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摘要: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有效地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
设立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试验结果
表明,该药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推荐适宜施用制剂量为300~450克/
公顷,视病情发生情况一般施药两次以上。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防治;黄瓜白粉病;药效试验

黄瓜在陕西洋县栽培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约250公顷。近年来,依托自然环
境优势,打造朱鹮品牌,发展有机农业是洋县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筛选引进、
示范、推广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势在必行。为了验证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
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和适宜用药量,为该药剂的推广应用
提供科学依据设立本试验。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黄瓜白粉病(
Erysiphe cichoracearum、Sphaerotheca fuliginea)
黄瓜,品种为津优1号,试验时正值黄瓜结瓜期。
1.2 环境条件
试验在陕西省洋县洋州镇东联村菜地进行。试验地面积728米2,前茬为菜花,4
月8日大田定植,定植时平畦栽苗,畦宽1.35米,株距0.3米,每畦双行定植,667
米2定苗3300株。土壤类型为轻壤土,有机质含量2.9%,PH值为6.6,肥水条件良
好。定植前667米2施有机肥2500公斤,氮肥50kg,普钙40公斤,硫酸钾12公斤,
管理水平中上。试验于2011年5月5日实施,正值黄瓜结瓜期。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2.1 药剂
2.1.1 试验药剂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市场购买。
2.1.2 对照药剂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建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场购买。
2.1.3 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处理编号 药 剂 施药剂量
(制剂量:克/667米2)

1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10
2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20
3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30
4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CK) 100
5 清 水(CK) /
2.2 小区安排
2.2.1 小区排列
随机区组排列(小区排列图略)。
2.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15平方米
重复次数:4次
2.3 施药方法
2.3.1 使用方法
采用全株叶片、果实均匀喷雾施药。
2.3.2 施药器械
新加坡产Jacto牌HD—400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工作压力0.2~0.3Mpa,喷孔
直径1.33mm。
2.3.3 施药时间和次数
施药三次,5月5日在病害初发生时第一次施药,5月16日和5月27日分别进行
第二次和第三次施药,施药期间正值黄瓜结果期。
2.3.4 使用容量
药液施用量为750升/公顷。
3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3.1 气象及土壤资料
3.1.1 气象资料
5月5日第一次施药,天气晴,微风,平均温度22.1;
5月16日第二次施药,天气多云,微风,平均温度21.0℃;
5月27日第三次施药,天气晴,微风,平均温度23.0℃。
3.1.2 土壤资料
土壤类型为轻壤土,有机质含量2.9%,PH值为6.6,肥水条件良好。
3.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3.2.1 调查时间和次数
施药前基数调查(5月5日),5月16日、5月27日、6月6日分别进行第一次、
第二次、第三次施药后调查。
3.2.2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取五点调查,每点2株,每株调查全部叶片,以每一片叶上病斑面积
占叶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76
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4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40%以上。
3.2.3 药效计算方法

∑(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
病情指数=----------------------------×100
调查总叶数×9
CK0×PT1
防治效果(%)=(1- -------------)×100
CK1×PT0
式中:CK0----空白对照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CK1----空白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PT0----药剂处理区施药前病情指数;
PT1----药剂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
3.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供试药剂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对黄瓜生长安全,无
药害发生。
3.4 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试验期间,试验作物正值生长期,长势良好,可明显提高黄瓜商品率和产量。
3.5 对其它生物影响
试验期间黄瓜霜霉病也有一定程度发生,调查过程中发现供试药剂1000亿活芽
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同期发生黄瓜霜霉病有一定的兼治效果。
4 结果与分析
表2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结果
(末次药后10天)

处 理 药前病指
平均 病指 平均防效
(%)
差异显著性

5% 1%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10克/667米2
1.82 3.56 72.30
d C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20克/667米2
1.72 2.23 81.64
b AB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30克/667米2
1.87 1.97 85.08
a A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667米2(CK)
1.77 2.73 78.16
c B

清水(CK)
1.60 11.30
/ / /

表3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 方 F 值 F0.005 F0.001
区组间
11.3164 3 3.7721 2.859

3.86 6.99
处理间
222.3034 3 74.1011 56.154

误 差
11.8764 9 1.3196

总变异
245.4962 15

统计分析方法: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用DPS软件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
分析。
(1)试验结果表明:(见表2)供试药剂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
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末次药后10天,其10克/亩、20克/亩、
30克/亩处理平均防效分别为72.30%、81.64%、85.08%,对照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
粉剂100克/亩平均防效为78.16%.
(2) 对末次药后10天各小区防效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利用DP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见表2)。差异显著性比
较结果:供试药剂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克/667米2处理的
防效最高,与其20克/667米2处理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与其10克/ 667米2处理
和对照药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667米2处理的防效存在极显著差异;供试
药剂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克/667米2处理的防效与对照药
剂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667米2处理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与其10克/667
米2处理的防效存在极显著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1000亿活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
20克/667米2~30克/667米2处理在末次药后10天的平均防效均达到81%以上,并
且对供试作物黄瓜生长发育未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对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一般在
病害发生初期开始用药,推荐适宜施用制剂量为300~450克/公顷,视病情发生情况
一般施药两次以上。
喷药时应注意事项:在早晨露水干后施药最佳,且一定要注意叶片正反面都要喷
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