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简介
老挝政府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近年 来老挝旅游业日趋蓬勃,入境旅客人数逐年增加, 由2006年的120万人次,上升到2012年的330万人 次,几乎等于老挝人口的一半。
根据这份报告,2012年旅游业为老挝带来约 5.14亿美元的收入。报告还指出,老挝政府正致 力于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以吸引更多 海外游客,并预计2020年游客数量将达到450万。
本扬·沃拉吉本扬·沃拉吉 (Boungnang Vorachith, 1937年8月15日-),曾任 老挝中部军区司令。1982年 至1986年任沙湾拿吉省委书 记、省长。1992年任万象市 委书记、市长。1996年4月 任政府副总理。1999年兼任 财政部长。2001年3月27日 在老挝四届国会七次会议上 被任命为政府总理。2002年 4月9日连任。2006年6月8日 总理职位被布阿索内·布帕 万取代,转任老挝国家副主 席。
巴色市
位于老挝下寮洞河与湄公河交汇处,面 积10平方公里,人口6、3万。是老挝的主要 稻米产区。为老挝南部关口,南通柬埔寨, 西通泰国,市郊有机场,通往泰国的跨河大 桥于2000年8月建成。巴色市是下寮主要的商 业城市和物资集散地
六、港口
• 老挝无出海口,也没有铁路,有公路1.5202万公里, 交通主要靠公路和内河运输。航空业不发达,机场 条件差,除万象机场可起降大型客机外其他机场只 能起降小型飞机,现老航空公司已与曼谷、新加坡、 金边、河内、缅甸、广州和昆明开通了国际航班, 国内航班以万象为中心辐射各省会。澳大利亚、日 本提供援助的地面卫星通讯站和全国六大城市的程 控电话网已相继交付使用,目前,老已同世界20多 个国家开通IDD直拨业务,全国总装机门数达2万多 个。
四、经济地理
工业 农业 旅游业 进出口 对外贸易 中老经贸关系
工业
2005年工业生产总值约为4486亿基普。 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 水泥、服装、食品、啤酒、制药等及小型修 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从业人口约 10万人,约占总劳动力的4.2%。
农业
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2005年农业生产 总值约为6823亿基普。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 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棉花等。全国 耕地面积约74.7万公顷。
守夏节(迎水节),每年7月中旬左右开始。相当云南西双纳 版傣族关门节,也正是雨水较为集中的时期,3个月内僧侣专心在 寺内悟道,不得擅自外出,在此期间按风俗不能结婚。 出雨节,每年10月中旬左右。相当云南西双纳版傣族开门 节,节后僧侣可外出,老百姓可以开始婚配,主要庆祝活动有点 灯笼、放船灯等。另外赛舟节也在出雨节期间举行,在河里组织 划独木舟比赛,晚上在湄公河里可以看到一种神秘的蛇浮出水面。 塔銮节,也叫“光明节”,每年11月份举行,农历十五, 时间为半个月左右。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教徒络绎不 绝前往塔銮朝拜,民众也携带各种食物、香烛、鲜花等向塔銮朝 拜及向僧侣布施。每年庆祝塔銮节期间还举办老挝全国展览会, 展览会邀请周边国家参展。此外还有文艺、体育等表演活动,整 个塔銮广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国庆节,每年12月2日。国庆节期间会举行阅兵仪式,政府 要员发表全国演讲,以庆1975年的独立。
泼水节(浴佛节),每年4月13日至15日左右三天。 老挝人在寺院拜佛、浴佛、泼水、栓线、布施、堆沙、放 生等,同时在家里、大街上相互泼水、祝福,让纯洁的水 洗刷掉过去的疾病、灾祸和祈求来年雨水充沛,五谷丰登, 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年。在寺院里向佛像洒水。在琅勃拉邦 人们牵着大象游行,还放鸟和放鱼。 佛诞节(吠舍法节),每年5月,农历十五。 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也是佛祖成道和涅盘的 日子。佛寺和民间都会组织纪念活动。 火箭节(焰火节),5月份。 这是一个传统节日用于庆祝丰收,在农村举行烟火比赛, 气氛热烈,人们喝着、唱着,有时也化装游行和进行敲鼓 比赛。
坎代·西潘敦 (Khamtay Siphandone) 1924年2月8日生 于老挝占巴塞省班孔村一个农民 家庭。1947年参加抗法武装斗争, 1954年加入印度支那共产党, 1956年转为老挝人民党(1972年 改称为老挝人民革命党)党员。 毕业于党的高级理论学校。 曾任老挝人民革命党第二至 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 员,第三届、第四届中央书记处 书记。曾被授予老挝人民民主共 和国最高金质勋章。
对外贸易
老挝政府重视利用资源优势,强调发展出口加工业,调整 出口产业结构和对外贸企业的指导,通过加强与世界各国 的贸易关系,逐步减少对外贸易逆差,并最终达到基本平 衡的目标。90年代以前,苏联、东欧国家一起是老挝传统 的贸易伙伴,每年向老出口大量的机械、钢材、燃油及轻 工产品等;老向其提供木材、咖啡等农林产品。随着苏联 和东欧的剧变,现双方的贸易已大幅度减少。目前,老已 与50多个国家建立贸易关系,泰国取而代之成为老最大贸 易国。老主要贸易伙伴依次是:泰国、日本、越南、中国、 新加坡、香港、法国、德国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木材、 木制品、电力、咖啡、成衣、手工艺品、矿产品等;主要 进口商品有:各种机械设备、建材、电器、汽车及零配件、 粮食、衣物、燃油等。
二、自然地理
