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社区文化 建设温暖精神家园
一、 活动为线,社企共建,打造快乐文化
先进文化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强大动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
但为居民提供展示才华、发展个性的舞台,而且能够促进人际和睦,
引导居民健康生活,提高文明素质。
(一)挖能人挑头组建协会。社区以做强文化工作为切入点,挖
能人汇聚民间力量。居民姜玉梅爱好太极拳,退休后参加了教师花园
太极拳俱乐部,社区一方面鼓励她发挥自已特长,带动更多居民参加
健康运动,另一方面竭力支持她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整合五湖社区
太极拳协会,在她无私的奉献下协会被市太极拳协会连续评为“先进
辅导站”,并在各种比赛中屡获佳绩,社区的文艺舞台上更是少不了他
们飒爽英姿的表演。
70多岁爱好文艺的阿姨在老年居民中很有威望,无论是合唱团、
民乐队、还是秧歌队、舞蹈队,都愿与她交流,向她请教,社区了解
这一情况后多次邀请她共同商议如何把社区文艺队伍有机整合的问
题,最终请她牵头,成功将民乐队、合唱团等文艺团体和文艺骨干凝
聚在一起组建了社区艺术团。就这样社区充分挖掘民间力量,先后组
建了艺术团、版画协会、心理协会、太极拳协会、低碳协会、英语协
会、摄影协会等20多个民间团体协会,以协会为纲,以文化活动为目,
提纲携领,纲举目张,让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逐步覆盖整个社区。
(二)社企共建搭草根舞台。每到茶余饭后和节假日,各街心广场都
有协会居民们活跃的身影,随之而来的场所有限、资金紧张、活动用
品缺乏等问题也接连出现,社区不等不靠,内挖外联,协调活动场所,
吸引企业赞助,携手商户支持社区文化建设,为居民搭建了草根舞台,
歌颂身边好事,展示居民风采,达到了宣传企业,互惠互利的效果。
福利院是辖区较大的驻区单位,活动场所及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经协
调沟通,排练及活动场所均免费对社区居民开放。此外,特殊教育学
院、湖滨学校也将运动场地与社区共享,有效缓解了社区活动场所紧
张的问题。同时,精心策划每一项重要活动,对支持社区建设的企事
业单位及时冠名,加强宣传,激发这些爱心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
性。如图标征集活动和荣誉居民评选活动得到了龙江银行的奖品赞助;
仲夏夜文艺晚会得到了物业的赞助支持;迎国庆文艺演出得到了哈尔
滨银行的赞助;舞蹈排练得到湖滨学校专业老师的指导等等。
(三)集民间力量活动蓬勃开展。设专人管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
广泛征求居民建议,超前策划,推陈出新,抓住每一次活动机会,把
尽可能多的信息含量传递给居民。如在五湖仲夏夜文艺演出中,将道
德讲堂搬上舞台,让湖滨学校学生深情的诗朗诵“大庆精神、铁人精
神”感动现场观众,达到教育效果;在每次广场演出活动开始前进行
普法、计生、安全等宣传;荣誉居民评比表彰活动与文艺节目同步进
行,有效传递了爱心奉献的正能量……同时通过争取,“大庆市应用心
理学会”在挂牌,设立心理咨询室,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心理咨询、
心理减压等服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等共建单位,为社区居民提供健
康指导、义诊检查、科普文化宣传等服务;高新区司法局、公安局等
专业人员应邀为社区居民授课,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低
碳协会通过每周末的徒步行走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英语协会在
辖区外籍居民的带动下,帮孩子们锻炼英语口语,感受异国文化……在
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的带动影响下,文明、和谐、友爱、奉献的浪潮在
社区涌动,社区的凝聚力逐步增强,快乐文化得到发扬。
二、和谐邻里,平安共建,打造幸福文化
(一)营造文明氛围。居住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各类居民,现代忙
碌的生活节奏,湮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寒暄,凝固的混凝土也冷却了邻
里情谊,但人的心中对温暖和睦的邻里关系依然渴望。为增进了解,
五湖社区利用社区文化阵地,广泛开展了以“相认、相知、相助”为
主要内容的人文社区创建活动,如社区置换协会举办了以“展百家笑
容,纳百家快乐”为主题的“低碳环保置换会”活动,百余户居民参
与了活动,各种各样的闲置物品,大家相互交换之余,亲如一家的交
流打破了邻里之隔,温暖了人们的心灵。居民们说:“远亲不如近邻,
近邻不如对门,以前总是铁门一关,互不往来,这回都认识了,见面
打个招呼,有事多个帮衬,多好!”
