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3篇秸秆五化工作总结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最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3篇秸秆五化工作总结工作总结(Job Summary/Work Summary),以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最为常见和多用。
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并分析成绩的不足,从而得出引以为戒的经验。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最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最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1县以建立生态名县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调动群众积极性,把秸杆还田综合利用落到实处,通过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气化、秸秆氨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秸杆还田综合利用步伐,合理地利用了秸秆资源。
同时我们通过大力宣传、明确任务、制定目标、典型示范、加大投资等措施,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是组建强的班子。
县政府多次召开全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会议,专门部署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并且成立了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农机局、农业局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对乡镇(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好处,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推广新的技术。
我县农机、农业部门积极进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课题研究,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宣传玉米秸秆还田的好处,并充分发挥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的作用,实施秸秆直接还田,9月14日,泗水县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在金庄镇卞家庄村召开,市农机局局长姜勤芝、县委常委、副县长时爱东、县人大副主任王衍桐、县政协副主席谢安明、市农机局农机科科长韩安顺、县农办、农业局负责人、各乡镇(办事处)分管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农机站站长、农机局及金庄镇有关人员、2个厂家技术人员、农机大户代表和附近村民共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电视台记者现场进行了采访。
市农机局局长姜勤芝、县委常委、副县长时爱东作了重要讲话,通过现场观摩,群众对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普遍认为此项技术不仅抢农时,而且大大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问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促进了作物生长,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是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很有必要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XX年我县利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17万元,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0.43万元。
购置大型拖拉机16台,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自走互换割台玉米收获机2台,旋耕机16台,深耕双向翻转犁3台,小麦免耕播种机1台,共计43台套。
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XX年我县共推广秸秆还田机6台,保有量达到4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7台,保有量达到32台,我县玉米联合收获1.8万亩,纯秸秆还田1.5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200亩,通过实施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可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三增、三节。
三增即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增加0.04%,持水能力增加15%以上,粮食增产5%左右。
三节即节水10%以上,节肥20%,节省机械作业支出每亩30-40元,农民每亩增收节支100元左右。
在当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后劲不足的情况下,发展秸秆还田既是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也是农民增收节支的有效途径,快速提高了玉米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水平。
三是做好疏的文章。
1、使秸秆青贮变饲料。
我县为充分利用秸秆资源,降低畜禽养殖成本,一方面大力推行秸秆青贮技术,鼓励农民进行秸秆青贮。
另一方面鼓励动员各类养殖场,养殖区、养殖大户进行秸秆储存,实施秸秆过腹还田。
如:金庄镇下芦城村奶牛基地,建成青贮池3个,年可青贮秸秆1000多吨,使附近2个村秸秆得到充分利用。
2、让秸秆氨化产沼气。
我县泗张镇利用秸秆腐熟气化技术,进行秸秆气化,发展农用沼气,全镇10个村,已有1200余户建起了沼气池,圣水峪乡黄城村70%以上的农户都建成了沼气池。
我县高峪乡刘家洼村民姜恒军在蔬菜大棚里建了10个沼气池,冬天利用大棚温度,产生沼气点灯照明,提高棚内温度,光照利于蔬菜的生长,产生的沼液是优良的有机肥料,每年可消耗100余亩的秸秆,达到5.5万公斤,既解决了棚内优质有机肥,也解决了蔬菜无公害问题,还解决了村里废弃的大量农作物秸秆,又显著提高了种植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我县已建沼气池近3000个,年消耗近3万吨秸秆,近1500万公斤。
3、积极推进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我县杨柳镇西里仁、泗河街道办事处西曲泗等村,引进省农科院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用于瓜菜种植,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充分消化,生物秸杆反应堆技术主要是利用机械开沟,进行秸杆深埋30公分,撒上菌种,埋土浇水。
该技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和有机无机养料等有益物质,进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产生生防效应,进而培育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应用技术,使农业资源多层次再利用。
