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部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脑部原发性淋巴瘤的MRI诊断


编辑ppt
33
脑淋巴瘤影像表现
(1)肿瘤形态以团块状多见;大小不定;好发于 脑表面及中线附近脑实质内。(2)平扫时实性部 分CT为稍高密度,MRI呈T1WI呈等、低信号, T2WI以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多见;囊变范围较小, 多呈斑点、斑片状,CT呈低密度,MRI呈长T1长 T2信号。钙化罕见。(3)增强扫描肿瘤出现结节
女,72岁。意识障碍一月。
编辑ppt
7
编辑ppt
8
编辑ppt
9
左额叶弥漫性大B细胞来源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女,60岁因头痛、头晕行CT检查,“脑部 肿瘤疑胶质瘤” 。
编辑ppt
10
编辑ppt
11
编辑ppt
12
右基底节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女,45岁,无意发现口角歪斜舌伸左偏半月 余,头痛进行性加重5天。MR平扫疑胶质瘤。 术后病理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编辑ppt
35
鉴别诊断
2、胶质母细胞瘤:CT平扫胶质母细胞瘤常 为低密度或等密度,肿瘤内可有钙化,有 明显瘤周水肿,增强扫描常不均匀强化, 有时环状强化且有壁结节。
编辑ppt
36

编辑ppt
37
状、握拳状、团块状强化,边缘多有“棘状”
突起及分叶,出现 “缺口征”、“尖角征”及
“脐凹征”,囊实性病灶囊性部分周边可见线样 强化。(4)肿瘤周围有轻、中度水肿带。
编辑ppt
34
鉴别诊断
1、脑膜瘤:单发的均匀强化的与脑表面接触的淋 巴可酷似脑膜瘤,两者CT与MRI所见相似,脑膜 瘤瘤体增强效应较淋巴瘤更明显,MRI多方位扫 描重建图像可显示瘤体与脑膜的关系密切,MRI 可见脑外肿瘤的特征,T2WI上邻近蛛网膜下腔增 宽,肿瘤周围有高信号的脑积液包绕,增强可见 脑膜尾征,此有利于对脑膜瘤的诊断;另外二者血 管造影表现不同,脑膜瘤染色均匀呈雪团状,而 淋巴瘤与此相反,可资鉴别。
编辑ppt
2
典型征象
图1 轴位T1WI增强扫描示右枕叶不规则团块状强化 病灶,有切迹及棘状突起。(棘征)
图2 矢状位T1WI增强扫描示右豆状核团块状强化病
灶,脐凹征象明显。 (脐凹征)
编辑ppt
3
典型征象
图3 冠状位T1WI增强扫描示右小脑半球不规则团块状强化 病灶,紧贴小脑幕生长,有分叶,硬膜明显强化。(分叶征)
图4 矢状位 T1WI增强扫描示左额叶半圆形强化病灶,边缘
强化更明显,缺口指向硬膜面。(半月征)
编辑ppt
4
典型征象
图5 轴位 T1WI增强扫描示胼胝体压部病灶呈蝶翼状明 显强化,边缘强化更明显。(蝶翼征)
图6 CT增强扫描示额叶病变呈握拳样强化。(握拳征)
编辑ppt
5
典型病例
编辑ppt
6
脑大B细胞淋巴瘤
编辑ppt
23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脑实质多发淋巴瘤
女 ,36岁。以头痛3月,癫痫发作一次。
编辑ppt
26
编辑ppt
27
编辑ppt
28
编辑ppt
29
颞叶非霍奇金淋巴瘤
男,50岁。术后病理确诊非霍奇金淋巴瘤。
编辑ppt
30
编辑ppt
31
额颞叶淋巴瘤
女,70岁。
编辑ppt
32
脑部原发性淋巴瘤的 影像学诊断
桐柏县人民医院CT磁共振室 韩礼良
编辑ppt
1
概述
PBL一种少见的颅内肿瘤,约占全部颅内 肿瘤的1%左右。指仅局限于脑内的非霍奇 金淋巴瘤,以B细胞型为主,T细胞型罕见。
PBL可发生于颅内任何区域,好发于邻近蛛 网膜下腔的脑表面、中线两旁的深部脑实 质及脑室周围。病灶囊变范围较小,钙化 罕见。肿瘤增强时实质部分从周边开始向 中央呈均一明显的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 病灶经强化后边界更清楚。
编辑ppt
13
编辑ppt
14
右颞枕叶淋巴瘤 女,48岁。
编辑ppt
15
编辑ppt
16
左额叶淋巴瘤
女,55岁。
编辑ppt
17
编辑ppt
18
胼胝体膝部淋巴瘤
女,51岁。头痛、头晕半月。
编辑ppt
19
编辑ppt
20
编辑ppt
21
编辑ppt
22
右小脑淋巴瘤 男,71岁。手术后病理确诊脑淋巴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