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鸿雁养殖前景

鸿雁养殖前景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鸿雁养殖前景
鸿雁养殖是国内新兴的养殖品种,现在还未行政大规模产业化的
养殖,未来鸿雁的发展前景会如何?下文是鸿雁养殖前景,欢迎阅
读!
鸿雁养殖前景 由于生态破坏,野生雁数量的减少,大雁
养殖尤其重要,不仅可以促使大雁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
建立规模化的人工繁殖种群,还可以满足人们对野味的需求,创
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可以缓解野生大雁种群数量减少
的威胁。
以前的大雁养殖缺乏技术指导,没有完善的养殖技术,导致
大雁养殖是间歇性的。
近几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孔雀等野生动物
养殖成功后,大雁养殖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大家驯化野生大雁,进行繁殖,种雁在进步一繁殖得到成品
大雁,如此扩大大雁养殖规模。同时降低了对野生大雁的捕捉率。
大雁养殖属于朝阳产业,大家对野味的追求,市场潜力非常
大。一般养殖6个月以上可以上市销售,资金回笼非常迅速。
鸿雁生活习性 每年9月下旬至10月末即开始大量从繁殖
地迁往越冬地,有的早在9月初至9月中旬即开始迁徙。迁徙时
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1993年10月末至11月
初,我们曾在吉林省白城地区见到一群多达500多只的鸿雁迁徙
群。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迁徙是逐步分批进行的,从9月下旬一直持续到10月末至11
月初。据在吉林省西部草原的观察,常常是迁走一批再来一批,
每批的迁离与迁来,常与气候的突然变冷有关。每当寒潮来临,
停留的鸿雁突然迁走,不久另一批又迁来。
春季迁徙出现在3月中旬至4月末,持续约一个多月。但春
季迁徙群明显较秋季小,通常十几只至几十只,最多一次是1983
年4月在珲春见到110只。
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
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即使在繁殖季节,亦常见4-5只或6-7
只一起休息和觅食。善游泳,飞行力亦强,但飞行时显得有些笨
重。
警惕性强,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休息时群中常有几只‘哨鸟’
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如有人走近,则一声高叫,随即而飞,
其他鸟也立刻起飞。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
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
向前。边飞边叫,声音洪亮、清晰、单声,但拖得较长,似‘嗯-
嗯-’声,数里外亦可听见。
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
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季节。冬季也常到偏远的农田、麦地、豆
地觅食农作物。觅食多在傍晚和夜间。通常天一黑即成群飞往觅
食地,清晨才返回湖泊或江河中休息和游泳,有时也在岸边草地
上或沙滩上休息。
鸿雁是如何繁殖的 繁殖在西伯利亚和中国东北。繁殖期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考
4-6月。3月末4月初迁入中国东北繁殖地。对的形成多在迁徙途
中和进入繁殖地后,也有部分在越冬地即已形成。
求偶行在饲养条件下的观察,雄鸟首先在雌鸟前面激动的游
动,同时尾垂直竖起,并反复的进行头浸水运动,有点像觅食动
作。交配时雄鸟开始张开翅,雌鸟开始鸣叫,同时雌雄鸟都伸长
脖子,两翅半张,雄鸟上到雌鸟背上进行交配。
常成对营巢繁殖。巢多筑在草原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
中,亦有在靠近山地的河流岸边营巢的。营巢地方通常植物茂密,
环境偏僻,难于进入,很少在开阔而又裸露的荒漠平原上营巢。
巢材为干芦苇和干草,巢中心呈凹陷状,内垫以细软的禾本科植
物、干草和绒羽。每窝产卵4-8枚,多为5-6枚。卵呈乳白色或
淡黄色,大小为76-89mm×53-59mm,平均重130.5g。
雌鸟单独孵卵,雄鸟通常守候在巢附近警戒。如有入侵者,
它们常常伪装成跛脚或一只翅膀塌下,装成受伤的样子将入侵者
从巢附近引诱开,然后又偷偷回到巢前,孵化期28-30天。
雏鸟孵出后,由双亲带领着游水,或在湖边沙滩和草地上休
息和觅食。发现危险,双亲中一只发出惊叫,同时护送小鸟隐蔽
于附近草丛中或游至远处。换羽期开始后成鸟离开幼鸟,集中在
湖泊、海滨、河岸等人迹罕至之处换羽。
时间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换羽时飞羽几乎同时脱下,
在一定时间内丧失飞翔能力。幼鸟2-3年性成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