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发〔2010〕93号文附件1: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

气发〔2010〕93号文附件1: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

气发〔2010〕93号文附件1:农
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
附件1: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规范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是深化气象为农服务、推进城乡公共气
象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气象信息进村入户的有效途
径,是为农民提供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农村公共气象服
务体系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农村
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一、建设原则
(一)坚持公共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
站建设要按照公益性服务的要求,以基层农村为重点,以农民受
益为核心,以满足农民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前提。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地方政府
在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农村公共
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基层力量
参与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中。
(三)坚持部门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按照集约化思路,
与有关部门共建、共享和共同维护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把气象
信息服务与防灾减灾、农业生产、科技、文化、教育等信息结合
起来,实现信息服务的集约化,实现多站合一。
(四)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到各地
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尽可能地选择有条件的农村示范推进,真
2

正做到试点先行、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和全面推广。
二、建设标准
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
息服务站。“六个有”: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
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一)有固定场所。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因地制宜,可设
在乡(镇)基层党政组织或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可与各级办事大
厅、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点、
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合作共用,并悬挂统一的“气象信息服务站”
标牌。
(二)有信息设备。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至少配备一台计
算机和宽带网络一套。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置气象电子显示屏和
乡村气象预警喇叭等信息发布设备,以及电视机、机顶盒、打印
机等信息设备。
(三)有信息员。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至少要有一名信息员。
信息员可由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农村干部、村干部、大学生
村官等兼职担任。
(四)有定期活动。及时发布气象信息和涉农信息,开展经
常性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培训等活动,更新和维护气象信
息橱架和宣传栏,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农民气象服务需求。
(五)有管理制度。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制定服务登记、
服务项目公示、定时开放、设备管理、信息审查、信息员职责和
3.服务响应及时。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应保持服务渠道
畅通,对服务需求能及时给予积极响应,服务态度好,讲求实效。
4.填写服务日志。信息员要认真填写《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
工作日志》,如实记录当天开展工作情况,每年将工作日志上报
到当地县级气象主管部门。
四、服务站信息员资格与工作要求
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信息员属于气象信息员,其资格和工作
要求严格参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的意
见》和各地气象信息员管理规定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
的行业管理、技术指导,明确责任,力戒形式主义,注重工作实
效。要制定本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方案,有计划、有步骤
地示范、推广,并把各地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作为重点考核内容
逐级进行考核。
(二)各级气象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对农村气
象信息服务站进行监督和管理,要定期对服务站进行检查和考
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优秀的服务站进行经验总结推广
并给予奖励。鼓励各地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充分调动各地区服
务站的工作积极性。
(三)各级气象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将农村气象信息服务
2

站管理视为履行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方面,将此工作纳入地方公
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稳定的投
入机制,保障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持续稳定推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