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火电厂配煤掺烧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
火电厂配煤掺烧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
一
1 1 2 挥 发分 .. 煤 的挥 发 分 是表 征 煤 燃 烧 特 性 的 重要 指 标 之
,
它 的高低直 接 影响 到着火 稳定 性 、着火速 度 和
燃烧 产物 的火焰 形状 。煤 中挥 发分 的多 少与煤 种有
关 。一 般来 说 ,挥 发分 的数量 随煤 的碳化 程度 的 加 深而 减少 ,混煤 的挥 发分 亦可 由各 组成煤 的算 术 比 测 算确 定 。煤种 挥发 分过 低时 ,燃烧 的 稳定性 和燃
2 4 煤质指标分析 .
()环 保 技术 部要 将每 天 的人 炉煤 样通 过 输煤 1
皮带的 自动采样装置采集后取走 。
()对 于 化验煤 样 ,需在 2 2 4h内提 供煤 质分 析 报告 。对 入炉煤 ,每 班要 做一 次工 业分 析 ,分析数 据输入 电厂计算 机 MI 统 。 S系 ()环保 技 术部 对煤 质 指标分 析 工作 的 准确性 3
第 1 卷 ( 1 年第 3 ) 4 2 2 0 期
电 力 安 全 技 术
^
n - qu ans hengchan
室 全生 主
火电厂配煤掺烧运行管理及技术措施
崔 余平
( 阳城 国际发 电有 限责任 公 司, 山西 晋城 0 8 0) 4 12
[ 摘 要 ] 实施 配煤掺 烧的 目的就是最 大限度 地减 少客观 资源的浪 费, 降低 发 电成本 , 与此 同时 ,
到某公路 ,为进厂次干道 。实际生产 中汽车来煤量 远远 超 出其设计 量 。
烬性相对较差 ,尤其是低负荷稳燃 比较困难 ;煤种 挥发分过高时 ,不仅着火距离缩短 ,对燃烧器和制
粉 系统 的安 全运行 构 成威胁 ,而且会 因燃烧 中心 区 域 温度 过高 而导 致该 区域 四周 水冷壁 结渣 。该 厂各 锅 炉配 煤掺 烧 时 ,挥 发分加 权 平均值 。 般应 控 一 制 在 1 以 下。着 火 及 燃 烬性 能 差 别 较大 的煤 种 0%
3 污染 物排 放特性
配 煤掺 烧 对污 染 物排 放 的影 响 主要 考虑 烟 尘 、
二 氧 化 硫 和 氮 氧化 物 。 由于 该 厂锅 炉 电除 尘 效 率 较 高 ,常 用煤 种 配煤 掺 烧 时 ,都 能达 到 9 . 以 97% 上 的 除尘 效率 。如果煤 灰 的 比电阻过高将 会影 响 电 除尘 的效 率 ,其 加权 平 均 值 一 般 应控 制 在 1 0 ×1
配煤掺 烧 又对机 组的安 全运 行 带来新 问题 。为解 决这 一 矛盾 ,以某 电厂 为实例 ,分析 了影 响配煤掺
烧的煤质特性指标 ,并有针对性地制定 了 配煤掺烧运行管理及相关技术措施,收到 了明显效果。 [ 关键 词 ] 火 电厂 ;配煤掺 烧 ;运 行 管理 ;技 术措 施
某 电厂 一 期 工 程 装 机 容 量 为 6×30 r 5 ,二 MW
煤 掺 烧 时 ,低 位 发 热 量 加 权 平 均 值 一 般 应 控 制 在
1 9 0 ~ 2 0 J k 8 0 3 1 0k / g。
.
期工程 装机容量为 2 60 × 0 ,锅炉设计燃煤 为 Mw
无 烟煤 ,采 用专 厂 、专线 、专供 的方 式直 接 向某省 送 电。该 厂 现为某 省 电网的 主力 电厂 。 电厂 的交通 运 输条件 为 :铁路 专用 线包括 整个 工业 站和 电厂 安装 线 ,专用 线与 新建 成 的某 铁 路 线 上 的某 站接 轨 ,总 长约 2 m;厂 外公 路 从厂 区 固 1 k 定端 引接 到某 公路 ,为 进, 主干道 ;从扩建 端 引接 一
煤 机 出 口温度 降低 ,不得 超过 10℃。 0
()停磨煤机时,如工作需要不需走空的,要 2
提 前将 磨煤 机 出 口温度 降至 7 5℃ 以下 ,同时 将料 位 降至 10P 0 a以下 ,给煤 机停 运后 立 即停 磨煤 机 ,
防止磨煤机 出 口温度反弹。如果停运时间在 l 天
否符 合 本厂 的要 求 ,并作 为是否 卸人 煤沟 的条 件 ; 其次 ,利用磅 房新 安装 的 2套 汽车 采样机对 每一 辆 汽车来煤进 行 现场采样 ,对 于火车 来煤 ,每一节 车
皮都要人工采样 ,目的是为了提高煤样代表性。
燃 料部每 天都要有 进煤 计划 , 并提前 一天列 出 。 此 计划 中要 详 细列 出每个 煤 源矿 点 日进 煤计 划量 ,
式 ,并把信息 及时反 馈给相 关部 门。
22 输煤管理 .
2 2 1 煤 场管 理 ..
运行各值要掌握管辖范围内的锅炉燃用煤种状
况 ,合 理配 风 ,防止锅炉 缺氧 燃烧 ;根 据炉 内结 渣 状 况 及运行参 数合理 安排锅 炉 吹灰器 的投运 ,督促
该 电厂 输煤 系 统煤 场 分 为东 西 走 向的北 、中 、
1 配煤掺烧应考虑的煤质特 性指标
1 1 煤 的燃烧 特 性 . 配煤 掺烧 的首 要原 则是保 证煤 种掺 烧过 程 中的 燃烧性 能 ,即保 证混 煤在 锅炉 内的燃烧 稳定 性 。煤
不宜掺配,否则会发生 “ 抢风”现象 ,造成锅炉飞
灰含 炭量 升高 ,甚 至发生 燃烧 不稳定 。 ’
详细制定锅炉用煤掺配方案。
23 2 配煤 掺烧 现场 管理 ..
