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机(留声机)LP机种概论
(唐典家居饰品有限公司)
目录:
1. 动磁、动铁、动圈唱头各有什么优、缺点
2.为什么动圈唱头有高输出、低输出之分?
3.升压器或唱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要多少才适合 ?
4.接上升压器或动圈唱头放大器之后有哼声怎么办?
5.为什么动圈唱头要注重阻抗匹配?
6.唱头要不要像录音头一样消磁呢?
7.针尖要如何保养呢?
8.唱臂
动磁、动铁、动圈唱头各有什么优、缺点
以前,大家一提到唱头,就非用动圈唱头不可。一方面它比较贵;另一方面大家
认为它比较 好。而到现在,市面上所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动圈唱头。动圈唱头一定
就比其他二种唱头好吗? 每一种唱头都有它先天性的优点与缺点;也因此有其先
天上不同的音质、音色表现。动圈唱 头的优点在于线圈很小,而且是串在针杆上,
直接感受到针尖传来的振动,所以拾取到的声 音细节很多。然而,也因为线圈串
在针杆上,使得针杆的质量很大,以至于影响循轨能力。 此外,动圈唱头必须再
加一级放大或是用升压器升压,因此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有些动圈唱头还容易有
高频过于强调的缺点。再来,昂贵的售价也是其缺点之一。然而,对于 LP 迷而
言,贵恐怕不是缺点,反而是某种品味的表徵。虽然动圈唱头有解析力强、高频
响应佳、细 节多的优点,但是动磁与动铁唱头的循轨能力好过动圈唱头很多也是
不争的事实。一个制造精良的动磁或动铁唱头,在音质音色上的表现并不会输给
动圈唱头。这也是许多 LP 迷会衷情于 Shure 、Grado Signature 系列唱头的
原因。
为什么动圈唱头有高输出、低输出之分?
一般而言,动圈唱头里的线圈数绕得越少,输出就越低;绕得越多,输出就越高。
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压多在 0.2-0.5mV 之间,这是典型的低输出。然而,还有
些动圈唱头的输出高达2-5mV,这就是高输出动圈唱头。还有一种是更低的输出,
大约都在 0.1mV 以下,这也算是低输出。低输出动圈唱头当然要接升压器或动圈
唱头放大器,高输出动圈唱头则与动磁唱头一样,不须另外加一级放大。 这样说
来,高输出动圈唱头比较划算,假若以不需要另加一级放大的观点来看,它的确是
比较划算,也避免了多一级放大的音染。然而,由于它的针杆上面绕了太重的线
圈,因此循轨能力大受影响。算起来,它也不一定比较划算。
升压器或唱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要多少才适合 ?
这要看所使用的动圈唱头输出电压是多少而定。如果是 0.2-0.5mV,则大约只
需要 10-20 倍的放大就够。如果是 0.1mV 以下,则要有 30 一 50 倍的放
大倍数。要知道,放大倍数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刚刚好就好。因为过大的放大
倍数会带来电源干扰(哼声)与杂音的问题。
接上升压器或动圈唱头放大器之后有哼声怎么办?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解决办法有二。一是将升压器或放大器远离电源;二是升压
器或唱头放 大器的放置方向要与其它电源成垂直方向。如果这样做了之后还是有
哼声,就是唱盘或唱臂 的接地没有真的接到升压器、动圈放大器上。此时应该仔
细的检查整个唱盘系统地线是否都连接起来。
为什么动圈唱头要注重阻抗匹配?
动圈唱头由于所绕的线圈数少,电感的影响也就小。同样的,也由于线圈数少,
阻抗很低, 所以与后一级在阻抗的匹配上就显得很重要。一般低输出动圈唱头的
阻抗大约在 3 一 10Ω 之间,假若下一级连接的是升压器(以线圈绕制),
则升压器的输入阻抗最好要接近唱头的
输出阻抗。假若下一级连接的是唱头放大器(以电子线路为之),一般的输入阻
抗多定在 100
Ω。 在此处,输出阻抗要低、输入阻抗要高的搭配原则仍然管用。换句话说,
假设唱头的
输出阻抗为 3Ω,最好就搭配 3Ω的升压器。如果搭配更高的阻抗,会使高频更
突出一些。
假设唱头输出阻抗为 40Ω,而搭配的升压器输入阻抗
只有3Ω时,高频会有明显的衰减。
唱头要不要像录音头一样消磁呢?
几乎只要是磁性的东西就会有磁性残留的问题,这有点像充电电池充久了容量减
少一般,唱
头唱久了也会有磁化的问题。
针尖要如何保养呢?
