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
摘要:如何对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的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有效的投资控制,是取得项目成功的关键。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针对我国目前基本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项目投资控制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基建项目投资控制投资效益
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也是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能否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关键是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项目投资带动战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平能化集团紧紧抓住宏观经济回暖的有利时机,增加基本建设方面的投资,在坚持打造精品优质工程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程造价,节约资金,确保经济稳步增长。
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等特征。
我们不难看到,工程项目建设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现象屡见不鲜,建设项目投资失控是中国经济波动的总根源和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隐患,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问题迫在眉睫,如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预期产能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文章结合工作实际,认为重视规划设计阶段优化设计、履行招标投标手续、加强项目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监督、严格预决算审查是实现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有效控制的重要措施。
一、以规划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投资控制
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各环节。
以往在工程实践中只片面强调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然而,经测算分析,在规划设计阶段,项目累计投资虽然只占项目总投资的5%-10%左右,但其影响投资的可能性却达到75%-95% ,由此可见,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的控制才是关键。
要有效地控制投资,必须做到以建设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为重点的全过程投资控制,为此应抓好以下环节的工作。
1.对拟建项目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论证
近年来,由于强调了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评价,建设前期工作比过去有所进展。
但未进行可行性研究就草率“上马”的项目时有发生,有的项目虽然做了可行性分析,但内容和数据不实,流于形式,等项目建设起来了,才发现诸多问题,控制项目投资往往成为一句空话,势必造成建设项目投资的浪费。
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一方面论证项目在功能上、技术上和财务上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从投资控制的角度上讲,可行性分析论证确定了投资控制的目标,并指导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预防投资超支的根本所在。
2.优化设计方案
工程的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人员要用价值工程的原理来进行设计方案分析,以提高价值为目标,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系统观念为指针,以效益为出发点,通过不
同设计方案之间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对设计、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等多个方面作必要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证,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实现项目功能、建筑造型和材料质量的优化,即满足工程结构及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建筑功能,从而真正达到优化设计效果,实现建设项目最佳投资效益。
规划设计阶段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阶段,越早进行控制,投资控制的效果越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越大。
抓住这一关键环节,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严格履行招标投标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是国家规定的一项强制性要求,是一种严肃的法律行为,推行项目设计、施工、工程材料、工程设备采购等环节的招投标制度,增强透明度,保证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1.国际国内历年的工程招投标证明,经过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最终造价可节省约8%-15%。
这些费用的节省主要来自于施工技术的提高、施工组织的更加合理化,减少交易费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使工程造价有所降低。
2.鼓励施工企业公平竞争,不断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
施工单位之间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对施工单位是冲击又是一种激励,可促进其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3.通过招投标,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形成由市场定价的价格体制.使工程造价更加符合价值基础,更加趋于合理。
在具体招标投标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要高度重视招标文件的重要作用。
招标文件含商务与技术两方面,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远超合同文本,一是对投标报价和投资控制大有帮助,二是能为解决合同纠纷、解决一些异议问题提供依据。
2.评标定标是招标工作中一个关键的环节,要体现招标的公平合理,必须要有一个公正合理、科学先进、可操作性强的评标方法。
首先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其次要严格执行招标确定的中标价,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3.精确测算、合理制定标底价格。
标底反映的是建筑工程产品的价格,主要是根据现行的国家定额、费用、设备、材料价格、设计工程量等规定计算出来的。
招投标中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实行量价分离,优选工程承包单位,更好的进行项目投资控制。
三、加强项目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监督
建设项目的科学管理贯穿于项目从筹建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要有效地控制项目的投资,必须从组织、技术、经济、协作以及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但受利益驱动,建设项目上也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部分承包商一味追求高额利润,偷工减料,造成低劣或报废产品以及各种质量事故屡屡发生;另一种是建设过程中管理不善,施工组织不科学,造成投资严重失控。
因此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按合同、项目和财务账户进行工程结算;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支出
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项目建设全过程中还应贯彻成本管理思想,在把好工程质量关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以实现节约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四、加强预决算审查
加强建设项目的预决算审查是控制项目投资的重要措施。
从项目一开始就应加强审查审价力度,对资金使用实行全过程动态跟踪,做好项目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环节的有效控制,是解决“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顽疾的有效方法。
究其建设项目的“三超”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设计未到规定深度,工作粗糙,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算时,机械地套用指标,在编制概算时定额选择不合理,设备、材料价格定位不准等,导致工程预算与最后的竣工决算相差甚远,投资失控。
因此,在工程项目投资过程中采取限额控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 审价机构进行同步跟踪审计,保证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和竣工决算等目标的实现。
基本建设项目的成功与否与投资控制息息相关,正确处理好投资与效益的关系,加强基建项目投资控制,是提高投资效益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不断探索的课题。
通过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论证阶段投资估算的审批,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设计阶段通过优化设计,使设计概算超投资估算的现象得到了控制;施工阶段通过招标投标和施工监理的全面推行,使工程预算投资得到了合理的确定和有效控制;通过造价管理人员和审计部门对工程结算和决算的审核,剔除了其中不合理部分。
从而实现了对项目投
资的事前估计、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过程投资控制管理。
为此深入探讨基建项目的投资控制,提高基建管理水平,将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为中平能化公司集团实现千亿跨越,挺进世界500强增添新的增长点,确保煤炭经济效益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