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2010-2011学年第1学期 ) 论文成绩:
缩小贫富差距 防止两极分化
学生姓名:周剑波 所在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年级专业:2008级应用化学 学 号:00810033 指导教师:何奥龙 完成日期: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 ~ 1 ~
缩小贫富差距 防止两极分化 【摘 要】和谐社会是中国新时期发展的一个主题,它的提出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目前巨大的贫富差距,由于早期中国非均衡发展政策与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中国的初次分配产生严重不均,进而成为贫富差距扩大的引致因素,这对中国高速健康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挑战。本文立足于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现状,结合历史因素,分析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并试着寻找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贫富差距;现状;原因;对策
中国在近些年来高速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瞩目,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是仅有的几个未受实质性影响的国家,但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等。而贫富差距也在这场危机中彰显。巨大的贫富差距现实成为社会上出观‚仇富族‛,社会矛盾升级的重要原因。如何解决目前的贫富差距拉大的趋势,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不是计划体制式的社会主义,也不完全是自由化式的市场经济体制式的社会主义。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有中国特色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建立市场经济体系,这是由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的。这一历史时期出现了两极分化,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体制产生的必然结果,是市场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正视它和面对它。产生两极分化和贫富不均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产生的必然结果,二是我国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三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这三个原因,是产生两极分化、贫富 ~ 2 ~
本原因,这是目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建立市场体系和体制这一过程和过渡期内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问题。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我国不同层次居民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高低收入户实际生活水平差距在扩大。国家统计局把城市居民按人均可支配收入由高到低排队并进行五等份分组,2003年,占总体20%的最高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72元,比上年增加2012元,增长13.0%;占总体20%的最低收入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95元,比上年增加263元,增长8.7%。最高组与最低组的收入之比由2002年的5.1:1扩大到5.3:1,最高组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最低组。1 ‚中国的北京、上海与广州等大城市的繁荣表象背后,有着高达8亿的贫苦农民;他们如果不能靠农耕勉强糊口,就会沦为都市便宜劳动力的来源。……中国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现在已经紧追在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之后;许多中国观察家担心,中国迟早沦为第二个巴西。许多拉丁美洲国家都有这种情形,而且既得利益者为维持特权,仅考虑如何保障自己而不是促进经济的广泛成长。‛2 其实,世界上贫富差距现象非常普遍,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之所以在中国显得特别严重和巨大,只是中国的人口太多,过去的人民也太贫穷了。但是,贫富差距问题早已在中国存在,但为什么就解决不了呢?
1《贫富差距谁之过》搜狐财经 http://business.sohu.com/s2005/pinfuchaju.shtml
2杰夫•代尔(英国):《贫富差距扩大,大陆成下一个拉丁美洲》《金融时报》2004年8月17
日 ~ 3 ~
济增长’模式的真正风险。如今,中国部分地区超出了暴发户式的傲慢,明显让人有一种拉美的感觉。……,政府从医疗和教育领域的退出。毛泽东时代的医疗体制远非完美,但如今,多数中国人没有医疗保险。在农村地区,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医药费而倾家荡产的家庭。由于父母支付不起学费,每年有100万学生辍学。过去10年,巴西政府的医疗和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是中国的两倍。由于中国通常被贴上成功的标签,而拉美则被视为失败的典型,因此,这一事实值得关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978~1986年为0.16~0.19处于绝对平均期间,1987~1997年上升到0.2~0.29,2000年约为0.35~0.48,己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0.3~0.4之间的中等贫富差距程度,到200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升至0.496,3很明显,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中国的社会中贫富差距已经构成社会实现公平与共同富裕的一个严重威胁。4 而对于中国的贫富差距的原因及对策,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边是笔者的一些见解: 不对称的收入是迟早会到来。而不是邓小平同志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认为这是国家的决策之一。这是很重要的错误。邓小平同志只是想告诉我们,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有的经济是达不到的
3康纪田:《规制流量收入是阻止贫富差距扩大的关卡》 2010年6月第43卷第3期 中图分
类号: D923.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579(2010) 03- 0027- 09 4张丹:《中国贫富差距探析》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杰夫•代尔(英国)《中国以拉美为鉴》《金融时报》2008年3月5日 ~ 4 ~
其实两极分化,贫富差距是资本世界所特有的。贫富差距现象的产生根源于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劳动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人民要依靠为资本家或国家打工的形式来取得收入,社会经济也要依靠资本家或国家的投资才能实现发展。而资本家雇佣工人建立社会生产的前提、目标是自己获利。因此,普通人们能否为资本家工作,怎样工作,拿多少工资,获得多少收入,都要由国家或资本家根据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决定。像很多西方国家只不过是通过提高福利,提高员工待遇来缩小雇员和雇主的差别。虽然如此隐藏了剥削,用所谓的民主和人权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但是员工和雇主的收入待遇方面还是存在的天壤之别。这样,资本家和高官们收入肯定会扶摇直上,而绝大多数的雇佣工人却只能获得较少的工资收入,不得不长期处于贫穷状态。这,必然导致严重的贫富差距! 而且,贫穷是人民愿意被雇用的前提。因此,为了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不得不确保人民的贫穷。一旦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一定的增长,人们的工资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资本主义社会就需要一种经济危机或通货膨胀的方式,变相降低人民的工资收入,从而提高资本利润率,实现资本主义经济的继续增长。 如果一个国家始终有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存在,其经济动力发展不足,起伏动荡势出必然,最终会波及每个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再雄辩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收入差距过大,财富过 ~ 5 ~
像很多西方国家只不过是通过提高福利,提高员工待遇来缩小雇员和雇主的差别。虽然如此隐藏了剥削,用所谓的民主和人权蒙蔽了人们的双眼。 但是员工和雇主的收入待遇方面还是存在的天壤之别。很经典的例子。在1960年前后,两国的许多经济指数相差不多,包括人口、人均GDP、城市化、小学和初中在校人数。起点相同,半个世纪后韩国经济翻了三番,成为当时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而菲律宾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动荡不安。主要原因就是韩国的收入和土地分配比菲律宾平均的多,而且两国的基尼系数相差就有0.2。还有经济学家认为,拉丁美洲经济发展缓慢,就是因为财富过度集中的缘故。如果把通过权钱交易得到的钱成为‚劣币‛,把通过劳动获得的收入成为‚良币‛,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的逻辑结果:若劣币与良币等值,且现存的体制不能使持劣币的人受到惩罚,人们就会去效仿那些通过权钱交易得到钱的人,社会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另外,贫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条件会让他们失去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率。社会的不公正与不平等还使人们逐渐失去国家凝聚力。大量人口资源闲臵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威胁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国家给无职无业的城市居民和国营企业下岗人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也在逐步增加。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解决困难群体问题的政策与措施,制定了更加详细的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的措施和办法,对推动全社会的再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 6 ~
是一个客观事实。在可预见的时间里,困难群体生活状况的较大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化解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的不公平现象的潜在的和现实的危机,涉及到社会动员的方方面面:增加就业机会,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建立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抵制分配不公、建立互助机制、抑制势利倾向、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国家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完善个人所得税法,保护合法收人,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有效制止非法收入,倾听民众呼声,弘扬人道主义理想等等,都是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从而实现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但同时,这条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只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阻力,不断消除我们思维方式上的种种误区。克服不公平现象,逐渐地有序地实现社会公平,正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实现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