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卷第12期 2012年l2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RoNMENTAL SCⅢNCE AND MANAGEM哐NT Vo1.37 No.12
Dec.2O12
文章编号:1674—6139(2012)12—0193—02
原油管道泄漏对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估 王磊,余曦,虎蕾 (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北京100101)
摘要:原油管道一旦发生泄漏事故进入水体,会对河流水质及沿岸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以兰成输油 管道为例,采用Fannelop&Waldman计算模型,对原油管道事故泄漏对地表水的影响进行定量预测。结果表 明:原油管道大规模泄漏入河流后,将对河流造成较严重的污染。对此,提出管道泄漏的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为其它管道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原油管道;泄露;地表水;环境风险 中图分类号:X824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on Crude Oil Pipeline Leakage to Surface water Wang Lei,Yu Xi,Hu Lei (PetroChina Pipel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Department,Beijing 100101,China) Abstract:Leaking crude oil pipeline will have major impacts on the qualities of rivers and coast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Tak— ing Lancheng crude oil pipeline as,all example.the impacts of the leakage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 Fannelop& Waldman computational mode1.Results show that the rivers are severely polluted when the pipeline is broken.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prevention and emergency measures for pipeline leakage risks,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f similar risks. Key words:crude oil pipeline;leaking;surface water;environmental risk
刖置 管道泄漏是原油管道最主要的事故类型之一, 旦发生泄漏事故进入河流,由于原油难溶于水,粘 度较大,溢油首先会因浮力浮于水面上;同时由于重 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并借助 风、浪、流的作用力在水面漂移扩散,与此同时,溢油 会发生一系列溶解、乳化等迁移转化反应,会对河流 水质及沿岸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本次研究以兰成输油管道为例,对管道泄漏事 故造成的地表水环境风险进行定量分析,提出风险 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为其它管道风险评价与控制 提供参考。
1 源项分析 兰成输油管道最大输油能力为1 000万吨/年,
收稿日期:2012—08—31 作者简介:王磊(1979一),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管理、环境 影响评价研究工作。
采用先进的泄漏监控系统,并在穿过重点河流的两 端安装了自动关闭的阀门,一旦发生漏油事故,阀门 可以在10分钟内响应并关闭。管道溢油量按最不 利情况即管道断裂考虑_2 J,本次模拟的不利条件是 发生全管径破裂。 假设事故溢油在10分钟内连续均匀溢出,则在 截断阀关闭之前,根据输油流量计算,事故总溢油量 Q 为190 t;在截断阀关闭后,根据前面国内外管道 泄漏事故分析,泄漏油品量一般为截断阀之间管道 油品量的5%~30%,本工程按照最大量30%计算, 则溢油量Q 为22 t。则发生事故的总溢油量Q为 212 t。
2河流溢油的预测模型 2.1预测模式 对于溢油事故的模型分析在国内外研究的较 多,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海洋溢油分析 方面,本报告在借鉴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 然条件,完成了管道穿越河流溢油预测模型的建立, 193· 第37卷第12期 2012年12月 王磊等·原油管道泄漏对地表水环境风险评估 V0I_37 NO.12
Dec.2012
采用Fannelop&Waldman点源瞬时溢油的油膜扩 散模型,预测事故发生后油膜扩展影响的距离。溢 油在静止水体中扩展长度预测模型为: 第一阶段(惯性扩展阶段): Ll=Kl1(AgW) t丁 第二阶段(粘性扩展阶段): 2= 12【△(1一(△g t}/ )古)】 第三阶段(表面张力扩展阶段): L3=1.33[ t /(p2仲 )]寺 在运动的水体中,油膜随着水流迁移,也随时间 扩展。因此,溢油后油膜影响的距离为: S=ut+争 式中:S:油膜影响的距离,nl; :油膜扩展长度,m;L= 1十 2+£3 ,、K :各扩展阶段的经验系数,取K。。=K。 =1.O Ⅱ:河道水流速度,m/s 本项目预测河流穿越 段溢油影响,取 =0.82 m/s;
△:1一Po p po:油的密度,取848.5 kg/m ;
p :水的密度,取1 000 k#m ; g:重力加速度,取9.8 m/s ; :溢油量,m ;W=250 m ; Y :水的运动粘滞系数,取1.01×10 m /s;
