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区高速公路限速标准长度

山区高速公路限速标准长度

山区高速公路限速标准长度研究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日趋增多。
目前我国并未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进行限速路段合理划
分,而是采用了统一的限速值。本文通过对影响限速标准长度因素
的分析,确定限速路段的最小长度,通过引入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
概念,建立了基于运行速度差的85%位值的评价隶属函数,并运用
该函数对限速值误差进行判断检查。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 限速 标准长度 运行速度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the
traffic accidents increase in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not been reasonably divided into
speed limit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but adopted the unified speed limit
value.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speed limit standarded length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length of speed limit section. and throught the
membership concept of fuzzy mathematics, the evaluation
membership function with 85% driving speed is established,
and makes check of the speed limit error by the function.
key words: highway in mountainous area; speed limit;
standard length; driving speed
中图分类号:u464.13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
(2012)
1引言
西部省份的公路建设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地
形、地质条件复杂,路线的平、纵、横面均受到限制,构造物较多。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速公路全线采用了统一的限速值,而并未对其
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段,导致许多线形较好的路段限速值过低,限速
标志不被大多数驾驶员认可,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公路工程技术
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了设计车速条件下高速公路所需的最小
停车视距,然而对于限速路段的最小长度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标
准,本文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根据限速标志的设置及驾驶员对
限速标志上信息的心理反映、实际操作和完成情况、车辆的操作稳
定性和路面条件等影响因素来讨论限速长度的最小值。
2影响限速标准因素分析
2.1道路条件
道路条件影响驾驶员对行车速度的选择,道路设计速度、曲率、
坡度、坡长、道路宽度、车道数、路面条件、视距、横向间距、交
叉口数量及道路两侧的开发程度等道路特征对行车速度都有重要
影响。道路特征决定了车辆本身可能达到的速度,同时也影响着驾
驶员对路段适宜的行车速度的认识和选择。
2.2交通条件
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条件如交通量、交通组成、超车条件、交通管
理、交通环境对驾驶员速度的选择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2.3车辆
单纯就车辆自身而言,车型和车龄对地点车速有显著影响。我国
高速公路交通流组成中,大型车所占比例较大,且车辆构成复杂,
各车型之间性能差距较大。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货车性能
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国外相比,货车的总体性能仍然偏低,无法
实现与高速公路合理有效匹配,而且超载现象一直较为普遍,这就
造成了车的因素对高速公路安全影响较大。
2.4法律、政策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
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20km/h,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
100km/h,摩托车不得超过80 km/h。基于我国相关政策的明确规定,
在道路上行驶的小型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我国
限速标志的最高数值只能是120km/h,除德国没有明确规定最高限
速值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最高限速值也是120km/h左右。
2.5驾驶员
驾驶员对道路危险的认知影响着驾驶员的速度选择。在未设置限
速的条件下,驾驶员根据其对道路、交通条件及路侧环境等预期的
危险因素综合判断后,确定自身适宜的行车速度。在一定条件下,
这个速度比较客观的反应了交通通行条件。目前,国内外学者倾向
于采用第85%位车速v85作为限速值初始参考值,认为v85车速作
为运行速度是安全的、合理的速度,能较好符合大多数驾驶者的意
愿。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在一定程度上所选择的行车速度客观地发
映了道路实际的交通通行条件。
2.6特殊路段和路侧环境
高速公路上存在一些特殊路段,如:隧道、桥梁、急弯、长大纵
坡段、小半径曲线段等,这些路段较易发生事故,影响行车速度,
运行速度相对较小,确定限速值时要特殊考虑相邻路段运行速度的
协调性,尽量避免速差过大等问题。
2.7天气和时段
气候条件是指路段处于多雾、多雨雪地段,这些地段由于雨、雪、
雾的原因导致能见度降低,路面的摩擦系数降低,车辆制动减速时
极易导致车辆打滑跑偏等危险事故的发生。一些路段在白天和夜间
采取的限速数值也可不一样,夜间驾驶员的视距、视野受到影响,
速度过快会对危险情况判断不足,造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
高。
3限速标准长度的研究
限速路段的长度不宜过短,过短的限速路段需要驾驶员频繁变换
限速值,也需要更多的限速标志,使驾驶员总是保持紧张状态,增
加驾驶员对信息处理的负荷和紧张度,会造成信息过载引起驾驶员
视觉和身体上的疲劳,进而导致驾驶员对限速标志可信度的怀疑,
以至对其视而不见,不予以遵循。
3.1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的确定
参考《高速公路作业区安全分析及交通组织管理方法研究》[2]
中对驾驶员的认知心理学和对信息处理特点的分析可知,车辆行驶
过程中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认知过程大体要经历发现——认读理
解——决策——采取行动等四个过程。在限速段设置限速标志时,
考虑到驾驶员在动态条件下读完限速标志上的信息外,距离限速标
志点之前,还必须保证预留距前方限速点一定的前置距离l前。根
据已有的研究实验结果,前置距离可以公式(1.1)计算
(1.1)
式中:
l前——前置距离(m);
v1——车速变化前速度(km/h);
v2——车速变化后速度(km/h);
n——变换车道次数(次);
f——滚动阻力系数,与路面类型、轮胎结构和行驶速度等有关;
一般应由试验确定;
t1为变换一次车道时需要的时间(s),约6 s;
t2为从读完标志到开始行动驾驶员的反应判断时间(s),通常取
2 s;
λ1、λ2为系数,存在该驾驶行为时取1,不存在时取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