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樟树栽培技术

樟树栽培技术

樟树栽培技术樟树从只有一厘米高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可相当不容易,一般得几十年上百年的功夫,长于江西安福县的这棵樟树王有一千年多年的历史了。

生长这么慢的樟树,但在近些年引种栽培的却多了起来。

这可是有原由的,在民间樟树被称为风水树,很多家的小院内外都有那么几棵,也有许多城镇市郊用它来美化环境,据说这还能象征兴旺发达。

除了有美好的寓意外,这樟树长大了确实非常好看,树形美观,或挺拔或蜿蜒,观赏价值高,而且四季常青,是非常优良的绿化造林用树种。

有朋友可能会问,那樟树不是用来做家具的好木材吗,还能提炼樟脑球,没错,不过,它现在可是受国家保护的名贵树种,轻易还砍伐不得。

怎样把樟树进行合理的栽培并进行绿化和造林呢。

首先先看看这了不起的家伙到底长什么样?植物学特征樟树别名很多,它的称谓随地方不同而不同,华东地区一般称为香樟,华南地区较多的称其为大叶樟,而在四川,人们则叫它乌樟。

樟树是樟科樟属的常绿乔木,是非常好的风景树种之一。

树体高大雄伟,树高可达30米,一般粗20——40厘米,最粗的还可达2米以上。

樟树的根为直根系,树皮灰褐色,它的叶互生,卵状椭圆形。

花序腋生,花小,呈黄绿色。

果实为浆果,球形,熟时呈黑色,长不到一厘米。

它内部包有种壳的种子,其和果实区别不大,也呈黑色,樟树全身具有芳香气味,且树龄越高,香味越浓。

生长环境樟树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

喜光,阳光充足长势会更旺盛。

它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忌瘠薄和盐碱地上种植。

樟树在我国长江流域栽培非常广泛,以江西、浙江、福建等省份栽培为最多。

育苗技术采种樟树一般采用播种育苗。

樟树种子到每年十月份以后就会呈紫黑色变成熟,我们一般要选40年生以上、主干至少粗30厘米的长势旺盛无病害的樟树进行采种。

可这么高的树怎样才能把种子采下来呢,我们这就需要变通一下了,先别急着上树去采,等到第二年的一月份左右,这些种子好多就会自动掉落下来了。

我们只要在地面上拣拾饱满粒大、种皮完好无损的种子就可以了,将种子拣回以后要注意及时进行处理及贮藏。

种子处理种子拣回来了,该怎样处理呢,我们一般采用搓洗法,把种子放于簸箕等器具上进行撮洗,樟树种子外层有一层果肉,我们要将果肉洗去,剩下里面包有种壳的种子。

撮洗时间在3—5分钟左右即可。

之后我们要用湿沙进行贮藏保存。

取一些略湿的细沙至少5千克,将细沙堆放墙角等遮蔽处,细沙放于地面至少10厘米厚,并将上平面抹平。

然后,将搓洗过的种子洒放在沙堆表面,种子抹平整后,还要用细沙覆盖,厚度在1—2厘米之间。

然后用塑料布将这贮藏种子的沙堆遮盖好,以防被风吹或人畜破坏,同时利于保温保湿,促进种子更好的萌发。

种子贮藏期一般在2个月左右。

贮藏期间可适时淋水保湿。

育苗时期育苗时期一般在每年春季的3—4月份。

当然各地也要根据各地的生产经验而定。

樟树栽培最广泛的长江流域播种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

选地整地樟树虽然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对育苗地来说,土地贫瘠的地块可也不能对付,我们要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且排水良好的的微酸性砂壤土或粘质壤土做育苗地。

播种前一周左右深翻整地。

选种将贮藏的种子从沙里取出来,再用筛子过滤,并将石子等杂质挑除。

同时我们要选择健壮的种子,干弊、发生霉变的种子我们要弃之不用。

播种播种前育苗地最好是施复合肥做基肥,每亩用量在30—50千克之间。

然后我们做宽1—1.5米的高畦,畦高20—30厘米,畦沟用做排水沟,沟宽至少20厘米以上。

最好在雨前或雨后一两天之内播种。

我们首先要开宽10—15厘米、深10厘米左右的沟,沟的行距在30厘米左右,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种子间距4—6厘米,一般每亩播种量10—15千克左右。

