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加坡城市规划

新加坡城市规划


三、城市公共住宅 背景
二、多样化与艺术化的绿化 效果
将慢生但漂亮的树种间种在 快生树丛之中,在绿化环境的基 础上开始美化环境;接着,多样 化的树种和花草开始装点城市大 街小巷,不同街道或不同场合, 以不同的树种和花草形成了个性 化的园林景观,也为市民提供了 多样化的“绿色服务”;雨树高 高在上遮风蔽日,旅人蕉以独特 的形象装点着现代化的建筑,九 重鸽等各种灌木围绕在街边的座 椅旁,散发着幽香……现在,他 们又致力于创造艺术化的环境, 通过各色花草与树种的搭配,追 求层次的丰富、对比的协调,或 自然野趣或精致巧趣的气氛和意 境成为绿化造景的目标。
1、花园城市 2、多级中心 3、生态网络 4、单向交通 5、复合园区
(裕廊工业园)
6、族群融合 7、资源节约
概念规划图
居民区 中心市镇 商业区 农业区 开放空间 公共基础建设 公共社团 特殊用途 有待开发地区 海景公园 公路 地铁
一、城市交通系统
二、城市绿化 三、城市公共住宅
一、城市交通系统
1、轨道交通系统 2、公交巴士系统 3、步行系统 4、绿色可持续交通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南北线(红线) 东西线(绿线) MRT地铁系统 东北线(紫线) 环线 (橙线)
武吉班让轻轨
LRT轻轨系统
盛港轻轨 榜鹅轻轨
地铁(MRT)
新加坡的地铁枢纽 采取交通与土地综合开 发的模式,通过交通规 划与土地利用相结合, 使得城市居民不但可以 在枢纽站完成不同线路、 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 缝换乘,并且可以在枢 纽站进行购物、用餐、 休闲等日常活动,非常 出色地实现了交通与土 地一体化综合开发的 TOD模式。
轻轨(LRT)
新加坡的轻轨与 国内所说的轻轨系 统有别,它的运量 比我国的轻轨系统 要小得多, 而且行 程较短, 它是作为 地铁系统的辅助支 线使用,它采用橡 胶的导向轮和路面 中间的导轨进行导 向,采用全自动无 人驾驶系统。
武吉 班让 轻轨
盛港轻轨
榜鹅轻轨
2、公交巴士系统
采用“一票到底”制——
新加坡规划经验
生态环境学院 规划一班 第四组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 国家,原意为“狮城”。 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 1324年左右,苏门答腊 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乘 船到达此岛,在现今的 新加坡河口无意中发现 一头动物形若狮子,于 是把这座小岛取名 Singapura。Singa就是 狮子的意思,Pura则代 表城市,而狮子具有勇 猛、雄健的特征,故以 此作为地名,这就是新 加坡 “狮城” 的来历。
柱廊绿化主要是指对城市中灯柱、 廊柱、桥墩等有一定人工养护条 件的柱形物进行绿化。一般有两 种模式:攀援式和容器式。攀援 式可选用具有缠绕或吸附功能的 攀援植物包裹柱形物,形成绿柱、 花柱的艺术效果;容器式是通过 悬挂等方式固定人工定期管理的 小型盆栽来实现绿化。
立交绿化指对立交桥体表面 的绿化,既可以从桥头上或桥侧 面边缘挑台开槽,种植具有蔓性 姿态的悬垂植物,也可以从桥底 开设种植槽,利用牵引、胶粘等 手段种植具有吸盘、卷须、钩刺 类的攀援植物。同时还可以利用 攀援植物、垂挂花卉种植槽和花 球点缀来进行立交桥柱绿化等。 这种绿化形式属于低养护强度的 空间形态,要求植物具有一定的 耐旱和抗污染能力。
三、追求自然美感
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园林绿化 往往给人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美感, 处处层次丰富,草地、灌木、乔木自 然搭配,路中的绿化带也绝少整齐划 一,行道树及灌木皆无刻意修剪的痕 迹,极少剪成几何形状的,而是任其 自然舒展蓬勃地生长,只要不妨碍人 行和车行的交通安全。 这一做法的好处很多。首先,自 然而不加修饰的绿化环境吸引了鸟类 的聚居,使环境更趋于自然,城市生 态环境质量得到提高;二来满足了都 市人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理需求, 使其时时处处仿佛置身于郊野树林之 中,领略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身心多 方面的享受,同时用自然美而不是几 何美的环境舒解现代人的工作压力, 重新获得活力;三来减少修剪的人力 劳动,降低了城市环境维护的成本。
花园城市——新加坡
• “花园城市”模式图是一个由核心、六条放射线和几个圈 层组合的放射状同心圆结构,每一个圈层由中心向外分别 是:绿地、市政设施、商业服务区、居住区和外围绿化区 ,然后在一定距离上配置工业区,整个城市区被绿带网分 割成不同的城市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一定人口容量限制 (约30000人左右)。
无论新旧建筑,无论殖民地建筑还是现代建筑,沿街均做—骑楼
4、绿色可持续交通
(1)强制让行公交车计划 (2)电子道路收费系统
(3)国家自行车计划
车 载 收 费 感 应 器
电子收费感应门
二、城市绿化
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左 右,人工绿化面积达到每千人10.5亩,园林面积达到9500多公顷, 占国土的近八分之一。而这样的“绿化成绩”绝非先天使然,新 加坡在独立前其实也只是个杂草丛生,沼泽地多,居住环境恶劣 的小国家而已。然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新加坡终于实现了“华 丽转身”,骄傲地打上了“绿色”的标签。
城市发展历史——跳跃性
虽然城市在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但在特定的阶段,受一定条件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呈跳跃性。从新加坡的城市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19世纪70 年代苏伊士运河修通,促进了新加坡港口的发展, 也加快了新加坡城市化的 进程, 新加坡在1890年的规模比1840年扩大了近10倍。随着欧洲城市化高速 发展,新加坡也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于1990 年,基本形成了新加坡的城市框架。

