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元介绍

广元介绍

广元广元市,四川省下辖地级市,北与甘肃省、陕西省交界;南与南充市为邻;西与绵阳市相连;东与巴中市接壤;处于四川北部边缘,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6314平方千米,下辖3区、4县;2017年户籍人口302.62万人。

广元市自古为入川的重要通道,是苴国故地,入蜀要塞,三国重镇,广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璀璨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广元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中国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核心走廊、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生地,也是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是红四方面军后期首府地、西部战争主战场和长征出发地。

[1]2018年,广元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1.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1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58.5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325.19亿元,增长9.3%。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49.9%、43.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4.2、3.6个百分点。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105元,比上年增长7.7%。

[2]目录.1历史沿革.2行政区划.3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气候.4自然资源.▪水资源.▪林业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5人口.6政治.7经济.▪综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8社会事业.▪科学技术.▪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邮电.▪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安全生产.9交通.▪综述.▪公路.▪铁路.▪航空.▪水路.10地方文化.▪特色节日.▪文化遗址.▪文学艺术.11名优特产.12风景名胜.13著名人物.14城市荣誉历史沿革编辑广元在夏代为胤国治地,周代为苴国治地。

当时苴国与四川境内的巴国(治地重庆一带)、蜀国(治地成都一带)成“三足鼎立”之势。

周慎靓王六年(前316年),秦国灭蜀吞苴,改蜀地置蜀郡。

苴都吐费城废,置葭萌县(县治今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隶属秦国蜀郡。

秦代(前221年-前207年),县名未变。

两汉(前206年-220年),县名沿袭未变。

蜀汉(221年-263年),刘备改为汉寿县。

西晋(266年-316年),改为晋寿县。

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析县境北置兴安县(治今利州区),又置晋寿郡,改晋寿县为益昌县,郡、县同治今昭化镇。

南北朝(420年-589年)时,南齐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在兴安县置东晋寿郡。

北魏又改为西益州。

梁改为黎州。

西魏改为利州,并置利州总管府。

北周沿袭未变。

隋(581年-618年)改兴安县为绵谷县。

改利州为义城郡,仍置总管府。

唐代(618年-907年),复改义城郡为利州。

辖利、龙、始、蓬、静、沙六州;继升为都督府,辖利、隆、始、静、西、龙六州。

五代(907年-960年)基本沿袭唐制。

今广元老城区为县、州府、军治地。

宋代(960年-1279年),绵谷县治初为利州益川郡、昭武军治地继为利州都督府益川郡,宁武军节度。

元代(1271年-1368年),初在绵谷县置都元帅府,继从京兆(今咸阳)移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于利州。

至元时,取《易经)“大哉乾元”与元朝德威广播,疆土广大之意,改绵谷县为广元县,改利州路为广元路,辖绵谷(广元)、昭化两县,保宁一府,剑、龙、巴、沔四州。

后升广元县为广元府。

明代(1368年-1644年),初为广元府,继改为州,再降为县。

清代(1644年-1912年)、民国(1912年-1949年)皆沿明制。

1949年12月14日、15日,广元、昭化解放。

1950年3月在广元城区设立剑阁专员公署与地委,辖昭化、广元、剑阁、青川、平武、北川、江油、旺苍、苍溪、阆中10县。

1959年3月,将昭化县并入广元县。

1985年2月,撤销广元县,设立地级广元市和市中区,原广元县改为广元市市中区;将原绵阳专区的青川、旺苍、剑阁3县划归广元市管辖;同年6月1日,广元市人民政府成立;同年9月,将原南充专区的苍溪县划归广元市管辖。

[3]1989年5月11日,缩小市中区,设立元坝、朝天两个郊区(县级)。

[4]2007年3月13日,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

[5]2013年4月1日,元坝区更名为昭化区。

[6]行政区划编辑截至2016年,广元市辖利州、昭化、朝天3区和青川、旺苍、剑阁、苍溪4县,91个镇,139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2430个村民委员会,16559个村民小组。

[7]广元市人民政府驻地利州区人民路北段24号。

地理环境编辑位置境域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地理坐标在北纬31°31′至32°56′,东经104°36′至106°45′之间,北与甘肃省武都县、文县、陕西省宁强县、南郑县交界;南与南充市的南部县、阆中市为邻;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江油市、梓潼县相连;东与巴中市的南江县、巴州区接壤。