播后覆土厚度10厘米。

播后管理播种后要配制灭扫利除草剂1400倍液。

搅拌均匀后倒入喷雾器中对播后地面进行喷施。

以防止育苗地滋生过多的杂草,之后,我们要准备蕨草等将育苗地面进行覆盖,要尽量将地面遮盖严实一些,厚度在20厘米以上,这样保温又保湿,就等着小苗子破土而出了。

苗期管理幼苗期管理播种后将近一个月的时候,这樟树的小幼苗便悄悄的从土里露出头来了,这时我们要将上面覆盖的蕨草掀开。

樟树出苗后生长缓慢,它要经2个多月的时间才长高到15厘米左右,我们把这一阶段的管理称为幼苗期的管理。

施肥浇水我们要保证畦土湿润,苗期每十天左右畦沟灌水一次。

出土一个月时喷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000倍液一次,促进茎叶及根系发展。

除草除草最好用手拔草,勿伤幼苗,每月进行一次除草工作。

同时在幼苗期一个月和两个月时我们要喷施盖星除草剂600倍液各一次,以防止育苗地滋生新的杂草萌芽。

病害防治做好这樟树小苗的预防工作,对防止日后叶斑病等病害的发生作用明显,我们可在幼苗期1个月时喷施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施预防一次。

大苗期管理幼苗期过后,樟树苗生长速度加快,开始长高长大,幼苗期以后我们称之为大苗期,大苗期一般为8个月到1年时间。

施肥浇水我们每月浇水1—2次。

夏季多浇,冬季不要浇水。

在大苗期两个月的时候,如果苗子长势不太好的话,我们可叶面喷施巨邦效果肥1000倍液一次。

中耕除草我们注意要在杂草旺盛的夏季适时除草两次,并结合松土,宜浅锄勿伤根。

病害防治樟树虽然抗病能力很强,但苗期一旦患病,到移栽后长势一般都很差。

苗期感染病菌会发生叶斑病和霜霉病,这两种病我们都可配制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植株喷施,一般喷施2—3次进行防治。

防治过程中务必要注意尽量喷洒完全。

除了这些菌类病害,樟树在每年六月份前后会患蚜虫、叶青虫等虫害,我们可喷施虱蚜尽800倍液,3天一次。

连喷3—4次防治。

栽植苗期经一年多的时间过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起苗栽植了,这时的苗一般高1.5米以上,栽植时间以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这一阶段为最佳。

选地整地樟树一般个头较大,在坡度较大的山坡栽植可不适宜,我们一般选排水良好的向阳谷地、山坡中部或下部较平整地块栽培,平地或河道两岸也可以。

栽植地要求土层深厚、肥沃、湿润,贫瘠、石砾多、盐碱重的地块切勿使用。

下面我们要说明一点,直接用于造林的,我们一般挖宽50厘米深40厘米的穴,挖穴行距按2×2.5米或3×3米之间的标准为好。

而培育小树用于日后移植绿化的,我们和造林用栽植的穴大小是一样的,但穴距要小一些,一般按1×1米到1.5×1.5米之间为宜。

选好地后,在栽植前一周之前我们就要整地并挖好栽植穴,以利风化。

起苗起苗时间宜在上午或傍晚。

我们将樟树苗连根刨出,要注意勿伤根。

起苗后,将苗木根部以上40—50厘米处的地方截断,我们还要将根部的须根剪短,一般不超过10厘米。

将修剪以后的栽植苗捆成小捆,及时运往栽植地栽植。

不能及时栽植的话,我们要选阴凉的黄土坑,倒入适量的水活成泥浆,将根部置于黄土泥浆中保存。

至多保存一周时间就要进行栽植。

栽植栽植前穴内施腐熟的厩肥2—3千克。

之后覆土,将穴填满土并进行高培土,高度20厘米左右,将苗插在土堆上,插进的深度在20—30厘米左右,用力踏实,最后浇足定根水。

栽植后管理栽植两个月到三个月以后,如发现未成活的要进行补植,补植方法和栽植时相同,同时,我们对这时的小树苗要特别注意保持水分的供给(JI )。

虽然这个时期一般雨水较多,不过如果遇到干旱的天气,这些小树苗也会吃不消的,我们就得及时进行人工浇水,并进行培土一次,培土高度在20厘米左右。

在这时候,如果我们喷湿敌百虫800倍液和多菌灵1000倍液各一次,对预防虫害及菌类疾病、促进小树苗更好的生长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幼树抚育管理幼树通常指栽植后七、八年内的小树,我们一般把3年内的小树称为幼树前期管理,而3年后的幼树期称为幼树后期管理。