优秀的文化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趋向,具有很强的导向力,社区提
倡什么、弘扬什么形成了风气,便成为一种导向。以前的活动室柜子
个人用,垃圾随处见,有的还拒绝其它小区居民来玩……在居委会的规
范管理、居民的相互监督下和身边先进典型的带动下,现在大家的观
念正逐渐改变,文明意识生了根, 一些不良言行就没有了市场,社区氛
围更加融洽文明。
(二)营造民主氛围。社区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是社区
建设的主要力量,五湖社区十分重视居委会自治工作,每季度召开一
次居民协商议事会议,有记录、有照片,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协
调处理,不断提高社区居民行使民主权利、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
事业的能力。如在活动室装修前,社区几次听取居民代表意见,使得
装修后的场所功能更加符合居民的实际需求,居民们非常珍惜,自发
组织起来维护秩序,爱护设施。日间照料室、健身康复室等场所的功
能设置、运行方式也得到了老年居民的积极响应,目前正摸底老年人
午餐需求量和探索订餐配餐模式。社区民主氛围浓了,大家都愿意参
与进来,为社区建设出谋献策。
(三)营造和睦平安氛围。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平安是福”,协
调联动驻区单位和骨干居民搭建沟通平台,组建了“家和”调解委员
会、治保会,志愿者协会、律师协会、治安巡逻队等组织,向社区居
民提供民事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普法教育、特殊人群管理等服务。
同时与城管部门合作,加强卫生监管,维护小区商业秩序;与公安部
门合作,加强流动人口、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等管理,今年共调解居
民矛盾纠纷10余起,联合查处消防隐患、环境卫生、五小行业等问题
百余个、形成社区综治防控网络,营造了和睦平安的社区氛围。
三、帮扶助困,情满社区,打造温暖文化
(一)促进融合,使外来人员增强归属感。外来人口主要由商业
聘用人员,农民工和租房户等组成,地域之缘使居民们生活在一起,
共同分享社区资源,共同塑造人文环境,五湖社区以“生活共同体”
为纽带促进融合,真心对待,不歧视不抛弃,通过“邻居节”、“为困
难孩子捐一本书”、“家长培训学校”、“我爱我家摄影展”及文艺演出
等活动搭建沟通友谊的桥梁。同时在梦幻城工地等务工人员集中的场
所,公安、社区、司法还经常携手为大家组织安全培训,普及消防知
识,开展法律援助等活动。
来自齐齐哈尔龙江县的外来务工人员初来务工时人地生疏,生活
困难,社区在“结对帮扶”活动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为她联系推
荐工作,与辖区物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工作很稳定,其爱人也在大家
的帮助下找到了看管地下车库的工作,还为孩子联系到了附近的金钥
匙幼儿园学习,一家人在社区的关怀帮助下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增
强了她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如今她们经常在社区做志愿服务来回馈社
区、回馈居民。
(二)尊老敬老,让老年人享受俏夕阳。老年人是社区内的重要
群体,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适合的文艺团队,开展日常健身、文艺、
书画、阅读等有益身心的活动;组织志愿者为老人做家务、聊天读报、
代购物品、理发、测血压等;组织卫生机构为老人提供义诊、健康指
导等;组织心理协会、法律服务协会为老人提供法律知识讲座、心理
咨询、法律咨询等,不断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弘扬
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老年艺术团组建后,文体骨干经常在排练和活动之余,同老人们
交流,开导带动他们发挥余热、快乐生活。艺术团不断壮大,成员平
均年龄达61岁,他们精气神十足,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自编自导自演
节目,平时自我管理、认真排练,经常为社区的老人和居民们表演,
每次社区的大型演出活动中,都少不了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成为社
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庆七一”、“迎国庆”,他们用歌舞表达社
区居民对党和祖国的无限热爱;重阳节,他们与福利院老人共渡节日、
联欢互动,让温暖洋溢在老人身边;社区普法大型宣传演出中,他们
根据身边事自编自导的快板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更是赢得了现
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并得到在场司法系统领导的称赞;全市广场舞比
赛中,太极拳和广场舞表演展示了居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居民
一起,为社区老年人享受俏夕阳不懈努力着。
(三)扶助并举,为困难家庭点燃新希望。低保户、残疾人、困
难老人等困难群体大, 社区立足实际,在做好日常低保救助工作的同
时,积极探索互助帮困机制,打造爱心驿站互助平台,组建志愿者队
伍,开展技能培训、知识普及、心理疏导等活动,扶助并举,为困难
家庭点燃新希望。社区低保户王立民家有个15岁的脑瘫孩子,不能自
理,不会说话,连爸爸都不认识,社区得知情况后,为他们办理了低
保手续,工作人员经常帮助他们送饭、搞卫生等。社区志愿者协会成
立后,大家通过协调、捐赠等方式筹集物资,为这个家庭送来轮椅和
生活品,并通过聊天的形式由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帮他们树立战
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王立民感动地说:“见到你们就象见到家人一样,
谢谢你们的真心帮助!”
通过常年不断的文化活动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让大家在活
动中传递爱心、弘扬正气,在交流中敞开心扉增进友谊,在欢乐中促
进健康、享受生活,居民们亲切地称这里为大伙儿的“文化家园、温
暖家园、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