRIPS协议规定了有关解决争端的规范和程序的谅解协议,这是WTO争端解决机制。

此机制分两步,第一步,协商,双方进行外交磋商,也可由总干事主持的斡旋、协调,尽可能运用外交手段解决问题,协商时间不超过60日。

否则,进入第二步,即司法解决程序,由工作小组进行调查,并提出审查报告,由“争端解决委员会”裁定,败方将会受到制裁,经济上遭受很大损失,从而对有关的缔约方产生较大的约束力。

将TRIPS争端解决纳入WTO争端解决机制,保证了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执法的公正性和国际监督的有效性,使得TRIPS协议国际保护的效力大大提高,这正是TRIPS协议的魅力所在。

3.促进了知识产权国际化的进程。

此前,虽有众多的国际条约以及统一的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但由于其效力有限,各个国家在知识产权的立法方面仍然各自为政,导致了各国保护知识产权程度不一、标准各异,这必然会大大妨碍世界范围的知识产权保护。

TRIPS协议由于与国际贸易连为一体,促使各国纷纷以有关的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规定为标准,建立或完善本国的知识产权制度,以达到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低要求。

所以,TRIPS协议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各国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标准、措施诸方面的统一,促进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4.可以限制超级大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为所欲为。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Trips协议也有些不足之处,虽然协议考虑到了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在一些条款中做出了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进行适当照顾的规定,但这些条款并没有多少具体解决发展中国家严重经济困难的方案。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这些条款无疑是过于抽象和难以具体落实的。

同时,应当指出的是,协议对发展中国家所作的优惠安排仍然是极其有限的。

主要体现在实施协议的过渡期安排上有限的优惠待遇,协议对如何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和提供技术援助只字未提。

从总体情况看,协议更多重视反映发达国家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协议本质上是更有利于发达国家利益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协议将使发展中国家为履行义务付出沉重的代价。

发达国家是主要的知识产权所有者,发展中国家则拥有较少可保护的知识产权。

在经济水平差距悬殊的情况下,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承担同样的保护义务,无疑大大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压力。

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本来就在技术产品、服务和投资中处于严重的劣势,我们认为,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是欠公平的。

也不利于弥合两类国家经济差距逐渐缩小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

三、TRIPS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1.对知识产权立法的影响TRIPS协议首先必然影响各缔约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

因为从各国法律框架和主要法律规定来看,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其法律制度的现代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距离,现在需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同一水平上保护知识产权,因此,其协议的要求必然会与各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产生冲突和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因此,有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完善是发展中国家为履行协议而必须进行的最基础的工作,也是TRIPS协议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影响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

事实上,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为了履行TRIPS协议,也在不同程度上完善了各自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TRIPS协议之所以能引起必要的法律变化,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几十年涌现出来的新技术以及其特殊要求。

而巴黎公约和伯尔尼公约并没有充分涵盖这些新技术领域所要求保护的内容。

TRIPS协议正好对这些技术提供了部分必要的最新知识产权保护。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因此也不得不对其法律进行修改。

但更谁确地说, 发达国家修改其知识产权法律的动力, 与其说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不如说是其自觉的行动。

因为TRIPS协议仅仅规定了一个最低标准。

它允许甚至鼓励其成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制定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知识产权提供更广泛的保护。

而从本质上来说,TRIPS协议是将工业发达国家现有的、饱经考验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推广到所有的发展中国家。

TRIPS协议中常常仅重申国际公约的一些现成的规定。

因此,将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修改完善的动因归结为其内在的需要而非外部的压力可能更为贴切。

具体到商标保护领域,是主要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和现实的需要,修改了各自的商标法。

如日本在1996年、1999年两度修改其商标法,强化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进一步增强了商标注册程序的透明度;英国也在1994年修改了本国的商标法,其目的是提高本国现有的知识产权(商标)保护水平。

而且从发达国家的法律实践看,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范围有向新的领域拓展的倾向。

如在国际互联网络领域,发达国家不断就如何妥善解决域名与商标间的冲突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英国、美国的法院还对域名与商标冲突案件做出了司法判决,针对他人恶意将商标所有权人拥有的商标注册为域名的行为,法院判定域名注册人的“抢注”行为为非法,尽管这些国家就有关域名与商标之争的司法判决采取了审慎的和个案的解释,但毕竟也是为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向新的传播领域和媒介扩展和为权益人提供更全面有效的保护机制,作了有益的尝试。

不可否认,相对以往的那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公约,TRIPS协议更加有针对性,而且其保护标准也比较高,同时,发达国家因为有多年的发展知识经济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经验,而且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发达国家明显处于优势,因此,有迹象表明,由于竞争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投资、贸易出口和技术转让,因为一国投资环境的好坏与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 如果投资者和技术提供者的知识产权在接受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诸如抢注、盗用他人知识产权及假冒行为猖獗等), 或者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保护水平不能令投资者满意, 都必然挫伤乃至影响其投资者和技术提供者进行投资和技术转让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