无论是用于绿化培育,还是园林栽植或造林等用途,其幼树阶段的抚育管护都是大体相当的,我们先看看幼树前期的管理。

幼树前期管理中耕锄草培土每年在夏季适时锄草两次。

锄草要结合中耕,中耕除草后并进行培土,培土高度20厘米。

浇水栽植当年,在雨水较少的月份至少要每个月人工浇水一次,第二年以后每两个月浇一次即可。

施肥如果幼树长势不太好的话,每年可在5月份,株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1500倍液一次。

修枝修枝主要是将树干中下部的侧枝剪断,这一时期,小树一米以下的侧枝都不予保留。

以促进主干生长。

同时对小树冠内的过密枝、过长的枝条也要适当清理或剪短,我们一般在幼树前期的第二年和第三年的4、5月份进行一次。

病虫害防治这一阶段我们主要以预防为主,在每年4—5月份,对小树叶面喷施18%氧化乐果500倍液1—2次,以防止蚜虫等常见虫害的侵袭。

在每年6月份前后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一次,以预防叶斑病等菌类疾病的发生。

幼树后期管理幼树生长到后期阶段,管理就比较粗放了,不过每年也要在夏季适时抚育一次,我们就简单说明一下,我们要保证幼林的通风良好,所以对林地进行清理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要将林间的杂草和藤蔓等进行清除,并结合松土和培土,松土10厘米左右即可,靠近树根处不必松土,同时进行培土,培土高度在30厘米左右。

幼树后期阶段也是要进行修枝的,主要是将树干中下部的侧枝剪断,一般主干2米以下的侧枝都不宜保留。

在这一阶段,疾病防治也是一重点环节。

这时樟树的病害主要有褐斑病。

叶片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至整个叶子,并出现一层白粉。

我们防治可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施,每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

绿化移植幼树在后期抚育期间,如果是用来培育绿化的,我们都可适时进行起树和绿化栽植。

这小樟树随年份、生长速度的不同而其主干粗径在5—15厘米之间,我们可按绿化需要选择不同时期的进行移栽,一般幼树五年至六年生的进行移植较多。

这樟树虽小,可将其移植到别处栽植也就算是大家伙了,怎样合理的进行起运呢。

起运我们要准备好草绳和铁铲等用具,选择主干较直,生长情况良好的树进行起挖,首先将树周围的杂物清除,在距树根30—50厘米处起挖,深度一般要40厘米以上,同时挖到的侧根我们将其砍断就可以了。

我们要朝下斜挖,最后使这树蔸呈锥形,之后,我们要用草绳将树蔸绑扎,方法是:先牵出至少两米长的草绳将树蔸的最上部绕上5圈左右。

缠绕绑紧之后,将绳头的一端压紧到已绑好的绳内使之牢固。

这时我们还不能将树抬出来,这树蔸最下部还藏着一个最粗的根,那便是深扎到地下的主根,我们要用铁铲将其铲断,这时的树便很容易的倒下了。

接下来,要用草绳将树蔸朝上下的方向缠绕紧绑。

我们这样用草绳将树蔸进行捆绑,是为了根蔸保土,根蔸无土的话栽植通常就不会成活了。

将树蔸绑好以后,我们还要沿树干朝上绑1—2米的距离。

以利于栽植后更好的保温,促进树体体液流动,提高成活率。

用草绳将小树捆绑完成以后,若是直接就将树运往栽植地还是很困难的,我们还要将树冠截掉。

一般,我们选从树根起两米半左右的树干位置进行截干,用锯将树干平锯开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