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浅谈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

他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 又是一种现实的活动, 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善。

它把人的理性和快乐生活有机统一了起来把个体幸福和整体幸福有机统一了起来强调幸福是通过人的现实的活动实现的, 从而肯定了现世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人把幸福看作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

善,在希腊人眼里是任何好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认为善就是目的,人们所做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善。

人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终极的善。

而终极的善就是幸福。

我们努力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接近幸福。

越努力越幸福?天道酬勤?不管我们离幸福有多远,唯一能肯定的是幸福等不来。

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活动也是实现幸福的途径。

他在谈及幸福的获得时说,“幸福不是品质”,并不能像拥有财产那样地占有;幸福也不是某种神的恩赐或纯粹是机遇的礼物;“幸福是通过学习,某种习惯或者训练而获得的”,只有进行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幸福。

所谓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是指一定要行动,必须要去做,并且要做得好。

正如在运动会上,桂冠并不授予貌美的人,健壮的人,而是授予参加竞技的人,因为胜利者就在他们当中,只有那些行为高尚的人,才能赢得生活中的桂冠和美好的东西。

我们也只有在实践理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获得德性。

幸福,是属
于每个认真努力的人。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每个人大概都会有那么一次奋不顾身的去追求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的付出,祈求幸福。

或许,到最后我们还是没能抓住幸福。

但是,这个过程不也是幸福使然吗?幸福,从一开始就在指导着我们,它拥有一双隐形的手,在我们跌倒的时候,悄悄的扶了我们一把。

在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它轻声细语的安抚我们。

如果我们坐等幸福,那么这一切也就不存在了。

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的那样,只有进行合德性的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幸福。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幸福也一样。

幸福没有藏起来,她就在你身边,所以,行动起来吧。

幸福是最快乐的活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并不排斥快乐。

快乐伴随着幸福。

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快乐时说,许多人认为幸福包含了快乐。

“有福”这个词来自“享乐”。

因此幸福就是使人快乐,使人觉得可爱,乐于去追求的。

这点我是颇为赞同的。

我觉得快乐是目前,现在的状态,而幸福是会让人产生“如果能这样一直下去就好了”的感觉,具有长远性。

这大概是幸福的魅力所在吧,驱动我们走下去。

快乐,是瞬间的幸福。

幸福,是长远的快乐。

幸福,是我们所追求的。

它是感觉,体会万物的美好。

它是热度,捂热冰冷的心。

它是表情,五官舒展。

幸福,他是个淘气的小孩,爱与我们躲藏,有种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感觉。

而人是个苍老的小孩。

我们成长的速度比幸福累积的速度要快,
是因为幸福与我们不同步发展。

还是因为我们走得太快,我们终与幸福分离吗?幸福,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大多数是物质的幸福感,而不是精神或灵魂上的幸福。

现在的幸福似乎变得功利了。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有利于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努力追寻幸福,他告诉我们幸福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的幸福程度与个人的努力程度呈正比,越努力越幸福。

我觉得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给当代的大学生起醍醐灌醒的作用。

能让一些迷茫,不知所措,对幸福不抱希望的人惊醒,不能再破罐破摔。

及时追寻幸福方为正道。

年轻人,我们共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