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 北部的内陆国家。老挝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 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境内 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 支那屋脊”之称。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 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 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 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 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 2000—2800米。最高峰普比亚山海拔2820米。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 公里。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雨季和旱季。
老挝
地理科学三班第12小组 成员:庾超 吴琼
一、简介 二、自然地理 三、人为地理 四、经济地理 五、主要城市概况 六、港口
一、简介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老挝,首都万象, 是中南半岛上的唯一一个内陆国家,其国土分别 与泰国、越南、柬埔寨、中国、缅甸接壤。 全国人口650万,共分为49个民族,其中佬 族占总人口的50.3%,其他各民族占49.7%,老挝 华侨华人约3万多人。 国花鸡蛋花,别名缅栀子、蛋黄花。 国家格言是Peace, independence, democracy, unity and prosperity(和平,独 立,民主,团结和繁荣)
三、人为地理 宗教 著名人物 节日 禁忌
宗教
老挝主要信奉佛教(上座部佛教),有 三种主要的宗教:小乘佛教、原始拜物教、 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老挝和其他上座部佛教国家一样,上 至贵族,下至平民,男人一生中必须出家 剃度当一次和尚,一般的数月,少则三五 天,以接受佛教训练。
著名人物
沙湾拿吉市
位于老挝下寮湄公河左岸,人口10万。为下 寮主要城市,工商业较其它城市发达。市区庚谷 平原是老挝的主要稻米产区。交通方便,市郊有 机场,由13号公路可通达全国,9号公路通向越 南岘港,乘船可抵右岸的泰国,现拟修建通往泰 国的跨河大桥(日本援助),预计2003年动工。 该市自古以来是下寮的交通枢纽。
塔銮是老挝的象征和国宝,是老挝的寺 塔中最为宏伟的一座,是历代国王和高僧存 放骨灰之所,1566年竣工。塔銮西门外有赛 塔提腊国王的铜塑坐像。这里每年11月间都 要举行塔銮节盛会,这是老挝民间规模最大 的庙会,也是最隆重、最盛大的宗教节日。
进出口
据老方统计,2009年老挝进出口贸易额为 21.9亿美元,其中进口10.7亿美元,出口11.2亿 美元,均较上年下降约10个百分点。另据亚行统 计,2009年老挝进出口贸易额33.8亿美元,较上 年下降10.08%,其中进口20.76亿美元,减少 11.17%,出口13.04亿美元,回落8.30%。但中老 贸易不降反增,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中老双 边贸易额7.4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我 出口3.77亿美元,增长39.6%;自老进口3.67亿 美元,增长144.6%,老成为我对东盟国家贸易增 幅最大的国家。
旅游业
革新开放以来,旅游业成为老挝经济发展 的新兴产业。近年来,老挝与超过500家国外旅 游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放11个国际旅游口岸, 同时采取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减少签证费, 放宽边境旅游手续等措施,旅游业持续发展。 2001年老挝国家旅游局设立湄公河旅游信息服务 中心。2005年外国游客来老109.5万人次,旅游 收入约1亿美元。老挝琅勃拉邦市、巴色瓦普寺 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册,著名景点还有万象 塔銮、玉佛寺,占巴塞孔埠瀑布、琅勃拉邦光西 瀑布等。
凯山·丰威汉 坎代·西潘敦 朱马里·赛雅颂
本扬·沃拉吉本扬·沃拉吉
凯山·丰威汉(1920~1992)Kaysone Phomvihane ,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1955~ 1991)、主席(1991~1992),老挝人民民主共 和国主席(1991~1992)。1920年12月13日生于 沙湾拿吉省,其父是越南人,1992年卒于万象。
朱马里,1936年6月3日生于阿速坡 省,1991年任国防部长,1998年兼 任副总理,2001年当选国家副主席, 老挝人民革命党五至七届中央政治 局委员,在11人中排名第3。本 扬·沃拉吉1937年8月15日生于沙 湾拿吉省,1992年任万象市委书记、 市长,1996年任副总理,2001年当 选政府总理。2006-06-08老挝人民 民主共和国国家议会今天上午全体 一致通过表决,选举朱马里·赛雅 颂为新的国家主席。同时接替坎 代·西潘敦党中央主席的职务。
中老经贸关系
• 近年来,中老两国高层领导人往来不断,有力地推动了 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国政府已签订的一系列经贸合 作协定,为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两国贸易合作取得了一定发展,交换的商品品种日益扩 大,经贸人员往来增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前两年双 边贸易额大幅下滑,1998年双边贸易额为2573万美元。 1999年,中国对老的机电产品出口和自老的木材进口等 有所增加,双边贸易额恢复较快。双边贸易总额为3200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3%。两国间的边境贸易也得到 了发展,边贸是两国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 中老边贸额达9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92%。截至1999 年底,中国公司在老共签订承包劳务合同307份,合同 总金额5.2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5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