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枸杞(形态、种植、营养等,几乎所有都涵盖了)

枸杞(形态、种植、营养等,几乎所有都涵盖了)

枸杞 枸杞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 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枸杞还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枸杞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浑身是宝,叶、果、皮均可入药。近年来,随着滋补药品和食品的开发利用,枸杞子的市场需求量猛增。加之,现有枸杞栽培零星,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枸杞子的市场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为满足市场需要,种枸杞经济实惠,简单易行,有望扩大栽培。 形态特征 枸杞为落叶灌木,高达一米余,茎皮灰黄色,枝条细弱,常弯曲下垂,侧生枝短,常成为短刺生于叶腋。叶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厘米,花淡紫色。浆果鲜红色,卵圆形或长圆形,种子多数扁肾形,淡黄色,长2.5毫米。花期6—9个月,果熟8—10月。 生物学特性 喜光照。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盐碱、耐肥、耐旱、怕水渍。以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轻壤土栽培为宜,盐碱土的含盐量不能超过0.2%,在强碱性、粘壤土、水稻田、沼泽地区不宜栽培。主要的优良品种有大麻叶枸杞、小麻叶枸杞。多分枝灌木,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枝条细弱,弓状弯。 生境分布 分布于我国河南、东北、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以及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朝鲜,日本,欧洲有栽培或逸为野生。常生于山坡、荒地、丘陵地、盐碱地、路旁及村边宅旁。我国枸杞著名产地为宁夏及青海。在我国除普遍野生外,各地也有作药用、蔬菜或绿化栽培。 作用与经济价值 1、保持水土。枸杞是干旱陡岸陡坡上的一种优良水土保持灌木,其地上部分生长迅速,植株上端枝叶茂密,下端枯枝交错,紧贴坡壁,有减缓地面径流的作用。地下部分根系强大,主根深达10余米,侧根发达,密集于土层一米深处,水平根幅可达六米,固土作用极大,能有效地防止坡面滑塌。 2、药用。枸杞常用于中药,根皮(地骨皮)为解热止咳药,可解结核性湿热症。果实(枸杞子)为滋养强壮药,补肝养血,益精助阳,有治糖尿病,肺结核,虚弱削瘦,明目之功效。嫩叶叫天精草。 3、榨油。枸杞种子可榨油,油为半干性,可作润滑油的原料。 4、食用与饲料。枸杞叶可食,早春代蔬菜。牲畜也喜食,营养价值高于草木樨。 5、丰富的营养价值。可食用、菜用或做饲料。枸杞性味甘苦,别具风味。据测定枸杞含有14种氨基酸及大量的胡萝卜素、生物碱、酸浆红素、亚油酸。还含有甜菜碱、烟酸、牛磺酸、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物质。枸杞子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直接嚼服、泡茶浸酒,也可作粥、汤等。枸杞叶可食用,早春代蔬菜。枸杞叶做菜的食用方法既简单而又多样:可以炒菜、凉拌、做汤,特别适合涮锅。