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让自己更快乐学习目标:1、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2、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
3、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活动准备:事先编排小品活动设想:情绪是我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反映了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情绪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情绪始终悄悄地参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工作和学习效率,也改变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因此如果我们懂得情绪确实能够起到加强或者削弱我们活动效果的作用,那么调节控制、利用好它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因此,为了了解小学生情绪困扰以及如何控制调节不良清绪的状况,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因为某些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而49.7%的学生无法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因此教育学生学会控制调节不良情绪已成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让自己更快乐》,从而让学生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1.情绪的产生;2.不良情绪对我们的影响;3.如何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可采用自慰(即换个角度想:设计情境让学生练习)、合理地宣泄(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几种合理的宣泄方式)等方法。
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1、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事情,有的是让我们感到开心,有的是让我们感到伤心,那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到开心,哪些事让你感到伤心的。
(学生畅说)2、师:刚才我们大家说了许多开心以及伤心难过的事,伤心难过和开心都是我们的什么?(我们的情绪)二、小品表演,分组讨论1、师:对了,都是我们的情绪,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首先请大家观看小品。
(由两个学生表演小品:小华:“我们刚刚上完体育课,瞧我们满头大汗。
”小伟:“我也是,真是又渴又累。
”小华:“哈哈!我的桌子上还有半杯水呢?太好了!”咕嘟咕嘟喝下去。
小伟:“唉,怎么只剩半杯水?”也咕嘟喝下去。
)2、师:现在老师要请大家思考讨论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记录:问题1:对于这半杯水,小华和小伟分别表现的情绪是怎样?问题2:小伟和小华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问题3:你明白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吗?;(学生分组讨论。
)3、师:现在每组请一位同学发言,把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告诉大家。
(各小组代表发言)4、小结:刚才每一组的同学都认真地讨论,并且发言都很好。
小华和小伟由于想法、感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想法产生了情绪。
那么,是先有想法还是先有情绪呢?(是先有想法,想法控制情绪)5、师:有时我们遇到不开心事,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让自己更快乐呢?(换个想法;换个角度想)三、尝试助人,改变想法1、师:当我们不开心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么快乐就自然来。
下面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让他们换个想法,也快乐起来。
请同学们先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讨论。
)2、师:同学们都讨论完了,现在我们听听同学们是怎么帮助他们的?1)首先我们来帮助第一个不快乐的人:A同学被老师批评,他连着几天闷闷不乐。
(预设:A同学想只要知错就好,天才也有错误的时候,不要把一时的错误放在心上;只要改正缺点,下不为例,争取下次让老师表扬……)2)师:下面我们来帮助第二位不快乐的人:B同学的语文测试成绩只有55分,她难过极了。
(预设:不要灰心,下次努力就好;不要只是灰心,要想一下错在哪里,下一次考试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我觉得应该想下次考好……)3)师:一起看看第三位同学为什么不快乐,C同学错拿了D同学的本子,D同学知道后大发脾气。
(预设:C同学告诉D同学不是故意的;C同学错拿了D同学的本子,D同学不应该大发脾气,应该讲明,然后交换本子……)3、师:接着我们来帮助这对老夫妻,让他们换个想法,也快乐起来。
1)学生阅读《“忧”婆婆和“乐”婆婆》2)小组代表发言3)小结:刚才我们大家都帮助他们换个想法,让他们开心起来,那如果是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换个角度想,快乐自然来。
四、探讨方法,学会宣泄1、师:可能有的同学也许会说,假如我换个角度想,还是不开心,心里特别难受,我应该怎么办呢?(宣泄)2、师:对了,当心理特别难受时,大家可以进行情绪宣泄。
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宣泄?3、根据学生交流总结方法(引导剔除摔东西、打骂等不合适的方式)方式一:倾诉(不仅可以告诉爸爸、妈妈,还可以告诉你的同学、朋友等,所以,第一种宣泄的方式:倾诉。
)方式二:书写(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那么第二种的宣泄方式就是写日记或写在纸上。
如果担心被人发现,你还可以写完后撕了或烧掉。
)方式三:痛哭一场。
(第三种宣泄的方式:可以找个没人的地方痛哭一场或大声呐喊。
)方式四:做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选择打电脑游戏、踢球等,就是去做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转移注意力。
)4、小结:如果同学们以后发现你认为好的情绪宣泄方式,可以与大家互相交流。
通过这节课大家都知道当自己不快乐时,可以换个角度想,或进行情绪宣泄,让自己更快乐。
五、快乐链接,指导生活1、快乐是一种心境,快乐可以自己创造。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快乐的学问”吧!阅读书本第2页《快乐的学问》,说说你的感受2、最后,送给大家“快乐小贴士:心在笑,脸才笑”(出示书中第3页,一起读读,并送给自己快乐的笑脸)第2课《让考试更轻松》学习目标:1、学会以健康的心理对待生活中的各种考试和比赛。
