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渝新欧_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对策研究_彭静

_渝新欧_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对策研究_彭静

铁道运输与经济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第38卷 第9期30现代化物流

摘 要:剖析影响“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基

于 SWOT 方法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战略模型。通过建立 SWOT 坐标系,确定战略类型和战略强度分布情况,提出“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战略属于机会型,应采用开拓型发展战略,并提出开拓零散货运及针对普通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物流业务、从互联互通角度发挥铁空联运核心优势、开通渝新欧公共班列、建立多式联运信息化平台、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等发展对策。关键词:“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对策;SWOT 定量分析

Abstract: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Xinjiang-Europe International Railway Through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then builds the SWOT 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to determine the type and focus of the strategies should be adopted in the four quadrants of SWOT, and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pioneering strategy should be adopted so as to grasp this great opportunity.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i.e. exploring the LCL traffic market and providing e-commerce logistic service for common consumers; developing the rail-air combined transportation service to expand the core advantages of the corridor through intermodal; building scheduled common trains services of Chongqing-Xinjiang-Europe International Railway Through Transportation; establishing the intermodal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connect all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and strengthen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tc.Key Words: Chongqing-Xinjiang-Europe; International Railway Through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Strategies; SWOT Quantitative Analysis

文章编号:1003-1421(2016)09-0030-05 中图分类号:F530.85 文献标识码:BDOI: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6.09.06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 大通道发展对策研究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International Railway Through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of Chongqing-Xinjiang-Europe

彭 静1,张 辰2PENG Jing1, ZHANG Chen2

(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管理学院,重庆 400050;2.武汉理工大学 交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1.Management College,Chongqing Radio & TV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50,China;2.Traffic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00,Hubei, China)第38卷 第9期

铁道运输与经济

31现代化物流

为加强国际合作,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海关总署及途经各国为加强合作,在原新欧亚大陆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构筑“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运行路径从重庆团结村始发,经甘肃兰州、新疆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转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全程 11 179 km [1-2]。选用 SWOT 定量分析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战略展开研究,为促进“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1󰀃“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SWOT󰀃定量模型1.1 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即在深入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将有关的各因素按照不同的属性自上而下的分解成若干层次,同一层的因素从属于上一层的某个因素,同时又支配下一层的相应因素或受到下层相应因素的影响。最上层为目标层,中间为准则层,第 3 层为方案层 [3]。根据专家意见和调查研究结论,选择影响“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关键因素,构建影响“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 [3],如图 1 所示。1.2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1)将影响因素两两比较并采用 9 级标度将比较结果进行量化 [4],构建比较判断矩阵 A = (aij)n×n,其中 aij 为因素 i 与因素 j 的重要性比较结果赋值 [5],如表 1 所示。表 1 判断矩阵元素赋值表

aij赋值

i 因素与 j 因素相同重要1i 因素比 j 因素稍微重要3i 因素比 j 因素明显重要5i 因素比 j 因素强烈重要7i 因素比 j 因素极端重要9i 因素比 j 因素稍微不重要1/3i 因素比 j 因素明显不重要1/5i 因素比 j 因素强烈不重要1/7i 因素比 j 因素极端不重要1/9

(2)计算单个因素的权重 w1,w2,…,wn。①将判断矩阵的列向量归一化:b

ij = aij / aij;②将 B =

(b

ij)n×n 按行相加,并进行归一化得 W = (w

1,

w2,…,wn)T,其中 w1,w2,…,w

n

的大小即为各

因素的权重值。(3)判断矩阵的构建是凭专家主观因素决定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对策研究 彭 静 等

图 1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影响“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关键因素内部潜在优势(S)内部潜在劣势(W)外部潜在机会(O)

外部潜在挑战(T)

产业集群优势(S1)长江上游物流集散优势(S4)政策支持(O1)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优势(S2)价格优势(S3)(途经6国协调难度大W1)缺乏稳定的回程货源(W2)供应链运作能力有待加强(W3)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成熟(O2)互联网+物流大背景(O3)重庆市口岸经济发展的影响(O4)内陆中欧铁路通道发展迅速(T1)经济形势的复杂性(T2)物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T3)第38卷 第9期

铁道运输与经济 32现代化物流“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对策研究 彭 静 等

的,评价结果可信度不高。为避免判断严重不一致而影响权重的可信度,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基本步骤如下。①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λmax。②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比率 CR = CI/RI,检验其一致性。其中,CI 为判断矩阵 A 的一致性指标,CI = (λmax-n)/(n-1),RI 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6]。当 CR<0.10 时,即 CI 不超过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 的 1/10 时,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1.3 基于 SWOT 方法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战略模型1.3.1 计算 SWOT 影响力度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判断矩阵及各关键因素的权重。针对“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各关键因素进行评分,强度分为 8 级,取值分别为 {-4,-3,-2,-1,1,2,3,4},其中优势 (S) 和机遇 (O) 为正数,劣势 (W) 和挑战 (T) 为负数,强度的大小取决于绝对值 [7]。总优势力度 S0 计算公式可表示为S0 = Si ⑴式中:Si 为第 i 个因素的优势力度,由优势指标权重值与其对应的强度值之积获得;n1 为优势指标个数。总劣势力度 W0 计算公式可表示为W0 = Wi ⑵式中:Wi 表示第 i 个因素的劣势力度,由劣势指标权重值与其对应的强度值之积获得;n2 为劣势指标个数。总机会力度 O0 计算公式可表示为O0 = Oi ⑶式中:Oi 表示第 i 个因素的机会力度,由机会指标权重值与其对应的强度值之积获得;n3 为机会指标个数。总威胁力度 T0 计算公式可表示为T0 = Ti ⑷式中:Ti 表示第 i 个因素的威胁力度,由威胁指标权重值与其对应的强度值之积获得;n

4

为威胁指标

个数。“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评价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表 2 “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评价结果SWOT因素权重强度力度合计

S产业集群优势 S

1

0.09520.190

1.844交通基础设施配套优势 S

2

0.15230.456

价格优势 S

3

0.16640.664

长江上游物流集散优势 S

4

0.17830.534

W途经6国协调难度大 W

1

0.141-2-0.282

-0.963

缺乏稳定的回程货源 W

2

0.145-3-0.435

供应链运作能力有待加强 W

3

0.123-2-0.246

合计1.0000.881

O政策支持 O

1

0.16130.483

2.025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成熟 O

2

0.14530.435

“互联网+物流”大背景 O

3

0.16530.495

重庆市口岸经济发展的影响 O

4

0.15340.612

T内陆中欧铁路通道发展迅速 T

1

0.121-3-0.363

-1.001经济形势的复杂性

T

2

0.128-3-0.384

物流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