是冬季吃火锅的理想配料。做为饲草,营养价值高于草木樨。 6、美容保健作用。常吃枸杞可以美容,因为枸杞是补肾的,肾为先天之本,是人身体的生命之源,肾功能良好,身体各部分才能正常运转,面色才会红润洁白。此外,枸杞可以提高皮肤吸收养分的能力,起到美白养颜作用。对于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的现代人来说,枸杞最实用的功效就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抗疲劳和降血压。此外,枸杞能够保肝,降血糖,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据临床医学验证,枸杞还能治疗慢性肾衰竭。 植物栽培 一、选地:枸杞为茄料强阳性灌木,耐寒、耐旱、耐碱、耐瘠薄。栽植以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佳。怕积水。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二铵15公斤,最好能深松32厘米与肥料拌匀。 二、育苗: 杞栽培比较容易,种植方式简便,好管理,不易发生病虫害。可以直接扦插于栽培畦中,也可以先扦插育苗,然后移栽。这样可降低生产成本。栽培时,一般667 m2施有机肥应不少于2 500 kg,复合肥50 kg。 用种子、枝条扦插或分根繁殖。而以扦插繁殖最简便。 1、播种:每亩用种200~300克,播前用多菌灵等农药拌种,以防立枯病,如系床播,行距20~25厘米开沟,沟深2~3厘米,播种后盖1.5厘米,以后保持床土湿润即可。 可选用优良品种,以采果大、色鲜艳、无病虫斑的成熟果实,夏季采摘后,用30-60℃温水浸泡,搓揉种子,洗净,晾干备用。在播种前用湿沙(1:3)拦匀,置20℃室温下催芽,待有30%种子露白时或用清水浸泡种子一昼夜,再行播种。春、夏、秋季均可播种,以春播为主。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按行距40cm开沟条播,深1.5-3cm,覆土1-3cm,幼苗出土后,要根据土壤墒情,注意灌水。苗高1.5-3cm,松土除草1次,以后每隔20-30d松土除草1次。苗高6-9cm,时定苗,株距12-15cm,每1hm2留苗15万-18万株。结合灌水在5、6、7月追肥肥3次,为保证苗木生长,应及时去除幼株离地40cm,部位生长的侧芽,苗高60cm时应行摘心,以加速主干和上部侧枝生长,当根粗0.7cm时,可出圃移栽。 (直播造林:可采取条播或穴播两种,于春季土壤解冻后3月下旬至4月播种,越早越好。播种深度1—3厘米。枸杞在幼苗阶段,地上部分低,易被牲畜啃食而连根拔起,所以播种后必须禁牧。) (枸杞很易结实,且产量很高,但开放采收,会有自然杂交变异,因此必须进行隔离。将成熟果实收获后阴干,存放于干燥冷冻的室内,至次年2月中旬,将果实捣碎,用水冲去果皮选出种子,加细沙2倍混匀,堆于冷室内,经常翻动并保持湿润。种子繁殖主要是在远距离引种,扦插枝条携带不便时采用。可采取条播或穴播2种,于春季土壤解冻后3月下旬 ~ 4月播种,越早越好。播种深度1 ~ 3 cm。枸杞在幼苗阶段,地上部分低,易被牲畜啃食而连根拔起,所以播种后必须禁牧。) 2、扦插:春选成熟无病害的枝条,剪成10厘米长,浸入清水中备用,在整好地后浇足水覆膜,以20×80厘米株行距,将枝条插入膜下二分之一,地上露二节,出苗后只留1个壮芽。(如播种最好发40℃浸种24小时之后再播) (在优良母株上,采粗0.3cm,以上的已木质化的一年生枝条,剪成18-20cm长的插穗,扎成小捆竖在盆中用100×10-6α-萘乙酸浸泡2-3h,然后扦插,按株距6-10cm斜插在沟内,真土踏实。) (扦插和压条:枸杞根萌力特别强.春秋两季扦插压条均易成活。