且要附上煤种的热值与含硫量 。进煤计划还要以表 格 文档 方 式输 入 电厂计 算 机 MI S系统 ,并告 知 输
煤专 业认真 浏 览 ,以便 于开展工 作 。
锅炉专工要及时掌握各台锅炉的燃烧工况 ,根 据锅炉运行 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配煤掺烧方
煤炭被磨制成粉的难易程度。煤种的可磨性直接影 响制粉系统的运行状况。该厂各锅炉均配置了中速
磨煤机 直 吹式制 粉系 统 , 由于 制粉 系统 的余量 不足 ,
一 一
A而
一
电 安 技 力 全 术
第1 22 第3 4 0 年 期) 卷(1
次风量普 遍偏 高 ,当煤种 的可磨 性较 差时 ,制粉 系统 的 出力将 受到严 重 影响 ,性 能 明显恶化 。在配
负责 。
()停磨后严密监视磨煤机出 口温度应逐渐降 3
12 煤 的可 磨性 . 煤 的可磨 性 系数是煤 炭 的一项 特性 指标 ,表征
势增强 ,对煤粉在炉内的燃烬性不利,且易引起炉
膛 内热 负荷增 加 ,从 而影 响到锅 炉 的安全 运行 ;而
发热量过低则会增加制粉系统的运行压力 ,并可能 使锅炉无法满足满 负荷运 行的需要 。根据锅炉设 计煤种指标 并结合常用煤种 的实际情 况,该厂各 锅炉 ( 非专门说 明时特指一期 6台机组 ,下同 ) 配
一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第 l卷 ( 1 年第 3 ) 4 2 2 0 期
电 力 安 全 技 术
A丽
指导 巡检 人 员做 好 炉膛 的观 焦 ,有 异常 隋况时要 亲 自到 现场确 认 ,采取 必要 的控制措 施 。 在煤 种更 换 、锅炉燃 烧调 整试 验或 特殊 运行工 况时 ,尤其 要保 证燃 烧组 织 的合理性 和炉 膛受 热 面 的吹灰 频度 ,以便控 制炉膛 的结焦 状 况。
南三大煤场,南、北煤场采用 回转分层定点堆料工
艺 ,中煤 场采 用走行分 层连 续堆料 的工艺 。推煤 机
司 机进行 整平压 实操作 。
煤掺烧时 ,哈 氏可磨系数 HG 加权平均值宜控制 I
在4 5以上 。
1
.
采用 了煤场分 质分堆 的办法 ,即南北煤 场堆放 热值高 、硫分 低的煤 种 ,中煤场 堆放 热值 低 、硫分 高 的煤 种 。为 了适 应来煤 复杂 多变 的特性 ,将各个 煤 场从 东 到西 分成 l 个 区 ,对 于特 别 的煤 种 ,按 3 区堆放 并在运 行 日志上标注 。
发热量 表征 了煤 炭作 为燃料 使 用 的价值 ,是煤 炭 最重 要 的性能 指标 。在 机组运 行 时 ,煤 炭 的发 热 量 还是 锅炉 热平 衡 、配煤掺 烧及 负荷 调节 的 主要依 据 。发 热量 过高 会使锅 炉燃 烧器 区域 水冷 壁结 焦趋
引风机的能耗。另外,水分过高还容易导致输煤系 统阻塞、制粉系统出力下降等一系列 问题。
二氧化 硫排放 主要 与煤种 的含硫量 相 关 ,在 未 投脱 硫设备情 况 下 ,掺烧 配煤 的加权 平均含 硫量 应
小于 10%;在脱硫设备投运情况下应小于 20 . . %。 氮氧化物排放与煤种的挥发分和含氮量相关,
挥 发分高 而含 氮量低 的煤种 ,氮 氧化物排 放相对 较 低 ,应在 配煤掺 烧 中适 当考 虑 。控 制氮 氧化物排 放 的手段主要 是 采用低氮 燃烧技 术和尾部 脱硝 。
了合理 的配煤 掺烧 运行 管理办法 ,以便指导 实 际配 煤 工作 ,避免 盲 目性 。
须 通过煤 沟下 的叶轮 给煤 机进 行混配 。
2 3 配煤掺烧运行管理 .
2 3 1 配煤 指令 下达 ..
2 1 煤的质量验收与进煤计划 .
为确保 到厂 煤质符 合机组 燃烧要 求 ,防止劣质 煤进 厂 ,要 从源 头上严 格实施 监督 。首先 ,要求供
Q ・ m 以下 。 c
22 2 卸煤沟进行分类卸车 .. 输煤 A B系统的汽车卸煤 沟都是 1 跨 ,为 / 8
了混 配 煤 需 要 ,将 其分 成 东 西 各 9跨 2个 卸 煤 区 域 。根据煤 质信 息 ,将 入厂 煤按 热值 和含 硫量 分类 卸 车 。混煤 时 ,同一 条皮带 上 的 2台 叶轮给煤 机 同 时运行 ,根据 每天 的配煤 方案 以适 当的转速 把 多种 不 同煤 质 的煤 叠加 到 同一条 皮带 上 。由于 叶轮给煤
1 1 3 水 分 ..
种的燃烧特性主要是着火性能和燃烬性能,影响燃
烧 特性 的最 主要 指标 为发 热量 、挥 发 分和水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