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石油行业的分析
石油行业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下游产业链的关系非常的密切,具有非
常鲜明的产业链结构和产业链信息传递效应。其中,上游从事的业务包括原油、
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中游主要是油气的存储与运输,下游则涵盖炼油、化工、
天然气加工等流程型业务及加油站零售等产品配送、销售型业务。下面围绕着知
识点分析一下中国的石油行业:
一、垄断行业
垄断的类型——寡头垄断。
中国的石油行业处于寡头垄断阶段,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及少数几家厂商控制
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中国的石油行业由三个石油集团
垄断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
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并称“三大石油集团”。
三大石油集团基本上是按地域来组建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下游
批发市场也主要是按地区划分,实行“划地域而治”。其中,中石油和中石化主
要以陆上油气为主,大体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北的油气田和石化企业组成中国天
然气集团公司;长城以南的油气田和石化企业组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相关
省市的石油公司也划归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三大集团由国务院直接监
管,由国家经贸委负责联系。
寡头垄断的原因
a) 对资源的控制。国家的油气田由国家垄断,竟标条件要求的超高标准鼓
励垄断。石油的勘探与开采具有垄断性巨大的资金投入与风险,拉高了
行业的进入门槛。
b) 规模经济的要求形成自然垄断。油田的开发和成品油的制造需要大量的
固定资产投资,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石油行业对技术要求也很高,
因此确定了只能拥有几个大的厂商垄断石油行业。
c) 政府的特许权。三大石油集团拥有政府的特权,成为了石油产品的为数
不多生产和销售商。
d) 石油行业如果不是垄断结构而是多个生产者竞争的话,对我们消费者的
影响也不会是好的。最终的结果是厂商最终将退出市场不再提供产品,
还会形成一定的产品的浪费。垄断形成垄断利润和消费者损失。政府通
常对垄断行业实行垄断价格管制或者进入许可。当然由于市场上只存在
一个供给者会造成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但是要通过引入竞争来解决也
很难。通常最后形成一个合谋的垄断集团,寡头垄断。
二、市场结构的测度。
石油行业是个市场集中度极其高的行业,三家厂商的销售额几乎占到了全行
业的百分之百,也说明了石油产业是个寡头垄断行业。
三、价格方面
➢ 中国的石油价格是国家发改委根据国际石油价格的变动确定的,根据国际石
油的出产量和供求关系改变的,因此一般不出现价格歧视(价格歧视分为三
个级别:一级价格歧视是厂商根据消费者意愿为每单位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而为每单位产品制定不同销售价格的定价行为;二级价格歧视是厂商根据消
费者所购买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厂商对每个消费群
体收取不同的价格)问题。
➢ 石油行业存在着价格协调的行为。价格协调行为是指同一市场上的企业为了
某种共同的目标在价格决定和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的定价行为。中国
石油行业中的价格机制存在着暗中配合的行为。在价格调整过程中没有明显
的追随调价现象,只是默契的配合。
四、进退壁垒。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是衡量一个产业竞争程度的重要指标。进入壁垒是指使
进入者难以成功的进入一个产业,从而使原有企业能够持续的获得超额利润,并
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集中度的因素。退出壁垒指的是一个企业从原来的业务领域
中撤出来,即放弃生产或者提供某一个特定市场上的产品或者服务。
(一)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是指企业生产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石油行业是很典型的规模经济,油田的开放、原油的提炼、产品的运输和销
售都需要很严密的规定和巨大的固定资产的投资成本,从而厂商想进入石油
行业必须要存在这些方面的条件,这些条件阻止了厂商进入石油行业。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原有企业在任意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
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中国石油行业的企业亦或者说是三大石油集团从事石
油行业已经很久了,他们都拥有一套完整的石油开采、提炼和销售体系,这
需要各个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于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有很大的阻碍、
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资本量是潜在进入者进入某一行业必须要达到的资本
量。中国石油行业就拿中石油举例,资本储备量就最少需要达到20亿,这
个数字完全可以把中小型投资者挡在门槛外。这就让潜在的进入者很难进入
这个石油行业。
制度性壁垒。制度性壁垒是指由于政府的进入管制而形成的壁垒。中国的法
律和政策作为企业的既定的外生变量,对于石油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
国政府的规定,限制了潜在进入者进入中国石油行业,也对石油行业的寡头
垄断市场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退出壁垒
沉淀成本形成的退出壁垒。对于石油行业,油田、油气管道等等固定资产,
一旦形成并且投入使用就成了沉淀成本,这些成本就算是完全停止生产也无
法消除。而这些成本专用性很强,沉淀成本相对较大,较大的沉淀成本,企
业主动退出石油行业的动机肯定是相当弱。
联合生产形成的退出壁垒。石油行业有着完备的产业链,各种产品都需要石
油作为原料进行联合生产,即使一部分产业有退出的意愿,但是随着联合生
产的进行,一部分退出或者单独退出是相当困难的。
政府法规形成的退出壁垒。石油行业关乎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从现在的
局面来看我们不可能离开石油的衍生品汽油、柴油等。假如说三大石油集团
有一个想要脱出行业,那中国的经济社会肯定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括
汽车行业,航空行业等等。因此说,石油行业是我们必须不可以离开的行业,
因此政府和社会会设法阻止企业退出所处的行业,就中国的现状来看,石油
行业的三大集团没有一个有可能退出石油行业的。
(三)进入、退出壁垒福利效应。
石油行业的进入、退出壁垒都可以提高企业的集中度,这样更能优化资源配
置。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这样只限于几个企业垄断,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保护,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