:净表面张力系数,取0.3 N/m; t:时间,s。 2.2计算条件 (1)河流水文条件 计算时河流基础水文资料见表1。 表1 事故溢油影响段河流水文条件
(2)计算时段的确定 根据输油管道发生泄漏事故经验数据,实际 的应急响应时间及当地抢险物资配备情况和交 通、人员条件分析,从溢油发生到全面展开污染控 制和回收工作一般区段约需2小时左右,而5小时 内可以保证各项工作的全面展开。因此,本文模 拟在溢油事故发生后5小时内,如果未采取有效控
制措施,河流受到石油类的污染情况。 3计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参数预测了管道发生漏油事故后,预 测不同流速情况下油膜在河流中的长度随时间的变 化趋势,具体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溢油随时间扩散距离 u:0
194· (下转第125页) 第37卷第l2期 2012年12月 李杰等·普通教室混响时间的测量与分析 V0I.37 No.12
Dee.2012
参考文献: [1]Christal Savege,B.A.Classroom acoustics and inter- vention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D]Col— lege of liberal arts Louisiana tech university.2007. [2]Classroom Acoustics Standard Timelin:http://www. asha.org/uploadedFiles/ASHA/Publications/leader/2010/1(X)921/ Classroom—Acoustics—Timeline.pdf[EB/OL]. [3]ANSI/ASA 512.60—2010/Part1,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al Performance Criteria,Design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Schools,Part 1:Permanent Schools[N]. [4]ANSI/ASA S12.60—2009/PART2,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al Performance Criteria,Design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Schools,Part 2:Reloeatable Classroom Fac. tots[N]. [5]ANSI/ASA S12.60/Part 3,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Acoustical Performance Criteria,Design Requirements,and
(上接第194页)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随着河流流速的增 大,油膜扩散速度和范围也越大,对河流影响也越 大。在正常流速情况下(u=0.82 m/s),在发生溢 油事故时,30 min油膜将到达距离穿越点1.5 km 处,1小时后,油膜将到达距离穿越点3.09 km处,5 小时后,油膜影响范围达15 km,对周边河流及沿岸 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影响。 4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 4.1风险防范措施 (1)在地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重要河流穿越 优先采用定向钻穿越的方式。(2)河流穿越段管线 适当增厚管径,提高防腐等级。(3)河流穿越两侧 设置截断阀室,一旦发生泄漏事故能够及时截断。 (4)针对河流穿越作好事故应急预案,配备消油、隔 油及灭火、抢修设备。(5)设立明显的标志桩、提示 牌和警示标志。(6)增加河流穿越段线路的巡检频 率,并且巡线应与当地村民加强联系,做到群防群 治,最大限度地保护管道安全。 4.2泄露应急措施 (1)一旦发现油品泄漏,立即采取措施,关闭河 Guidelines for Schools,Part 3: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in Classrooms『N]. [6]宋拥民,盛胜我.教室室内声学研究进展[J].声学 技术,2006(1):56—61. [7]GB 50118—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S].11 14. [8]GB/J 00076—19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s]. [9]赫尔姆特·富克斯.噪声控制与声舒适[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38. [10]Lauren M.Ronsse.Investig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unoccupied classroom acoustical conditions and elemen— tary student achievement[M].201 I. [11]Paulo Henrique Trombetta Zannin,Carolina Reich Mar- con.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acoustic comfort in classrooms[M].Applied Ergonomics 38(2007):675—680. 流两端的截断阀门,有效控制泄漏源,避免继续泄 漏。(2)立即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征得政府 的支持和援助,启动风险应急预案,同时通知河流下 游和周边群众做好污染防范工作。(3)采取设置拦 油栅、喷洒活塞膜化学药剂、油聚集剂等措施限制漏 油的扩散。(4)采用专门的撇油器回收泄漏成品 油,恢复污染现场的环境。(5)加强环境监测工作, 并及时发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