幅员面积16314平方千米。

[7]地形地貌广元市处于四川北部边缘,山地向盆地过渡地带,摩天岭、米仓山东西向横亘市北,分别为川甘、川陕界山;龙门山北东一南西向斜插市西;市南则由剑门山、大栏山等川北弧形山脉覆盖广。

地势由北向东南倾斜,山脊相对高差达3200余米。

摩天岭山脊海拔由西端最高点3837米(大草坪)向东下降至2784米,向南则急剧下降到800米。

龙门山接摩天岭居青川全境及利州区西部。

山脊海拔由北至南从3045米(轿子顶)降到1200米。

山顶尖削,坡面一般在25度以上;河谷深切,相对高差在600-800米间。

米仓山居朝天区全境旺苍县城至广元一线以北,山脊海拔从北向南由2276 米(光头山)下降到1368米(石家梁),坡面多在25度以上,山顶浑圆。

河谷深切相对高差一般在500-800米间。

川北弧形山脉居元坝区、旺苍县城以南,及苍溪、剑阁两县全境。

海拔从北而南由1200余米下降到600余米。

河谷切割亦深,多呈“V”形。

相对高差在200-500米间。

山顶平缓,多呈台梁状,坡面一般在12度左右。

[8]气候广元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处秦岭南麓,是南北的过渡带,即有南方的湿润气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艳阳高照的特点。

南部低山,冬冷夏热;北部中山区冬寒夏凉,秋季降温迅速。

年平均气温16.1℃,七月份气温26.1℃,元月份气温4.9℃。

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日照数1300-1400小时,无霜期220-260天,四季分明,适宜生物繁衍生息。

但自然灾害,特别是旱、涝灾害频繁。

[8]自然资源编辑水资源广元市共有各类水利工程4700余处,其中,中型水库6处、小型水库558处。

有水域面积158.3万亩,水资源总量68.6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0亿立方米,境内水能蕴藏达296万千瓦,已建成总装机容量达90万千瓦的水电、火电站,其中宝珠寺电站装机容量达70万千瓦。

[9]林业资源广元市有林业用地1491.9万亩(其中林地1170万亩,无林地69万亩,疏林地16.5万亩,灌木林地141万亩,未成林地99万亩),占全市幅员面积的58%。

全市现有森林面积117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5.3%,森林蓄积达4528万立方米。

全市商品林面积35.06万公顷,“十一五”森林年采伐计划87.26万立方米。

全市现有宜林荒山荒地面积19.5万亩。

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1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市县级自然保护区共4个)、自然保护小区170个,面积达到444.2万亩,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8.1%。

已建立森林公园7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市级森林公园2个)。

[9]生物资源广元市境内分布野生动物400种,其中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76种(据1999年统计仅大熊猫就多达60余只)。

分布境内野生植物2900多种,仅珍贵野生木本植物832种,其中:珙桐、水青树、连香树、剑阁柏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

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红皮书的野生动植物就有40余种。

[9]矿产资源广元市已发现有矿产地480处,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377处,其中大型矿床6个,中型矿床39个,主要为耐火粘土、煤、熔剂灰岩、砂金、玻璃石英砂、硅灰台、晶质石墨、页岩等。

其中煤17172.88万吨,黄金44802千克,天然气储量达3.73亿立方米以上。

在区域上集中分布于青川、旺苍、市中区、朝天、元坝五个县区。

全市非金属矿产居多,有色金属矿产较少,主要为煤炭和砂金。

[9]人口编辑2018年,广元市户籍人口300.68万人。

其中,女性146.54万人,男性154.1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8.7%和51.3%;城镇人口73.85万人,乡村人口226.8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4.6%和75.4%。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66.7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121.7万人,乡村人口145.0万人。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5.63%,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

人口出生率9.31‰,死亡率6.27‰,自然增长率3.03‰。

[2]表1 2018年末广元市及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注: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

[2]政治经济编辑综述2018年,广元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01.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1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58.56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325.19亿元,增长9.3%。

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49.9%、43.2%,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6、4.2、3.6个百分点。

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105元,比上年增长7.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4:44.7:39.9调整为14.7:44.7:40.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全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3098户,其中企业3566户。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5%,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21.4%。

投资增长动能转换。

制造业投资140.65亿元,增长49.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0.9%,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9%、24.9%;高耗能产业投资下降26.2%,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1.2%下降至7.2%。

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体育和娱乐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5.7%、14.6%、13.9%,高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增速。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由上年的2.60缩小为2.58。

[2]2018年,全市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465.07亿元,比上年增长8.5%,占GDP比重为58.0%,比上年提高 0.1个百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