通过利用该项技术种植西瓜既使秸杆综合利用又不污染空气,既绿色又环保,节省化肥农药50%至60%左右,据测算每亩大棚消化干玉米秸秆XX公斤,西瓜定植90天后即可采摘上市,早上市8至10天,由于上市早西瓜价格明显增加。
县农机局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3000元钱在杨柳镇西里仁村推动该项技术的应用。
XX年全县推广应用面积600亩,其中杨柳镇推广400亩。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作物上的广泛应用,既使丰富的秸秆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地利用,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因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农产品污染等问题,变废为宝,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推进了循环农业、环保能源的综合发展,为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4、秸秆气化炉使秸秆变成财富。
从北京引进先进的秸秆气化炉生产工艺和设备技术,在全县进行推广普及,为农作物秸秆找到了又一条综合利用的路子。
每台气化炉一年可消耗掉XX公斤的干秸秆,既节能又环保,气化炉使秸秆变成了财富。
四是强化堵的措施。
对没有还田的秸秆,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做好秸秆清理工作,及早安排,超前谋划,指定地点集中堆放,提出利用途径,责任落实到地块、到人,做到收获一块,及时利用或清理一块,彻底消除焚烧隐患。
按照明确部门、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人员的原则,制定落实定区域、定人员、定车辆、定时间、定责任的五定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
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干部和一家一户,做到干部层层签订责任状,群众人人签订责任书。
利用宣传栏、张贴标语和广播喇叭广泛宣传玉米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的好处,把真实的事例和鲜明的数据宣传到家入户,把禁烧传单30000份贴到村庄、学校门口,使人人晓知利害关系。
让农民知道秸秆存放点的位置,引导农民自觉配合禁烧工作,营造浓厚的禁烧舆论氛围。
坚持重点区域重点治理的原则,着重抓好交通沿线的玉米秸秆禁烧工作,安排专人做好昼夜巡查,加大禁烧秸秆处罚力度,依法处罚违规行为,形成秸秆禁烧工作的威慑力量。
同时制定应急预案,组建应急队伍,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一旦出现火情,迅速扑灭。
总之,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是一篇大文章,也是一个大产业,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推动、科技人员的不断研究与探索,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支持,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广泛参与,农机农艺的配套结合。
这项事业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促进农民增收,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XX年我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离上级部门和领导的要求还相差甚远,XX年我们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县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好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全力做好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造福于泗水人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最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2自5月5日市召开油菜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会以来,我区高度重视,将午季秸秆禁烧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
由于组织、措施到位,宣传、奖补到位,全区范围内没有发生明显的秸秆焚烧现象,实现了既定目标。
现将今年的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开展情况(一)总体情况由于菜籽价格上扬,加上国家的种粮补贴,今年我区油菜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20%以上,达4万多亩,产生的秸秆约有1万吨,且主要集中在大圩镇的东大圩,烟墩镇的牛角大圩和义城镇的大小张圩。
为此,我区划定了骆岗街道、大圩镇、义城镇、烟墩镇、淝河镇五个重点禁烧区,并确定了收工时、上半夜、阴雨前、栽种时4个重点时段,全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
据统计,整个午季秸秆禁烧期,仅义城镇出现了两次零星火点,其他区域均未发生秸秆焚烧现象。
(二)主要措施1、成立组织机构。
5月8日,全区召开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区分管副区长为组长,区政府办、农委、监察局、林业局、农技推广中心、能源办、农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组,并成立了5个督查组,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工作原则,与各镇(街)负责人签订了秸秆禁烧责任状,实行区、镇、村三级联动。
同时各镇(街)也及时建立了专项工作领导组和巡查队,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与奖补政策,确保辖区内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毁一棵树,不发生一起因秸秆焚烧引起的安全事故。
2、深入宣传发动。
一是将《致全市农民朋友一封信》全部发放到村、到组、到户,并将其制作成录音磁带,利用村广播,每天早、中、晚在广播站循环播放,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通过召开镇、村动员大会,党员大会,村民组长、村民代表会议进行广泛宣传,将禁烧工作的意义、具体实施细节及时、准确的层层传递下去。
三是各镇(街)组织流动宣传车,制作禁烧宣传标语,在村庄、路口、集市等人群密集的地方张贴。
同时组织村干部到每个农户家中,讲解秸秆焚烧的危害,让每位农户了解到不能烧、不烧给补助、烧了就罚款的禁烧政策,强化农户们的禁烧意识。
四是邀请省城多家媒体,在5月26日举行了禁烧工作新闻发布会,对我区禁烧开展情况和奖补政策进行了集中的宣传。
五是继续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向全区中小学生宣传秸秆禁烧知识,让小朋友们及时向家长和邻居宣传秸秆禁烧的意义。
六是做好秸秆禁烧一日一报。
根据市农委部署和要求,区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天及时统计全区油菜收割率、秸秆处理和综合利用等情况,做好一日一报。
同时向各镇(街)和区直相关部门印发秸秆禁烧简报,实时通报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开展情况,整个午季秸秆禁烧工作共编发简报6期。
3、建立督查体系。
全区成立了5个督查小组,按照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工作原则,注重加强禁烧期间的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