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著名翻译家Nida把翻译涉及的文化因素划分为五类,宗教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儒家的忠孝节义,佛教的因缘轮回,道教的创世神话等方方面面,共同铸就了中国古代小说的第一奇书。

《红楼梦》中的宗教文化负载词蕴涵了丰富的中国宗教文化,它们构成了跨文化交际和汉英翻译中的主要障碍之一。

本文以《红楼梦》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译本(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为例,从异化和归化角度对比分析了中英文化背景下对《红楼梦》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一、文化负载词
由于各自不同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等,生活在不同国度的人们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传统。

这种不同的传统表现在词汇系统里面就被称为“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主要有以下特点:(1)文化负载词通常为某一文化所特有。

比如,阴、阳、八卦、风水、秀才、状元、旗袍等词语只存在于中国文化之中;(2)文化负载词往往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或丰富的联想意义。

比如,“龙”在汉文化中是褒义词,象征高贵尊荣,但在英语中,dragon是贬义词,让人联想到邪恶、罪孽;(3)文化負载词很难在其它文化中找到对等词。

如汉语中的“风水”一词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在英语中无法找到确切的词语表达相同意思。

二、归化和异化
归化(domestication)指恪守本族文化的语言传统,回归地道的本族语表达方式。

主张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要克服文化障碍,避免文化冲突。

同时,译者也是文化传播者,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言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foreignization)指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主张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表达方式,也有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讲,在《红楼梦》的翻译中,杨宪益主要采用了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翻译策略,旨在能够把原作中的表现中国封建社会现实的部分在译文中得到传达,并向英美读者介绍中国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

而霍克斯则主要采用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策略,旨在取悦读者,使译文更好的为西方读者接受。

三、杨霍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比
中国三大宗教—佛教、道教、儒教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伦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

而在西方国家,基督教为主要宗教,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本章从《红楼梦》两译本中摘出宗教文
化负载词的翻译,并将其归为儒释道三类进行对比分析。

1. ①阿弥陀佛!全仗嫂子方便了。

(第六回)
杨译本:Buddha be praised!I’m most grateful for your help,sister!
霍译本:Bless you,my dear,for being such a help!
②黛玉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第二十五回)
杨译本:Before the rest could say anything,Daiyu exclaimed:“Buddha be praised!”
霍译本:“Bless His Holy Name!” Daiyu murmured ferverntly.
“阿弥陀佛”是梵文“amitbhabuddha”的音译,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佛教用语。

佛教文化对人们语言和社会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世俗之人常用”阿弥陀佛“作为口头禅。

为忠实于原文,如实地传达原文的异国情调和宗教色彩,杨译本多采用异化处理感谢、称快、赞同等感情色彩,多用Buddha be praised,一般人或信佛者多用Amida Buddha,体现文化特征。

霍则多采用归化译法,将“阿弥陀佛”译成Holy Name,Bless you,Bless my soul等西方基督教用语,从而形成了与源语文化完全不同的概念,尽管有利于英语读者理解,却容易让读者误以为当时的中国人也是信奉基督教的。

2. ①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第五回)
杨译本:One is an immortal flower of fairyland. The other fair flawless jade.
霍译本:One was a flower from paradise,one a pure jade without spot or stain.
②“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人也。

”(第十五回)
杨译本:“The deceased has become an immortal and left our dusty world.”
霍译本:“The Departed is now in paradise.”
为了向国外读者传播中国宗教文化的精髓,杨译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阆苑”、“登仙界”直译成“fairyland”、“become an immortal”,忠实于原文。

而在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们认为人死后是要去天堂的,为了便于读者理解,霍译本将极具中国宗教色彩的文化负载词译成“paradise”。

3. 贾母见无人,方说道:“我听见你替你老爷说媒来了。

你倒也三从四德,只是这贤慧也太过了!”(第四十七回)
杨译本:Once they were alone the Lady Dowager sneered,“I hear you’ve been doing some mathmaking for your husband. Quite a model of wifely submission and virture,aren’t you?” “Only you carry this obedience too far!”
霍译本:“I hear you have been playing the matchmaker for your husband,” she said “I must congratulate you on y our wifely virtues-though I must say,I think that in this case you are carrying wifeliness a little far.”
在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进行的规范要求。

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父,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杨宪益深谙旧中国的封建礼教,为向英语读者准确传达中国的这种男尊女卑的儒家思想,采用异化手法翻译成“submission”和“obedience”。

然而,男尊女卑的思想在西方人看来,简直难以想象,因此,霍克斯只是用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wifely virtues”和“wifeliness”表达三从四德的概念,便于西方读者理解,也反映了霍译本的客观性和西方人的价值倾向。

四、结语
本文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探讨了《红楼梦》杨霍两个译本中宗教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两种必要的、基本的翻译策略,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红楼梦》杨译本和霍译本为我们树立了以异化翻译为主和以归化翻译为主的典范。

然而,从文化信息传递的视角来看,为使目的语读者更加深刻理解源语文化,在翻译宗教文化负载词时,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归化为辅。

一个称职的译者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源文的原汁原味,又能充分地考虑到读者的品味,将文化和翻译融为一体。

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最大限度地读懂作者的原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