针尖的保养最重要的就是去除沾在针尖上的污垢,清除的方式可以用刷子沾一点
非酒精类的 液体擦拭针尖。擦拭时要注意顺着针杆的方向朝自己刷来,千万不可
反方向擦拭,否则很容易将针杆折断。不能用酒精擦拭,会将针尖与针杆黏胶溶
解。
唱臂
唱片上的声槽是一根连续不断的阿基米德螺线,由于螺距很紧,可以近似地看成
是若干个套 叠在一起的同心圆。唱片的半径跟每个同心圆都有交点,通过这些交
点可以作出若干条相互 平行的切线。灌唱片时,刻纹头水平方向的轴线始终跟这
些切线保持平行,因此,朝着圆心 自外向内移动的刻纹刀轨迹必然是与半径吻合
的一根直线。播放唱片时,唱头上针尖的运行 轨迹也应该是与之相符的一根直线,
针尖无论处在轨迹上哪一点,唱头水平方向的轴线都应该跟这一点的切线相重合,
这是理论上的最佳循迹状态。 用以固有唱头并使针尖能在适当压力下正确循迹
的装置称为唱臂( Tonearm )。唱臂分横行式和旋转式两种。横行式唱臂在移
动时,针尖的轨迹是一条沿着径向伸展的直线,而旋转式唱臂上的针尖却是走着
一条弧线。 旋转式唱臂工作时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转动,位于唱臂前端的针尖移
动时的轨迹是一段圆弧, 从而使唱头里针杆的水平振动方向跟声槽的水平刻录方
向大不一样,形成水平循迹误差(Horizontal tracking error),由此而引起的音质
劣化现象叫做水平循迹误差失真,导致这种失真的根本原因是唱片录、放轨迹形
状上的分歧。 从唱臂的支点到针尖画一根直线,该线与针尖所在部位的声槽切线
之间夹角称为水平循迹误差角,这个角度越小,唱片播放时的失真也越小。 早
期的旋转式唱臂曾一度做成直杆状,即将唱头与唱臂安装在同一根水平轴线上,
欲使针尖 轨迹近似直线的办法是增加唱臂的长度。从几何学原理得知,唱臂越长,
水平循迹误差角便可小到忽略不计,然而臂身太长,运转既不灵活,*作也不方便。
以后在实践中获知,改变唱臂旋转支点的安装位置亦可减小循迹失真,圆弧的延
伸线无需跟唱片的圆心相交,稍许超前 1~2cm可使水平循迹误差角在整个放
唱过程中顶多只有_ 4_的变化。继而又发现若将 唱头稍向内侧偏置,即便是25cm
长的普通唱臂也能做到水平循迹误差角小于_ 1_。唱头 偏置的程度由偏置角的大
小来衡量。偏置角的定义如下:从针尖到唱臂的支点之间画一根直线,该线与唱
头水平轴线之间夹角即为偏置角。
旋转式唱臂的支点轴承应该保证臂身在其工作范围内活动时,无论横向或纵向旋
转都能自由 自在地毫无阻滞。近代的唱头,针压越做越轻,因而对唱臂支点的旋
转灵敏度要求也越来越 高。为了降低摩擦系数,除了通常使用的滚珠轴承外,有
些唱臂还采用三角刀口、万向支架、 单点尖顶等多种形式的支承结构。提高旋转
灵敏度的另一重要途径是减小唱臂的转动惯量, 转动惯量跟长度和质量有关,臂
身越短越轻则转动惯量也越小。缩短臂身的尺寸受到使用上 的限制,故而优质唱
臂皆在材料强度和结构设计方面下工夫,把臂身造得刚性既好,份量又 轻。不管
是采用哪种支承结构的旋转式唱臂,安装时都应力求让负责纵向转动的水平轴承
跟 唱盘上的唱片保持同一个水平面,这种装法的好处在于遇到微带翘曲的唱片
时,针尖在声槽中运行的相对速度变化最小。
任何物体均有其固有的谐振频率,当谐振频率接近驱动唱盘的电动机振动频率时,
会使唱盘 的噪声电平剧烈增长。如果谐振频率落在声频范围以内,非但严重影响
音质,而且容易因声反馈或其他外界振动的刺激而诱发机震现象,因此,唱臂的
谐振频率必须做到 20Hz 以下,考虑到翘曲唱片的起伏频率约为 4Hz,一些
品质优良的唱臂大都把谐振频率设计在 5~12Hz之间。增加唱臂的等效质量虽
能降低谐振频率,却会使转动惯量变大而对旋转灵敏度不利, 故以选用顺性较佳
的唱头为好。可见,更换唱头的牌号,不仅要重新校正针压,还要留意其 顺性指
标。旋转式唱臂的臂身多系管状结构,在管内塞放硅橡胶或注入适量粘稠的硅脂,
能 显著地减弱谐振时的振幅,对仰制谐振峰很有效。用于制造臂身的材料常见的
有钛、黄铜、铝合金、聚合石墨等。
横行式唱臂又称为直线平移式或线性循迹式唱臂,它最突出的优点是在整个运行
过程中,唱 头水平方向的轴线始终跟声槽保持正切关系,循迹误差小到忽略不计。
这种唱臂可以造得十分短小。
唐典国际家居饰品有限公司
http://www.tonaudio.com
(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