可取荒坡生长的枸杞枝条浸泡2—3天后,剪成粗O.5—1厘米,长30—50厘米的插穗扦插即可。) (每年4月份以后,枸杞进入缓慢生长阶段便不再采收,进行留种。种株全部落叶后把枝条束起,停止施肥浇水,抑制生长越夏。8月份以后又开始生长,这时选取生长健壮的1 a生枝条,截成10 ~ 15 cm长的插条,带3 ~ 5个芽,下端截成斜面,插入土壤或基质中,插入深度约为插穗的2/3。 10 d左右即可生根,成活后进行移栽,定植株行距为15 ~ 20 cm。) 3、分蘖繁殖:为了增加覆盖面积,在2年生的枸杞根颈以上将干截去,第二年便可萌发许多幼枝,或将枸杞主根截断,即从截断的主根两端萌发出许多幼枝,增加覆盖度。截根时间春季最佳。 4、分根繁殖。我国北部地区,可在11月或次年3月中旬,将母株附近萌芽发生的幼苗连根挖出,假植于沟中,至4月上旬栽植,每穴栽苗1 ~ 3株,株行距40 cm ×(50 ~ 60) cm。栽植后要将穴土踏实,并灌足水。 5、育苗移植。四季均可进行育苗,但以春秋两季为佳。 三、栽培管理 在5、6、7月种中耕除草1次,10月下旬-11月上旬施羊粪、厩肥、饼肥等作基肥、追肥可于5月施尿素和6-7月施磷、钾复合。幼树整形,枸杞栽后当年秋季在主干上部的四周选3-5人生长粗壮的枝条作主枝,并于20cm左右处短截,第2年春在此枝上发出新枝时于20-25cm处短截作为骨干枝。第3、4年仿照第2年办法继续利用骨干枝上的徒长枝扩大,加高充实树冠骨架。经过5-6年整形培养进入成年树阶段。成年树修剪,每年春季剪枯枝、交叉枝和根部萌蘖枝,夏季去密留疏,剪去徒长枝、病虫枝及针刺枝。秋季全面修剪,整理树冠,选取留良好的结果枝。 1、栽培密度。因土壤条件不同,在土质瘠薄地可为1.5—3米,在土地平坦,土质肥沃地可为2—3米。 2、栽培深度。因土壤条件不同,在土质瘠薄地可为1.5 ~ 3 m,在土地平坦,土质肥沃地可为2 ~ 3 m。 3、土壤及水肥管理。和其它果树一样,深翻可以疏松土壤,使深层土壤透气良好。枸杞种植2—5年为结果初期,深翻可将枸杞主根截断,有利于新枝萌发。 枸杞一年要保证二次施肥,施肥时间掌握在落叶后至发芽前施基肥,开花座果期追肥,有条件时,最好施肥后结合灌水。 (和其它果树一样,深翻可以疏松土壤,使深层土壤透气良好。枸杞种植2 ~ 5 a为结果初期,深翻可将枸杞主根截断,有利于新枝萌发。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杂草丛生,与植株争肥和传播病虫害。枸杞1年要保证2次施肥,施肥时间掌握在落叶后至发芽前施基肥,开花坐果期追肥,有条件时,最好施肥后结合灌水。枸杞忌多湿与排水不良,但过于干旱又影响其生长发育,应根据当地条件及时进行排灌水。) 4、整形、修枝。 枸杞从第五年开始进入盛果期,所以其整形必须在定植的第4年前完成。定植当年短截全部枝条,每枝上留4—5个发育良好的芽,第二年、第三年再对侧枝和延长枝进行疏枝和短截.使枝条发育粗壮,密集均匀,通风透光良好。修枝对提高产量,培养大果球枸杞子很重要,修枝应合于以下原则: (1)培养和保持株丛拥有15—20个左右的骨干枝,保持株丛内良好的光照条件,剪去过密的枝条。 (2)对基生枝剪去其全长的1/3—1/2,培养成骨干枝;对骨干枝上的延长枝及新梢依生长势的强弱剪去顶端3—5个芽。 (3)为了培养寿命长及强壮的骨干枝,必须控制基生枝,因此修剪时要把它基部的芽抹去,但留作更新的芽保留。 (4)对有虫害、受伤或太弱的枝条应及早除去,同时留新枝补充。 (幼树枝叶量一大,常常倾斜或倒伏,可埋土维护干,也可用木杆绑缚。栽植后要对幼树整形,在距地面40~50厘米处留4~5个壮枝,其余剪掉。当新枝长至30厘米时,剪留20厘米,待侧枝长至30厘米时,再剪留20厘米,这样基本骨架已形成。成树修剪,要经常疏除扫地枝、病弱枝、交叉枝。对枝条多的部位徒长树从基部疏除,对缺枝部位的徒长枝要打顶缓放形成结果枝,也可剪留二分之一,促发侧枝补空。总的原则是疏密分布均匀合理,

相关主题