新加坡享有“花园城 市”的美称 • 环境维护和建设并重 ,是新加坡环境管理的 一大特色 无论在新加坡的工厂 区还是居民区,高楼大 厦之间都建有花园,空 地都铺上草坪,连过街 天桥上也不例外。如此 弹丸之地却并不会令人 感到拥挤。
新加坡绿化方式
新加坡立体绿化
新加坡垂直农场
新加坡 绿化
• 新加坡的绿化是立体的 主要处理为三个层次: 高大乔木、中高灌木和 小的花草
挑台绿化是技术上最容易实现的立体绿化方式, 包括阳台、窗台等各种容易人为进行养护管理操作的 小型台式空间绿化,使用槽式、盆式容器盛装介质栽 培植物是常见的绿化方式。挑台绿化应充分考虑挑台 的荷载,切忌配置过重的盆槽。栽培介质应尽可能选 择轻质、保水保肥较好的腐殖土等,迎春、天门冬等 悬垂植物是挑台绿化的良好选择,同时也可以选用如 丝瓜、葡萄、葫芦等蔬菜瓜果,增添生活情趣。
围栏、棚架绿化是指道路护 栏、建筑物围栏可使用观叶、观 花攀援植物间植绿化,也可利用 悬挂花卉种植槽、花球装饰点缀。 棚架绿化宜选用生长旺盛、枝叶 繁茂、开花观果的攀援植物,常 见如紫藤、凌霄、藤本月季、忍 冬、金银花、葡萄、牵牛花等。 同时可视建筑物的质地、体量以 及环境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植物材 料。
滨海湾公园
新加坡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让人们在走 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 个花园之中。 为此新加坡制定了如下指标:在公寓型 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筑用地应低于总用 地的40%;在每个房屋开发局建设的镇区中 应有一个10公顷的公园;在每个房屋开发局 建设的楼房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应有一个 1.5公顷的公园;在房地产项目中每千人应 有0.4公顷的开放空间。
新加坡是马来半岛最南 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 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 为邻,有大桥与马来西亚 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 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 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 要道———马六甲海峡的 出入口。 新加坡人口仅有459万, 国土面积707km2,新加坡 地方虽小,却拥有很多的 中心地位,它是东南亚最 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 和转口贸易中心, 也是国 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 中心。全国耕地无几,人 口多居住在城市,因此被 称为“城市国家”
优势
1、新加坡国土面积虽 小,却拥有全球顶级 的货柜大港——新加 坡港,其作为国际集装 箱的中转中心,极大地 提高了全球集装箱运 输系统的整体效能。 2、除了海运,新加坡 还在空运、炼油、船 舶修造等方面具备产 业优势,同时又是重 要的国际金融和贸易 中心。围绕集装箱国 际中转,已经衍生出 了许多附加功能和业 务。
根据车程距离收费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车资系统采 用新的计算方式,按照车程距离 来收费,需转车的乘客以后无需 支付较高的车资。
新加坡的巴士总站都是按路线排队的
综合月票——
无限制搭乘巴士地铁
新加坡陆交局推出综合性月票, 让持有月票的乘客可无限制乘搭 巴士和地铁。
露天巴士
公路交通网络
3、步行系统
骑楼
座凳
绿化
新加坡1965年独立后,仅 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 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 的城市之一。新加坡风光绮 终年常绿,岛上花园遍布, 树成荫,素以整洁和美丽著 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称 历史上新加坡曾受到多 的殖民侵略,其中英国和日 对新加坡的建筑形式有很大 影响。而在新加坡的整体规 中,有专门的历史分区,保 了部分殖民时期的建筑。
• 环形城市的建设
若干新镇环绕着城市 中心地带的蓄水池和绿 地,呈组团式布置。形 成以中心城市公共空间 地带为“肺”的组织。
绿化立体的形式
1、屋顶绿化 2、壁面绿化 3、挑台绿化 4、柱廊绿化 5、立交绿化 6、围栏、棚架绿 化
屋顶绿化包括在各种城市建筑 物、构筑物等的顶部以及天台、露 台上的绿化。 根据屋顶不同的立地条件,常 见的主要有3种屋顶绿化系统:开 敞型屋顶绿化、半密集型屋顶绿化、 密集型屋顶绿化。开敞型屋顶绿化 系统采用抗逆性强的草本植被平铺 栽培于屋顶绿化结构层上,重量轻, 适用范围广,养护投入小,但缺点 是景观可塑性小。半密集型屋顶绿 化允许使用少部分低矮灌木和更多 种类的植被,能够形成高低错落的 景观,但是需要定期养护和灌溉。 密集型屋顶绿化可以使用更多的造 景形式,包括景观小品、建筑和水 体,在植被种类上也进一步丰富, 允许栽培较为高大的乔木。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兴起的一种 移动式屋顶绿化技术。这种技术其 实是开敞型屋顶绿化的改良,使用 可移动的一体化屋顶绿化模块,施 工上更为简单,而且可拆卸替换的 特征使养护管理更易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