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史简答题和材料题

近代史简答题和材料题

1、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封建剥削制度仍占据优势;(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生,但不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3)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联合专政;(4)帝国主义操纵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以及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

(1)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造成了哪些危害?(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3)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

(1)①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②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③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④勒索巨额赔款,抢劫中国财富。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都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因为正是由于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3)帝国主义列强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1)材料1中亚当斯的论调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这种论调说明了什么问题?(2)请根据材料2和材料3及所学知识,说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1)材料1中亚当斯的论调并不符合历史事实,这是在寻找借口,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开脱罪责。

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的需要。

该论调说明西方列强在对华政策方面是一致的。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客观上促进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这是列强侵华的客观后果,决不是主观愿望,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1、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答案:(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4、《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案:(1)加强中央集权,制定法律、制度;(2)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3)设立新闻官、新闻馆,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4)主张同世界各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严禁鸦片输人(1)简析戊戌维新变法的意义。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答案:(1)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阶级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来实现独立民主富强。

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评价《天朝田亩制度》。

答案:(1)《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2)《天朝田亩制度》也具有局限性和落后性,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行。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的重要意义。

答案:(1)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2)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3)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做好了舆论准备。

2、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答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有哪些?答案:(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3)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4)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途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2)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答案:(1)康有为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试图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壳来宣传西学,以日本为楷模,走改良的道路;孙中山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有较全面的认识,主张以美国的民主政治为楷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答: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取,中国开始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腐朽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图谋武力统一导致军阀混战不休,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哪些?答案:(1)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2)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道路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哪些特点?答案:(1)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接受的是科学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中国共产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从而科学坚强,能够在环境险恶的中国战胜困难发展壮大(大致意思相同即可)。

(1)根据材料一,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中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

参考答案:(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

(3)五四运动的特点主要有: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德先生”与“赛先生”具体内容及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请谈谈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答案:(1) “德先生”是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一是指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一是指与封建君主专制相对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而科学一是指与封建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第一,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为人民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第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优先的宣传手段,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的。

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所使用的一般都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他们中很多人看问题不够辩证,这种形式主义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历程,说明“主义”和“信仰”是怎样成为“力量”的?答案:(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局面。

(2)旗帜问题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理论到实践,我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两次历史性的巨变,第一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二次是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社会实现了又一次的历史性巨变,从封闭条件下搞计划经济的国家转变成一个开放经济条件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先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我们正在完成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性任务。

这些都说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主义”和“信仰”已经转化成了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它推动着我国社会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顺利前进。

1、为什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答案:(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2)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3)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