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

专题 五大发展理念

【热点材料】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一)坚持创新发展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相关设问

1. 为什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①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赶超发达国家的路还很漫长;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④有利于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

⑤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⑥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2.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平,增强国防实力和综合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2)有利于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4)有利于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3.为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必须从哪些方面做起?

①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力度扶持互联网的发展,并引导互联网与创新、创业紧密相连;

②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③弘扬创新精神,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④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支持、激励创新型人才,保护创新成果;

4.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国家应该怎么做?

(1)树立全民族的自主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努力把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3)坚持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提高国际竞争力。

(4)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5.为早日实现“制造强国”,完成《中国制造二○二五》的目标,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掌握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

(2)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远大志向;

(3)增强创新意识,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6.我国如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提高科技水平,使经济建设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创新,努力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3)加大对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

(5)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

(6)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的自

主创新能力。

7.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打算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2)要敢于和善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不盲从书本,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学会举一反三;

(3)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4)将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培养创新意识,争取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二)坚持协调发展 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相关设问:

1.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努力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

②要积极吸收外来有益的文化,并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中华文化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③要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善于辨别和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④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

(三)坚持绿色发展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关设问:

1. 为什么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①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③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现象十分严重;

④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 坚持绿色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应该怎样做?

国家: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加快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④制定和完善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力度;

⑤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树立和强化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

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和能源危机等。

企业: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和使用节能环保技术;

②加大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意识等。

个人:①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②从身边小事做起,履行环保义务,落实环保行动;

③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践行低碳生活;

④积极参与各种环保行动;

⑤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等。

(四)坚持开放发展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相关设问:

1. 为什么必须坚持开放发展?

①在开放的世界中,国家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

②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这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需要;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④对外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与世界各国相互取长补短,在竞争与合作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

2. 在坚持开放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都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我国正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中坚力量,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 为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推进开放发展,我国应该怎样做?

①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③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

④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⑤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

⑥根据国际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尽自己的能力推动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建设。

(五)坚持共享发展 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保障民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 全会提出,保障基本民生,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相关设问:

1.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初中思品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③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④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⑤我国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 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缓解我国现阶段的民生难题,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建设,提升全面小康的质量;

④有利于让党的政策深入民心,增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凝聚力;等等。

3. 如何才能让保障基本民生的各项制度和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①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现民生制度和政策的依法落实;

②加强人民对民生政策落实的监督力度,提高政策落实的透明度和实效性;

③严格执法,对落实民生政策中的渎职行为做到违法必究;等等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 全会提出要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

相关关设问:

1. 党和政府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工程,坚持共享发展,表明了什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