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2013年11月,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牵头,在校党委的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制定了《华东交通大学智慧校园建设五年规划》(2014~2018)并于2014年1月15日在学校党委会议上审议通过,标志着我校正式开启智慧校园建设。
2014第5次校长办公会议上审议通过《华东交通大学智慧校园建设2014年实施方案》;2015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通过《华东交通大学智慧校园建设2015年实施方案》;2016年第1次校长办公会通过《关于做好做优智慧校园的意见》。
按照《规划》要求,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总体目标较高,资金总投入约6000万元。
截至目前,投入经费约2100多万元。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是基础设施与关键应用建设,现已基本完成;第二阶段:重点是数字资源与应用系统整合,当前正在进行;第三阶段:重点是智慧校园建设。
一、建设历程
2014年:
2014.1.15《智慧校园建设五年规划》出台
2014.2.3电信网络出口带宽由150M扩容至360M
2014.3.5通过《智慧校园建设2014年实施方案》
2014.11.28数据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2014.11.10移动OA上线
2014.12.1新增移动网络出口带宽500M
2014.12.9私有云平台正式启用
2014.12.23邮件系统完成升级
2015年:
2015.1.1教育网出口带宽由2M扩容至400M
2015.1.6网络教学平台上线
2015.1.31完成校内数字电视改造工程
2015.2.18通过《智慧校园建设2015年实施方案》
2015.3.5学生综合管理体系-招生系统上线试用
2015.3.30骨干光网项目完成建设
2015.4.1“智慧交大”
2015.6.25研究生管理系统上线试用
2015.7.8“智慧交大”移动APP上线
2015.7.15 学报投稿系统完成升级
2015.8.1学生综合管理体系-数字迎新系统正式启用
2015.8.3传统机房语音教室改建成云平台机房语音教室完成2015.10.12 VPN系统升级完成
2015.12.20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上线
2015.12.31 教务处微信平台上线
2016年:
2016.1.1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项目部署完成
2016.1.6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正式启用
2016.3.6 督查督办系统正式上线
2016.3.15 部署上网安全认证系统
二、取得成效
(一) 基础硬件设施及环境建设
1、建成了技术水平达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智能化数据中心:依据我校规模和信息化建设需求,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先进、运行稳定的符合国家机房建设标准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机房。
该数据中心从开工建设到投入使用仅历时8个月,其时间之短、效率之高、质量之优,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赞许。
目前我校核心网络设备及服务器均已迁移至新数据中心。
该数据中心的建成为我校智慧校园的软硬件系统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2、敷设了覆盖全校范围的万兆骨干光网:建成了一套全面覆盖我校南北校区的万兆光纤骨干网络,为学校未来的信息化建设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
3、部署了高性能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云计算平台具有高扩展性、高可用性、超大规模、成本低廉等特点。
我们采用目前主流的虚拟化技术,进行资源整合,用6台高性能硬件服务器,虚拟出110
多台虚拟服务器,以承载学校众多的业务系统,提高访问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二) 网络环境建设
1、增加了校园网网络出口带宽容量:2013年我校出口带宽仅为电信150M,教育网2M;2014年电信出口带宽提升至360M,新增
移动出口带宽500M;2015年教育网出口带宽由2M提升至400M。
目前,我校总出口带宽为1.26G。
2、对我校核心网络进行扁平化改造:此次校园网核心设施改造,实现了校园网络结构的扁平化和骨干的万兆化,降低未来运维费用,减少运维复杂程度,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实现路由器BRAS 平台与认证计费系统的集成,实现了上网实名认证。
为多运营商融入校园网开展业务和无线网络的运营提供统一管理条件。
3、建成一套完备的网络安全防护和监控体系:对华东交通大学来说,从远程教学、数据中心网络、楼宇网络系统,到OA、邮件、VPN等办公应用,再到语音、视频、多媒体等网络教学应用,都通过网络承载。
因此,需要一张能承载所有应用,满足不同应用特点,同时简单、智能、可靠的安全网络。
建设网络整体病毒和漏洞防范体系,实时监测网络运行状况,提供快速响应故障的手段;建立智慧校园信息业务网络中服务器、主机的安全评估系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攻击监控与防护体系及多层防御保护系统,实时检测出绝大多数攻击,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4、对教学楼宇网络线缆进行了改造:2015年暑假期间对5座多媒体教室相对集中的楼宇网络线缆进行了改造,为即将开展的桌面云建设及智慧教室建设创造稳定的网络环境。
(三) 应用软件建设
1、搭建了以服务为导向的“智慧交大”基础平台
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建设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共享数据中心三大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简称“智慧交大”。
利用该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单点登录,数据共享,使用统一的业务数据标准,将校园网内原有业务系统、新建业务系统与“智慧交大”进行对接。
“智慧交大”整合了各业务平台服务应用,进行集中展示,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查询到自己所关注的信息,例如:通知、邮件、工资、未还图书等信息。
在服务大厅中,可以进行网上评教、课表查询等相关业务的办理。
随着学校各业务系统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服务功能面向广大师生开放。
2、完善升级各类应用服务系统
升级OA系统,增加移动办公功能;
升级亿邮邮件系统,提升用户数,为学生开通邮件服务;
升级VPN系统,同时开通学生帐号,为学生提供VPN服务;
升级学报投稿系统。
3、新建多个业务管理系统
学生综合管理体系:涵盖学生从入校到离校的全部周期过程,仅该系统就包含了迎新、宿管、学工、学团、招生、就业、心理、离校等多个独立系统;
超星泛雅在线网络教学平台: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网络教学、慕课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