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蓄电池维护与检测教学设计方案

蓄电池维护与检测教学设计方案

.

可编辑版 《蓄电池结构认识与检测 》 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题目 第一讲:蓄电池结构认识与检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视频课件等

授课日期 第一周 课时安排 1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蓄电池基本结构;

2 .熟悉蓄电池使用与维护方法;

3.掌握蓄电池充电方法;

4.掌握蓄电池性能检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蓄电池充电方法(难点);掌握蓄电池性能检测方法(重点)

教学设计与时间安排 方法及手段

在第一讲进行之前,首先组织学生观看电动摩托车所使用的蓄电池等相关内容的图片,为进一步学习汽车蓄电池做准备。

一、【生活常识提问】 5分钟

①现实生活中,电动摩托车由什么供电?

蓄电池

二、【导入】 5分钟

汽车用的蓄电池结构是什么?

汽车蓄电池由电解液、极板、隔板等组成。

三、【新课内容】 30分钟

点睛:本章学习技巧

头脑中有蓄电池的画面,紧跟屏幕。

1.1 蓄电池分类

蓄电池是一种可逆的低压直流电源,它既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也能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 通过图片的导入,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使学生对液压传动有一初步的感性认识。

播放视频,边播放,边讲解 .

可编辑版 蓄电池可分为碱性蓄电池和酸性蓄电池两大类。常用的类型有:普通、干式荷、少需维护或免维护、封闭式免维护蓄电池。 .

可编辑版 1.2 普通蓄电池的结构

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外壳四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2. 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2.1 蓄电池的正确使用

三抓

(1)抓及时、正确充电

1)放完电的电池24h内送充电间;

2)装车使用电池定期补充充电,放电程度,冬季不超过25%,夏季不超过50%;

3)带电液存放的蓄电池定期补充充电。

(2)抓正确使用操作

1)每次启动时间不超过5s,启动间隔时间15s,最多连续启动3次;

2)车上蓄电池应固定牢靠,安装搬运时应轻搬轻放。

(3)抓清洁保养

1)保持蓄电池表面清洁;

2)及时清除蓄电池表面的酸液;

3)经常疏通通气孔。

.

可编辑版 五防

(1)防止过充和充电电流过大;

(2)防止过度放电;

(3)防止电解液液面过低;

(4)防止电解液密度过大;

(5)防止电解液内混入杂质。

3. 蓄电池的充电

3.1 充电方法

(1)定流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恒定不变(通过调整电压,保证电流不变)。

优点为:充电电流可任意选择,有益于延长蓄电池寿命,可用于初充电和去硫化充电。

缺点是充电时间长,且需要经常调整充电电流。

(2)定压充电

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恒定不变。是蓄电池在汽车上由发电机对其充电的方法。

优点为:充电速度快,充电时间短,充电电流IC会随着电动势E的上升,而逐渐减小到零,使充电自动停止,不必人工调整和照管。

缺点是:充电电流大小不能调整,所以不能保证蓄电池彻底充足电,也不能用于初充电和去硫化充电。

(3)脉冲快速充电法

以脉冲大电流充电来实现快速充电的方法。

①大电流恒流充电 IC=(0.8~1)C20 至单池电压升至2.4V;

②前停充15~25ms;

③反向脉冲充电 IC=(1.5~2.0)C20 , t=150~1000us;

④后停充25~40ms,如此循环,直至充足电。

指出这是本章的重点:适当放慢速度,要求学生学会。

.

可编辑版 (4)智能快速充电

利用单片机的智能功能,控制充电电流按照最佳充电电流变化而实现快速充电的方法。

4.蓄电池技术状况性能检测

4.1 实训目的

1.了解蓄电池的检测仪器。

2.掌握蓄电池的检测方法。

4.2主要实训仪器

1.蓄电池若干个、电解液密度计、温度计、高率放电计、玻璃棒及管、盛水容器各若干;

2.适量凡士林、润滑脂、蒸馏水、电解液、万用表。

4.3实训步骤

1.蓄电池外部检查

2负荷试验检测12v高率放电计 (图下图所示)

测12V电池,蓄电池充满电,密度在1.24g/cm3,接入时间2S~5S;

电压能保持在:10.5V~11.6V以上,存电量为充足,蓄电池无故障;

电压能保持在:9.6V~10.5V,存电量为不足,蓄电池无故障;

电压降到:9.6V以下,存电量严重不足或蓄电池有故障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下面的内容,一边学习,一边自己找到答案。

通过对机床工作台液压传动系统的分析,先让学生自己总结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最后 总结出结论,便于记忆。

.

可编辑版 3.电解液密度的检查方法

用吸式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检测方法如下图所示。

注意:同时检测电解液温度值,进行修正。

对于刚进行过强电流放电或刚加过蒸馏水后的蓄电池,不宜进行电解液温度的量。

电解液密度与放电程度的关系是密度每下降0.01g/cm3相当于蓄电池放电6%。当判断蓄电池在夏季放电超过50%,冬季放电超过25%时,不宜再使用,应及时进行充电。

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来估算放电程度,如下图 所示。

四、【课内小结】 5分钟

总结本次课讲解内容。

本次课程是蓄电池的结构介绍,难点是蓄电池的检测方法,应简单易懂,易于理解、蓄电池对整个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重点是蓄电池使用与维护。

作业与预习布置 作业:1.蓄电池充电方法有哪些? .

可编辑版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课后小结

1.蓄电池基本结构;

2.蓄电池使用与维护方法;

3.蓄电池充电方法;

4.蓄电池性能检测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