2、寻找克服考试和比赛中紧张、焦虑心理的方法,培养并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和情绪。
学习重点:学会以健康的心理对待生活中的各种考试和比赛。
学习难点:培养并提高考试和比赛中的自我调控能力,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和情绪。
课前准备:1、一根独木桥,两张凳子,一把椅子。
2、幻灯片制作。
学习过程:一、做游戏,初步体验紧张情绪。
1、过独木桥游戏: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过独木桥”。
老师请四位同学上台来过独木桥,每位同学在老师搭好的独木桥上小心的走过去,看谁能顺利地通过。
(第一次过低矮的独木桥,第二次过升高的独木桥。
)2、谈体会:请这四位同学谈谈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独木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3、师结:第一次过桥,桥低矮,大部分同学都不会很紧张,因此发挥正常,过得比较顺利;第二次过桥,依然是原来的独木桥,但桥升高了,有些同学紧张会掉到河里,因此心跳加快,腿也发抖,走起来也晃晃悠悠的,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
二、故事明理:考试过度紧张和过于松懈都不可取过渡:其实,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
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这是非常正常的。
1、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最容易出现紧张的情绪呢?(预设:考试,上台表演,各类比赛,考试考差了,独自去远门,晚上一个人在家……)2、是啊,在某种意义上讲各类比赛、表演也是一种考试(板:考试),那么你在这些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都有哪些紧张的表现呢?下面我们四人一小组来讨论一下,完成表格。
(幻灯:你在这些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都有哪些紧张的表现呢?)3、小组代表汇报预设:A、考试前,睡不好觉,整天担心。
B、考试前就想去小便或大便。
C、考试前拿到试卷心就砰砰乱跳。
D、考试时,答卷有时看错、看漏题目。
E、考试时,脑子一片空白,原本会答的题目一下子想不起来。
F、考试后,一直担心成绩考得不理想,吃不好,睡不香。
4、刚才听了同学们在考试前后一些紧张的表现,下面我们来看一位法国著名高空走钢丝表演家的故事,看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什么教训或启发?A、幻灯出示故事,指名读。
B、说说这个故事给你带来一个怎样的教训或启发?预设:过渡紧张丢失了生命;过渡紧张后果严重;做事时不要过分看重结果;过渡紧张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板:过度紧张)5、小结:是呀,过独木桥游戏,走钢丝表演家的故事,以及同学们参加过的各类比赛告诉我们,过渡紧张会影响你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你的成绩,甚至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发展。
6、讲到这儿,有同学会提议以后我们参加任何考试都抱无所谓的态度,这样就不会有紧张感了,你们觉得有道理吗?说说理由——指名读P4第二自然段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赛前心情太轻松会造成什么——考试注意力不集中。
7、看来,面对各种“考试”,毫不紧张和过于紧张的心理情绪都会导致我们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不清,不能发挥我们应有的智能和水平,有时还会造成不良后果。
三、探讨如何克服考前怯场过渡:那么,怎样的心理和情绪才是有利的呢?1、请同学们读读书的第四自然段,读完给“过渡”换个词。
(适度)2、过渡的紧张我们称“考前怯场”或“考试焦虑综合症”,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克服吗?请同学们快速读书4页最后两自然段到第五页,划一划。
3、汇报,说说你的理解。
(分别出示幻灯)4、除了以上几种克服考试紧张情绪外,你还有什么其它的办法?(预设:肌体放松,做关节操,做几个深呼吸;心理放松,给自己打气,要有信心。
)5、师讲演讲家蒙悉尼斯的故事: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的演讲,被人赶下了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终于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
同学们,蒙悉尼斯他又是怎样克服紧张情绪的呢?(一次次练习,做好充分准备)。
是呀,机会和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这话讲得一点儿也不错。
6、那么,我们考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呢?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出示:A、复习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图标,笔记和考卷。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的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儿,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四、课堂总结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各种各样的“考试“,每一次考试既是智能的挑战,也是成长的阶梯,老师相信,只要你学会正确地面对,学会自我调节(板:自我调节),那么,就可以让每一次的考试更轻松,让我们的成长更快乐!(板:更轻松、更快乐)。
五、课后实践采访身边的人(父母、老师、亲友),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有哪些紧张表现?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紧张情绪的?第3课关爱青春健康学习目标: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知道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且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体、心理上的变化,健康、快乐自信地进入青春期。
3、通过收集有关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资料的活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讲解青春期的有关知识1、何为青春期2、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